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特效总监Andy Wang:一个致力于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推动者

2016-11-29 11:01
写在前面:

有人说,电影是一种让生命叠加的艺术,它滋养着人们的梦想,又浓缩着人群的过往。跟随Andy的视角,我们仿佛见证了一个有着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电影人,是如何在电影工业化的长河中展现大刀阔斧的勇气,以及对待电影艺术时的细腻柔情。

\"\"

电影缘 | 与其说是Andy选择了电影,不如说电影一早就选择了他

“中国人传统的观念里,好像律师、医生才是最好的职业。做一个艺术生好像就是不被认可的,但是兜兜转转这么多年,我还是做了自己最喜欢的职业。”

初见Andy,你会被他那双清澈而又充满孩子气的眼睛所吸引,他笑着说:“我只有五岁呦。”但细聊之后,你又会被他身上所特有的那种人生阅历所折服。来到SOOVII之前,他曾在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这个号称唯一一家获得过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奖章的特效公司从事特效工作,参与过《星球大战前传一》、《火星任务》、《侏罗纪公园2》等电影项目。之后又在Sony Pictures Imageworks以及DreamWorks分别工作了两年。“中国人传统的观念里,好像律师、医生才是最好的职业,做一个艺术生好像就是不被认可的。但是兜兜转转这么多年,我还是做了自己最喜欢的职业。”Andy笑着说自己现在最喜欢的还是探索宇宙、星空、外星人……

或许保持一颗童心才是Andy年轻的源泉吧。

\"\"

对于少年的Andy来说,出生在一个传统的中国式台湾家庭,就意味着一切的按部就班。在父母眼里,医生、律师、公职人员就是人生最好的选择。但就Andy自身而言,这种压抑、反叛让他从小对于一切新奇的事物有着谜一般的执着。他热爱画画、热爱星空、热爱戏剧……却在大学读了化学工程和物理工程两个学位。

高中时期,当同龄人还在拿着稚嫩当借口时,他已经扛着学校提供的相机拍摄了自己人生的第一部纪录片,送给毕业生当回忆。大学读了半个学期的化学课程,就开始了graduate level的学术研究,在那里他接触到了最前沿的科技,在看到原子、质子的组成以3D模型的方式呈现在他面前时,他心里的那个“电影梦”又冉冉升起。这是他再次介入到电影的一个契机。

\"\"

读杂书破万卷,扯闲篇如有神的怪才

“有一件很好笑的事儿,就是我在卢卡斯做了三年,他们发现我竟然没有看过《星球大战》……”

Andy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年拍摄了一部短片,正是因为这部短片让他跟卢卡斯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大学最后一个学年拍了一部短片,拿到加州去参展,就稍微受到了一点重视。在完全没有任何电影背景的情况下,直接去到卢卡斯公司学习电影制作。”面对周围都是一群金像奖获得者的前辈,Andy每天做的一件事儿就是去学习,所有可以翻阅的电影资料他都去翻,所有可以看的电影他都去看……直到现在,他依然保持着每周必看一部电影的习惯。但是这个读杂书破万卷、扯闲篇如有神的怪才却这样说:“有一件很好笑的事儿,就是我在那边做了三年,他们发现我竟然没有看过《星球大战》……”

\"\"

卢卡斯有个延续至今的传统,就是每出一部电影,都会给参与人员发放他们自己曾参与过人物以及场景制作的周边。Andy给我们展示了他那件带有“达斯摩尔”人物头像的夹克。“这是独一无二的,可以说这世界上没有一件夹克是可以跟他媲美的~”在Andy的认知中,那些电影中出现的每个人物、每个场景都是鲜活、生动的,这是任何一件东西都无法换取的记忆。

做一个会讲故事的技术派

“我一直想把中国的文化、历史拍成电影,把中国人的故事讲给外国人听,让外国人也了解、接受我们的历史文化,让全世界都认识中国,而不是一直引进来别人的东西”

相比较那些思想传统的制作人,Andy学习成长的环境,让他更愿意去接受相对于多的挑战和机遇。在印度拍摄《罪恶之城》时,他遇到了SOOVII的罗总和郭总,在两位的极力邀请下,他毅然决然地决定回国工作。他认为,中国电影现在面临一个全面升级的过程,而其中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中国电影人能不能把自己的文化让世界所接受,中国的观众从理性上已经接受了好莱坞的电影模式,但国外似乎并不太热衷我们自认为好的电影。“我一直想把中国的文化、历史拍成电影,把中国人的故事讲给外国人听,让外国人也了解、接受我们的历史文化,让全世界都认识中国,而不是一直引进来别人的东西。”

“你看比如说最近美国拍的《奇异博士》,他也在慢慢地接触到东方的文化,会尽量接触到两边的东西。为什么要讲故事,讲故事是要让本地的人可以了解,是一个媒介的关系,让别人也了解到你这个国家的人是什么样的,这样的话地球就会越来越小。为什么大家都知道美国好,美国怎么样怎么样,很大的原因是看电影来的,大家看的最多的都是美国电影。如果你拍出了世界级的电影,别人对中国的认识会更加的深,别人对中国人的认识也会更加的深。”这是Andy回国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也是他一直以来想要接受的最大挑战。

\"\"

“《爵迹》那部片子全部都是在国内做的,我觉得很多地方做的就很好,前面二三十分钟我觉得‘哎呀,白花钱了’,可是后来几场戏真的是做的不错,证明我们国内也不是没有能力。”问起目前国内充斥“五毛特效”的电影市场,Andy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国内很多电影被当做快消品,剧本没有写好就一路开绿灯,技术没有掌握就纸上谈兵,大搞噱头,这是对电影的极大不尊重。但是我觉得最大的问题还是资金,相对于好莱坞,中国方面给到的资金真的少之又少,如果一部电影给到特效资金的量非常的少,做出来的就很容易是五毛特效。”

跻身世界电影的主流行业,这是中国电影的必由之路。谈到这里,Andy说“目前,SOOVII在做的是一个叫做《铁木真传奇》的项目,这也是之前SOOVII能吸引我的最大一个原因。罗总跟我的想法一样,都是想通过这个项目,让国人认识到,我们也可以慢慢地摘掉‘五毛特效’这个标签”。

一个世纪以前,人们还在担心色彩可能毁了电影,然而它却永远改变了电影的视觉叙事法则。《Avatar》 出现时,人们群情高涨,誓要将3D扼杀在摇篮里,但是你能说它的成功不会载入电影史上,成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吗?新事物的出现总是伴随着旧事物的阻挠与诋毁,这一点,Andy看的很清楚,他对于电影故事内容有着近乎一切的执着,但对于技术,他更有着前所未有的热情。之前的学习经验让他轻易地接受最前沿的电影技术,同时从小对于电影的热爱又让他对于叙事有着自己的把控,这大概就是他最得天独厚的优势吧。

对于国内最近某电影票房注水的情况,Andy也给出了他自己的看法“其实我觉得‘票房做假’这个做法很不理智,也不是聪明的做法。因为一部电影的好与坏你是做不出来的,一部真正的好电影也是不需要做假的。你去做假,好像第一个礼拜票房还可以,但是观众很聪明的,不可能因为它这个做假而增加很多的票房。而且现在网络这么方便,大家一传马上就能知道。”

\"\"

新一代电影人的挑战和苛求

“这永远都是一个团队在工作,你必须学会去跟人沟通、交流,大家往一个方向去努力,才能做成功一件事儿。”

作为一个拥有十九年视效工作经验的人来说,在Andy身上你看不到一丁点这个行业人的戾气,他不断地强调“其实做这一行,最重要的恰恰不是经验,当然经验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我觉得是审美、是天赋、是学习、是沟通,这永远都是一个团队在工作,你必须学会去跟人沟通、交流,大家往一个方向去努力,才能做成功一件事儿。”但谈到自己目前最满意的作品时,他却笑着说时机还没到,还有更多的机会在等待尝试。

“每个看到我的人都会说,特效是什么?特效不就是画出来的吗?”

Andy说非业内人士都是这样误解这个行业的。“他们觉得特效都是假的,但其实有时候他们也分不清什么是真的,什么是特效做的。我记得之前我参与的《碟中谍1》这个电影项目,我们把它拿到奥斯卡去审,结果他们反问我们说这里哪里用到特效了,但其实这里面全是特效,我们就觉得非常骄傲。所以我觉得最成功的特效不就是让人看不出来吗?”

\"\"

“并且我们一直在往这个方向努力,在可以达到同样水平的情况下,怎么才能在一个有效的时间、资金之内把能力发挥到最大的价值,这需要科学的管理方法、专业的流程、很好的审美创造力以及细心的态度,因为其实大家的技术是共享的,那剩下的几个方面就需要自己去把握,这也是SOOVII和我一直在做的。”

坚持当代解读、国际制作、高效执行、顶级呈现,才能面向全世界把东方博大精深的文化资源变为可理解易传播的高水准影视作品。

我们可以看出Andy和SOOVII对于中国电影市场寻求创新与突破的决心。如今,处在初级阶段的中国电影市场,正面临它自己的洗牌和革新。资金的短缺不是中国电影止步的唯一问题,时间的紧张也不是“五毛特效”的根本原因。做好思考和行动,才能让不少电影行业的从业者从美妙的泡沫中清醒过来。而未来,工业化势必会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竞争成败与否的关键。

Andy:“李安曾说过他很期待中国电影未来两到五年的样子,我想我也是。”

\"\"


本文为作者 影视匠造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84956

影视匠造

点击了解更多
首汇焦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4月,公司创建的宗旨是建立符合工业标准的全流程影视制作和管理系统。公司采用IT和互联网的优秀技术,结合传统制造业严谨的生产流程及质量控制,将新技术和新方法大规模应用于国内传统影视行业中。目前公司的主要业务有影视制作管理服务、数字高精度模型生产、影视特效制作等,旨在为影视制作公司、游戏公司和新兴VR(虚拟现实)行业提供一体化科学的解决方案。
扫码关注
影视匠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