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与假象的游戏
2012-08-15 10:52
纪录与假象的游戏
单万里老师寄来《纪录片也要讲故事》,作者叫伯纳德,此书颠覆了我们对纪录片的常规观念,从叙事角度讲述了纪录片的创作技巧。该书有一个基本观点:纪录片的力量在于它是真实的,非虚构的,但无论纪录片如何追求平衡和中立,都无法回避主观性。我马上想到德国电影奇人赫尔佐格,他曾拍过许多纪录片。他的理论是这样的:“我从来没有把我的故事片和纪录片区别对待过。对我来说,他们都只是电影。”他从一开始就在纪录片里塞入了许多虚构的东西,有些内容完全是他自己创作的。《沉默与黑暗的世界》(Land des Schweigens und der Dunkelheit, 1971)讲述一位盲人的生活,可开场和结尾的主人公独白,居然是赫尔佐格自己设计的。“我喜欢这么做,因为我是一个说故事的人,就这么简单,我并非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导演。”纪录片这片“真实主义”的处女地,早已被各种形式的虚构所“玷污”。
二
在另外一位高产导演伍迪·艾伦那里,纪录片始终是被调戏的对象。在他的茫茫作品中,有一部很少被人谈论的《变色龙》(Zelig, 1983),最早出过VCD。这部电影是“Mockumentary”这个词被发明出来前,最能代表“伪纪录片”成就的作品。我们熟悉伍迪·艾伦那种犹太式的幽默,但这部电影格外不同,它的幽默并不是知识分子的自我精神分析式,也不是小男人面对性和政治的尴尬,影片的好笑之处在于这部一本正经的纪录片实际上是骗人的,历史上根本没有齐里格这个人,伍迪·艾伦用各种纪录片手段来证明这个人不但存在,而且还非常传奇。这部一本正经地调戏历史、嘲弄文献的电影,提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文献纪录片对历史是否绝对可靠?是否值得怀疑?它完全可能是在掩人耳目的手段精心修改后,以难以察觉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假相。其实,伍迪·艾伦的处女作《傻瓜入狱记》(Take the Money and Run, 1969)就已经开始了“Mockumentary”。
在乔治·奥威尔的小说《1984》中,真理部的人每天都在紧张地篡改过去的历史,人们把被篡改的历史当成了事实。另外一位篡改历史的能手是斯大林,斯大林的方式与《1984》略有不同,他不发明历史,而是篡改真实发生过的事件,最有名的例子是“卓耶夫事件”。1940年,斯大林曾与执行大清洗的前苏联秘密警察头子尼古拉·耶卓夫(Nikolai Yezhov)有一张合影,在卓耶夫被秘密处死之后,斯大林从各种文件中消除掉卓耶夫的痕迹,卓耶夫也在这张照片上消失了,仿佛这个人从未在历史中存在过。伍迪·艾伦创造了齐里格,与斯大林抹除卓耶夫,手段是一致的:修改人们深信不疑的影像,这些影像通常被认为是无法涂抹、毋庸置疑的真相。纪录片颠扑不破的真实城堡被历史事实和电影作品无情地攻陷了。 “奥威尔式修改”是增删历史记忆,而“斯大林式修改”是涂抹前端事件,最可怕的是两者的结合,人们生活在一个从经验到记忆都被大肆修正的世界。
三
一般认为约翰·格里尔逊1929年评弗拉哈迪的《摩拉湾》(Moana)时,首次用“纪录片”这个词来称呼非剧情电影。格里尔逊认为,弗拉哈迪创造了一位玻里尼西亚男孩日常生活具有的“记录价值”,并以忠于真实的方式呈现出来,既有道德诉求,美学上也颇为讲究。可但是,弗拉哈迪在这部电影中用了“彩排”方法,以达到他在道德上和叙事上的统一。按现在的标准来说,“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是当时最懂得“场面调度”的导演之一,纪录片从最初对真实就不太忠诚。
奥逊·威尔斯最早意识到这种真实游戏的力量。在他所有的人生传奇中,有一则最为著名,就是因播出伪造的直播节目《世界大战》(The War of the Worlds)而引发社会动荡。那发生在1938年,人们对广播深信不疑,威尔斯对这种“信任”开个一个后果严重的玩笑。1964年,红极一时的披头士乐队即将举行演唱会前,英国导演理查德·莱斯特(Richard Lester)拍摄了《一夜狂欢》(A Hard Day’s Night, 1964)。影片讲述披头士乐队在演出前几天试图摆脱明星生活的故事,这部“类纪录片”非常成功,其内容是虚构的,是英国编剧阿伦·欧文(Alun Owen)在与披头士乐队成员谈话之后,给他们量身创作的“仿纪录片”。但是,这种手段开始被复制,唱片公司制作的明星生活、演出筹备、生活花絮、彩排和后台片段的纪录电影纷纷出现,我们还能相信那些纪录片中的明星吗?2009年,台湾导演钮成泽在《情非得以之生存之道》中,一边骂着脏话,一边声称要拍一部“伪纪录片”,其实,影片正是他自导自演的“伪纪录片”,他把私生活的种种传闻变成捉弄观众的素材,真真假假,以假乱真,拍成了这部“伪纪录片”,影片让人感动的地方是他的坦诚和真实,耐人寻味的是,这种感动可能来自伪造的故事。
四
1960年代,超8摄影机和16毫米摄影机逐渐普及,与西方人度假旅行的风潮相结合,出现了最早的私人拍摄的“第一人称纪录片”。同时,电视台开始制作一些风光和探险纪录片,以及几乎同时出现的“真实电影”(cinéma-vérité)等人类学纪录片。这些纪录影像带给观众全新的真实体验和新奇感,但是这种“真实幻觉”很快被利用,出现了引起轩然大波的“残酷纪录片”。
“残酷纪录片”(Mondo Film) 是指1960年代出现的专门制作了猎奇题材、异国风情的“伪纪录片”,这个类型完全颠覆了风光和探险纪录片的影像真实,开山之作是1962年参展戛纳电影节的《世界残酷秘史》(Mondo cane,1962),影片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随即引发一系列质量参差不齐的各种“残酷纪录片”出现。从1962年到1980年代,各种“残酷纪录片”以暴力、虐杀、巫术和裸体等种种耸人听闻的题材展现在人们面前,所以也称作“震惊纪录片”(shockumentary),这些纪录片曾经在1980年代中国的录像厅放映过,最著名的就是所谓“世界残酷写真”系列。纪录片理论家比尔·尼科尔斯(Bill Nichols)把这种纪录片比喻为“折磨旅行伴侣的好奇心小酒馆”,是最典型的“伪纪录片”(pseudo-documentary)。
五
“残酷纪录片”出现后,一种“食人族电影”(Cannibal film)于1970年代兴起于意大利。这是一种专门拍摄所谓“食人族”题材的电影。表面上看,它属于“血腥电影”(gore movie)和“意式恐怖片”(italien horror film)的杂交类型,通常也被认为是“剥削电影”的子类型,但“食人族电影”与剥削电影的最大区别是它的“伪纪录片”色彩。 第一部“食人族电影”可能是《河流深处的人》(Il paese del sesso selvaggio, 1972),导演是翁贝托·伦齐(Umberto Lenzi),影响不大。真正有影响的是1977年意大利导演鲁杰罗·德奥达托(Ruggero Deodato)的《最后的食人族世界》(Ultimo mondo cannibale, 1977),让许多制片人对这个类型发生了兴趣。一位德国制片人找到德奥达托,打算投资拍一部“食人族电影”。于是,德奥达托找到制片人弗兰克·帕拉吉(Francesco Palaggi),飞往哥伦比亚,寻找合适的外景地。他们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机场遇到了一位哥伦比亚纪录片导演,在他的建议下,两个人去了哥伦比亚的小城Leticia,并决定把那里作为主外景地。他们也考虑了其他外景地,比如意大利导演吉洛·蓬泰科尔沃(Gillo Pontecorvo)拍摄《奎马达政变》(Queimada, 1969)的中美洲城市,但那里没有足够多的原始森林。 这部电影就是《食人族大屠杀》(Cannibal Holocaust, 1980),影片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讲述一位教授人去亚马逊森林寻找失踪的美国记者,后半段是他找到的失踪美国记者携带的16毫米摄影机拍摄的纪录片内容,以及他们用录音机录制的探险日记。影片从1979年6月4日开拍,拍摄不断被打断,因为当地恶劣的条件给拍摄带来了巨大困难,高温,经常突降暴雨,让拍摄陷入了灾难般的困境,一再推迟。在当地拍摄的影片第二部分,即四位美国记者在亚马逊森林中的探险,他们是三男一女,带着摄影机、录音机和猎枪,不但虐杀野生动物,而且强暴土著女人,并烧毁了土著人的茅屋,结果遭到了食人族的野蛮报复。德奥达托决定用肩扛16毫米摄影机进行拍摄,一方面给人以亲临现场的真实感,一方面35毫米机器不适合当地恶劣的拍摄条件。这个段落是影片的核心内容,主人公带着摄影机深入亚马逊丛林和食人族部落,记录了自然风光和食人族文化,也纪录了他们最终被食人族报复的恐怖画面:他们被阉割、剥皮、分尸、女记者被强奸,最后死在了自己的摄影机前。
影片在意大利公映后引起了巨大的风波,很多观众认为导演为了拍摄这部电影,真的把四个美国人残忍地杀害了。示威者来到导演家门前抗议,随后有人指控导演犯有谋杀罪,德奥达托被要求拿出证据,证明影片中的演员还活活着。无奈之下,德奥达托带着几位主演在电视台亮相,证明没有人在这部电影拍摄中死去,影片中的暴力戏都是通过道具和特殊技术伪造的。 尽管如此,影片因逼真的暴力场面无法上映,影片在六十多个国家遭到禁映, 意大利的公映版本是删减版,世界上唯独公映过这部电影完整版本的国家是法国,被定级为十八岁以下禁止观看,而且是在影片拍摄完成30年后。 《食人族大屠杀》之所以充满风波,因为它既非单纯的虚构,亦非直接的纪录,而是把“伪纪录片”放在剧情片中,这种“真伪混搭”创造出惊人的真实效果。这部被指控充满暴力、虐杀、裸体的“滥片”,开辟了两个电影方向:一方面,作为“恐怖片”、“残酷纪录片”与“剥削电影”的产物,奠定了“食人族剥削电影”(cannibal exploitation film)的基本模式,之后的食人族电影基本上都在效仿这部电影的情节,西方人进入原始森林探险,由于他们的无知和野蛮,触犯了土著禁忌,最后遭到残酷报复;另一方面,影片最早有意识地运用了“伪纪录片”作为素材,开辟了“亲历式恐怖片”先河。今天,DV和数码摄像机的普及让这种电影复兴起来,于是有了《女巫布莱尔》和《死亡录像》等等作品。
2007年,艾利·罗斯(Eli Roth)特地找来导演德奥达托,在《人皮客栈II》中做了一次客串演出。
单万里老师寄来《纪录片也要讲故事》,作者叫伯纳德,此书颠覆了我们对纪录片的常规观念,从叙事角度讲述了纪录片的创作技巧。该书有一个基本观点:纪录片的力量在于它是真实的,非虚构的,但无论纪录片如何追求平衡和中立,都无法回避主观性。我马上想到德国电影奇人赫尔佐格,他曾拍过许多纪录片。他的理论是这样的:“我从来没有把我的故事片和纪录片区别对待过。对我来说,他们都只是电影。”他从一开始就在纪录片里塞入了许多虚构的东西,有些内容完全是他自己创作的。《沉默与黑暗的世界》(Land des Schweigens und der Dunkelheit, 1971)讲述一位盲人的生活,可开场和结尾的主人公独白,居然是赫尔佐格自己设计的。“我喜欢这么做,因为我是一个说故事的人,就这么简单,我并非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导演。”纪录片这片“真实主义”的处女地,早已被各种形式的虚构所“玷污”。
二
在另外一位高产导演伍迪·艾伦那里,纪录片始终是被调戏的对象。在他的茫茫作品中,有一部很少被人谈论的《变色龙》(Zelig, 1983),最早出过VCD。这部电影是“Mockumentary”这个词被发明出来前,最能代表“伪纪录片”成就的作品。我们熟悉伍迪·艾伦那种犹太式的幽默,但这部电影格外不同,它的幽默并不是知识分子的自我精神分析式,也不是小男人面对性和政治的尴尬,影片的好笑之处在于这部一本正经的纪录片实际上是骗人的,历史上根本没有齐里格这个人,伍迪·艾伦用各种纪录片手段来证明这个人不但存在,而且还非常传奇。这部一本正经地调戏历史、嘲弄文献的电影,提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文献纪录片对历史是否绝对可靠?是否值得怀疑?它完全可能是在掩人耳目的手段精心修改后,以难以察觉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假相。其实,伍迪·艾伦的处女作《傻瓜入狱记》(Take the Money and Run, 1969)就已经开始了“Mockumentary”。
在乔治·奥威尔的小说《1984》中,真理部的人每天都在紧张地篡改过去的历史,人们把被篡改的历史当成了事实。另外一位篡改历史的能手是斯大林,斯大林的方式与《1984》略有不同,他不发明历史,而是篡改真实发生过的事件,最有名的例子是“卓耶夫事件”。1940年,斯大林曾与执行大清洗的前苏联秘密警察头子尼古拉·耶卓夫(Nikolai Yezhov)有一张合影,在卓耶夫被秘密处死之后,斯大林从各种文件中消除掉卓耶夫的痕迹,卓耶夫也在这张照片上消失了,仿佛这个人从未在历史中存在过。伍迪·艾伦创造了齐里格,与斯大林抹除卓耶夫,手段是一致的:修改人们深信不疑的影像,这些影像通常被认为是无法涂抹、毋庸置疑的真相。纪录片颠扑不破的真实城堡被历史事实和电影作品无情地攻陷了。 “奥威尔式修改”是增删历史记忆,而“斯大林式修改”是涂抹前端事件,最可怕的是两者的结合,人们生活在一个从经验到记忆都被大肆修正的世界。
三
一般认为约翰·格里尔逊1929年评弗拉哈迪的《摩拉湾》(Moana)时,首次用“纪录片”这个词来称呼非剧情电影。格里尔逊认为,弗拉哈迪创造了一位玻里尼西亚男孩日常生活具有的“记录价值”,并以忠于真实的方式呈现出来,既有道德诉求,美学上也颇为讲究。可但是,弗拉哈迪在这部电影中用了“彩排”方法,以达到他在道德上和叙事上的统一。按现在的标准来说,“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是当时最懂得“场面调度”的导演之一,纪录片从最初对真实就不太忠诚。
奥逊·威尔斯最早意识到这种真实游戏的力量。在他所有的人生传奇中,有一则最为著名,就是因播出伪造的直播节目《世界大战》(The War of the Worlds)而引发社会动荡。那发生在1938年,人们对广播深信不疑,威尔斯对这种“信任”开个一个后果严重的玩笑。1964年,红极一时的披头士乐队即将举行演唱会前,英国导演理查德·莱斯特(Richard Lester)拍摄了《一夜狂欢》(A Hard Day’s Night, 1964)。影片讲述披头士乐队在演出前几天试图摆脱明星生活的故事,这部“类纪录片”非常成功,其内容是虚构的,是英国编剧阿伦·欧文(Alun Owen)在与披头士乐队成员谈话之后,给他们量身创作的“仿纪录片”。但是,这种手段开始被复制,唱片公司制作的明星生活、演出筹备、生活花絮、彩排和后台片段的纪录电影纷纷出现,我们还能相信那些纪录片中的明星吗?2009年,台湾导演钮成泽在《情非得以之生存之道》中,一边骂着脏话,一边声称要拍一部“伪纪录片”,其实,影片正是他自导自演的“伪纪录片”,他把私生活的种种传闻变成捉弄观众的素材,真真假假,以假乱真,拍成了这部“伪纪录片”,影片让人感动的地方是他的坦诚和真实,耐人寻味的是,这种感动可能来自伪造的故事。
四
1960年代,超8摄影机和16毫米摄影机逐渐普及,与西方人度假旅行的风潮相结合,出现了最早的私人拍摄的“第一人称纪录片”。同时,电视台开始制作一些风光和探险纪录片,以及几乎同时出现的“真实电影”(cinéma-vérité)等人类学纪录片。这些纪录影像带给观众全新的真实体验和新奇感,但是这种“真实幻觉”很快被利用,出现了引起轩然大波的“残酷纪录片”。
“残酷纪录片”(Mondo Film) 是指1960年代出现的专门制作了猎奇题材、异国风情的“伪纪录片”,这个类型完全颠覆了风光和探险纪录片的影像真实,开山之作是1962年参展戛纳电影节的《世界残酷秘史》(Mondo cane,1962),影片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随即引发一系列质量参差不齐的各种“残酷纪录片”出现。从1962年到1980年代,各种“残酷纪录片”以暴力、虐杀、巫术和裸体等种种耸人听闻的题材展现在人们面前,所以也称作“震惊纪录片”(shockumentary),这些纪录片曾经在1980年代中国的录像厅放映过,最著名的就是所谓“世界残酷写真”系列。纪录片理论家比尔·尼科尔斯(Bill Nichols)把这种纪录片比喻为“折磨旅行伴侣的好奇心小酒馆”,是最典型的“伪纪录片”(pseudo-documentary)。
五
“残酷纪录片”出现后,一种“食人族电影”(Cannibal film)于1970年代兴起于意大利。这是一种专门拍摄所谓“食人族”题材的电影。表面上看,它属于“血腥电影”(gore movie)和“意式恐怖片”(italien horror film)的杂交类型,通常也被认为是“剥削电影”的子类型,但“食人族电影”与剥削电影的最大区别是它的“伪纪录片”色彩。 第一部“食人族电影”可能是《河流深处的人》(Il paese del sesso selvaggio, 1972),导演是翁贝托·伦齐(Umberto Lenzi),影响不大。真正有影响的是1977年意大利导演鲁杰罗·德奥达托(Ruggero Deodato)的《最后的食人族世界》(Ultimo mondo cannibale, 1977),让许多制片人对这个类型发生了兴趣。一位德国制片人找到德奥达托,打算投资拍一部“食人族电影”。于是,德奥达托找到制片人弗兰克·帕拉吉(Francesco Palaggi),飞往哥伦比亚,寻找合适的外景地。他们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机场遇到了一位哥伦比亚纪录片导演,在他的建议下,两个人去了哥伦比亚的小城Leticia,并决定把那里作为主外景地。他们也考虑了其他外景地,比如意大利导演吉洛·蓬泰科尔沃(Gillo Pontecorvo)拍摄《奎马达政变》(Queimada, 1969)的中美洲城市,但那里没有足够多的原始森林。 这部电影就是《食人族大屠杀》(Cannibal Holocaust, 1980),影片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讲述一位教授人去亚马逊森林寻找失踪的美国记者,后半段是他找到的失踪美国记者携带的16毫米摄影机拍摄的纪录片内容,以及他们用录音机录制的探险日记。影片从1979年6月4日开拍,拍摄不断被打断,因为当地恶劣的条件给拍摄带来了巨大困难,高温,经常突降暴雨,让拍摄陷入了灾难般的困境,一再推迟。在当地拍摄的影片第二部分,即四位美国记者在亚马逊森林中的探险,他们是三男一女,带着摄影机、录音机和猎枪,不但虐杀野生动物,而且强暴土著女人,并烧毁了土著人的茅屋,结果遭到了食人族的野蛮报复。德奥达托决定用肩扛16毫米摄影机进行拍摄,一方面给人以亲临现场的真实感,一方面35毫米机器不适合当地恶劣的拍摄条件。这个段落是影片的核心内容,主人公带着摄影机深入亚马逊丛林和食人族部落,记录了自然风光和食人族文化,也纪录了他们最终被食人族报复的恐怖画面:他们被阉割、剥皮、分尸、女记者被强奸,最后死在了自己的摄影机前。
影片在意大利公映后引起了巨大的风波,很多观众认为导演为了拍摄这部电影,真的把四个美国人残忍地杀害了。示威者来到导演家门前抗议,随后有人指控导演犯有谋杀罪,德奥达托被要求拿出证据,证明影片中的演员还活活着。无奈之下,德奥达托带着几位主演在电视台亮相,证明没有人在这部电影拍摄中死去,影片中的暴力戏都是通过道具和特殊技术伪造的。 尽管如此,影片因逼真的暴力场面无法上映,影片在六十多个国家遭到禁映, 意大利的公映版本是删减版,世界上唯独公映过这部电影完整版本的国家是法国,被定级为十八岁以下禁止观看,而且是在影片拍摄完成30年后。 《食人族大屠杀》之所以充满风波,因为它既非单纯的虚构,亦非直接的纪录,而是把“伪纪录片”放在剧情片中,这种“真伪混搭”创造出惊人的真实效果。这部被指控充满暴力、虐杀、裸体的“滥片”,开辟了两个电影方向:一方面,作为“恐怖片”、“残酷纪录片”与“剥削电影”的产物,奠定了“食人族剥削电影”(cannibal exploitation film)的基本模式,之后的食人族电影基本上都在效仿这部电影的情节,西方人进入原始森林探险,由于他们的无知和野蛮,触犯了土著禁忌,最后遭到残酷报复;另一方面,影片最早有意识地运用了“伪纪录片”作为素材,开辟了“亲历式恐怖片”先河。今天,DV和数码摄像机的普及让这种电影复兴起来,于是有了《女巫布莱尔》和《死亡录像》等等作品。
2007年,艾利·罗斯(Eli Roth)特地找来导演德奥达托,在《人皮客栈II》中做了一次客串演出。
本文为作者 冉茂秋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