从装置空间到荧幕:凯特·布兰切特的13面《宣言》
2017-11-08 15:15
[flash]https://v.qq.com/x/page/m05355pyhqw.html[/flash]
在午餐时,带领家人为流行艺术祈祷的传统母亲;在毒品派对上叫喊着强硬运动(stridentism)的纹身朋克党;在道格玛95运动中打压学生创造力的严厉教师;凯特·布兰切特(Cate Blanchet)这位犀利的变型人可以轻松的变成鲍勃·迪伦(Bob Dylan)或是凯瑟琳·赫本(Katherine Hepburn),这些同另9个灵魂一同展现在了《宣言》(Manifesto)中,导演朱利安·罗斯福(JulianRosefeldt)将一个装置艺术演绎成了这部故事片。
《宣言》首次亮相是以一个包含13块荧幕的感官装置的形式,出现在2015年的澳大利亚影像中心(Australian
Centre for the Moving Image)。该装置艺术引导观众在一个巨大的洞穴空间中,目睹一个又一个的荧幕,其中回荡着布兰切特的声音。荧幕上反复播放着一段10分半钟的短片。布兰切特的旁白贯穿了整个短片,这些语句几乎全部来自于20世纪的艺术宣言。影片探索了达达主义、未来主义、印象派等诸多年轻,而有待证明的艺术运动。
导演罗斯福的电影和视频作品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便经常在世界各地展馆中展出。几年前他在布兰切特柏林一处展览中与布兰切特相遇,很快便商定了一个合作项目。这部作品相继于澳大利亚、柏林及纽约展出后,罗斯福在2017圣丹斯电影节(Sundance Film Festival)上放出了这部90分钟的故事片艺术宣言。这位出生于德国的艺术家接受了Filmmaker 的访谈,讲述了在将一段13屏的沉浸式短片体验编导成单幕故事片中的种种挑战。
将艺术宣言改编成故事片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
最初我以为我需要做一个适用于剧场的版本,为了装置艺术的经费,我需要将那些更喜欢线性体验的观众吸引过来。例如说德国的BR电视频道,有兴趣做一个关于电视的艺术片,并且希望赞助装置艺术,但是他们需要拿到一些可用于播出的素材。于是我明白了,我若是完成了装置艺术我就有必要作一个电影版本出来。
与我而言艺术宣言既是宣言本身,又是它自身的宣言。我希望从中走出来。用不同的方式和角度展示它,对我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问题,我很赞同走向更多观众的这个看法。我习惯于在艺术的范畴中展示我的工作,在这个范畴内,我很了解我的观众。尽管如此,在凯特的参与下,我们拓宽了受众的范围。如今在剧场版本中我们又能找到更多的受众,这很棒。
我注意到在电影中有一些装置中没有的元素,例如音乐段落。还有哪些额外添加的元素呢?
整个拍摄一共花了12天,所以手头的素材并不多。从某种程度上,在电影里看到的和装置上的是一样的东西。只是表达方法差了很多而已。在装置中有13块荧幕,每过10.5分钟就会有一个类似合奏的段落。想象一下在装置中看到这些——每张屏幕上都是一张脸。而当她和其他12张屏幕上的脸同时向你转来时,便是打破了所谓的第四面墙,直接与你交流了。但除了语言交流以外,她的发音会有一个特定的音高。而另12个音高也是在钢琴上实现试过的,所以我很清楚会得到什么样的和声。这是装置中一个非常情绪化的瞬间。
所以你打算如何在故事片中复刻这些的呢?
电影的结尾会有一个分镜,12张脸用同样的音高讲话。在电影中这是作为一个结尾。当我们完成装置时我们以为做一个剧场版会很容易。最初我们打算两到三周就搞定,但是最后却花了快一年。真的太不一样了。整个概念都必须被拆开来,而我们必须把我们在博物馆中做的装置丢到脑后。我们回到最初的素材中并开始一点点打草稿。凯特做了非常多的改动,但整体编辑地非常的一体。我们加上了音乐,它本身是为了电影所做的。在署名方面我们花了很多心思,我们试图找到一个能富有意义的结构来。在最初我们想的是简单的先后排列,每一幕长度相同。但最后发现这样就完全乱套了。
不这么说还很难发现每一幕的顺序被重排了。这么做的动机是什么呢?
我们做了很多不同的尝试。我们认为让她在最初就露面并说话是个不错的想法,但是冗长的画外音会把整个节奏带慢下来,所以我们就把画外音放到了最前面。显然最先出现的是保险丝以及流浪汉。以及显然而然地,未来主义的东西也应该放到电影前部,具体表现为高速的交易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把这12个章节打断重组是有必要的——如此将场景间交融到一起。
显然观众在电影和展览中能得到不同的体验,我很好奇在你看来那些把这些材料当成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片的观众的体验会是什么样呢?
总的来说,艺术宣言也是我个人的一个宣言。我很高兴它如今已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外头。对于我这是一次冒险,因为尽管我接触过电影设备,电影于我而言仍然是一个新的领域。我一直相信这一部电影在叙述和故事的范畴下有着一些反抗的能量。我知道这个片子有些烧脑,会让一些人迷糊,但我很喜欢这种它去挑战叙事模式。无论是在影院中或是在现实世界的荧幕中,我都一直在试图探索解构神话创作。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就是对电影叙述世界的结构或发问。
每个受访者都会有他们最喜欢的一幕。讲讲你个人最喜欢的吧。
都很棒!当然其中有的我更喜欢。葬礼那一幕简直太棒了。新闻读者在概念艺术上采访记者也很棒!要说我最喜欢的或许更平淡一些,是那个老师。我之所以这么喜欢它是因为其中的幽默与场景本身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她引用了吉姆·贾木许(Jarmusch)的 制片军规(Golden Rules of Moviemaking)——腾讯一般的非原创,处处剽窃,等等。然后她就到了道格玛95运动。这在我看来非常有趣,又很有意义,因为这其中就包含了我在艺术宣言中的秘诀。整部作品就是我们从各种文字、各种宣言中搬来并拼接而成的。最有趣的当然是新闻读者。在圣丹斯电影节上也受到了很多很好玩的反响。很多人想到了如今川普时代的各种假新闻、或是网络暴力的讨论等等。
关于教师的那一幕想请教一下。这或许是与电影最为密切的一幕了,这一幕中两种哲学思潮互相对立。一方面是表现为道格玛95运动的现实主义,另一方面则是风格化,表现为赫尔佐格(Herzog)所说的“迷人的现实”。 这两种创作模式哪一种对作为艺术家的你而言更重要呢?
当然是赫尔佐格啦,哈哈。他言语中总是有着那种年少轻狂的愤怒和傲慢,这很棒,也很神奇。他说风格化并不是错误,这点让我很敬佩。创作出新的东西本来就没什么错。
我很好奇你如何看待这些宣言。在我看来凯特的角色在不止一个场景中都显得有些任性而令人生厌。电影很令人鼓舞,但是电影之所以完全地赞同她所引用的宣言,这是出于何种考虑呢?
我所敬佩的是他们共有的两点。这些宣言都是在作者非常年轻时写下的。在我看来这是象征人生某一阶段的声音,在这一阶段你的价值观正在成型,却又充满着不安全感。如果你确实读了这些东西你应该能看出这些人都是十分不安的。但若想到这些作品都是由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所做,这感觉又大不一样了。当你在某一个人生阶段中寻求归属、思考出路时,他们便是你的影子。
在展馆中观众有时间去阅读每一幕背后的艺术运动和作家。在做电影的过程中,有没有试过用标题或是旁白什么的提供这些信息呢?
每一幕都充满挑战。凯特没时间背台词,所以我们不得不想办法给她提词。比如说在流行艺术那一幕中,当她优雅地说话时其实盘子里藏了个iPad。她不得不在各种口音之间切换来切换去,甚至有时一天要切换两个角色。很显然这是她费了很多心才能完成的作品。我甚至都找不到另一个能做到这样的演员。
据说你和凯特·布兰切特一起拍摄的时间只有11天。12幕11天这么一算真的挺忙乎的。谈谈你时间最赶的那一幕吧!
必须的。我们做了很多尝试。例如说每一幕之间插入标题,宣告未来主义或者至上主义。我们也试过把作者或是宣言的标题插入进去,但不管怎么样效果都一塌糊涂。这种做法无论如何都会打断思路以及画面。所以我们决定把这一大堆名字什么的在最开头一股脑儿丢出来。我想大多数观众就算你给他看一行“这个是谁谁谁说的”、“这个宣言叫做什么什么什么”、“这是哪年哪月写的”也其实没什么用。所以说干脆把这些东西都合起来放在最前头,两秒一个,就像是一个开头。
在午餐时,带领家人为流行艺术祈祷的传统母亲;在毒品派对上叫喊着强硬运动(stridentism)的纹身朋克党;在道格玛95运动中打压学生创造力的严厉教师;凯特·布兰切特(Cate Blanchet)这位犀利的变型人可以轻松的变成鲍勃·迪伦(Bob Dylan)或是凯瑟琳·赫本(Katherine Hepburn),这些同另9个灵魂一同展现在了《宣言》(Manifesto)中,导演朱利安·罗斯福(JulianRosefeldt)将一个装置艺术演绎成了这部故事片。
《宣言》首次亮相是以一个包含13块荧幕的感官装置的形式,出现在2015年的澳大利亚影像中心(Australian
Centre for the Moving Image)。该装置艺术引导观众在一个巨大的洞穴空间中,目睹一个又一个的荧幕,其中回荡着布兰切特的声音。荧幕上反复播放着一段10分半钟的短片。布兰切特的旁白贯穿了整个短片,这些语句几乎全部来自于20世纪的艺术宣言。影片探索了达达主义、未来主义、印象派等诸多年轻,而有待证明的艺术运动。
导演罗斯福的电影和视频作品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便经常在世界各地展馆中展出。几年前他在布兰切特柏林一处展览中与布兰切特相遇,很快便商定了一个合作项目。这部作品相继于澳大利亚、柏林及纽约展出后,罗斯福在2017圣丹斯电影节(Sundance Film Festival)上放出了这部90分钟的故事片艺术宣言。这位出生于德国的艺术家接受了Filmmaker 的访谈,讲述了在将一段13屏的沉浸式短片体验编导成单幕故事片中的种种挑战。
将艺术宣言改编成故事片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
最初我以为我需要做一个适用于剧场的版本,为了装置艺术的经费,我需要将那些更喜欢线性体验的观众吸引过来。例如说德国的BR电视频道,有兴趣做一个关于电视的艺术片,并且希望赞助装置艺术,但是他们需要拿到一些可用于播出的素材。于是我明白了,我若是完成了装置艺术我就有必要作一个电影版本出来。
与我而言艺术宣言既是宣言本身,又是它自身的宣言。我希望从中走出来。用不同的方式和角度展示它,对我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问题,我很赞同走向更多观众的这个看法。我习惯于在艺术的范畴中展示我的工作,在这个范畴内,我很了解我的观众。尽管如此,在凯特的参与下,我们拓宽了受众的范围。如今在剧场版本中我们又能找到更多的受众,这很棒。
我注意到在电影中有一些装置中没有的元素,例如音乐段落。还有哪些额外添加的元素呢?
整个拍摄一共花了12天,所以手头的素材并不多。从某种程度上,在电影里看到的和装置上的是一样的东西。只是表达方法差了很多而已。在装置中有13块荧幕,每过10.5分钟就会有一个类似合奏的段落。想象一下在装置中看到这些——每张屏幕上都是一张脸。而当她和其他12张屏幕上的脸同时向你转来时,便是打破了所谓的第四面墙,直接与你交流了。但除了语言交流以外,她的发音会有一个特定的音高。而另12个音高也是在钢琴上实现试过的,所以我很清楚会得到什么样的和声。这是装置中一个非常情绪化的瞬间。
所以你打算如何在故事片中复刻这些的呢?
电影的结尾会有一个分镜,12张脸用同样的音高讲话。在电影中这是作为一个结尾。当我们完成装置时我们以为做一个剧场版会很容易。最初我们打算两到三周就搞定,但是最后却花了快一年。真的太不一样了。整个概念都必须被拆开来,而我们必须把我们在博物馆中做的装置丢到脑后。我们回到最初的素材中并开始一点点打草稿。凯特做了非常多的改动,但整体编辑地非常的一体。我们加上了音乐,它本身是为了电影所做的。在署名方面我们花了很多心思,我们试图找到一个能富有意义的结构来。在最初我们想的是简单的先后排列,每一幕长度相同。但最后发现这样就完全乱套了。
不这么说还很难发现每一幕的顺序被重排了。这么做的动机是什么呢?
我们做了很多不同的尝试。我们认为让她在最初就露面并说话是个不错的想法,但是冗长的画外音会把整个节奏带慢下来,所以我们就把画外音放到了最前面。显然最先出现的是保险丝以及流浪汉。以及显然而然地,未来主义的东西也应该放到电影前部,具体表现为高速的交易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把这12个章节打断重组是有必要的——如此将场景间交融到一起。
显然观众在电影和展览中能得到不同的体验,我很好奇在你看来那些把这些材料当成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片的观众的体验会是什么样呢?
总的来说,艺术宣言也是我个人的一个宣言。我很高兴它如今已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外头。对于我这是一次冒险,因为尽管我接触过电影设备,电影于我而言仍然是一个新的领域。我一直相信这一部电影在叙述和故事的范畴下有着一些反抗的能量。我知道这个片子有些烧脑,会让一些人迷糊,但我很喜欢这种它去挑战叙事模式。无论是在影院中或是在现实世界的荧幕中,我都一直在试图探索解构神话创作。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就是对电影叙述世界的结构或发问。
每个受访者都会有他们最喜欢的一幕。讲讲你个人最喜欢的吧。
都很棒!当然其中有的我更喜欢。葬礼那一幕简直太棒了。新闻读者在概念艺术上采访记者也很棒!要说我最喜欢的或许更平淡一些,是那个老师。我之所以这么喜欢它是因为其中的幽默与场景本身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她引用了吉姆·贾木许(Jarmusch)的 制片军规(Golden Rules of Moviemaking)——腾讯一般的非原创,处处剽窃,等等。然后她就到了道格玛95运动。这在我看来非常有趣,又很有意义,因为这其中就包含了我在艺术宣言中的秘诀。整部作品就是我们从各种文字、各种宣言中搬来并拼接而成的。最有趣的当然是新闻读者。在圣丹斯电影节上也受到了很多很好玩的反响。很多人想到了如今川普时代的各种假新闻、或是网络暴力的讨论等等。
关于教师的那一幕想请教一下。这或许是与电影最为密切的一幕了,这一幕中两种哲学思潮互相对立。一方面是表现为道格玛95运动的现实主义,另一方面则是风格化,表现为赫尔佐格(Herzog)所说的“迷人的现实”。 这两种创作模式哪一种对作为艺术家的你而言更重要呢?
当然是赫尔佐格啦,哈哈。他言语中总是有着那种年少轻狂的愤怒和傲慢,这很棒,也很神奇。他说风格化并不是错误,这点让我很敬佩。创作出新的东西本来就没什么错。
我很好奇你如何看待这些宣言。在我看来凯特的角色在不止一个场景中都显得有些任性而令人生厌。电影很令人鼓舞,但是电影之所以完全地赞同她所引用的宣言,这是出于何种考虑呢?
我所敬佩的是他们共有的两点。这些宣言都是在作者非常年轻时写下的。在我看来这是象征人生某一阶段的声音,在这一阶段你的价值观正在成型,却又充满着不安全感。如果你确实读了这些东西你应该能看出这些人都是十分不安的。但若想到这些作品都是由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所做,这感觉又大不一样了。当你在某一个人生阶段中寻求归属、思考出路时,他们便是你的影子。
在展馆中观众有时间去阅读每一幕背后的艺术运动和作家。在做电影的过程中,有没有试过用标题或是旁白什么的提供这些信息呢?
每一幕都充满挑战。凯特没时间背台词,所以我们不得不想办法给她提词。比如说在流行艺术那一幕中,当她优雅地说话时其实盘子里藏了个iPad。她不得不在各种口音之间切换来切换去,甚至有时一天要切换两个角色。很显然这是她费了很多心才能完成的作品。我甚至都找不到另一个能做到这样的演员。
据说你和凯特·布兰切特一起拍摄的时间只有11天。12幕11天这么一算真的挺忙乎的。谈谈你时间最赶的那一幕吧!
必须的。我们做了很多尝试。例如说每一幕之间插入标题,宣告未来主义或者至上主义。我们也试过把作者或是宣言的标题插入进去,但不管怎么样效果都一塌糊涂。这种做法无论如何都会打断思路以及画面。所以我们决定把这一大堆名字什么的在最开头一股脑儿丢出来。我想大多数观众就算你给他看一行“这个是谁谁谁说的”、“这个宣言叫做什么什么什么”、“这是哪年哪月写的”也其实没什么用。所以说干脆把这些东西都合起来放在最前头,两秒一个,就像是一个开头。
本文为作者 电影大看客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96376
电影大看客
点击了解更多
国内院线放映电影的观影服务平台,抢票-观影-评价-社交互动的观影社区,从这儿你可以获取最新鲜的院线资讯,票房数据,观影动态,结交相同爱好的影迷,加入电影大看客,享受最好的观影体验。
扫码关注
电影大看客
电影大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