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危城》:陈木胜的“另类武侠”

2016-08-12 06:43
\"\"
《危城》刀锋对峙版海报 [保存到相册]
搜狐娱乐讯(森月/文)在相当程度上说,《危城》是一部非常老派的电影,它有四五个性格角色,七八种冷热兵器,再加上花样繁多的拳脚功夫,包裹着一个不畏强权、伸张正义的故事内核,很让人想起八十年代的香港武侠电影。然而时代在更迭,陈木胜没有被抛在后头,在这样一个怀古风格的电影故事里,他安排了一个蒙着眼睛的观察者,这个所谓“游侠”,宁愿少是非,不想看丑恶,愤世嫉俗,又有点儿反讽。在伟光正的武侠电影里,算是个不常见的人物。
《危城》将故事设置在北洋政府时期,这大概是陈木胜非常心仪的历史背景。庞大的王朝刚刚陷落,大时代方兴未艾,一片大地上的各种力量蠢蠢欲动彼此蚕食,正是人人都有机会、个个都没把握。蒸汽科技也在入侵,火车替代了人力,镖师从此将从中国人的行业食物链中消失,许多从小学了一身本事却还没来得及大展宏图的年轻人,不比今天的年轻人更清晰自己的未来。浪人马峰就是这样一个彷徨的年轻镖师,因为所谓正义掷下手中镖刀,骑上一匹瘦马自我放逐。因为看不惯人间丑恶,干脆拿布条蒙上眼睛不看。他心地善良,但不敢展示善良,即使有人求助,他也抱起手臂推三阻四。不想多惹事儿,最好别惹事儿,不管世道多血腥,强行置身事外。这样的处世哲学,真是好耳熟。
《危城》使得我们有机会看到另外一个陈木胜,也是让我们看到另一种武侠。马峰这个角色很有趣,他看上去吊儿郎当,不管看过了多少杀人越货,硬要做一个浪人,不被正义和道德裹挟,看上去玩世不恭,实际内心懦弱。陈木胜最着墨塑造的这个英雄,绝不是一个正义凛然的大侠客,他不求“上进”,吃喝玩乐四处流浪,实在是一个“反武侠”。
如果说浪人马峰寄托着导演本人对现实的一丝嘲讽,那么刘青云的保卫团团长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替身。这位团长敦厚耿直,信仰质朴,杀人就该偿命,乡里就是亲人。他不怕得罪军阀,并非因为他是大侠,相反,是因为他只是个小团长,他不为伸张正义的大道理负责,只为乡里乡亲几百号人的安危负责,他是大时代洪水里的坚守者。
电影中还设置了另外一个有趣的角色,是马峰已经拜到军阀门下的师哥(吴京),他代表另外一种生活态度的选择。身穿军装、咄咄逼人的吴京,更像是那些混迹在金融、军事、政界的英气勃勃的年轻人,他或可能成就一番事业,在随后长达数十年的战乱里崭露头角。然而马峰显然是首先鄙夷了师哥的选择,尽管他也无法像团长一样固守信仰,他不想做这样的精英。
马峰自我放逐时间越长,就越迷茫。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保卫团团长在“做”,浪人马峰在“看”,生猛质朴的前者始终给惘然四顾的后者以力量。而他们的威胁,来自一股不可抗力——一个持枪的疯子。疯子,有枪,这怕是陈木胜导演的另一个反讽。军阀混战,群龙无首,此刻单是发疯,或者单是手里有枪,都不能在血雨腥风里杀出一条路,全天下都站满了持枪的疯子,强权,就是你没有办法和它讲道理。
古天乐饰演了一个有点夸张的变态狂,比起另外两个角色,他明显更戏剧化,甚至有些不自然。这个军阀家的大公子,既没有理由,也缺乏自控,他就是想杀人,只是因为“他能”。这样一个明显的、符号化的反派,有些old school,在过去的香港武侠片里,我们经常期待看到这样一个坏蛋,他存在的目的是让观众如鲠在喉,在大结局时才能除之后快。
最终,浪人在血和火中学会了承担责任,团长本身就是理想主义的寄托,因此也有一个理想主义的结果。比起让观众心里怀着更多痛苦忧心忡忡地离开影院,能在最后松了一口气,真的是一个有正义感的电影人的责任。
在拍《新少林寺》时,陈木胜曾经说自己好想出家,在《危城》后,陈木胜又说自己想要浪迹天涯,谁知道他到底想怎样。蒙上眼睛,四海为家,打也打了,杀也杀了,最后还是浪漫了一下。如今的很多电影大概就是因为缺少了这样的浪漫,才味同爵蜡。
本文为作者 影视新闻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81984

影视新闻

点击了解更多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最新的电影新闻 电影海报 首映礼 导演周 影评人 电影说 票房榜 电影专题 影人专访 高清影视 好莱坞影院 预告片 电影资料库 优惠购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