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编剧用4个编剧理论分析了《中国有嘻哈》,找到了受追捧的原因
2017-09-02 10:53
稿件来自影视工业网合作媒体:娛樂重擊,由一群熱愛影視音娛樂,也在這產業中摸索的人組成,转载请取得作者同意http://punchline.asia/
馮勃棣,台湾知名编剧,曾在2008年获得第11届台北文学奖。
近两个月,《中国有嘻哈》爆红,在第8集把 Hiphopman(aka 嘻哈侠 or 欧阳靖)给淘汰时,引发众多观众泪崩,最后欧阳靖退场时,其澎湃煽情宛如生死别离。
从一个略懂说故事的嘻哈爱好者来看,前 8 集的节目就是一个英雄旅程——每一个被重点凸显的选手都有自己的旅程,而嘻哈侠更是被重点凸显的。以下我从嘻哈侠的观点来分一下其角色塑造与结构,破解其赚人眼泪的秘密,其设计的严谨程度,绝对堪称综艺栏目以及电视剧学习的典范了。
可能很多人没有看这节目,我先简述一下前 8 集发生的事情。第一集的海选来了一个戴面具的神秘人,自称 Hiphopman(嘻哈侠),宛如超级英雄,他有流利的英文饶舌但中文讲很烂,却被评审吴亦凡称为“是一个完全可以取代他制作人位置”的一名选手。节目播出后,大家很快就从声音发现他是传奇饶舌歌手欧阳靖,他 20 几岁时在美国著名的 battle 节目连续 7 周冠军,打败无数种族歧视的黑人、白人饶舌歌手,其热血事迹启蒙了很多饶舌后辈,黄皮肤打黑皮肤更让他成为了民族英雄。
欧阳靖如今戴起了面具,在音乐竞赛节目中不断过关斩将,展现华丽饶舌的天分,获得众人热爱。其中一集预告中,评审之一热狗质疑其“英文太多,《中国有嘻哈》的优胜者不该是英文这么多”,这段话在剪辑故意地断章取义和误导下,让大家误以为嘻哈侠会因英文太多被淘汰,使热狗惨遭网友咒骂。直到一周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真相。这更表示了,大家有多喜爱嘻哈侠这位超级英雄;大家对反派有多少恨,就代表对主角有多少爱。第 8 集,嘻哈侠被淘汰了,众人哭翻,他只是被淘汰而已,却表现的效果像《泰坦尼克号》中的 Jack 沉入海底一样可歌可泣。
不要怀疑这就是戏剧节目,其结构之紧密、角色塑造之成功、内容主题之感人肺腑,都是最好的编剧教材。若是听我说这是戏剧节目而反感的人,听听我从四个面向来切入分析之,我尽量写得清楚明白、发人省思,就先不押韵了。
第一步:认同
“认同”是一个戏剧建构中最重要的移情作用,编剧必须让观众“认同”角色,观众才会开始在乎角色,关心他的生死起伏。所有的连续剧和电影都是这回事,我们必须让观众第一集就“认同”角色,接着让角色经历一连串的磨难,因认同在先,所以希望角色能够顺利、能得偿所愿、能够美梦成真。在爱情电影中,我们因为认同了男主角,所以希望他可以追到心爱的女人;在励志电影中,我们因为喜欢了主角,所以希望他可以赢得战斗。《中国有嘻哈》很成功营造了我们对嘻哈侠的认同。
首先,网络上放出的嘻哈侠就是欧阳靖,其传奇事迹很快被粉丝流传,如同众多电影,大家都很容易去喜欢拥有某种天赋的超级英雄;第二,嘻哈侠在 60 秒的关卡中,讲了一个故事,说他的儿子在学校说他爸爸是嘻哈侠,于是他来这个舞台算是帮小孩圆梦,这是个特别有爱的事情;第三,嘻哈侠表示,他戴面具是为了大家不要因为他是谁而关注他,而是真正关注他所唱的嘻哈音乐,更表示所有饶舌的人都是 Hiphopman,胸怀格局之大,超越了比赛胜负与个人荣耀。
于是旅程的一开始,观众立刻对他产生了“认同”,甚至出了许多所谓的“一日嘻哈迷”,大家像是看连续剧一样在心里希望他顺利,就算对饶舌的技巧一知半解,也知道,不管他唱得如何,都希望他赢!获得了观众认同,故事就赢一半
第二步:结构与铺陈,高潮与戏剧曲线
在一个故事中,如果后来一栋楼爆炸了,你至少要让观众在前面看到一眼炸弹,让观众有炸弹的概念;换个方向来讲,如果你在前面看到一颗炸弹,那它之后务必得爆炸,或者成为一个被解锁的炸弹。让嘻哈侠被认同之后,节目立刻碰到了一个最大的难题,就是如果嘻哈侠被淘汰的话,将会非常的虐心,淘汰他的评审也势必会成为反派人物。更严重的是,嘻哈侠既然已被塑造成民俗救星、传奇超级英雄,那,超级英雄怎么会输?又怎么能输?这是违背常识与伤害感情的一件事情。
所以,如果嘻哈侠势必一输,那他不能输给别人,只能输给比格局更高的某种“力量”,这个“输“和“被淘汰”必须是某种更恢弘的理由,而这理由不是一蹴可及的,必须被逐步建立。
于是,在美国长大的嘻哈侠在双人对战的环节中,被评审热狗质疑“英文太多”,如前面所说,这段话在剪辑的刻意误导下,使众人同仇敌忾,让热狗在那两周成为众矢之的。但这实在是必要的铺陈,炸弹必须先被看见,并且“逐步”被引爆。语言,成为了那个格局更恢弘的理由,成为一个议题和伏笔。在被说英文太多的下一阶段比赛中,嘻哈侠的饶舌增加了中文比例,但显而易见的,他的中文饶舌明显不及英文,然而夹杂中、粤、英文的饶舌却更增添了变化性和音乐性。但没有人一个人可以想像,一个中文连话都讲不顺畅的人,去挑战一整个 verse 的全中文饶舌。嘻哈侠却做了这件疯狂的举动。
在第 8 集越来越紧张与高标准的竞赛表演中,嘻哈侠说为了挑战自己和推广中文嘻哈,决定尝试全中文饶舌。节目中,他练着饶舌连话都说不清楚,用 google 翻译来练习中文发音,一个字一个字、一个词一个词去苦心编排,而节目只给了他 24 小时的时间……。一个在美国长大的人,用了自己才刚刚学习的语言,在 24 小时的赛制内,选择用自己的弱项来挑战极限,最后的表演的确有些瑕疵,也真的被淘汰了,但没有人认为他输了。他飞蛾扑火得其所哉,赢得了大家的尊敬。这是被逐步建构乃至于成立的、经过精心算铺陈的,也是我认为完美的退场机制。有格局、有合理性,没有坏人、没有人输。是嘻哈侠自己,选择了一个打不败的敌人,而这行为本身,就是如此的激励与迷人。
第三步:同情、同理、崇拜与升华
这跟第一点的“认同”息息相关,为了建构此效果,我们让角色被同情与被同理,于是观众容易跟他站在一起,因为角色是如此与我们相像,角色像是背着观众的期许与欲望,代替观众去征战与实现。但,角色与观众相像一样还不够,观众更期待看到角色能够升华成英雄,让观众去崇拜。《泰坦尼克号》中的杰克为了爱人而牺牲自己的性命,于是升华了,让爱成为了永恒;《黑暗骑士》的蝙蝠侠,为了让大家还怀抱希望而背负起骂名,于是升华了,他让正义永恒。
嘻哈侠在第 8 集中,同样做出了令人崇拜的行动,造就了戏剧与人心的升华。除了前面提及的(他选择了他最不擅长的语言)之外,就是他在面临淘汰决定宣布时的内心独白。在评审要说出被淘汰者的名字时,嘻哈侠用温柔的声音说“挑我、挑我(被淘汰),因为他们(其他 3 名竞争者)都值得被留下,他们值得被留下”,这段短短的内心独白实在是太了不起。在一个饶舌战斗的竞赛之中,他不是一个为求胜利不择手段的人,相反,他的心声竟然是被淘汰,因为另外 3 个年轻竞争者更值得被留下。这叫作——成全。
[flash]https://imgcache.qq.com/tencentvideo_v1/playerv3/TPout.swf?max_age=86400&v=20161117&vid=w05381wtj1l&auto=0[/flash]
整个事件在评审吴亦凡的事后讲述中,被带到了更高的格局:“一个文化的崛起需要新生的力量,欧阳靖即使离开也依然是个传奇”,于是,嘻哈侠没有输,没有被淘汰,他做的事情叫做“传承”,照亮下一辈的年轻创作者。他是个不需要火炬的人,因为他本身就会发光。角色被认同,然后,他做了超越凡人的事情而被崇拜,成为了货真价实的英雄。
第四步:角色弧线—改变
任何一个戏剧中,最重要的就是角色的“改变”,意即,角色在漫长的旅程中要成长,他在最后的状态要不同于初始的状态,这样的故事才有被书写与讲述的价值。仔细去看你喜欢的故事,里面的角色是否产生了心境上的改变呢?
在《玩具总动员》中,胡迪从一个因为忌妒心而排挤巴斯光年的人,成为了巴斯光年的挚友,学会了友情;《心灵捕手》中的威尔从一个防卫心很重,不懂得爱的人,成为一个愿意为爱去冒险与打开心胸的人;《功夫》中的周星驰从一个想用当坏人来找到身份认,悔改成一个惩奸除恶的功夫之王。人物成长的轨迹、改变的落差,即为“角色弧线”,一个故事值得被书写,就是因为该故事改变了角色,造成了他心中的顿悟,进而成长。于是,我们看的不只是情节,而是关注于角色的内心活动。
《中国有嘻哈》的第 8 集中,嘻哈侠在落选感言中,甚至提及了成长,使这成为货真价实有角色弧线的旅程,他说“这个经验绝对改变我的生命,因为我从小就爱上并把生命交给了 hiphop,其实有段时间我对嘻哈的感觉都有变,但参加这个比赛让我有一种重生的感觉,好像我回到了 16 岁……”这正是所谓的角色改变以及重生。这不只是一个让人好奇输赢的比赛,更是一个“OG 级传奇人物重燃热情、找回初心”的故事了。这更印证了一件事情,故事中最迷人的一块,是人物的成长与改变。
馮勃棣,台湾知名编剧,曾在2008年获得第11届台北文学奖。
近两个月,《中国有嘻哈》爆红,在第8集把 Hiphopman(aka 嘻哈侠 or 欧阳靖)给淘汰时,引发众多观众泪崩,最后欧阳靖退场时,其澎湃煽情宛如生死别离。
从一个略懂说故事的嘻哈爱好者来看,前 8 集的节目就是一个英雄旅程——每一个被重点凸显的选手都有自己的旅程,而嘻哈侠更是被重点凸显的。以下我从嘻哈侠的观点来分一下其角色塑造与结构,破解其赚人眼泪的秘密,其设计的严谨程度,绝对堪称综艺栏目以及电视剧学习的典范了。
可能很多人没有看这节目,我先简述一下前 8 集发生的事情。第一集的海选来了一个戴面具的神秘人,自称 Hiphopman(嘻哈侠),宛如超级英雄,他有流利的英文饶舌但中文讲很烂,却被评审吴亦凡称为“是一个完全可以取代他制作人位置”的一名选手。节目播出后,大家很快就从声音发现他是传奇饶舌歌手欧阳靖,他 20 几岁时在美国著名的 battle 节目连续 7 周冠军,打败无数种族歧视的黑人、白人饶舌歌手,其热血事迹启蒙了很多饶舌后辈,黄皮肤打黑皮肤更让他成为了民族英雄。
欧阳靖如今戴起了面具,在音乐竞赛节目中不断过关斩将,展现华丽饶舌的天分,获得众人热爱。其中一集预告中,评审之一热狗质疑其“英文太多,《中国有嘻哈》的优胜者不该是英文这么多”,这段话在剪辑故意地断章取义和误导下,让大家误以为嘻哈侠会因英文太多被淘汰,使热狗惨遭网友咒骂。直到一周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真相。这更表示了,大家有多喜爱嘻哈侠这位超级英雄;大家对反派有多少恨,就代表对主角有多少爱。第 8 集,嘻哈侠被淘汰了,众人哭翻,他只是被淘汰而已,却表现的效果像《泰坦尼克号》中的 Jack 沉入海底一样可歌可泣。
不要怀疑这就是戏剧节目,其结构之紧密、角色塑造之成功、内容主题之感人肺腑,都是最好的编剧教材。若是听我说这是戏剧节目而反感的人,听听我从四个面向来切入分析之,我尽量写得清楚明白、发人省思,就先不押韵了。
第一步:认同
“认同”是一个戏剧建构中最重要的移情作用,编剧必须让观众“认同”角色,观众才会开始在乎角色,关心他的生死起伏。所有的连续剧和电影都是这回事,我们必须让观众第一集就“认同”角色,接着让角色经历一连串的磨难,因认同在先,所以希望角色能够顺利、能得偿所愿、能够美梦成真。在爱情电影中,我们因为认同了男主角,所以希望他可以追到心爱的女人;在励志电影中,我们因为喜欢了主角,所以希望他可以赢得战斗。《中国有嘻哈》很成功营造了我们对嘻哈侠的认同。
首先,网络上放出的嘻哈侠就是欧阳靖,其传奇事迹很快被粉丝流传,如同众多电影,大家都很容易去喜欢拥有某种天赋的超级英雄;第二,嘻哈侠在 60 秒的关卡中,讲了一个故事,说他的儿子在学校说他爸爸是嘻哈侠,于是他来这个舞台算是帮小孩圆梦,这是个特别有爱的事情;第三,嘻哈侠表示,他戴面具是为了大家不要因为他是谁而关注他,而是真正关注他所唱的嘻哈音乐,更表示所有饶舌的人都是 Hiphopman,胸怀格局之大,超越了比赛胜负与个人荣耀。
于是旅程的一开始,观众立刻对他产生了“认同”,甚至出了许多所谓的“一日嘻哈迷”,大家像是看连续剧一样在心里希望他顺利,就算对饶舌的技巧一知半解,也知道,不管他唱得如何,都希望他赢!获得了观众认同,故事就赢一半
第二步:结构与铺陈,高潮与戏剧曲线
在一个故事中,如果后来一栋楼爆炸了,你至少要让观众在前面看到一眼炸弹,让观众有炸弹的概念;换个方向来讲,如果你在前面看到一颗炸弹,那它之后务必得爆炸,或者成为一个被解锁的炸弹。让嘻哈侠被认同之后,节目立刻碰到了一个最大的难题,就是如果嘻哈侠被淘汰的话,将会非常的虐心,淘汰他的评审也势必会成为反派人物。更严重的是,嘻哈侠既然已被塑造成民俗救星、传奇超级英雄,那,超级英雄怎么会输?又怎么能输?这是违背常识与伤害感情的一件事情。
所以,如果嘻哈侠势必一输,那他不能输给别人,只能输给比格局更高的某种“力量”,这个“输“和“被淘汰”必须是某种更恢弘的理由,而这理由不是一蹴可及的,必须被逐步建立。
于是,在美国长大的嘻哈侠在双人对战的环节中,被评审热狗质疑“英文太多”,如前面所说,这段话在剪辑的刻意误导下,使众人同仇敌忾,让热狗在那两周成为众矢之的。但这实在是必要的铺陈,炸弹必须先被看见,并且“逐步”被引爆。语言,成为了那个格局更恢弘的理由,成为一个议题和伏笔。在被说英文太多的下一阶段比赛中,嘻哈侠的饶舌增加了中文比例,但显而易见的,他的中文饶舌明显不及英文,然而夹杂中、粤、英文的饶舌却更增添了变化性和音乐性。但没有人一个人可以想像,一个中文连话都讲不顺畅的人,去挑战一整个 verse 的全中文饶舌。嘻哈侠却做了这件疯狂的举动。
在第 8 集越来越紧张与高标准的竞赛表演中,嘻哈侠说为了挑战自己和推广中文嘻哈,决定尝试全中文饶舌。节目中,他练着饶舌连话都说不清楚,用 google 翻译来练习中文发音,一个字一个字、一个词一个词去苦心编排,而节目只给了他 24 小时的时间……。一个在美国长大的人,用了自己才刚刚学习的语言,在 24 小时的赛制内,选择用自己的弱项来挑战极限,最后的表演的确有些瑕疵,也真的被淘汰了,但没有人认为他输了。他飞蛾扑火得其所哉,赢得了大家的尊敬。这是被逐步建构乃至于成立的、经过精心算铺陈的,也是我认为完美的退场机制。有格局、有合理性,没有坏人、没有人输。是嘻哈侠自己,选择了一个打不败的敌人,而这行为本身,就是如此的激励与迷人。
第三步:同情、同理、崇拜与升华
这跟第一点的“认同”息息相关,为了建构此效果,我们让角色被同情与被同理,于是观众容易跟他站在一起,因为角色是如此与我们相像,角色像是背着观众的期许与欲望,代替观众去征战与实现。但,角色与观众相像一样还不够,观众更期待看到角色能够升华成英雄,让观众去崇拜。《泰坦尼克号》中的杰克为了爱人而牺牲自己的性命,于是升华了,让爱成为了永恒;《黑暗骑士》的蝙蝠侠,为了让大家还怀抱希望而背负起骂名,于是升华了,他让正义永恒。
嘻哈侠在第 8 集中,同样做出了令人崇拜的行动,造就了戏剧与人心的升华。除了前面提及的(他选择了他最不擅长的语言)之外,就是他在面临淘汰决定宣布时的内心独白。在评审要说出被淘汰者的名字时,嘻哈侠用温柔的声音说“挑我、挑我(被淘汰),因为他们(其他 3 名竞争者)都值得被留下,他们值得被留下”,这段短短的内心独白实在是太了不起。在一个饶舌战斗的竞赛之中,他不是一个为求胜利不择手段的人,相反,他的心声竟然是被淘汰,因为另外 3 个年轻竞争者更值得被留下。这叫作——成全。
[flash]https://imgcache.qq.com/tencentvideo_v1/playerv3/TPout.swf?max_age=86400&v=20161117&vid=w05381wtj1l&auto=0[/flash]
整个事件在评审吴亦凡的事后讲述中,被带到了更高的格局:“一个文化的崛起需要新生的力量,欧阳靖即使离开也依然是个传奇”,于是,嘻哈侠没有输,没有被淘汰,他做的事情叫做“传承”,照亮下一辈的年轻创作者。他是个不需要火炬的人,因为他本身就会发光。角色被认同,然后,他做了超越凡人的事情而被崇拜,成为了货真价实的英雄。
第四步:角色弧线—改变
任何一个戏剧中,最重要的就是角色的“改变”,意即,角色在漫长的旅程中要成长,他在最后的状态要不同于初始的状态,这样的故事才有被书写与讲述的价值。仔细去看你喜欢的故事,里面的角色是否产生了心境上的改变呢?
在《玩具总动员》中,胡迪从一个因为忌妒心而排挤巴斯光年的人,成为了巴斯光年的挚友,学会了友情;《心灵捕手》中的威尔从一个防卫心很重,不懂得爱的人,成为一个愿意为爱去冒险与打开心胸的人;《功夫》中的周星驰从一个想用当坏人来找到身份认,悔改成一个惩奸除恶的功夫之王。人物成长的轨迹、改变的落差,即为“角色弧线”,一个故事值得被书写,就是因为该故事改变了角色,造成了他心中的顿悟,进而成长。于是,我们看的不只是情节,而是关注于角色的内心活动。
《中国有嘻哈》的第 8 集中,嘻哈侠在落选感言中,甚至提及了成长,使这成为货真价实有角色弧线的旅程,他说“这个经验绝对改变我的生命,因为我从小就爱上并把生命交给了 hiphop,其实有段时间我对嘻哈的感觉都有变,但参加这个比赛让我有一种重生的感觉,好像我回到了 16 岁……”这正是所谓的角色改变以及重生。这不只是一个让人好奇输赢的比赛,更是一个“OG 级传奇人物重燃热情、找回初心”的故事了。这更印证了一件事情,故事中最迷人的一块,是人物的成长与改变。
本文为作者 娛樂重擊Punchline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94281
娛樂重擊Punchline
点击了解更多
娛樂重擊由一群熱愛影視音娛樂,也在這產業中摸索的人組成。娛樂重擊是一個嘗試,邀請對這議題抱有高度熱情的觀眾、歌迷、創作人、科技人、產業經營者共同加入,讓這莫名其妙變得沒人關心的重要議題獲得該有的位置。要看緋聞、露奶、偷拍,這裡沒有,但我們保證給你完全不同的娛樂資訊,請鎖定!
扫码关注
娛樂重擊Punchline
娛樂重擊Punch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