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编导艺考生必看影片《德黑兰43年》!爱情太短遗忘太长!

2017-09-27 10:11
《德黑兰43年》是一部二战题材的影片,1980年由俄法瑞(士)三国合拍,片中几乎运用了所有的电影语言,堪称经典中的经典,1981年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金奖。导演是前苏联的阿·阿洛夫和弗·纳鸟莫夫,法国影星阿兰德隆领衔主演。1988年由央视译制并播放过该片。
影片以真实历史为背景,以跨时空的手法记述1943年罗斯福、邱吉尔和斯大林三巨头在德黑兰会晤期间,德国特工策划的暗杀计划被以安德列为首的苏联情报人员及时发现而遭失败,然而协助安德列粉碎暗杀阴谋的玛莉却在35年后在法国被神秘杀害...
\"\"
影片题材宏大却无跌宕起伏的情节,苏德特工斗智斗勇的主线始终是淡淡地展开,没有美国好莱乌大片的矫柔造作和哗众取宠。但同时导演却运用各种手法渲染男女主人公悲剧性爱情,使影片透着一股凝重的伤感,给人强烈的压迫感。
在我眼里,这已经不是间谍片,战争片,更多的是文艺片爱情片。而这种爱情,却是安静的,悠长的,躲在历史与记忆的角落。
没有渲染如此重大的事件,没有赏心悦目的动作场面,特工的机智勇敢,美国人的英雄主义,苏联人对战争的认识深刻程度和战争所带来的创伤感应该是超越美国和西方的(尽管这是我个人的感性认知),于是在他们的电影语言下,对待战争的过去有如托尔斯泰笔下的那种俯视,叙述的如同流水,高潮过后的平静,没有激荡,没有英雄,就这样铺展开来,最后战争幻化成为了一曲爱情的哀婉悲歌。也许,在苏联那种体制下,越是压抑的环境,才能造就如此化悲壮为平淡的豁然心境与更为广阔的视角。
这部电影,和书籍一样,缺乏成为畅销书的可能,与这电影的交流,如同阅尽人生后的沧桑与伤感,她也不应该和商业片一样角逐市场,没有必要参与眼球的经济,参与华丽的赞美,我看过豆瓣上有些人说第一次看的时候没有好好珍惜,回过头来,这几年再看,看傻了,有种泪流满面的感觉,电影为了什么,理论的书籍可以放满我的书柜,可是就是这种若干年后一个人静静看傻的过程,就是一种意义的定格。
我很想用一些夸张的词汇来表达,一来我个人是真的喜欢,一来不是为了抒情,而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接触到这样的电影,我们身处的环境如此追求效率,如果这样的电影能片刻让我们的生活慢下来,让时间慢下来,哪怕一刻,也是美好的。
\"\"
不喜欢这电影的人一定也大有人在,我不只一次推荐别人的电影一起观影到尴尬,原来你说的好就是这样的。客气的自然说可能本人还没有到某个看懂的层次,其实心里也许嗤之以鼻(如同周立波对现代艺术的感受)而我一再坚持,我想推荐的,一直就是人文人文人文,哪怕活到真空的世界里。
苏联人在电影技术上的成熟也是可以值得赞叹的,引用豆瓣的介绍就是片中几乎运用了所有的电影语言,堪称经典中的经典,同样的体制下,我好像没有看到过我们的电影可以相比的,当然我们有个叫做广电zongju的东西,也不知道前苏联有没有。
本文为作者 北广之星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95145

北广之星

点击了解更多
  北广之星艺术教育2005年创建于中国传媒大学,依托985-211名校资源建立起全国首套青少年艺术教育体系及配套教材。   经过十年快速稳健发展,北广之星的业务范围扩展为少儿艺术教育、高中生艺考培训、成人在职进修、传媒艺术类教辅图书策划发行等多个领域,培养播音与主持艺术、表演、音乐、模特等各类艺术人才40000余人,历年艺考通过率98%以上。
扫码关注
北广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