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翻拍最多的,是哪部电影?
2017-10-18 18:49
如果没有记错,美国人最喜欢翻拍的电影,应该是《了不起的盖茨比》。
一共被翻拍5次。
可是你能从这些剧照分辨出5部盖茨比的对应拍摄年份吗,哪部是1926年拍摄,哪部是1945年版本。
1974年,2000年,2013年版本又分别是哪部。
如果你没分辨出来,就被鸽子打败了。
有一个日本的心理学家,用鸽子做过一个心理实验。在电视上播放从20年代到70年代的一些影片,如果是20年代的影片鸽子啄两下,会掉出两个玉米粒;30年代的影片鸽子啄三下,会掉出三个玉米粒,40年代要啄四下。只有啄对了,才会掉出玉米粒。
训练了这只鸽子以后,他换了一套新影像,让鸽子们来分辨,鸽子全啄对了。20年代的就啄两下,40年代的啄四下。
这个实验想说明什么呢。
给大家放一组剧照,从历届奥斯卡最佳摄影或提名影片中选出。
从1939年的《乱世佳人》开始,我们看一下,它们在影像上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这张剧照中有一些典型的特征,它不太讲究光源方向。
而且它严格控制了女演员脸上的光比,三四十年代美国好莱坞电影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也是那时候观众基本的美学要求:男演员可以反差大,女演员反差一定要低。
再看1954年的《码头风云》,我们会发现,首先光线它并不特别细致。然后没有觉得他的表演状态是松弛的,跟刚才的影像是不一样的。
到1959年,非常著名的《宾虚》,我们看到它的内景部分,痕迹非常大,我们经常把它叫做“棚味”,一看就觉得灯光打的假。天空只有一个太阳,是不是应该只有一个影子,这里头你看他的影子有好几个。几个阴影部分应当是暗的,可是他跟阳光下的区别又不大。
这张剧照非常有意思,出自60年代初的《西区故事》。剧照中的吊灯既起了道具作用,又起了照明作用。以前胶片感光度特别低,台灯的光不足以让人脸感光,所以得拿一个很强大的灯去打台灯的效果,灯只是个装饰道具,不起照明作用。这张剧照里,人脸的光线跟吊灯有关系了,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这张剧中出自大卫里恩著名的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摄影师是弗雷迪·扬,他是个对光线非常讲究的摄影师。
以前外景当中反差大,控制度没那么高,就拿一个灯补光。只是为了暗部的人脸别太黑,亮点就行。今天的摄影爱好者也懂得控制反差,但是他的暗部一给平,并不起真正的造型作用,仅仅改变了反差。
在这部影片当中,外景真正的光源看得出来是太阳的方向,可是脸上的光源,这个副光一补,补光的部分起造型作用了,亮面暗面又分出来了。这个摄影师在这里创造了,在暗部当中补光上的方法的变化,使得人物造型更加立体。
1966年的《雌雄大盗》,是根据一个真实事件改编拍摄,光线上也要求尽量真实。这开了一个大先河,受到了当时美国很多摄影师的追捧,也对世界很多摄影师产生了影响,因为它在真实方面向前逼近了一步。
然后必须要说下《教父》,1972年拍摄的这部影片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不得不说,这个摄影在用光当中很讲风格,一般我们生活当中其实顶光并不多,《教父》全片以顶光为主,形成了一系列的视觉管理。
看这个牧师的光线,其他人都在暗部当中,只有一束光打到了这个牧师的身上。这束光打到牧师手上的书本,再从书本上反弹到他脸上来,使他的光线非常生动,主体又非常突出。
摄影师在外景当中,大量的外景跟内景结合当中,也是用了很多方法。比如说它用蝴蝶布把阳光挡掉,布不是很厚,大概有50%左右的阳光被透下来了,50%的阳光被融化了。
本来阳光是有明显投影的,当用蝴蝶布一过,把一个点光源慢慢的扩散成了一个面光源,出现了一个顶光下来,非常柔和的感觉。
内景当中还是采取这样的光的方法,你看这张图片背景都比较暗,可又是散射光,这类的光线好打吗?
他讲了一个办法,把灯打到棚顶上去,在棚顶上拿黑布粘了一个圈,之后光打到这个圈里头的时候再反射下来,这个光只能反射到这个方面,反射不到外边去,因为黑布挡着。就形成在室内人亮了,背景还是暗的效果。
后来这个方式被广泛流传了,很多摄影师呢都学这个方式,不光是学这种布光方式,为了方便起见还创造了灯具,你在灯具课当中,一定会学到一种叫做太空灯的灯,这个灯的发明原理实际上跟这个摄影师这种布光方式是分不开的。实际上很多摄影器材、照明器材、移动器材、方方面面的摄影工具,都是实践当中逐步来的。
本文节选自穆德远老师《一位电影人的必修课》,为电影影像发展史(上)篇。
这是成为顶尖电影人的必修课程,涉及电影制作全流程。
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会长、电影学院摄影系博士生导师穆德远老师,融合30余年教学心得与行业实践创作经验,倾囊相授,助力每个电影人成长得更稳、更快、更高。
特设公益价格99元,让成千上万拥有电影梦的有志青年接受最顶尖的电影教育机会!相信学习过之后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
课程咨询,可加下方学院君微信:
戳这里,获取75分钟课程精华试看。
一共被翻拍5次。
可是你能从这些剧照分辨出5部盖茨比的对应拍摄年份吗,哪部是1926年拍摄,哪部是1945年版本。
1974年,2000年,2013年版本又分别是哪部。
如果你没分辨出来,就被鸽子打败了。
有一个日本的心理学家,用鸽子做过一个心理实验。在电视上播放从20年代到70年代的一些影片,如果是20年代的影片鸽子啄两下,会掉出两个玉米粒;30年代的影片鸽子啄三下,会掉出三个玉米粒,40年代要啄四下。只有啄对了,才会掉出玉米粒。
训练了这只鸽子以后,他换了一套新影像,让鸽子们来分辨,鸽子全啄对了。20年代的就啄两下,40年代的啄四下。
这个实验想说明什么呢。
给大家放一组剧照,从历届奥斯卡最佳摄影或提名影片中选出。
从1939年的《乱世佳人》开始,我们看一下,它们在影像上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这张剧照中有一些典型的特征,它不太讲究光源方向。
而且它严格控制了女演员脸上的光比,三四十年代美国好莱坞电影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也是那时候观众基本的美学要求:男演员可以反差大,女演员反差一定要低。
再看1954年的《码头风云》,我们会发现,首先光线它并不特别细致。然后没有觉得他的表演状态是松弛的,跟刚才的影像是不一样的。
到1959年,非常著名的《宾虚》,我们看到它的内景部分,痕迹非常大,我们经常把它叫做“棚味”,一看就觉得灯光打的假。天空只有一个太阳,是不是应该只有一个影子,这里头你看他的影子有好几个。几个阴影部分应当是暗的,可是他跟阳光下的区别又不大。
这张剧照非常有意思,出自60年代初的《西区故事》。剧照中的吊灯既起了道具作用,又起了照明作用。以前胶片感光度特别低,台灯的光不足以让人脸感光,所以得拿一个很强大的灯去打台灯的效果,灯只是个装饰道具,不起照明作用。这张剧照里,人脸的光线跟吊灯有关系了,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这张剧中出自大卫里恩著名的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摄影师是弗雷迪·扬,他是个对光线非常讲究的摄影师。
以前外景当中反差大,控制度没那么高,就拿一个灯补光。只是为了暗部的人脸别太黑,亮点就行。今天的摄影爱好者也懂得控制反差,但是他的暗部一给平,并不起真正的造型作用,仅仅改变了反差。
在这部影片当中,外景真正的光源看得出来是太阳的方向,可是脸上的光源,这个副光一补,补光的部分起造型作用了,亮面暗面又分出来了。这个摄影师在这里创造了,在暗部当中补光上的方法的变化,使得人物造型更加立体。
1966年的《雌雄大盗》,是根据一个真实事件改编拍摄,光线上也要求尽量真实。这开了一个大先河,受到了当时美国很多摄影师的追捧,也对世界很多摄影师产生了影响,因为它在真实方面向前逼近了一步。
然后必须要说下《教父》,1972年拍摄的这部影片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不得不说,这个摄影在用光当中很讲风格,一般我们生活当中其实顶光并不多,《教父》全片以顶光为主,形成了一系列的视觉管理。
看这个牧师的光线,其他人都在暗部当中,只有一束光打到了这个牧师的身上。这束光打到牧师手上的书本,再从书本上反弹到他脸上来,使他的光线非常生动,主体又非常突出。
摄影师在外景当中,大量的外景跟内景结合当中,也是用了很多方法。比如说它用蝴蝶布把阳光挡掉,布不是很厚,大概有50%左右的阳光被透下来了,50%的阳光被融化了。
本来阳光是有明显投影的,当用蝴蝶布一过,把一个点光源慢慢的扩散成了一个面光源,出现了一个顶光下来,非常柔和的感觉。
内景当中还是采取这样的光的方法,你看这张图片背景都比较暗,可又是散射光,这类的光线好打吗?
他讲了一个办法,把灯打到棚顶上去,在棚顶上拿黑布粘了一个圈,之后光打到这个圈里头的时候再反射下来,这个光只能反射到这个方面,反射不到外边去,因为黑布挡着。就形成在室内人亮了,背景还是暗的效果。
后来这个方式被广泛流传了,很多摄影师呢都学这个方式,不光是学这种布光方式,为了方便起见还创造了灯具,你在灯具课当中,一定会学到一种叫做太空灯的灯,这个灯的发明原理实际上跟这个摄影师这种布光方式是分不开的。实际上很多摄影器材、照明器材、移动器材、方方面面的摄影工具,都是实践当中逐步来的。
本文节选自穆德远老师《一位电影人的必修课》,为电影影像发展史(上)篇。
这是成为顶尖电影人的必修课程,涉及电影制作全流程。
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会长、电影学院摄影系博士生导师穆德远老师,融合30余年教学心得与行业实践创作经验,倾囊相授,助力每个电影人成长得更稳、更快、更高。
特设公益价格99元,让成千上万拥有电影梦的有志青年接受最顶尖的电影教育机会!相信学习过之后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
课程咨询,可加下方学院君微信:
戳这里,获取75分钟课程精华试看。
本文为作者 中国摄影师社群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95719
中国摄影师社群
点击了解更多
中国第一所互联网电影学院
1,000,000+ 影视人的终生学习平台
学习社群目前已开设近30门专业课程,内容覆蓋导演、编剧、摄影、美术、声音、制片、视效等方方面面。
为每一位具有独一无二上进心的人,提供成为真正专业电影人的学习机会。为每一位下定决定改变的剧组成员,提供进修的条件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