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k电影工作室 关于《白夜》的制片手记(白话版)
2012-08-12 12:37
一个月前,我正和所在公司的同事出差在内蒙古草原上,傍晚的时候,接待我们的同志张罗着去吃烤全羊。刚刚上车就接到了文俊(导演)的电话,他故意压低的语气告诉我,工作室的第一个家已经搬完了。
那时候碰巧我出差,真是辛苦他了。 然后他说:烤全羊好不好吃? 我说:正要去吃,应该不错,吃了三天牛肉了。 然后他十分平静的说:“回来时给我带点儿吧。” 我说:“好,一会儿去我把羊腿卸回来。”
此时摄像组的同事已经收拾完设备。我说:我们快要上车了。 然后他突然放大了音量,说:那我跟你说个事儿呗...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Mr.k即将参加短片计划的事。和其他团队不同的是:我们收到通知的时候已是活动启动的第十天了,意思就是我们的制作周期会比其他团队少十天。加上那时候工作室刚刚搬迁,许多事夹在一起,头大得不亦乐乎。
三天后,我回到北京,文俊为了感谢我没有给他带靠羊腿,做了一顿让我望而生畏的日式肥牛... ... 我只能庆幸楼下的小店还有方便面。
筹备:
只用了一周,导演就把剧本改完了。与其说是改,不如说是他写了一个外传。人物还是那个人物,但是人似物非,接下来要做的工作自然就是做预算以及一些前期筹备了。
大家知道执行每一条片子总会有一个预算,预算决定拍摄规模和作品包装上的效果,甚至在许多时候,也要根据预算来对剧本修改。 好吧,尴尬的事情来了:预算从何而来?
作为工作室成立后的第一部短片,我们自然都希望他能开个好头,但是却偏偏凑到了工作室刚刚起步/搬家/人员缺口等等问题。最后幸运的是,我们几乎在不怎么费力情况下得到了来自 博林盛世(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全程设备和资金的支持。当然这涉及到导演拿着剧本去“推销”和反复多次的剧组讨论。有天晚上,我看到导演站在窗下举头望明月的自言自语道:至少把他拍出来是没有问题了。
开拍前的琐事总是很多,不论是场景/道具的协调还是剧组盒饭吃的饭菜。最后设备调试完毕/演员定妆,确定开拍日期,我终于舒了一口气,因为这意味着我工作的第一阶段完成了。
开拍前两天,我们也相继确认了剧组其他部门的人员,如纪录片摄像师和剧照摄影师以及制片助理等等。
开拍:
有人说痛苦如果没有切身体会则不明白何谓痛苦。我虽然当制片的时间不长,但却也是第一次遇到了在开拍前三个小时,主演病倒了的情况。
开拍第一天,在我给全体主创发了因为主角病倒,我们有可能延期拍摄的短信后。导演一个人坐在第一场戏的31楼阳台上发呆了将近半个小时,直到录音师给他打了个电话,我只听到他说:“拍呀!但也不用太着急,赶着中午饭点来就行了。唉,你们中午想吃什么?” 挂了电话,他站起来对已经到片场的主创们说:“走!”
我问:“干嘛去?”
他说:“吃早饭!”
随后的事情就是,全组将近十人游荡在小区外的超市里。导演把十几袋牛奶仍到购物车里后递给我一张纸条说:“我们还缺这几个道具,大力胶也快用完了,一会儿再买点儿吧。还有那个桶装水他们还没给送,一会儿先拍那个镜头吧。”
桶装水的特写镜头是全片开拍的第一个镜头,事实上也是调度难度比较大的镜头,我们需要配合摄影机的运动在水桶中制造出水泡的效果,同时需要保证摄影机运动到刚好的位置时,水桶里的水仍在合适的水位线上冒泡。这个镜头我们拍了十五次,水桶里的水被我们来来回回倒了灌灌了倒,庆幸最后出来的效果还不错。
如图:
开拍第一天,我们只拍了一位特约演员的戏,最后剪进成片的仅仅只有三个镜头。在下午四点钟的时候,导演再次确认了原定主演无法在短期内参与后,临时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直接替换一位在《黎明之前》中合作过的演员,参与接下来的拍摄。
导演的原话是:与其等待一个不确定的美好结果,不如退一步,做真正有把握的事。 此话稍显文艺,却得到了全组人的认同。
在第一天接下来的时间中,我们把第二天涉及到的场景又走了一遍,包括灯光的位置和摄影/录音的机位等等。其实在我看来,这样的“意外”虽然耽误了进度,但却给了这个剧组难得的相互磨合的机会。
之后的拍摄中,紧张却有序,虽然也经历了一些诸如在小区内取景面临保安驱赶等问题。还有导演客串了个挨打的角色,手指被道具刀具割了一刀还有眼镜也因为滚楼梯而压碎了这样的意外。虽然原定三天的行程最后被压缩到了两天完成,但是我却能感觉到我们所倡导的“享受创作过程”的理念已经显现在每个人心中。
本片目前已经剪辑完成,并已送至李文涛老师的工作室进行调色,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进行字幕和声音的修改。期待成片!
(注:本文为导演模仿制片视角版)
本文为作者 金文俊导演工作室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7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