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岳泰:器材应该来一个革命性的改良,一秒最好48帧——摄影师专访42期

2017-08-26 22:28
香港金像奖前主席文隽说:“今天香港电影摄影师中有一半都是黄岳泰的徒子徒孙”,从早年我们熟知的动作片经典《黄飞鸿系列》、《新龙门客栈》到近些年的票房新贵《投名状》、《十月围城》和《画皮》均出自他的手笔,并且近些年他还频繁的活跃在电影创作一线。

\"\"

黄岳泰生长于一个电影世家,自小与电影结下不解之缘。他的父亲黄捷是五、六十年代香港著名的电影摄影师(曾拍过《如来神掌》、《黄飞鸿》等电影)。黄17岁入行,20岁独立掌镜,至今已完成电影拍摄超过150部,期间与吴宇森、林岭东、洪金宝、成龙、袁和平、许鞍华、徐克、陈德森、陈可辛等多位知名导演合作过。

黄岳泰是在香港电影界属于泰斗级人物,他是香港电影摄影师协会永远荣誉会长,也是获得最多金像奖最佳摄影提名和奖项的人(9届金像奖最佳摄影),更是第一个三连冠的金像奖得主。《宋家王朝》、《不夜城》、《恋之风景》、《投名状》、《画皮》和《十月围城》等这些为行业内外津津乐道的电影均出自他的摄影之手。他是香港著名摄影师敖志君的师傅,是摄影师出身的导演刘伟强以及马楚成的师公。金像奖主席文隽讲过,“香港现在一半以上的摄影师都是黄岳泰的徒子徒孙”,黄岳泰在业内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

因为黄岳泰最新担任摄影指导的《鲛珠传》的上映,我们有机会对他进行了一次采访。黄岳泰说,自己的摄影风格就是没有风格,“很多人总是说我一直在拍摄不同的片种,其实这个应该是摄影师具备的能力,不能把自己定型在某一个类型里。”面对器材,他又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24帧/秒已经过时,48帧才能带来拍摄上的自由。

影视工业网:您近些年好像和一些年轻导演拍电影挺多的?工作的方式 、方法近些年有什么变化吗?

黄岳泰:现在年龄大了,觉得最踏实的还是在国内辅助一些年轻导演,所以现在也是有很多老板来找我。因为年纪大了,自己的脾气已经没有年轻时的霸道,懂得要留一些空间给年轻人发挥,如果有些错的,或者我认为不适合的也会给些建议。就好像拍摄长镜头,有些导演就想拍摄一些长镜头,但是很多片子不适合,就要给出一些建议。

在剧组工作需要的就是效率,尤其是拍摄所谓的商业大片。所以在剧组需要什么设备,就需要马上能够准备好。并且拍摄商业片,摄影组一定要分组,比如拍摄《鲛珠传》,我们主力就分A、B组,A组拍文戏,B组拍动作戏,外景我们就派出了C组。现在所谓的大制作,摄影组全都这样分配,不然赶不上速度。

\"\"
《鲛珠传》工作照

并且在我的组里,摄影器材准备上会应有尽有,大中小炮我都会准备,拍摄器材上我都是尽量争取A组能掌控三台机,两台给B组拍动作。所以很多演员喜欢和我合作,一个动作他们不用反复的去表演。其实东方演员在表演上普遍没有好莱坞演员厉害,好莱坞演员对于一个动作,不管你拍多少遍,他们可以做到条条动作相同,而不像东方演员,而容易出现NG的状态,所以这对效率来说也是非常麻烦,而我用三台机位,演员走一次我就可以拿到三个景别,这样对于效率来说也非常快。

除非涉及到特效内容,我拍电影很少画分镜头,只有特效镜头才会去和特效公司沟通去绘制故事版或者视觉预览。其实我也经常鼓励一些导演不要太依赖分镜头,到了现场,不同的演员演起来感觉是不一样的。我的习惯就是演员不化妆、不梳头,先来排戏,在排戏的过程中感受,这样导演也能和演员有个很大的沟通。演员的走位可以非常自由,按照舒服和习惯的方式去表演,我认为这是非常关键的。排完戏,摄影助理就会在演员走位的地方做下记号,拍摄就有了依据,就去准备布光,在好莱坞也是这种工作方法的。在拍戏的时候现场的感觉非常重要,但感觉这个东西是很难说的,没得教,技术可以教,感觉这个东西是上天给的,后天只能靠自己去培养。

\"\"

影视工业网:一般来说,
在拍摄器材上您会如何选择?

黄岳泰:《鲛珠传》这次用了五台RED,两台艾丽莎。因为RED的分辨率比较高,可以拍摄6K,而艾丽莎也只是能够拍摄2K而已。而特效在做后期的时候,会涉及到后期合成,分辨率高了,这样就不会损失画质, 所以有特效的镜头我就指定用RED来拍。

但是在颜色上,RED和阿莱比较会硬朗一些,这就需要到后期调色的阶段去调。但是RED现在出了8K RED WEAPON,机器出来以后,鲍德熹做过测试,他把素材也发给了我,我认为这次在颜色上改善了很多,已经没有那么硬朗了,有非常接近人眼的感觉。很多年前,柯达、富士这些做胶片的都问我:认为最理想的胶片应该是什么样子?我说越接近眼球越好。过去的数字摄影机,高光都不能多过2档,多过2档就全曝,拍摄太阳,太阳就是白色的,已经曝死了,限制很大。但现在机器已经换R级光圈了,黑的有三四档,高光有三四档,这个非常好,越来越接近人的眼球,这个感觉是最好的。

\"\"

其实拍摄器材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阿莱一个是就是RED。我非常喜欢RED,因为机身轻,分辨率高,这就是它的最大的优点。包括很多后期公司的特效总监跟现场的时候,也会说哪个镜头一定要用RED来拍,因为会涉及到后期合成。而阿莱就是2K,现在它已经放弃了4K,直接到了6K,而RED已经发展到8K。在这个分比率上来说,我非常喜欢数字摄影机,很多导演固执的想拍胶片,包括拍摄乌尔善《画皮2》的时候,导演开始坚持要用胶片拍摄,结果预算不够,只能妥协使用数字摄像机。胶片的时代已经死了,那个时代过去了,就应该接受未来,不与时俱进的话,怎么进步?当然,非常有钱的话可以玩玩胶片。美国现在一年还有一二十部戏继续使用胶片拍摄。但是你用胶片放映,坐在前面的一二排观看,其实颗粒感是非常明显的,只有坐的越后,画质就会越好。但现在数字摄影机就没有这个问题,坐在第一排也是非常清晰。这就是我们以前梦寐以求去追求的一种真实。

其实我认为8K RED WEAPON已经非常不错,如果说的话,现在器材还有什么需要改良的?那就是不管什么牌子的机器,一秒24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过去,我拍很多戏都会使用 ALEXA XT Studio拍摄,因为它是机械快门,而其他所有品牌的摄影机都是电子计算的快门,然后拍出来的后遗症就是motion blurs(运动模糊),尤其是横摇,出来的虚影很大,的所以我一般我拍一点动作戏我都全部设90°快门开角来拍的,好一点。我是觉得应该来一个革命性的改良了,一秒最好是48帧,这样摇起来自由度就比较大了。拍摄胶片和数字非常不一样,横摇要特别小心,必须要看回放,看那个motion blurs(运动模糊)厉不厉害,这样就避免了快门角度是否窄了很多,这个角度是不是大很多,所以摸清机器性能减少画面运动模糊,区别电子机跟胶片机最大的分别在哪里,是摄影师应该了解的。

\"\"

影视工业网:
如何为一部戏定下摄影风格?

黄岳泰:我的摄影没有风格,很多人总是说我一直拍摄不同的题材,其实这个应该是摄影师具备的能力,不能把自己定型在某一个类型里,因为定型之后很难翻身。电影的题材是无数的,摄影师为什么要给自己定型?所以要自己检讨。我拍的戏,动作特别灵敏,镜头运用特别灵活,因为我受快门影响是关键,所以我的速度可以比人家快一倍,就是48帧一秒才是正常格,摇起来会流畅很多,有些机器没有调快门的时候我就用48帧来拍,这样每一帧的画面都是流畅的。

什么题材的戏都离不开演绎的基础,那就是人和人的故事。电影的风格应该从电影本身出来,演员班底和主创人员班底不一样,拍出来的同一个剧本就应该是不同的风格,而风格是从电影班底组合产生出来的。所以某个情形下,都要和场景设计、美术有非常好的沟通,要非常精准的知道景是什么样的,色调是怎么样的,需要光怎么样去配合。

\"\"

拍《封神传奇》的时候,有一场很长的戏是在水道里,可拍摄的时候又不能真的去放水,因为光影很难控制。所以我自己研究了一个大玻璃水盘,水里放一个气泡机,让水不停在动,然后再打灯。大家是想不到水影是从上面打下来的,观众也不会想光源是不是反了。计算光源、遵守条规的都是学生帮。我很多年已经没有按照真实光源打光了。用灯光将故事,创造一个环境的气氛,这个非常重要。可以说这是“概念灯”。什么叫概念灯?就是要用灯光为电影创造氛围。这段戏里应该有什么气氛,那我就自己来创作我的光源,让观众去感觉一种当时的气氛和演员的情绪。

现在我每个戏都是采用混合色温,像《鲛珠传》里面,夜景的火光全是在闪动的,很多人说:泰哥你拍出来的火光特别自然,怎么我的摄影师拍不出来?其实很简单,你单用一个灯,拍出的火是不像的,最少要混合两个流,这样拍起来特别自然特别真,就这么简单。

\"\"
《投名状》剧照

影视工业网:
在拍摄的时候,如何选择构图?

黄岳泰:你把镜头焦点对到哪里?给观众看的是什么?是情节还是人物,或者摄影机移动有什么含义?其实最关键的是要有内容给观众去想象。我半生都是活在摄影机的框框里面,也是一直在斗争中怎么逃出这个框框。在构图的时候,我要让观众想象那个框框外面是什么东西,这才是我选择景别的关键。

摄影机拍摄的不是“摄影”,而是拍电影,拍电影就是拍戏,戏拍出来就是摄影师最高的境界了。戏的内容在看剧本的时候觉得已经很好看了,那怎么用画面把这个故事讲出来,这个才是每一个摄影师一生都要学习的。拍近景是为了表现人物脸上的戏,他们戏交流的时候太快了,全景来说戏剧性会跌下来的,一个戏,有很多导演觉得我全片不要拍特写,但是久而久之,就会发现小特写上在表现人物跟人物情感上面弱很多,观众对角色的投入也减低很多,所以该用特写的时候还是必须要用。因为你要对观众里面所投放的情感要被观众吸收,那场全景必须是场面的介绍,那个场景是怎么样给你看这个世界,这样子,再切进近一点,再切进一点那里应该知道那个环境是什么样。

\"\"
《十月围城》工作照

影视工业网:
如何看待后期DIT?

黄岳泰:非常重要,不仅DIT,还有一个DMT数字管理工程师,这个职位非常重要,出错的话等于胶片冲坏了。DIT就是数字影像技术员,我们必须谨慎对待他们的意见。数码影像的管理其实和胶片很不同,摄影师必须要理解今天的东西,怎么灵活的去运用,其实摄影机本身我是不大了解的,另外我也无须了解,我只要知道这个摄影机的作用,以及怎么去用就可以了。一个东西肯定有优点和缺点,了解清性能之后,去使用它的优点就好了,人没有完美的,所以不要处处骂他。

我的DIT已经跟我拍摄过很多部片子了,每一次进入新的场景,我都要考虑好用什么色温去拍,然后在拍摄前,他基本都会调好我要的色彩。他要把RED和艾丽莎调到一般人看不出哪一台机器拍的。所以DIT对我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比如在雨后的阴天拍摄时,我会使用8500K的色温,然后打出晴天效果,这就是摄影指导的一个摸索,但是这个我会和DIT进行讨论,会告诉他们,不会受他们。但是如果用5600K色温来拍,那拍出来就会是灰蒙蒙的,所以现在的摄影机很方便。以前我拍戏,都是拍胶片,需要花十几万买灯光色纸,而且必须要靠现场来控制色温。现在不同的是,可以直接用机器调,但是调什么都好,千万不要调伽马。我也会和租赁公司说,之前的摄影指导有没有动机器里面的伽马,如果动过的话,那就必须把机器回厂进行调试,因为调伽马是会出事的。

现场有一个聪明的DIT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你必须强势,知道什么时候该说 “不”。DIT可以看到光线色调、色彩、影像合成的收尾工作,我对他最重要的是倾听、留意、了解,但是,不能被困住。要做的只是通过这一工具收集信息。最终,作为电影摄影师,你必须跟随故事的情感,了解系统,超越系统。

\"\"

影视工业网:
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摄影指导?

黄岳泰:多看电影,我到今天也是,不是在拍电影就是看电影。还有就是最关键就是你要了解,无论拍摄什么题材,无论是拍摄现代的还是古装戏,都是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所以你要留意生活里面人与人之间的性格冲突,那就是你看懂戏剧冲突的关键。

技术可以教,但是一个人对电影的感觉没有办法教,但是后天可以去自己培养。怎么去培养呢?比如你走进一家餐厅,这个餐厅给你什么感觉,你就要去观察他们的如何布光的,如果是你,你在需要这种感觉的时候又会如何布光?机位放到什么角度?所以做摄影自己要有培养意识。
本文为作者 吴春慧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9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