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工厂疯了吗,为什么新片“魔发精灵”长这样?!
2016-10-28 15:22
10月28日要上一部梦工厂新的动画片,叫《魔发精灵》,提前美国一周。
刚一看海报,我被吓着了和惊着了:这是怎么了?在这看脸的世界,梦工厂未免太大胆了吧。我立刻担忧票房不会太高。
然而,要是因为角色丑就拒绝了这部电影,那你就错过了快乐。
1、丑精灵其实是幸运的标志
现在呈现的我们觉得这么难看的造型,其实是西方流行文化中代表快乐的一个符号,被当做能给主人带来好运的幸运象征。1959年丹麦设计师创造了这些Troll Dolls印第安毛孩/巨魔娃娃,在电影里被称为小精灵。他们的特征是娃娃脸和色彩绚丽的头发。
其实这不是小精灵第一次出现在银幕上。《玩具总动员》里就有,还有《辛普森一家》。并且,小精灵还出现在了《时代周刊》上——别嫌人家丑,你能进时代周刊吗?其实吧,如果你的童年经历过80年代,也不会对他们太陌生,那个时候在我国这些形象就挺常见的了。
那么为什么这么丑还能流行?西方审美都经历了什么?其实,小精灵会给人一种“beaming”全身闪亮发光的感觉,像是开心的集大成终极形态。并且他们看上去就像“脱光了的天使变成了婴儿嬉皮士”,充满着色彩,这是他们在六七十年代的美国风靡的原因之一。那个时候哪个小孩能有一个小精灵,简直是全宇宙最酷的人。其实不仅小孩,大人们也收集这些精灵。就像这部电影不止是给小孩子看的一样。
如同我们见了张亮之后产生了“丑帅”这个词汇,小精灵的形象也会让你觉得从最初的太丑了变成丑萌丑帅的。并且,他们的不完美让人更亲近、甚至让人自我感觉更好,尤其是女生。
2、你快乐吗?我很快乐
虽然是和当初玩偶的设计师家族一起合作制作电影,但这部影片并不是一部怀旧致敬片,而是一个搞笑的流行文化作品。这里面有一点《乐高大电影》里的恶搞元素,并且也是实体玩偶做电影,但是野心却更大,想要讨论一个人人相关的哲学命题:快乐是个啥?
在电影里小精灵像霍比特人一样住在草木中,也生活在吃人巨妖博啃族(同样很丑,有怪物史莱克的影子)的阴影中。博啃族从小被灌输的思想教育是只有吃了精灵才快乐。每年他们都要举办精灵节作为仪式来获得快乐。当一次失误让女主波比的朋友们被抓走后,女主只好求助于快乐精灵里唯一不快乐的布兰奇(贾老板配音哦)来一起拯救朋友们。
波比代表着精灵普遍的乐观主义。他们喜欢和他人接触,甚至还会设定每小时的拥抱时间提醒。博啃族是相反的。博啃族不是不想开心,他们一心追求,但他们找错了地方。布兰奇则是两级之间的一个点,他原本的开心因为后生的灾难遭遇而被封闭起来。电影会告诉观众,或者说是提醒观众,该从哪里找到开心、变得开心。其实有点像《妈妈咪呀》,都是在寻找;只不过这是《妈妈咪呀》的食人族版本。
并且看这部影片本身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充满着各种小笑点。比如博啃族的王子和洗碗妹影射了灰姑娘的故事,留下了一只滑冰鞋。而洗碗妹叫Bridget也是。。。丑丑的单身女子爱上高贵先生。。。啊令人想起了《BJ单身日记》。。。
电影主创说希望这部影片可以帮助人在不开心的社会开心起来。比如美国现在,有着非常奇怪的总统大选,大家心情都挺糟糕。这部电影就是要散播快乐。我们虽然没有大选,但说实话社会上也有着很多负面情绪。如果能花一个半小时开心一下,也是好的。
虽然目前没有在西方上映,但是戛纳电影节的风评一片良好,烂番茄指数88%.
3、匠心制作
这部电影在制作上有个巨大亮点和与众不同,就是用纤维艺术制作。之前《小羊肖恩》的时候我们讲过黏土动画,这次梦工厂也采取了手工制作的手法。纤维艺术使用的材料包括毛毡、天鹅绒、绳结和棉束。呈现的结果有一种让观众在3D体感下“毛茸茸想触摸”的体验。
头发是小精灵们的标志,也是重要的功能性部分,比如用来打架和跳舞什么的。整体下来,总共有180万根头发要做,波比和布兰奇各有8万4千根和5万根。这些头发耗费了几百名艺术家和技术师的精力和体力。
梦工厂简直就像极客阵地。为了解决头发特效的噩梦,梦工厂开发了专利头发制作工具Willow. 它有效又稳定,解决的问题包括人物千万根头发的弯曲、摩擦、弹性和打结。它让艺术家可以模拟和预览发型。在这个系统之前,不同部门的设计师需要运用不同的工具来达到现在的一键效果。在这部电影里这个系统被用到废,因为不光头发是头发,就连电影里的水和火焰都像头发。
另外,小精灵闪亮亮的特征和头发一样明显。就像演唱会不能没有荧光棒,如果没有闪亮亮,怎么嗨的起来?荧光增加了精灵的快乐特性。《魔发精灵》是第一部需要闪亮元素到这个复杂和庞大程度的影片,但是最先进的技术也对闪亮一筹莫展,因为其需要移动、四处爆发并且反射灯光。角色静止的时候还好一点,但是移动的时候就更加困难——哦,小精灵可是无时无刻不想跳舞的多动症患者。
极客又来了。放佛遇到一个问题我们就发明一个系统解决问题,这一次梦工厂研发了一个新技术叫GlitterFlakes着色程序。它能让闪亮光的移动、变形和反射更加容易,更像自然发散。
嗯,我有没有提到还有一种系统是专门给小精灵的家盖房子和种树种蘑菇的?叫Digital Gardening Tool Kit for TIBER. 梦工厂说,观众亲们你们开心就好。
(太好看了,真的是太好看和精细了)
4、角色设计
解析一些角色设计的细节非常值得分享,有助于我们制作电影。
首先,小精灵的角色设计的基调是愉悦和快乐,但是主创用颜色褪去表示情绪的转变。由于正常情况下整个画面都比较色彩爆炸,当角色感到害怕、失去希望等负面情绪等,消失的颜色更衬托情绪。
其次,郁闷的博啃族的制作素材变成了聚酯、塑料和各种合成物。虽然是负面情绪,暗色系也不是唯一的表现元素。橘红、金色和牛油果绿的颜色来自70年代,同样的粗毛毯和野兽派风格也是。
然后,你知道吗?电影的整体风格竟然是借鉴了宫崎骏!宫崎骏童话世界里也经常出现奇怪但是美好的生物。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音乐。像《冰雪奇缘》一样,《魔发精灵》也有着强力的音乐元素。这部影片的配乐都非常好听,有的是经典歌曲重新演绎,有的是贾老板领衔制作的新歌。“True colors”一上整个影院都安静了,我从来没觉得贾老板唱歌那么好听。为了能达到音乐和歌词能推动剧情发展的效果,主创尝试了不下几百上千首歌。实际上,70年代对于影片艺术展现风格影响深远,那是一种“自由的味道,到处都是迪斯科,是流行和舞曲。”
5、再会Jeffrey Katzenberg
这家伙,我就用他英文原名了,是梦工厂CEO. 《魔发精灵》是他最后一部影片。别误会。。。不是人生最后一部,是他在梦工厂这个亲手建立起来的公司的最后一部。梦工厂被环球收购了,这个曾经拒绝了迪士尼的人也拒绝了继续连任。
有时候对电影有了感情,对背后的管事儿的也有了感情。
对角色也动了真感情。
作者:雪子(微信jidan201212)。
刚一看海报,我被吓着了和惊着了:这是怎么了?在这看脸的世界,梦工厂未免太大胆了吧。我立刻担忧票房不会太高。
然而,要是因为角色丑就拒绝了这部电影,那你就错过了快乐。
1、丑精灵其实是幸运的标志
现在呈现的我们觉得这么难看的造型,其实是西方流行文化中代表快乐的一个符号,被当做能给主人带来好运的幸运象征。1959年丹麦设计师创造了这些Troll Dolls印第安毛孩/巨魔娃娃,在电影里被称为小精灵。他们的特征是娃娃脸和色彩绚丽的头发。
其实这不是小精灵第一次出现在银幕上。《玩具总动员》里就有,还有《辛普森一家》。并且,小精灵还出现在了《时代周刊》上——别嫌人家丑,你能进时代周刊吗?其实吧,如果你的童年经历过80年代,也不会对他们太陌生,那个时候在我国这些形象就挺常见的了。
那么为什么这么丑还能流行?西方审美都经历了什么?其实,小精灵会给人一种“beaming”全身闪亮发光的感觉,像是开心的集大成终极形态。并且他们看上去就像“脱光了的天使变成了婴儿嬉皮士”,充满着色彩,这是他们在六七十年代的美国风靡的原因之一。那个时候哪个小孩能有一个小精灵,简直是全宇宙最酷的人。其实不仅小孩,大人们也收集这些精灵。就像这部电影不止是给小孩子看的一样。
如同我们见了张亮之后产生了“丑帅”这个词汇,小精灵的形象也会让你觉得从最初的太丑了变成丑萌丑帅的。并且,他们的不完美让人更亲近、甚至让人自我感觉更好,尤其是女生。
2、你快乐吗?我很快乐
虽然是和当初玩偶的设计师家族一起合作制作电影,但这部影片并不是一部怀旧致敬片,而是一个搞笑的流行文化作品。这里面有一点《乐高大电影》里的恶搞元素,并且也是实体玩偶做电影,但是野心却更大,想要讨论一个人人相关的哲学命题:快乐是个啥?
在电影里小精灵像霍比特人一样住在草木中,也生活在吃人巨妖博啃族(同样很丑,有怪物史莱克的影子)的阴影中。博啃族从小被灌输的思想教育是只有吃了精灵才快乐。每年他们都要举办精灵节作为仪式来获得快乐。当一次失误让女主波比的朋友们被抓走后,女主只好求助于快乐精灵里唯一不快乐的布兰奇(贾老板配音哦)来一起拯救朋友们。
波比代表着精灵普遍的乐观主义。他们喜欢和他人接触,甚至还会设定每小时的拥抱时间提醒。博啃族是相反的。博啃族不是不想开心,他们一心追求,但他们找错了地方。布兰奇则是两级之间的一个点,他原本的开心因为后生的灾难遭遇而被封闭起来。电影会告诉观众,或者说是提醒观众,该从哪里找到开心、变得开心。其实有点像《妈妈咪呀》,都是在寻找;只不过这是《妈妈咪呀》的食人族版本。
并且看这部影片本身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充满着各种小笑点。比如博啃族的王子和洗碗妹影射了灰姑娘的故事,留下了一只滑冰鞋。而洗碗妹叫Bridget也是。。。丑丑的单身女子爱上高贵先生。。。啊令人想起了《BJ单身日记》。。。
电影主创说希望这部影片可以帮助人在不开心的社会开心起来。比如美国现在,有着非常奇怪的总统大选,大家心情都挺糟糕。这部电影就是要散播快乐。我们虽然没有大选,但说实话社会上也有着很多负面情绪。如果能花一个半小时开心一下,也是好的。
虽然目前没有在西方上映,但是戛纳电影节的风评一片良好,烂番茄指数88%.
3、匠心制作
这部电影在制作上有个巨大亮点和与众不同,就是用纤维艺术制作。之前《小羊肖恩》的时候我们讲过黏土动画,这次梦工厂也采取了手工制作的手法。纤维艺术使用的材料包括毛毡、天鹅绒、绳结和棉束。呈现的结果有一种让观众在3D体感下“毛茸茸想触摸”的体验。
头发是小精灵们的标志,也是重要的功能性部分,比如用来打架和跳舞什么的。整体下来,总共有180万根头发要做,波比和布兰奇各有8万4千根和5万根。这些头发耗费了几百名艺术家和技术师的精力和体力。
梦工厂简直就像极客阵地。为了解决头发特效的噩梦,梦工厂开发了专利头发制作工具Willow. 它有效又稳定,解决的问题包括人物千万根头发的弯曲、摩擦、弹性和打结。它让艺术家可以模拟和预览发型。在这个系统之前,不同部门的设计师需要运用不同的工具来达到现在的一键效果。在这部电影里这个系统被用到废,因为不光头发是头发,就连电影里的水和火焰都像头发。
另外,小精灵闪亮亮的特征和头发一样明显。就像演唱会不能没有荧光棒,如果没有闪亮亮,怎么嗨的起来?荧光增加了精灵的快乐特性。《魔发精灵》是第一部需要闪亮元素到这个复杂和庞大程度的影片,但是最先进的技术也对闪亮一筹莫展,因为其需要移动、四处爆发并且反射灯光。角色静止的时候还好一点,但是移动的时候就更加困难——哦,小精灵可是无时无刻不想跳舞的多动症患者。
极客又来了。放佛遇到一个问题我们就发明一个系统解决问题,这一次梦工厂研发了一个新技术叫GlitterFlakes着色程序。它能让闪亮光的移动、变形和反射更加容易,更像自然发散。
嗯,我有没有提到还有一种系统是专门给小精灵的家盖房子和种树种蘑菇的?叫Digital Gardening Tool Kit for TIBER. 梦工厂说,观众亲们你们开心就好。
(太好看了,真的是太好看和精细了)
4、角色设计
解析一些角色设计的细节非常值得分享,有助于我们制作电影。
首先,小精灵的角色设计的基调是愉悦和快乐,但是主创用颜色褪去表示情绪的转变。由于正常情况下整个画面都比较色彩爆炸,当角色感到害怕、失去希望等负面情绪等,消失的颜色更衬托情绪。
其次,郁闷的博啃族的制作素材变成了聚酯、塑料和各种合成物。虽然是负面情绪,暗色系也不是唯一的表现元素。橘红、金色和牛油果绿的颜色来自70年代,同样的粗毛毯和野兽派风格也是。
然后,你知道吗?电影的整体风格竟然是借鉴了宫崎骏!宫崎骏童话世界里也经常出现奇怪但是美好的生物。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音乐。像《冰雪奇缘》一样,《魔发精灵》也有着强力的音乐元素。这部影片的配乐都非常好听,有的是经典歌曲重新演绎,有的是贾老板领衔制作的新歌。“True colors”一上整个影院都安静了,我从来没觉得贾老板唱歌那么好听。为了能达到音乐和歌词能推动剧情发展的效果,主创尝试了不下几百上千首歌。实际上,70年代对于影片艺术展现风格影响深远,那是一种“自由的味道,到处都是迪斯科,是流行和舞曲。”
5、再会Jeffrey Katzenberg
这家伙,我就用他英文原名了,是梦工厂CEO. 《魔发精灵》是他最后一部影片。别误会。。。不是人生最后一部,是他在梦工厂这个亲手建立起来的公司的最后一部。梦工厂被环球收购了,这个曾经拒绝了迪士尼的人也拒绝了继续连任。
有时候对电影有了感情,对背后的管事儿的也有了感情。
对角色也动了真感情。
作者:雪子(微信jidan201212)。
本文为作者 蒙太客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84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