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解剖:如何用动作场面来塑造角色特征?
2016-07-21 10:49
这是《场景解剖》系列的第一篇。
“演出来,而不是告诉”( show, don’t tell),这是作家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最基本的创作定律。尤其是在动作片中,为免拖慢整个故事的节奏,将大段的描述缩减到最少尤为重要。试图用长篇对话来塑造主角个性只会迅速将戏剧张力消耗至无,这是最应注意避免的。
事实上,真正优秀的电影都是利用动作场面来塑造主角的角色特征,比如说《007:大战皇家赌场》( Casino Royale,2006)当中马达加斯加追捕的情节。
接下来让我们详尽拆解出这一名场景中的电影元素,看看这些元素是如何塑造起由丹尼尔·克雷格饰演的詹姆斯·邦德这个角色的。
邦德的目标是什么?
他必须活捉一个做炸药人,并从这家伙口中审问出想要的信息。在介绍角色出场时,使用角色作为主动追击者的场面展现似乎永远比被人追的逃跑场面要有意思得多。通过观察某角色为得到目的都采取哪些行为,我们认识并理解这个角色。
阻挠邦德实现目标的都有哪些因素呢?
炸弹制造者在全力逃脱,而且该死的是他还是个跑酷高手。
邦德都做出了哪些努力,来战胜炸弹制造者已有的优势?
当炸弹制造者大显神通,跑、跳、滑、溜穿越一个施工区的时候,邦德抄了最直接的捷径。在之前的系列片中,邦德都会找到最聪明的捷径或者使用Q博士给的高科技道具拖缓目标的脚步,丹尼尔·克雷格首先反复展现出的,是邦德对无情暴力重击的依赖。
当炸弹制造者拿着枪隐蔽在建筑工地时,邦德开着推土机直冲过去。当炸弹制造者跳上高墙,从墙上的通气孔穿到另一个房间时,邦德就像Kool-Aid广告里那样,开着推土机直接撞穿了整面墙(注:Kool-Aid品牌饮料知名广告,当有人口渴时,最近的墙壁就会有一罐硕大无比的Kool-aid罐装饮料破墙而出)。从这些动作场面中,能看出非常多角色个性。
邦德最后如何实现了目标?
邦德跟着炸弹制造人进了一个大使馆,为了抓住他而大肆开枪。当最后被保安逼到绝境时,邦德向炸弹制造人开了枪,偷走了他的包后,通过开枪引爆汽油罐成功逃脱。
这一场景如何推动情节发展?
尽管邦德未能活捉到炸弹制造者,但他从包里找到了一部手机,手机里就有着邦德需要继续追踪的重要可疑短信。
这都告诉了我们哪些关于邦德的信息?
从这些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出,邦德铁血无情而且极其鲁莽、不计后果。当他被逼到绝境时,就放弃了这次行动的主要目标——抓住炸弹制造者,而是选择失败之际绝望一击,杀了炸弹制造者,拿走他的包,祈求包里的东西能给他点指示。最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了邦德距离那个我们在之前影片中看到的那个温和、迷人、文雅的间谍相距甚远。
尽管无可争议,这场追击本身所占篇幅略长,但对于树立起邦德角色形象的促进作用证明了这一段存在的必要性。如果没有这段追捕,我们对邦德角色特征的理解就将全部建立在M对邦德不负责的作战方法的训诫上。电影通过动作场景展示出了邦德开始时的任性、无法无天,后来看到最终邦德走上冷静、专业的职业间谍正轨时,我们才会更加感到欣慰。
所以,下次进行动作场景创作时,问问自己这个场景能透露出哪些关于角色的信息,又是怎样推动故事发展的。如果你自己都无法回答这些问题,这些场景也就没有放进剧本的价值了,免了吧。
翻译:徐先慧
主编&校对:雪子
排版:许红
原文:Anatomy of a Scene: How to Make Action Sequences Matter.
如果你是创作人,想做自己的项目,加我微信@piegroups.
如果你的影视公司或者项目有法律以及财务的疑问,也可以留言咨询。
这个账号提供以下内容:创作人访谈、创作制作干货、经纪法律财务支持、招聘、活动。
以往文章
假艺术节背后的真戏剧人 |一个普通创作人的自白8
本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经允许转载请注明天才派原创。如未经允许擅自转载或转载未注明天才派原创者,天才派有权要求立即删除转载内容并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演出来,而不是告诉”( show, don’t tell),这是作家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最基本的创作定律。尤其是在动作片中,为免拖慢整个故事的节奏,将大段的描述缩减到最少尤为重要。试图用长篇对话来塑造主角个性只会迅速将戏剧张力消耗至无,这是最应注意避免的。
事实上,真正优秀的电影都是利用动作场面来塑造主角的角色特征,比如说《007:大战皇家赌场》( Casino Royale,2006)当中马达加斯加追捕的情节。
接下来让我们详尽拆解出这一名场景中的电影元素,看看这些元素是如何塑造起由丹尼尔·克雷格饰演的詹姆斯·邦德这个角色的。
邦德的目标是什么?
他必须活捉一个做炸药人,并从这家伙口中审问出想要的信息。在介绍角色出场时,使用角色作为主动追击者的场面展现似乎永远比被人追的逃跑场面要有意思得多。通过观察某角色为得到目的都采取哪些行为,我们认识并理解这个角色。
阻挠邦德实现目标的都有哪些因素呢?
炸弹制造者在全力逃脱,而且该死的是他还是个跑酷高手。
邦德都做出了哪些努力,来战胜炸弹制造者已有的优势?
当炸弹制造者大显神通,跑、跳、滑、溜穿越一个施工区的时候,邦德抄了最直接的捷径。在之前的系列片中,邦德都会找到最聪明的捷径或者使用Q博士给的高科技道具拖缓目标的脚步,丹尼尔·克雷格首先反复展现出的,是邦德对无情暴力重击的依赖。
当炸弹制造者拿着枪隐蔽在建筑工地时,邦德开着推土机直冲过去。当炸弹制造者跳上高墙,从墙上的通气孔穿到另一个房间时,邦德就像Kool-Aid广告里那样,开着推土机直接撞穿了整面墙(注:Kool-Aid品牌饮料知名广告,当有人口渴时,最近的墙壁就会有一罐硕大无比的Kool-aid罐装饮料破墙而出)。从这些动作场面中,能看出非常多角色个性。
邦德最后如何实现了目标?
邦德跟着炸弹制造人进了一个大使馆,为了抓住他而大肆开枪。当最后被保安逼到绝境时,邦德向炸弹制造人开了枪,偷走了他的包后,通过开枪引爆汽油罐成功逃脱。
这一场景如何推动情节发展?
尽管邦德未能活捉到炸弹制造者,但他从包里找到了一部手机,手机里就有着邦德需要继续追踪的重要可疑短信。
这都告诉了我们哪些关于邦德的信息?
从这些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出,邦德铁血无情而且极其鲁莽、不计后果。当他被逼到绝境时,就放弃了这次行动的主要目标——抓住炸弹制造者,而是选择失败之际绝望一击,杀了炸弹制造者,拿走他的包,祈求包里的东西能给他点指示。最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了邦德距离那个我们在之前影片中看到的那个温和、迷人、文雅的间谍相距甚远。
尽管无可争议,这场追击本身所占篇幅略长,但对于树立起邦德角色形象的促进作用证明了这一段存在的必要性。如果没有这段追捕,我们对邦德角色特征的理解就将全部建立在M对邦德不负责的作战方法的训诫上。电影通过动作场景展示出了邦德开始时的任性、无法无天,后来看到最终邦德走上冷静、专业的职业间谍正轨时,我们才会更加感到欣慰。
所以,下次进行动作场景创作时,问问自己这个场景能透露出哪些关于角色的信息,又是怎样推动故事发展的。如果你自己都无法回答这些问题,这些场景也就没有放进剧本的价值了,免了吧。
翻译:徐先慧
主编&校对:雪子
排版:许红
原文:Anatomy of a Scene: How to Make Action Sequences Matter.
如果你是创作人,想做自己的项目,加我微信@piegroups.
如果你的影视公司或者项目有法律以及财务的疑问,也可以留言咨询。
这个账号提供以下内容:创作人访谈、创作制作干货、经纪法律财务支持、招聘、活动。
以往文章
假艺术节背后的真戏剧人 |一个普通创作人的自白8
本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经允许转载请注明天才派原创。如未经允许擅自转载或转载未注明天才派原创者,天才派有权要求立即删除转载内容并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为作者 玩转文化传媒(上海)有限公司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8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