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剪辑师正面对决,设计周上演“无硝烟的Battle”
2017-10-15 21:58
蒙太奇(Montage)在法语中是“剪辑”的意思。当不同的镜头被剪辑到一起,产生了全新的意义,这便是电影艺术的核心。然而看完一部电影,观众能对表演、编剧、摄影,甚至导演技法品评一番,看似重要却又存在感微弱的剪辑你要如何评断?这恐怕也是外行人看电影时最不得其解的一环。
2017年国庆期间,北京国际设计周燕京里分会场迎来了一场剪辑师之间的“硬仗”。这场没有硝烟的“剪辑Battle”由异视异色| VICE中国与幻星文化(张琪工作室)联合发起,旨在吸引大众关注剪辑这个电影里“看不见”的神秘工种,风格迥异但同样处于行业顶尖位置的青年剪辑师们battle他们对剪辑的不同见解。
VICE中国作为一个展示全球青年文化的媒体平台,旗下纪录片团队先后打造过陈冠希纪录片《触手可及》,以及聚焦中国西南方言说唱的纪录片《川渝陷阱》等网络爆款,背后的剪辑团队功不可没。来自电影领域的幻星文化(张琪工作室),曾为王家卫、周星驰、姜文、冯小刚等导演制作过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电影预告片作品。公司创始人张琪系中国内地知名的电影及预告片剪辑师,在今年冯小刚新片《芳华》中担纲剪辑指导。2016年,他为周星驰电影《美人鱼》剪辑的预告片“兴风作浪”版,迄今仍保持着全网预告片的点击量记录。
双方战队的剪辑师在各自的领域都出类拔萃,当他们使用对方擅长的素材时,如何剪辑出自己的风格?在Battle的第一回合,幻星战队派出90后剪辑师石泽琪,他以VICE中国近期大受好评的伪纪录片《落魄导演的青年电影节》的素材,通过充满节奏感的音乐和快速剪辑,打造成1分钟的盖·里奇风格电影预告片。而VICE中国的大牌剪辑师张轶选择将小津安二郎《晚春》配上全新字幕,重剪成一条高端生活美学纪录片。通过两跳视频的强烈对比,幻星与VICE鲜明的风格也刷出了“幕后英雄”剪辑师的满满存在感。
“剪辑师=贝斯手?”
喜欢电影的人不在少数,但似乎“一般人对剪辑都不感兴趣”,这是当晚Battle现场,主持人抛出的第一个问题。VICE中国剪辑师耗子、潇潇都认为,剪辑的存在,是为让影像的叙事更加流畅,流畅正是剪辑师通过镜头语言组接出的效果,因而“剪辑就是为了让观众看不见”。
电影剪辑师张琪发表了另一维度的看法:“一部电影是由许许多多的镜头构成的,每个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衔接,都是剪辑工作的体现。然而一部电影,上千个剪辑点,既要让观众注意不到,又要对观众产生作用,难度可想而知”。张琪表示,由于剪辑是一部电影核心创作的最后一环,这项工作没有犯错的机会,所以剪辑师在审美、技术,以及综合能力上,“都有较高的门槛”,也因此剪辑给一般人造成了一种距离感。
与乐队中的贝斯手“站在舞台上,又不知道在干嘛”的尴尬处境相似,剪辑师在一部电影中的作用、作用的大小也很难被三言两语道清。幻星的剪辑师王琦认为,剪辑师在今日的处境,也与技术进步不无关系。“在胶片时代,剪辑师真才实干,技艺高超,而数字时代的剪辑师容错率比较高,你可以在电脑前一遍又一遍地尝试各种方法。似乎水平不高的剪辑师,也可以用时间慢慢熬出好作品”。王琦透露,“一部电影,很少有中间换摄影师的,但对导演来说,同样的素材同时给多个剪辑师操刀,比较出更好的效果,是业内常见的做法”,这也使得剪辑师似乎很容易被替代。
VICE中国的耗子就不认同“剪辑师=贝斯手”的说法。他的观点是,剪辑师更像是吉他手或编曲的角色。据耗子介绍,与电影剪辑不同,在VICE的纪录片创作中,剪辑师拿到素材时是没有剧本为依据的。“剪辑师会与团队商讨决定,如何将故事讲得更吸引人,所以剪辑师对于纪录片的架构与节奏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被预告片坑了?”
人们对预告片总是又爱又恨,爱它的精彩,被它所吸引,又恨它有时甚至比电影本身更加精彩。幻星的王琦认为,预告片呈现的是剪辑师和观众想象中,影片该有的样子。“况且一部电影,我们通常会有先导、终极、人物版等各种版本的预告,以此展现电影不同的‘味道’。应该不能算被坑吧?”
VICE中国的每一支纪录片也都会制作预告片。在他们眼中,预告片对剧情电影和纪录片来说是同样重要的。“我们的纪录片,在没有名人的情况下,预告片就显得特别重要。如何能让人在一分多钟对这部片子感兴趣,等到第二天去看正片。预告片都是为了使作品能被更多人看到”。
谈起剪辑预告片的心得,双方剪辑师也做了分享。预告片主要分为teaser和trailer两类。前者类似于先导预告,吊足观众胃口,让他们对影片产生好奇;后者更正式,篇幅更长,也更能体现影片的全貌。耗子说,VICE纪录片的预告片更多是teaser,“我们正片就15分钟,你剪1分钟的teaser,需要做很多取舍,还不能把最好看的部分都给人看了”。有过剪辑预告片、电视节目,最近正在剪辑电影正片的幻星剪辑师范肇硕则表示,对不同类型的片子来说,其实剪辑的核心都是“讲好故事”。“不同领域的剪辑没有高下之分,只是各有侧重,跨领域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看似不起眼的预告片却给幻星的创始人张琪带来了机会。他正是从剪辑预告片开始受到大导演姜文、冯小刚的赏识与信任,从而担当起电影正片剪辑的重任。在现场,他也与同行和观众分享了他的入行经历:
“2010年我刚进入电影行业的时候,正值胶片时代的末期,电影对于刚入行的年轻人来说仍然很遥远,想实现电影梦需要非常珍贵的机会,更需要年份和资历。就在那时,我突然发现预告片是一个可以满足我对一部电影的想象和表达的机会。起初剪预告片全凭兴趣,没有想到这可以变成职业。我在心里想象这部电影应该是什么样的,我就通过一分半、两分钟把它做成我想象的样子。这非常经济,也没有太多时间成本。对恐怖片产生兴趣,就试着剪一支恐怖片的预告;对喜剧片产生兴趣,就剪一支喜剧片的预告,这是个非常high的过程,也从中学到很多”。
现场观众提问
观众:剪辑师是如何与导演合作的?
张琪(幻星):剪辑过程每天都要面对上千个决定,关于人物性格,关于故事走向,关于每一场戏的情绪,和在整个电影中的作用。我们在工作之前会先阅读剧本,但是对剧本的想象和拍摄的结果很难完全一致。看剧本时觉得很重要的戏,看成片后甚至可能要剪掉。我们需要对每一场戏的状态,每个镜头,每句对白的作用进行重新的判断,再决定如何处理这些素材。这也是重新认识电影的过程。我的具体做法是,先要明确电影所表达的,每一场戏所表达的内容,我通常先确定一场戏起点和终点,明确在这场戏完结时要让观众接收到什么信息,然后去寻求素材中最准确、最巧妙能完成这个功能的素材。这时我再去重读剧本,看看剧本的前后逻辑,有没有更好的逻辑方式去完成。
王琦(幻星):读完剧本以后我会有自己的想象,然后开始和导演碰,碰的过程中会就一系列问题上理解的不同,产生新的东西。这种状态是非常好的创作过程,剪辑师应该是火柴的作用,和导演碰撞、摩擦、燃烧,让故事和素材升华。如果你自己是导演又是编剧,你很可能会先入为主,你就更需要知道别人对这个故事的理解是什么样子。
观众:剪辑过程中涉及到需要调整剧本原有场次的情况有哪些?
耗子(VICE中国):我的习惯是先剪辑事件,我们纪录片没有像电影有那么多场次。可能我们就20个事件,我先剪出每个事件,变成一个个模块,再根据采访内容去考虑哪个前、哪个后。很多时候会调场次顺序,可能一剪的结构到了二剪就会完全不同,一般我会剪到六、七版。
潇潇(VICE中国):换场挺正常的,拍20个事件,可能最后只用了5个。纪录片更像是你听了一个故事,你再去转述给别人,怎么讲得更精彩。每个片子都和最开始想得不一样,我们所有东西都是先记录下来以后才去考虑怎么用,所以剪辑师就要去倾听采访对象20小时,甚至40小时故事的人,然后选出最好的15分钟。
张琪(幻星):如果涉及到调整场次,我一般会考虑三个因素。第一,人物情绪的逻辑;第二,情节的逻辑;第三,节奏。在顺剪之后,如果我们发现电影在这三个方面出现问题,或者是可能产生更好的结果时,我就会考虑调整场次。对于人物情绪逻辑来说,一定要在保证情绪连贯的前提下去调整场次顺序。对于情节逻辑来说,有些时候我们会发现,几场戏的顺序调整产生了新的事件因果关系变化,而这种变化会给情节和人物塑造提供新的可能性,这时我们会尝试。在顺剪完之后,我们可能得到的是3-4小时的成片,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进行两项工作,一是控制时长,让节奏更紧凑;二是丰富节奏,让节奏张弛有度。为了实现这两个目的,变换场次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在换场工作进行之前,我们会把每一场次都做出关键帧的截图,贴在一整面墙上,想想还有什么结构上的可能性。任何一种可能性,我们都会试出来,一一比较,找到最好的那一种。
观众:导演、摄影师有时在拍摄时想怎么样好,到了我们剪辑的时候,我们也会想怎么样好,可能和他们的初衷不太一样。怎么平衡每个元素?
张琪(幻星):确实,有时候剪辑师和摄影师会因此“打架”,毕竟两个职业的视角不同,做出的选择也自然不同。对于剪辑师来说,我们看到的不是独立的镜头,而是一整个镜头序列。我们要考虑的是一个镜头和其他镜头的关系,以及这个镜头准确传递出它应该传递的信息和情绪的时长。这个镜头可能拍摄了10秒,但在剪接过程中我们发现1秒内就可以实现这个镜头的所有功能,那么剪辑师一定是多一格都不会要的。
潇潇(VICE中国):每个元素都需要把握,不能在任何一个元素上用力过猛,比如煽情拿音乐猛推,就脱离了本质。但是当一个情绪到那儿,不给任何音乐,也不对。音乐的选择,我觉得是很重要的,很多人忽视这个问题。表达核心有两种,一种是拍摄的目的很明确,要记录什么样的人,这样的纪录片有固定的场次结构,可能还有分镜和主持人。这类纪录片更要捕捉到你想表达的东西。另一种是类似于公路片,当一个事件发生时,你没有预设,也没有明确目的,只是记录下来。这类片子如果做得好,每个人看到的东西就会不一样。这是纪录片的本质,通过优秀剪辑师的整理,把片子放到你面前,可能每个人感受到的东西都和别人不一样。
耗子(VICE中国):国内做短视频的人很多。短视频的音乐选择90%会落到剪辑师身上,也有的是导演直接给音乐。我觉得剪辑师需要平时多听音乐,了解世界上流行什么东西。
观众:《芳华》有很多长镜头,但是预告片的镜头衔接特别流畅,是怎么做到的?
蒋臻(幻星):《芳华》先导预告的剪辑,是根据影片本身的长镜头来的。正片中有很多镜头是有连贯性的,所以想把预告做成一个“长镜头”的感觉。当然每个镜头与镜头之间都是不同的场景,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画面中的关键元素连接,例如一个镜头是文工团的人在球场玩水,下一个镜头是女孩在洗澡,通过水的元素来连接。还有的是通过舞蹈动作、运动方向等等去连接。
观众:很多电影到了中国都会有中国版预告片,那中国版和国际版预告片会有什么不同?
张琪(幻星):这里有个有意思的事情。在我们做的《英伦对决》的预告片发布后,很多网友都以为是外国团队做的。还有网友评论说:“预告片还是老外做得好”。这就引起了我们的反思,其实国内外做预告的方法并没有本质区别,都是去寻找观众可能感兴趣的元素。起初,中国的预告片都是在模仿国外预告片,那时大家觉得只要像国外的预告就是好的。这是因为那时的观众对于好电影的认知大部分来自于西方电影,更准确地说,是美国电影。但这一定是个暂时现象,随着本土的电影越来越多,优秀的电影不断涌现,这种情况也在变化。我们做了《芳华》、《我不是潘金莲》、《绝世高手》、《银魂》、《羞羞的铁拳》、《英伦对决》等等不同类型电影的预告片,其实都是在做本土化的尝试。
观众:剪辑的过程中会有自我怀疑吗?如何做出正确的决定?
张琪(幻星):每分每秒都在自我怀疑,在怀疑的过程中,你才会逐渐确定哪些是正确的。剪辑一部电影是一个漫长而繁琐的过程,要保证每一个决定都正确,也一定要勇敢地去怀疑每个决定。对于我来说,对的决定,就是真诚的决定。我一直觉得电影是有“人格”的,看一部电影的过程就像你逐渐认识一个人的过程。这个“人”你也许无法单纯地判断他/她是好是坏,但你可以判断他/她是不是真诚。
观众:你们的团队都很专业,但受众不那么专业,这点你们怎么办?
张琪:受众没有专业的义务。我们的工作就是要给不专业的人展示他们可能感兴趣的东西。
观众:优秀的商业片剪辑师,剪了100部电影,是不是会有一个自己的风格?剪辑师是有自己的风格好,还是全无风格才好?
张琪(幻星):我觉得优秀的剪辑师是,无论剪什么电影都能把这个电影的风格和内涵发挥到极致。
耗子(VICE中国):纪录片剪辑第一要看素材,你先要看你不认识的人说话、做事,看十几、二十个小时,这个过程很枯燥,还必须都看完,你知道了所有东西才会有概念。通常我会选择喜欢上这个人物,从私心来说,有些片子我喜欢,有些不那么喜欢,但无论怎样我都会想办法对这个人有好感,无论这个人出于什么目的来接受采访,他有他的诉求。我们拿回素材,才能做各种决定,有时候加一句、减一句就能让观众喜欢或讨厌这个人物。我首先要对这个人负责,对他说的话、做的事负责。
潇潇(VICE中国):90%的采访对象都有一定的表演成分。除非是恶意性质的,其他都是正常的。剪辑师要做的就是尽量保证不去按照人物的想法来,而是按照你自己的想法。
观众:剪辑师们都是怎么进入到这个行业的?请给刚入行的年轻剪辑师一些建议。
张琪(幻星):我入行的经历比较奇怪。我从小就喜欢电影,也一直在寻找机会接近电影。大三那年,我自己悄悄“黑”进了姜文导演的剧组。那时制片部门以为我是导演部门的人,导演部门以为我是制片部门的人。这么“黑”了两三个月,大家居然就同意留下我了。激动之余,我也一直在思考,如果真正让我在电影行业选一个职业我做什么。我反应没那么快,副导演的职位不适合我。而编剧和摄影都有非常硬性的门槛,需要资历,做演员更不可能。想来想去,剪辑的工作状态真的很吸引人,离电影很近,也有很多自主时间。这个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剪辑的美妙,爱上了这个工作。其实我觉得如果你热爱电影,职位真的不那么重要。有这么多工作机会,能够和这么多你热爱的导演一起工作,已经足够幸运了。如果你正在从事剪辑的工作,那么恭喜你,你现在已经成功了。看看我们团队的成员吧:小泽,三年前还是是新思路的模特,蒋臻,五年前还在申请高铁的专利。洲洲四年前在南开大学学经济,张倚琦四年前在协和医学院读书。而现在,他们都是优秀的剪辑师了。一切皆有可能,只要热爱,你就勇敢去做。
石泽琪(幻星):我入行一年半,现在还没大学毕业。一开始进入公司,就是张琪老师教了我很多方法。我的第一个项目是做MV,剪了五条,有五个故事线,最后把五条剪成一条。我觉得要剪好就是多拉片,各种片都拉,把你喜欢的片子都拉一遍。
耗子(VICE中国):我也入行一年半,不过我毕业了。我觉得就是多听音乐,多看电影,多去不同地方,记得交女朋友。
潇潇(VICE中国):别太老想怎么剪,剪辑是整体提升的事儿。我们都知道得好好剪,但不是好好剪就能剪得好,得先了解电影的过程,那就得对艺术感兴趣,各方面去提升自己。任何行业都一样。
王琦(幻星):看电影时,记住那些能让你起鸡皮疙瘩的时刻。记住那种感觉。
蒋臻(幻星):我觉得就跟英语阅读理解一样,用一个笔记本记下所有的方法,一条条试,就出来了。
范肇硕(幻星):自律。剪辑师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时间,控制好项目的时间。剪辑这个事情,一方面可以偷懒的地方很多,因为不专业的人很难直接指出剪辑的问题;另一方面可能突然灵感来了,一下子干两三天不睡。所以剪辑师需要有良好的自律,不光是对项目负责,也要对自己负责。
观众:剪辑师的工作时间怎么样的?
耗子(VICE中国):我可能每天工作半小时,也可能是15个小时。可能我太年轻,还没有太去管理时间。有时候剪一段时间,你就觉得特别不想碰,觉得导演傻逼,这个东西为什么会存在在这个世界上,然后就出去玩了。我自己是个反例,经常偷懒。
潇潇(VICE中国):我们剪片的周期都是固定的,15分钟,生剪的话,一周,或者30天都可以。决定片子质量的是你的有效工作时间。工作时间上我比耗子好一点,但也不太喜欢每天固定时间自律的工作,也不打算改变,因为那不适合我。工作模式是很个人的事,重要的是,让你的有效时间变长。我今天就是不想剪,那就跟人聊聊去,再回来坐下去,可能一个晚上效率很高。因为我出去跟人聊天聊通了,一下明白了,想到这个点子,回家几分钟就剪完了。宏观上说,我们后期的周期在25个工作日。
范肇硕(幻星):经常看到很多新人在剪片子的时候,会纠结于一个小段落如何处理,卡在那儿很长时间,弄得自己很疲惫,效率也不高。我建议再遇到这种情况,你去休息一会儿,再过过素材,或者往后看看,像潇潇说的找人聊聊天,说不定能豁然开朗。剪辑真的是个很费体力和脑力的工作,身体特别重要。希望大家能少熬夜就少熬夜,希望所有剪辑师都能长命百岁。
文/陈然
2017年国庆期间,北京国际设计周燕京里分会场迎来了一场剪辑师之间的“硬仗”。这场没有硝烟的“剪辑Battle”由异视异色| VICE中国与幻星文化(张琪工作室)联合发起,旨在吸引大众关注剪辑这个电影里“看不见”的神秘工种,风格迥异但同样处于行业顶尖位置的青年剪辑师们battle他们对剪辑的不同见解。
VICE中国作为一个展示全球青年文化的媒体平台,旗下纪录片团队先后打造过陈冠希纪录片《触手可及》,以及聚焦中国西南方言说唱的纪录片《川渝陷阱》等网络爆款,背后的剪辑团队功不可没。来自电影领域的幻星文化(张琪工作室),曾为王家卫、周星驰、姜文、冯小刚等导演制作过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电影预告片作品。公司创始人张琪系中国内地知名的电影及预告片剪辑师,在今年冯小刚新片《芳华》中担纲剪辑指导。2016年,他为周星驰电影《美人鱼》剪辑的预告片“兴风作浪”版,迄今仍保持着全网预告片的点击量记录。
双方战队的剪辑师在各自的领域都出类拔萃,当他们使用对方擅长的素材时,如何剪辑出自己的风格?在Battle的第一回合,幻星战队派出90后剪辑师石泽琪,他以VICE中国近期大受好评的伪纪录片《落魄导演的青年电影节》的素材,通过充满节奏感的音乐和快速剪辑,打造成1分钟的盖·里奇风格电影预告片。而VICE中国的大牌剪辑师张轶选择将小津安二郎《晚春》配上全新字幕,重剪成一条高端生活美学纪录片。通过两跳视频的强烈对比,幻星与VICE鲜明的风格也刷出了“幕后英雄”剪辑师的满满存在感。
“剪辑师=贝斯手?”
喜欢电影的人不在少数,但似乎“一般人对剪辑都不感兴趣”,这是当晚Battle现场,主持人抛出的第一个问题。VICE中国剪辑师耗子、潇潇都认为,剪辑的存在,是为让影像的叙事更加流畅,流畅正是剪辑师通过镜头语言组接出的效果,因而“剪辑就是为了让观众看不见”。
电影剪辑师张琪发表了另一维度的看法:“一部电影是由许许多多的镜头构成的,每个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衔接,都是剪辑工作的体现。然而一部电影,上千个剪辑点,既要让观众注意不到,又要对观众产生作用,难度可想而知”。张琪表示,由于剪辑是一部电影核心创作的最后一环,这项工作没有犯错的机会,所以剪辑师在审美、技术,以及综合能力上,“都有较高的门槛”,也因此剪辑给一般人造成了一种距离感。
与乐队中的贝斯手“站在舞台上,又不知道在干嘛”的尴尬处境相似,剪辑师在一部电影中的作用、作用的大小也很难被三言两语道清。幻星的剪辑师王琦认为,剪辑师在今日的处境,也与技术进步不无关系。“在胶片时代,剪辑师真才实干,技艺高超,而数字时代的剪辑师容错率比较高,你可以在电脑前一遍又一遍地尝试各种方法。似乎水平不高的剪辑师,也可以用时间慢慢熬出好作品”。王琦透露,“一部电影,很少有中间换摄影师的,但对导演来说,同样的素材同时给多个剪辑师操刀,比较出更好的效果,是业内常见的做法”,这也使得剪辑师似乎很容易被替代。
VICE中国的耗子就不认同“剪辑师=贝斯手”的说法。他的观点是,剪辑师更像是吉他手或编曲的角色。据耗子介绍,与电影剪辑不同,在VICE的纪录片创作中,剪辑师拿到素材时是没有剧本为依据的。“剪辑师会与团队商讨决定,如何将故事讲得更吸引人,所以剪辑师对于纪录片的架构与节奏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被预告片坑了?”
人们对预告片总是又爱又恨,爱它的精彩,被它所吸引,又恨它有时甚至比电影本身更加精彩。幻星的王琦认为,预告片呈现的是剪辑师和观众想象中,影片该有的样子。“况且一部电影,我们通常会有先导、终极、人物版等各种版本的预告,以此展现电影不同的‘味道’。应该不能算被坑吧?”
VICE中国的每一支纪录片也都会制作预告片。在他们眼中,预告片对剧情电影和纪录片来说是同样重要的。“我们的纪录片,在没有名人的情况下,预告片就显得特别重要。如何能让人在一分多钟对这部片子感兴趣,等到第二天去看正片。预告片都是为了使作品能被更多人看到”。
谈起剪辑预告片的心得,双方剪辑师也做了分享。预告片主要分为teaser和trailer两类。前者类似于先导预告,吊足观众胃口,让他们对影片产生好奇;后者更正式,篇幅更长,也更能体现影片的全貌。耗子说,VICE纪录片的预告片更多是teaser,“我们正片就15分钟,你剪1分钟的teaser,需要做很多取舍,还不能把最好看的部分都给人看了”。有过剪辑预告片、电视节目,最近正在剪辑电影正片的幻星剪辑师范肇硕则表示,对不同类型的片子来说,其实剪辑的核心都是“讲好故事”。“不同领域的剪辑没有高下之分,只是各有侧重,跨领域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看似不起眼的预告片却给幻星的创始人张琪带来了机会。他正是从剪辑预告片开始受到大导演姜文、冯小刚的赏识与信任,从而担当起电影正片剪辑的重任。在现场,他也与同行和观众分享了他的入行经历:
“2010年我刚进入电影行业的时候,正值胶片时代的末期,电影对于刚入行的年轻人来说仍然很遥远,想实现电影梦需要非常珍贵的机会,更需要年份和资历。就在那时,我突然发现预告片是一个可以满足我对一部电影的想象和表达的机会。起初剪预告片全凭兴趣,没有想到这可以变成职业。我在心里想象这部电影应该是什么样的,我就通过一分半、两分钟把它做成我想象的样子。这非常经济,也没有太多时间成本。对恐怖片产生兴趣,就试着剪一支恐怖片的预告;对喜剧片产生兴趣,就剪一支喜剧片的预告,这是个非常high的过程,也从中学到很多”。
现场观众提问
观众:剪辑师是如何与导演合作的?
张琪(幻星):剪辑过程每天都要面对上千个决定,关于人物性格,关于故事走向,关于每一场戏的情绪,和在整个电影中的作用。我们在工作之前会先阅读剧本,但是对剧本的想象和拍摄的结果很难完全一致。看剧本时觉得很重要的戏,看成片后甚至可能要剪掉。我们需要对每一场戏的状态,每个镜头,每句对白的作用进行重新的判断,再决定如何处理这些素材。这也是重新认识电影的过程。我的具体做法是,先要明确电影所表达的,每一场戏所表达的内容,我通常先确定一场戏起点和终点,明确在这场戏完结时要让观众接收到什么信息,然后去寻求素材中最准确、最巧妙能完成这个功能的素材。这时我再去重读剧本,看看剧本的前后逻辑,有没有更好的逻辑方式去完成。
王琦(幻星):读完剧本以后我会有自己的想象,然后开始和导演碰,碰的过程中会就一系列问题上理解的不同,产生新的东西。这种状态是非常好的创作过程,剪辑师应该是火柴的作用,和导演碰撞、摩擦、燃烧,让故事和素材升华。如果你自己是导演又是编剧,你很可能会先入为主,你就更需要知道别人对这个故事的理解是什么样子。
观众:剪辑过程中涉及到需要调整剧本原有场次的情况有哪些?
耗子(VICE中国):我的习惯是先剪辑事件,我们纪录片没有像电影有那么多场次。可能我们就20个事件,我先剪出每个事件,变成一个个模块,再根据采访内容去考虑哪个前、哪个后。很多时候会调场次顺序,可能一剪的结构到了二剪就会完全不同,一般我会剪到六、七版。
潇潇(VICE中国):换场挺正常的,拍20个事件,可能最后只用了5个。纪录片更像是你听了一个故事,你再去转述给别人,怎么讲得更精彩。每个片子都和最开始想得不一样,我们所有东西都是先记录下来以后才去考虑怎么用,所以剪辑师就要去倾听采访对象20小时,甚至40小时故事的人,然后选出最好的15分钟。
张琪(幻星):如果涉及到调整场次,我一般会考虑三个因素。第一,人物情绪的逻辑;第二,情节的逻辑;第三,节奏。在顺剪之后,如果我们发现电影在这三个方面出现问题,或者是可能产生更好的结果时,我就会考虑调整场次。对于人物情绪逻辑来说,一定要在保证情绪连贯的前提下去调整场次顺序。对于情节逻辑来说,有些时候我们会发现,几场戏的顺序调整产生了新的事件因果关系变化,而这种变化会给情节和人物塑造提供新的可能性,这时我们会尝试。在顺剪完之后,我们可能得到的是3-4小时的成片,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进行两项工作,一是控制时长,让节奏更紧凑;二是丰富节奏,让节奏张弛有度。为了实现这两个目的,变换场次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在换场工作进行之前,我们会把每一场次都做出关键帧的截图,贴在一整面墙上,想想还有什么结构上的可能性。任何一种可能性,我们都会试出来,一一比较,找到最好的那一种。
观众:导演、摄影师有时在拍摄时想怎么样好,到了我们剪辑的时候,我们也会想怎么样好,可能和他们的初衷不太一样。怎么平衡每个元素?
张琪(幻星):确实,有时候剪辑师和摄影师会因此“打架”,毕竟两个职业的视角不同,做出的选择也自然不同。对于剪辑师来说,我们看到的不是独立的镜头,而是一整个镜头序列。我们要考虑的是一个镜头和其他镜头的关系,以及这个镜头准确传递出它应该传递的信息和情绪的时长。这个镜头可能拍摄了10秒,但在剪接过程中我们发现1秒内就可以实现这个镜头的所有功能,那么剪辑师一定是多一格都不会要的。
潇潇(VICE中国):每个元素都需要把握,不能在任何一个元素上用力过猛,比如煽情拿音乐猛推,就脱离了本质。但是当一个情绪到那儿,不给任何音乐,也不对。音乐的选择,我觉得是很重要的,很多人忽视这个问题。表达核心有两种,一种是拍摄的目的很明确,要记录什么样的人,这样的纪录片有固定的场次结构,可能还有分镜和主持人。这类纪录片更要捕捉到你想表达的东西。另一种是类似于公路片,当一个事件发生时,你没有预设,也没有明确目的,只是记录下来。这类片子如果做得好,每个人看到的东西就会不一样。这是纪录片的本质,通过优秀剪辑师的整理,把片子放到你面前,可能每个人感受到的东西都和别人不一样。
耗子(VICE中国):国内做短视频的人很多。短视频的音乐选择90%会落到剪辑师身上,也有的是导演直接给音乐。我觉得剪辑师需要平时多听音乐,了解世界上流行什么东西。
观众:《芳华》有很多长镜头,但是预告片的镜头衔接特别流畅,是怎么做到的?
蒋臻(幻星):《芳华》先导预告的剪辑,是根据影片本身的长镜头来的。正片中有很多镜头是有连贯性的,所以想把预告做成一个“长镜头”的感觉。当然每个镜头与镜头之间都是不同的场景,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画面中的关键元素连接,例如一个镜头是文工团的人在球场玩水,下一个镜头是女孩在洗澡,通过水的元素来连接。还有的是通过舞蹈动作、运动方向等等去连接。
观众:很多电影到了中国都会有中国版预告片,那中国版和国际版预告片会有什么不同?
张琪(幻星):这里有个有意思的事情。在我们做的《英伦对决》的预告片发布后,很多网友都以为是外国团队做的。还有网友评论说:“预告片还是老外做得好”。这就引起了我们的反思,其实国内外做预告的方法并没有本质区别,都是去寻找观众可能感兴趣的元素。起初,中国的预告片都是在模仿国外预告片,那时大家觉得只要像国外的预告就是好的。这是因为那时的观众对于好电影的认知大部分来自于西方电影,更准确地说,是美国电影。但这一定是个暂时现象,随着本土的电影越来越多,优秀的电影不断涌现,这种情况也在变化。我们做了《芳华》、《我不是潘金莲》、《绝世高手》、《银魂》、《羞羞的铁拳》、《英伦对决》等等不同类型电影的预告片,其实都是在做本土化的尝试。
观众:剪辑的过程中会有自我怀疑吗?如何做出正确的决定?
张琪(幻星):每分每秒都在自我怀疑,在怀疑的过程中,你才会逐渐确定哪些是正确的。剪辑一部电影是一个漫长而繁琐的过程,要保证每一个决定都正确,也一定要勇敢地去怀疑每个决定。对于我来说,对的决定,就是真诚的决定。我一直觉得电影是有“人格”的,看一部电影的过程就像你逐渐认识一个人的过程。这个“人”你也许无法单纯地判断他/她是好是坏,但你可以判断他/她是不是真诚。
观众:你们的团队都很专业,但受众不那么专业,这点你们怎么办?
张琪:受众没有专业的义务。我们的工作就是要给不专业的人展示他们可能感兴趣的东西。
观众:优秀的商业片剪辑师,剪了100部电影,是不是会有一个自己的风格?剪辑师是有自己的风格好,还是全无风格才好?
张琪(幻星):我觉得优秀的剪辑师是,无论剪什么电影都能把这个电影的风格和内涵发挥到极致。
耗子(VICE中国):纪录片剪辑第一要看素材,你先要看你不认识的人说话、做事,看十几、二十个小时,这个过程很枯燥,还必须都看完,你知道了所有东西才会有概念。通常我会选择喜欢上这个人物,从私心来说,有些片子我喜欢,有些不那么喜欢,但无论怎样我都会想办法对这个人有好感,无论这个人出于什么目的来接受采访,他有他的诉求。我们拿回素材,才能做各种决定,有时候加一句、减一句就能让观众喜欢或讨厌这个人物。我首先要对这个人负责,对他说的话、做的事负责。
潇潇(VICE中国):90%的采访对象都有一定的表演成分。除非是恶意性质的,其他都是正常的。剪辑师要做的就是尽量保证不去按照人物的想法来,而是按照你自己的想法。
观众:剪辑师们都是怎么进入到这个行业的?请给刚入行的年轻剪辑师一些建议。
张琪(幻星):我入行的经历比较奇怪。我从小就喜欢电影,也一直在寻找机会接近电影。大三那年,我自己悄悄“黑”进了姜文导演的剧组。那时制片部门以为我是导演部门的人,导演部门以为我是制片部门的人。这么“黑”了两三个月,大家居然就同意留下我了。激动之余,我也一直在思考,如果真正让我在电影行业选一个职业我做什么。我反应没那么快,副导演的职位不适合我。而编剧和摄影都有非常硬性的门槛,需要资历,做演员更不可能。想来想去,剪辑的工作状态真的很吸引人,离电影很近,也有很多自主时间。这个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剪辑的美妙,爱上了这个工作。其实我觉得如果你热爱电影,职位真的不那么重要。有这么多工作机会,能够和这么多你热爱的导演一起工作,已经足够幸运了。如果你正在从事剪辑的工作,那么恭喜你,你现在已经成功了。看看我们团队的成员吧:小泽,三年前还是是新思路的模特,蒋臻,五年前还在申请高铁的专利。洲洲四年前在南开大学学经济,张倚琦四年前在协和医学院读书。而现在,他们都是优秀的剪辑师了。一切皆有可能,只要热爱,你就勇敢去做。
石泽琪(幻星):我入行一年半,现在还没大学毕业。一开始进入公司,就是张琪老师教了我很多方法。我的第一个项目是做MV,剪了五条,有五个故事线,最后把五条剪成一条。我觉得要剪好就是多拉片,各种片都拉,把你喜欢的片子都拉一遍。
耗子(VICE中国):我也入行一年半,不过我毕业了。我觉得就是多听音乐,多看电影,多去不同地方,记得交女朋友。
潇潇(VICE中国):别太老想怎么剪,剪辑是整体提升的事儿。我们都知道得好好剪,但不是好好剪就能剪得好,得先了解电影的过程,那就得对艺术感兴趣,各方面去提升自己。任何行业都一样。
王琦(幻星):看电影时,记住那些能让你起鸡皮疙瘩的时刻。记住那种感觉。
蒋臻(幻星):我觉得就跟英语阅读理解一样,用一个笔记本记下所有的方法,一条条试,就出来了。
范肇硕(幻星):自律。剪辑师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时间,控制好项目的时间。剪辑这个事情,一方面可以偷懒的地方很多,因为不专业的人很难直接指出剪辑的问题;另一方面可能突然灵感来了,一下子干两三天不睡。所以剪辑师需要有良好的自律,不光是对项目负责,也要对自己负责。
观众:剪辑师的工作时间怎么样的?
耗子(VICE中国):我可能每天工作半小时,也可能是15个小时。可能我太年轻,还没有太去管理时间。有时候剪一段时间,你就觉得特别不想碰,觉得导演傻逼,这个东西为什么会存在在这个世界上,然后就出去玩了。我自己是个反例,经常偷懒。
潇潇(VICE中国):我们剪片的周期都是固定的,15分钟,生剪的话,一周,或者30天都可以。决定片子质量的是你的有效工作时间。工作时间上我比耗子好一点,但也不太喜欢每天固定时间自律的工作,也不打算改变,因为那不适合我。工作模式是很个人的事,重要的是,让你的有效时间变长。我今天就是不想剪,那就跟人聊聊去,再回来坐下去,可能一个晚上效率很高。因为我出去跟人聊天聊通了,一下明白了,想到这个点子,回家几分钟就剪完了。宏观上说,我们后期的周期在25个工作日。
范肇硕(幻星):经常看到很多新人在剪片子的时候,会纠结于一个小段落如何处理,卡在那儿很长时间,弄得自己很疲惫,效率也不高。我建议再遇到这种情况,你去休息一会儿,再过过素材,或者往后看看,像潇潇说的找人聊聊天,说不定能豁然开朗。剪辑真的是个很费体力和脑力的工作,身体特别重要。希望大家能少熬夜就少熬夜,希望所有剪辑师都能长命百岁。
文/陈然
本文为作者 行业观察团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9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