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球》导演手记——关于电影短片创作的胡言乱语
2012-07-29 04:43
如果你不确定要什么,你就将一无所有。
我一直都强调一个东西,审美。我觉得这个很泛的词基本上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可以成为或者成为一个相对比较好的导演的基本要求。在一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基本都是导演审美的某种呈现,尤其在很多独立电影或者作者电影中。对于一个导演而言,你所拥有的审美标准直接决定了你的片子的等级,其中包括你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你的美学风格、审美取向,你的节奏掌控能力和个人的感性和理性的结合程度。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非常基础性的东西是需要熟练掌握的,例如编剧法,编剧里面的节奏掌握,光影的感觉,色调的直觉,音乐的感觉等等。我常常觉得电影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庞大的系统,这里面融合了种种艺术形式,而且只要你有一项是失败的,就很有可能导致你整个作品的失败。
首先我觉得一个导演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整个影片的基石,这和一个文学从事者其实是类似的,人们常常会问你你在说什么?你想表达什么?你说这个有意义吗?等等问题。当我们看《东京物语》物语的时候我们会不禁感叹这是一个对人生有怎么样感受的导演,才能表达出如此平淡而深刻的哲理,当我们看《一一》的时候也不禁惊叹导演是如何将一个社会形态浓缩在一个家庭人物的种种“麻烦”之中的。“凯爷”常常说一个词叫做“情怀”,有很多观众将这词都看成贬义词了,其实情怀在电影中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只是在国内很多导演基本上都不会表达这个东西,这其实直接原因就是导演审美的欠缺,导演情感表达的水平不够。
美学风格和审美取向其实对这个影片的调子有很大的方向性的指引作用。比如贾樟柯拍摄的《站台》等影片都有非常“贾樟柯式”的审美风格,比如我们看《花样年华》《2046》等影片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就识别出这是出自王家卫之手,其他的都是山寨的,当然这种说法可能存在偏激。
但是在一些影片中我们很容易看出一个导演的不成熟,或者审美存在问题,比如一个常常在你面前用偶像剧式的乱煽情的导演,一个能够容忍那些乱七八糟网络台词的导演,一个摄影风格上盲目创新最后拍出一对乱七八糟,没有焦点,没有构图的素材的导演,一个对编剧结构和人物行动阻力、人物弧光一无所知的导演……嘿,我说的话很偏激,但是的确如此,国内的电影短片真正称得上上乘之作的其实最多三十部,三十部可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其实我能数出来真不多,包括很多知名导演的短片其实都是垃圾,国内的科幻题材,穿越题材也几乎没有什么好的短片。对于一个导演而言,如果你的某一个镜头中的某五秒钟存在炫技或者剪辑不利索的话,你的这不作品就毁了,我常常看到很多短片中很幼稚的炫技段落不禁叹息,这样一部影片就这样被毁掉了,或者你自作聪明的在其中玩儿一段杂耍蒙太奇,或者你自作聪明的在其中模仿了一段“低俗小说”或者“莉莉周”,这部作品同样会被毁掉。上面这些问题都是我犯过的过错,当然还有很多人可能拍到放弃都不会认识到这些。总的来说一个影片导演的美学风格和审美取向的成熟是至关重要的。
情绪,情感节奏,煽情掌控。这其实要说的只是一个东西,可以用节奏来概括。当你父亲和你说了一段让你很感动的话的时候,如果你选择冲过去抱着他,在很多情况下,你可以对一些观众煽情起到效果,但是这样做法无疑是愚蠢的。嘿,为什么不直接让他转身离开呢。这样你的人物马上充满思想。千万不要把观众当傻逼,更不要把剧中人物当傻逼,当然一些可能是编剧自己有问题或者导演自己不懂生活,如此而已。我觉得在中国拍的一部片子首先要符合中国,要符合中国人交际的习惯和中国人表达情感的习惯。“接地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一部片子可以不告诉观众这个主人公是干什么,他父亲是什么人,在世与否,曾经是干嘛的,他的母亲在世与否,是干什么的,他是否有妻子,有孩子,是否离过婚,是干什么工作的,是否有个叔叔什么的,没有必要都告诉观众,但是导演和编剧必须很清楚,社会中任何人都是有家庭的,这是基础,“家庭树”建立不起来这个人物就是虚无缥缈的,这个故事就立不起来,这个片子即使你拍的很辛苦,花了很多钱,浪费了很多人力物力,耗用了很多人际关系,也是垃圾,没有意义。国内有很人会模仿着筷子兄弟用主题曲大段大段的煽情,我不说他们的做法是否得当,但是他们在某些时候奏效了,而后面的跟随者基本都是失败的,原因很简单,那是一种非主流的做法,具体什么是非主流做法,参照一下编剧书籍吧。所有情感都是来自真实可信的表达,比如《盗梦空间》中有一个很明确的行动,迪卡普里奥扮演的主人公要通过完成意念植入的任务,达到回家见自己孩子的愿望,通篇都是这样,表现一个父亲想要回家见孩子是多么符合常理的事情,这是普世的价值观,放在哪儿都是无可厚非的,这就是故事建立的基石,非常坚实感人,这就是影片感人的部分。比如我们看《李献计历险记》动画版的时候也很清楚,这哥们儿要打穿游戏回到过去找王倩,他努力,做了很多事情,包括请美元大悟、怎么挣50万等事情,最终目的是要去见自己女友,这个行动的核心是很靠谱的,哦,顺便提一下,这是动画片,我们会忽略人物的家庭背景,和时间地点,这个和真人影片之间又有差距。
这次我们拍摄的短片叫做《混球》,讲述主人公王浩和父亲素有矛盾,父亲不久于世,而他得知父亲已经立下遗嘱,将自己的房子留个自己姐夫之后,决定找人偷出遗嘱一睹真容的故事。故事行动明确,动作也很直接,人物关系清晰,家庭事业背景也很确切。在最初我们决定改变《买人上坟》这个剧本时,其实觉得无从下手,主要原因是原剧本有很多流水账式的东西,人们总是希望自己成为下一个王宝强,下一个某某某,然后就样去写他们会说的那种风格的话,他们不知道的事情是连观众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观众也不知道自己会喜欢上怎样的一个角色怎样的一个演员。观众也不知道王珞丹演的米兰后来成为观众最“挺”的女孩儿,观众更不知道张国立主演的片子里面张国立不怎么火,葛优却火得一塌糊涂。所以那些投机的剧本基本是没有价值的。当然《买人上坟》这个剧本第一和现实结合了,第二说到坟墓这个问题,联想到墓地价格问题,再联系当下青年一代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当下中国的很多社会现状,不免会出来一些有想法的东西,这也是这个剧本最大的优点。
一个导演如果无法在剧本上获得开刀的权利那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当然如果你不能确定自己是对的,不能用百分之两百的把握能将剧本动手术之后满血复活,那么就不要轻易动别人的剧本,这也是我很少拍别人的剧本的原因。编剧是一个很有技术含量的活,这里面有很多技巧和规则,这些东西是不能轻易打破的,自以为是常常被证明是失败的,当然创新是一部影片能够与众不同的地方,还有细节。这个世界上有你看都看不完的片子,相同的爱情片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拍,不知道多少人在写,所以,细节才是你和别人不一样的方面。规则中最重要的地方就是编剧法,我曾经有一个老师告诉我短片其实可以不强调编剧法的,像《男生日记》不需要去管那么多,主要是那种意念和创意。我经过反复思考得出的结论是,这样的影片是有可能成功的,就想《老男孩》一样,在编剧上大量的炫技、搞笑、和情节发展毫无关系的段落,大量的无关紧要的怀旧等等,但是人家处理得当而且出现在一个恰当的时机所以获得成功是可能的,但是那不是王道,王道就是——编剧法!!有很多人包括曾经的我自己都觉得完全不用理会这些框框套套,自己是天才自己就可以写出来,结果证明这样的想法往往是愚蠢之极的。我们来看部片子吧,《盗梦空间》前二十分钟在说什么?第一,人物塑造,告诉观众这群哥们儿是干嘛的,人物性格怎么样,谁是主角,谁是配角等等。第二,介绍主要事件,包括其中的日本人的线索等等。到二十分钟的时候这群哥们儿第一个任务失败结束,但是日本人请他们帮他做事,进入第一个情节点……这应该就是好莱坞的故事为什么引人入胜的地方吧,这就是国产片难看的地方吧,当我们看《一一》这样的文艺片的时候还是觉得一环接一环很好看,但是看某些商业片的时候却昏昏欲睡,毫无疑问,那是编剧的问题。而我们这次对《混球》的改编基本上是非常严格的编剧法结构,有行动,有动作,有阻力,然后产生一个更为引人深思的价值观念。这样的类型的片子其实更像获得奥斯卡最佳编剧奖的《雨人》和经典影片《中央车站》等在编剧上的思路。
《混球》拍摄前我们经过长期的犹豫,主要是两个问题。第一、长镜头或者蒙太奇;第二、手持摄影或者固定机位。首先我们很干净利落的排除了轨道摇臂的使用,在这部片子里面毫无意义。然后我们综合考虑到影片必须到达绝对冷静所以我们干净利落的做了两件事情,第一:固定摄影;第二:影片中间不用音乐,只在影片结尾处用一次音乐,这次音乐主要是为了辅助升华主题的作用。而关于长镜头和蒙太奇的选择我是一直到影片后期的时候才决定出来的,防止偏激,我综合了两种表现方式。
影调方面我从开始就确定了冷色调,所以我在拍摄中就用了偏冷的色调进行拍摄,这导致我在准备调色的时候觉得没有什么好调的,就这样吧,那就这样吧,我可以接受,就这样吧。我是一个对黑很钟爱的人,我喜欢画面中出现大量暗部,当然这个影片基调很吻合,那再好不过了。我们选择的场地有蓝色的玻璃,透进来的光可以解释我们的冷色调。我们自备的三基色的灯光在现场拍摄时候因为摄影机对三基色灯光识别上会出现一条一条的色条而不能使用,于是我们用了节能灯、和我们的仿阿莱灯加上自然光来布置我们需要的光影效果。由于我们选择了自然光效的布光方式所以在实际处理中我们都非常遵从现实主义的方式,对光源的位置和光源的类型有严格的把握,当然这和我们在美术上的选择其实也是有关联的。
直至到剪辑的时候我都很细致的在确定每一个镜头,这个镜头有什么意义,影片基调的铺垫,人物塑造,人物关系的交代,悬念感创造还是什么,必须非常清楚。拍摄团队要拍摄一个五秒钟的镜头可能花费五分钟时间,但是让一百万人多看这五秒钟将会浪费太多时间了,而且,在我上面所说的理论里面,这五秒钟是可能导致整部影片降级的潜在因素。
《混球》一片,我们还是很有诚意的在做,演员都是非职业的演员,但是整个影片我们经过深思熟虑,每一个环节。包括影片顾问,纪录片《余光之下》导演邓伯超提出的对空镜头处理等很多建议,我们都经过反复讨论才决定使用与否。希望最后大家可以喜欢这部短片。
再来说说电影短片创作和国内电影短片和大学生作品吧,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办法看到所有学生的作品,也没有办法看到所有的短片,所以只能按照所看到的部分进行述说。这两年国内微电影的风潮很猛,突然之间“微电影”这几个字在我心中地位猛降,变成了一个贬义词。原因很简单,国内的乱七八糟的一堆东西已经玷污了“微”之后的电影“二字”。在我身边也有很多做这样的微电影的人士,和人交流中也看得出来很多问题。很多人都非常小看电影一事,认为电影嘛,有个剧本,找点儿演员,找个会软件的,就可以开干。的确如此,这是一非常重要的动力,电影需要这样的意气风发,但是,请注意,但是这其中,我是说大部分国内在拍短片的人并不知道电影的编剧是怎么回事,编剧的结构是怎么回事,时空是怎么回事,思想表达和叙事是怎么回事。关于软件,有些人会告诉你,我会会声会影,会premiere,会 final cut pro云云。嘿,剪辑软件的开发原理就是越简单越好,这些软件都是一个晚上可以学会的,否则这个软件的开发就是失败的。当然这里必须排除诸如AE、MAYA之类的特效和3D软件,因为这些软件的确非常复杂,即使一个插件都需要长期研究捉摸方能做出有些档次的作品。然而会剪辑软件的确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美学的东西。当你的作品片名字体乱七八糟或者毫无设计感,或者与影片表达的内容毫无关联,嘿,这已经出卖了整部影片,这就是个垃圾片,因为导演就很菜,毫无美学基础,一个没有审美的人做出来东西没有必要勉强大家去煎熬了吧。知道什么东西是美的,这是第一步。还有很多短片演员表演一塌糊涂,毫无疑问,问题是出在导演身上的,一个合格的导演即使不会把一个极没有天赋的演员变成影帝,至少也可能将他的表演打造到合格。这其中包括了导演最重要的三个要素:严格、气场和交际能力。我个人认为所有导演都必须懂得这三个东西,都得拥有这三个东西,否则你的工作将会非常困难。只有拥有足够严格的态度,才有可能磨练到让自己都觉得过关的表演,才能在美术和灯光上极致的追求,才有可能在影片质量上有所保障。同样气场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导演没有气场,他的片场将会乱七八糟,这里不是说需要极致的法西斯或者火爆脾气,而是要懂得如何控制场面,其中幽默感和严肃都是非常重要的技巧。最后,最最重要的东西,交际能力,总体而言与演员的交流,为演员提供合适的表演场合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使一位一直笑场的演员哭出来,也可以使一位正在很HIGH的演员立刻沉静下来。交际能力是导演能力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没有这个你就被孤立了,而关于导演的众多工作,包括导戏、台词等等其实都和交际能力息息相关。
关于国内诸多关于大学生的电影节、短片大赛等等,其实我自己也有参加一些,有所斩获,但不多,兴趣不大。在国内有很多比赛的情况下,能够获得好成绩或者不能获得好成绩几乎都不是什么特别大的事情,原因有二:第一、影片质量;第二、评委质量。国内现在陷入了一个大量策划比赛的高潮期,估计这样的活动有利可图,当然不排除的确有人是想要挖掘人才。但是很多比赛当你参加的时候,你就没有想要在里面有所斩获,因为你会慢慢发现不是每个评委都是好观众,你会发现某些评委选出来的最佳编剧在逻辑上就立不住,或者台词不着边际,不接地气。你会发现那些最佳影片其实降低了整个电影节的水平(我不是故意在说上影节),剪辑奖基本都是为炫技提供舞台,好莱坞看到中国这一盛状笑了,我是说包括美国电影学院学生在内,剪辑重要的是节奏,而不是炫技好吗。顺便说说好莱坞,首先他们的制作是全球最好的,其次他们不是唯一的,因为他们也需要好剧本需要好的创意,所以极致崇拜和公然反对好莱坞都只能向公众展示你的心胸狭窄和极不成熟。说到这里又得提到导演的另一个要素了——心胸。在国内,观众是需要培养的吗?这个问题很难说,第一观众不傻,第二观众有时候又看不出好片烂片,或者会觉得某些好片难看,这个接受美学的问题太难说清楚,有时候你要么把自己变成拍《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姜文或者把自己变成拍《大话西游》的周星驰,不然很多问题都难解决。
当然,国内的短片很多是不需要心胸一词的,因为很多烂片无需提到心胸一词。稍有一定档次的影片才能涉及到这个问题的讨论,很多时候一个不能接受景深镜头的导演心胸都是狭隘的,一个无法接受全景,远景,大远景的导演心胸都是狭隘的,嘿,你的镜头,你的取景其实已经展现出了你的心胸了不是吗?当你男女主人公分手的时候你的镜头或者可以用特写甚至大特写死死盯住他们,让观众为他们哭泣,或者你可以用一个中近景或者全景或者远景或者就用画外空间去展现呢,一个长镜头,试想一下两种手法所带来的效果吧,试想一下两个人安静的站在镜头画面两端,言语细微,甚至沉默不语,许久许久。无法接受沉默,无法接受长镜头,无法接受冷静的导演在某些处理上都显得心胸狭隘。当然蒙太奇,快节奏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法,例如《梦之安魂曲》这样的视觉系影片,后来被众多喜爱者模仿,例如《记忆碎片》这样在叙事时空上有很大突破性的影片也被很多创作者拿来参照,作为习作未尝不可。但是如果是要做出一部真正意义上自己的作品,那就把你崇拜的形式放下吧,跟随内心的感觉和勇气,选择适合自己表达和影片主题的形式,无论是快节奏的剪辑,或者是一镜到底的长镜,只要合适得当都是可以的。关于模仿的另一个问题是,经典的做法就是经典的做法,很多时候不会出错,也不会有人说你模仿《盗梦空间》的摄影,因为那就是中规中矩的经典派做法,他不会像《梦之安魂曲》、《天地玄黄》中让人过目不忘的延迟摄影,也不会像《不可撤销》里面的无止境的旋转等等,当你尝试模仿越是独特的东西的时候,你的模仿痕迹就被放得越大,不信你问问宁浩。而一部以模仿作为评价词的影片基本上已经不可能称得上上乘了。
言辞偏激,并无不敬。
我一直都强调一个东西,审美。我觉得这个很泛的词基本上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可以成为或者成为一个相对比较好的导演的基本要求。在一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基本都是导演审美的某种呈现,尤其在很多独立电影或者作者电影中。对于一个导演而言,你所拥有的审美标准直接决定了你的片子的等级,其中包括你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你的美学风格、审美取向,你的节奏掌控能力和个人的感性和理性的结合程度。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非常基础性的东西是需要熟练掌握的,例如编剧法,编剧里面的节奏掌握,光影的感觉,色调的直觉,音乐的感觉等等。我常常觉得电影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庞大的系统,这里面融合了种种艺术形式,而且只要你有一项是失败的,就很有可能导致你整个作品的失败。
首先我觉得一个导演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整个影片的基石,这和一个文学从事者其实是类似的,人们常常会问你你在说什么?你想表达什么?你说这个有意义吗?等等问题。当我们看《东京物语》物语的时候我们会不禁感叹这是一个对人生有怎么样感受的导演,才能表达出如此平淡而深刻的哲理,当我们看《一一》的时候也不禁惊叹导演是如何将一个社会形态浓缩在一个家庭人物的种种“麻烦”之中的。“凯爷”常常说一个词叫做“情怀”,有很多观众将这词都看成贬义词了,其实情怀在电影中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只是在国内很多导演基本上都不会表达这个东西,这其实直接原因就是导演审美的欠缺,导演情感表达的水平不够。
美学风格和审美取向其实对这个影片的调子有很大的方向性的指引作用。比如贾樟柯拍摄的《站台》等影片都有非常“贾樟柯式”的审美风格,比如我们看《花样年华》《2046》等影片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就识别出这是出自王家卫之手,其他的都是山寨的,当然这种说法可能存在偏激。
但是在一些影片中我们很容易看出一个导演的不成熟,或者审美存在问题,比如一个常常在你面前用偶像剧式的乱煽情的导演,一个能够容忍那些乱七八糟网络台词的导演,一个摄影风格上盲目创新最后拍出一对乱七八糟,没有焦点,没有构图的素材的导演,一个对编剧结构和人物行动阻力、人物弧光一无所知的导演……嘿,我说的话很偏激,但是的确如此,国内的电影短片真正称得上上乘之作的其实最多三十部,三十部可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其实我能数出来真不多,包括很多知名导演的短片其实都是垃圾,国内的科幻题材,穿越题材也几乎没有什么好的短片。对于一个导演而言,如果你的某一个镜头中的某五秒钟存在炫技或者剪辑不利索的话,你的这不作品就毁了,我常常看到很多短片中很幼稚的炫技段落不禁叹息,这样一部影片就这样被毁掉了,或者你自作聪明的在其中玩儿一段杂耍蒙太奇,或者你自作聪明的在其中模仿了一段“低俗小说”或者“莉莉周”,这部作品同样会被毁掉。上面这些问题都是我犯过的过错,当然还有很多人可能拍到放弃都不会认识到这些。总的来说一个影片导演的美学风格和审美取向的成熟是至关重要的。
情绪,情感节奏,煽情掌控。这其实要说的只是一个东西,可以用节奏来概括。当你父亲和你说了一段让你很感动的话的时候,如果你选择冲过去抱着他,在很多情况下,你可以对一些观众煽情起到效果,但是这样做法无疑是愚蠢的。嘿,为什么不直接让他转身离开呢。这样你的人物马上充满思想。千万不要把观众当傻逼,更不要把剧中人物当傻逼,当然一些可能是编剧自己有问题或者导演自己不懂生活,如此而已。我觉得在中国拍的一部片子首先要符合中国,要符合中国人交际的习惯和中国人表达情感的习惯。“接地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一部片子可以不告诉观众这个主人公是干什么,他父亲是什么人,在世与否,曾经是干嘛的,他的母亲在世与否,是干什么的,他是否有妻子,有孩子,是否离过婚,是干什么工作的,是否有个叔叔什么的,没有必要都告诉观众,但是导演和编剧必须很清楚,社会中任何人都是有家庭的,这是基础,“家庭树”建立不起来这个人物就是虚无缥缈的,这个故事就立不起来,这个片子即使你拍的很辛苦,花了很多钱,浪费了很多人力物力,耗用了很多人际关系,也是垃圾,没有意义。国内有很人会模仿着筷子兄弟用主题曲大段大段的煽情,我不说他们的做法是否得当,但是他们在某些时候奏效了,而后面的跟随者基本都是失败的,原因很简单,那是一种非主流的做法,具体什么是非主流做法,参照一下编剧书籍吧。所有情感都是来自真实可信的表达,比如《盗梦空间》中有一个很明确的行动,迪卡普里奥扮演的主人公要通过完成意念植入的任务,达到回家见自己孩子的愿望,通篇都是这样,表现一个父亲想要回家见孩子是多么符合常理的事情,这是普世的价值观,放在哪儿都是无可厚非的,这就是故事建立的基石,非常坚实感人,这就是影片感人的部分。比如我们看《李献计历险记》动画版的时候也很清楚,这哥们儿要打穿游戏回到过去找王倩,他努力,做了很多事情,包括请美元大悟、怎么挣50万等事情,最终目的是要去见自己女友,这个行动的核心是很靠谱的,哦,顺便提一下,这是动画片,我们会忽略人物的家庭背景,和时间地点,这个和真人影片之间又有差距。
这次我们拍摄的短片叫做《混球》,讲述主人公王浩和父亲素有矛盾,父亲不久于世,而他得知父亲已经立下遗嘱,将自己的房子留个自己姐夫之后,决定找人偷出遗嘱一睹真容的故事。故事行动明确,动作也很直接,人物关系清晰,家庭事业背景也很确切。在最初我们决定改变《买人上坟》这个剧本时,其实觉得无从下手,主要原因是原剧本有很多流水账式的东西,人们总是希望自己成为下一个王宝强,下一个某某某,然后就样去写他们会说的那种风格的话,他们不知道的事情是连观众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观众也不知道自己会喜欢上怎样的一个角色怎样的一个演员。观众也不知道王珞丹演的米兰后来成为观众最“挺”的女孩儿,观众更不知道张国立主演的片子里面张国立不怎么火,葛优却火得一塌糊涂。所以那些投机的剧本基本是没有价值的。当然《买人上坟》这个剧本第一和现实结合了,第二说到坟墓这个问题,联想到墓地价格问题,再联系当下青年一代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当下中国的很多社会现状,不免会出来一些有想法的东西,这也是这个剧本最大的优点。
一个导演如果无法在剧本上获得开刀的权利那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当然如果你不能确定自己是对的,不能用百分之两百的把握能将剧本动手术之后满血复活,那么就不要轻易动别人的剧本,这也是我很少拍别人的剧本的原因。编剧是一个很有技术含量的活,这里面有很多技巧和规则,这些东西是不能轻易打破的,自以为是常常被证明是失败的,当然创新是一部影片能够与众不同的地方,还有细节。这个世界上有你看都看不完的片子,相同的爱情片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拍,不知道多少人在写,所以,细节才是你和别人不一样的方面。规则中最重要的地方就是编剧法,我曾经有一个老师告诉我短片其实可以不强调编剧法的,像《男生日记》不需要去管那么多,主要是那种意念和创意。我经过反复思考得出的结论是,这样的影片是有可能成功的,就想《老男孩》一样,在编剧上大量的炫技、搞笑、和情节发展毫无关系的段落,大量的无关紧要的怀旧等等,但是人家处理得当而且出现在一个恰当的时机所以获得成功是可能的,但是那不是王道,王道就是——编剧法!!有很多人包括曾经的我自己都觉得完全不用理会这些框框套套,自己是天才自己就可以写出来,结果证明这样的想法往往是愚蠢之极的。我们来看部片子吧,《盗梦空间》前二十分钟在说什么?第一,人物塑造,告诉观众这群哥们儿是干嘛的,人物性格怎么样,谁是主角,谁是配角等等。第二,介绍主要事件,包括其中的日本人的线索等等。到二十分钟的时候这群哥们儿第一个任务失败结束,但是日本人请他们帮他做事,进入第一个情节点……这应该就是好莱坞的故事为什么引人入胜的地方吧,这就是国产片难看的地方吧,当我们看《一一》这样的文艺片的时候还是觉得一环接一环很好看,但是看某些商业片的时候却昏昏欲睡,毫无疑问,那是编剧的问题。而我们这次对《混球》的改编基本上是非常严格的编剧法结构,有行动,有动作,有阻力,然后产生一个更为引人深思的价值观念。这样的类型的片子其实更像获得奥斯卡最佳编剧奖的《雨人》和经典影片《中央车站》等在编剧上的思路。
《混球》拍摄前我们经过长期的犹豫,主要是两个问题。第一、长镜头或者蒙太奇;第二、手持摄影或者固定机位。首先我们很干净利落的排除了轨道摇臂的使用,在这部片子里面毫无意义。然后我们综合考虑到影片必须到达绝对冷静所以我们干净利落的做了两件事情,第一:固定摄影;第二:影片中间不用音乐,只在影片结尾处用一次音乐,这次音乐主要是为了辅助升华主题的作用。而关于长镜头和蒙太奇的选择我是一直到影片后期的时候才决定出来的,防止偏激,我综合了两种表现方式。
影调方面我从开始就确定了冷色调,所以我在拍摄中就用了偏冷的色调进行拍摄,这导致我在准备调色的时候觉得没有什么好调的,就这样吧,那就这样吧,我可以接受,就这样吧。我是一个对黑很钟爱的人,我喜欢画面中出现大量暗部,当然这个影片基调很吻合,那再好不过了。我们选择的场地有蓝色的玻璃,透进来的光可以解释我们的冷色调。我们自备的三基色的灯光在现场拍摄时候因为摄影机对三基色灯光识别上会出现一条一条的色条而不能使用,于是我们用了节能灯、和我们的仿阿莱灯加上自然光来布置我们需要的光影效果。由于我们选择了自然光效的布光方式所以在实际处理中我们都非常遵从现实主义的方式,对光源的位置和光源的类型有严格的把握,当然这和我们在美术上的选择其实也是有关联的。
直至到剪辑的时候我都很细致的在确定每一个镜头,这个镜头有什么意义,影片基调的铺垫,人物塑造,人物关系的交代,悬念感创造还是什么,必须非常清楚。拍摄团队要拍摄一个五秒钟的镜头可能花费五分钟时间,但是让一百万人多看这五秒钟将会浪费太多时间了,而且,在我上面所说的理论里面,这五秒钟是可能导致整部影片降级的潜在因素。
《混球》一片,我们还是很有诚意的在做,演员都是非职业的演员,但是整个影片我们经过深思熟虑,每一个环节。包括影片顾问,纪录片《余光之下》导演邓伯超提出的对空镜头处理等很多建议,我们都经过反复讨论才决定使用与否。希望最后大家可以喜欢这部短片。
再来说说电影短片创作和国内电影短片和大学生作品吧,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办法看到所有学生的作品,也没有办法看到所有的短片,所以只能按照所看到的部分进行述说。这两年国内微电影的风潮很猛,突然之间“微电影”这几个字在我心中地位猛降,变成了一个贬义词。原因很简单,国内的乱七八糟的一堆东西已经玷污了“微”之后的电影“二字”。在我身边也有很多做这样的微电影的人士,和人交流中也看得出来很多问题。很多人都非常小看电影一事,认为电影嘛,有个剧本,找点儿演员,找个会软件的,就可以开干。的确如此,这是一非常重要的动力,电影需要这样的意气风发,但是,请注意,但是这其中,我是说大部分国内在拍短片的人并不知道电影的编剧是怎么回事,编剧的结构是怎么回事,时空是怎么回事,思想表达和叙事是怎么回事。关于软件,有些人会告诉你,我会会声会影,会premiere,会 final cut pro云云。嘿,剪辑软件的开发原理就是越简单越好,这些软件都是一个晚上可以学会的,否则这个软件的开发就是失败的。当然这里必须排除诸如AE、MAYA之类的特效和3D软件,因为这些软件的确非常复杂,即使一个插件都需要长期研究捉摸方能做出有些档次的作品。然而会剪辑软件的确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美学的东西。当你的作品片名字体乱七八糟或者毫无设计感,或者与影片表达的内容毫无关联,嘿,这已经出卖了整部影片,这就是个垃圾片,因为导演就很菜,毫无美学基础,一个没有审美的人做出来东西没有必要勉强大家去煎熬了吧。知道什么东西是美的,这是第一步。还有很多短片演员表演一塌糊涂,毫无疑问,问题是出在导演身上的,一个合格的导演即使不会把一个极没有天赋的演员变成影帝,至少也可能将他的表演打造到合格。这其中包括了导演最重要的三个要素:严格、气场和交际能力。我个人认为所有导演都必须懂得这三个东西,都得拥有这三个东西,否则你的工作将会非常困难。只有拥有足够严格的态度,才有可能磨练到让自己都觉得过关的表演,才能在美术和灯光上极致的追求,才有可能在影片质量上有所保障。同样气场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导演没有气场,他的片场将会乱七八糟,这里不是说需要极致的法西斯或者火爆脾气,而是要懂得如何控制场面,其中幽默感和严肃都是非常重要的技巧。最后,最最重要的东西,交际能力,总体而言与演员的交流,为演员提供合适的表演场合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使一位一直笑场的演员哭出来,也可以使一位正在很HIGH的演员立刻沉静下来。交际能力是导演能力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没有这个你就被孤立了,而关于导演的众多工作,包括导戏、台词等等其实都和交际能力息息相关。
关于国内诸多关于大学生的电影节、短片大赛等等,其实我自己也有参加一些,有所斩获,但不多,兴趣不大。在国内有很多比赛的情况下,能够获得好成绩或者不能获得好成绩几乎都不是什么特别大的事情,原因有二:第一、影片质量;第二、评委质量。国内现在陷入了一个大量策划比赛的高潮期,估计这样的活动有利可图,当然不排除的确有人是想要挖掘人才。但是很多比赛当你参加的时候,你就没有想要在里面有所斩获,因为你会慢慢发现不是每个评委都是好观众,你会发现某些评委选出来的最佳编剧在逻辑上就立不住,或者台词不着边际,不接地气。你会发现那些最佳影片其实降低了整个电影节的水平(我不是故意在说上影节),剪辑奖基本都是为炫技提供舞台,好莱坞看到中国这一盛状笑了,我是说包括美国电影学院学生在内,剪辑重要的是节奏,而不是炫技好吗。顺便说说好莱坞,首先他们的制作是全球最好的,其次他们不是唯一的,因为他们也需要好剧本需要好的创意,所以极致崇拜和公然反对好莱坞都只能向公众展示你的心胸狭窄和极不成熟。说到这里又得提到导演的另一个要素了——心胸。在国内,观众是需要培养的吗?这个问题很难说,第一观众不傻,第二观众有时候又看不出好片烂片,或者会觉得某些好片难看,这个接受美学的问题太难说清楚,有时候你要么把自己变成拍《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姜文或者把自己变成拍《大话西游》的周星驰,不然很多问题都难解决。
当然,国内的短片很多是不需要心胸一词的,因为很多烂片无需提到心胸一词。稍有一定档次的影片才能涉及到这个问题的讨论,很多时候一个不能接受景深镜头的导演心胸都是狭隘的,一个无法接受全景,远景,大远景的导演心胸都是狭隘的,嘿,你的镜头,你的取景其实已经展现出了你的心胸了不是吗?当你男女主人公分手的时候你的镜头或者可以用特写甚至大特写死死盯住他们,让观众为他们哭泣,或者你可以用一个中近景或者全景或者远景或者就用画外空间去展现呢,一个长镜头,试想一下两种手法所带来的效果吧,试想一下两个人安静的站在镜头画面两端,言语细微,甚至沉默不语,许久许久。无法接受沉默,无法接受长镜头,无法接受冷静的导演在某些处理上都显得心胸狭隘。当然蒙太奇,快节奏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法,例如《梦之安魂曲》这样的视觉系影片,后来被众多喜爱者模仿,例如《记忆碎片》这样在叙事时空上有很大突破性的影片也被很多创作者拿来参照,作为习作未尝不可。但是如果是要做出一部真正意义上自己的作品,那就把你崇拜的形式放下吧,跟随内心的感觉和勇气,选择适合自己表达和影片主题的形式,无论是快节奏的剪辑,或者是一镜到底的长镜,只要合适得当都是可以的。关于模仿的另一个问题是,经典的做法就是经典的做法,很多时候不会出错,也不会有人说你模仿《盗梦空间》的摄影,因为那就是中规中矩的经典派做法,他不会像《梦之安魂曲》、《天地玄黄》中让人过目不忘的延迟摄影,也不会像《不可撤销》里面的无止境的旋转等等,当你尝试模仿越是独特的东西的时候,你的模仿痕迹就被放得越大,不信你问问宁浩。而一部以模仿作为评价词的影片基本上已经不可能称得上上乘了。
言辞偏激,并无不敬。
本文为作者 余庆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7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