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猴王只有一个,但孙悟空形象不是任何人的专利

2016-01-29 13:44


猴年将至,春晚待播。

这段时间本该是媒体曝光春晚排演片段谍照的时候,但关于六小龄童该不该上央视春晚的讨论却将对春晚本身的关注度完全冲淡。

截止到1月28日晚间,央视春晚导演吕逸涛微博第一条内容中留言数已经高达177万。百万网友在呼吁要求央视邀请六小龄童参演春晚节目。

\"\"
有网友甚至表示,“零点敲钟时,六小龄童喊一句\'俺老孙来也\',我就能泪奔。”

在80后和90后的心目中,美猴王只有一个,那就是六小龄童在央视版《西游记》中的形象。

很多媒体在这几天报道中常引用的一组数据是:据统计,1986电视剧版《西游记》重播3000多次,观看人数达到60亿人次,相当于全中国人每人看了四遍。

这句话硬伤很大,但核心意思还是能看懂——央视版《西游记》是中国重播率极高的电视剧,无数人是看着六小龄童版孙悟空长大的。

六小龄童版孙悟空无愧于是最深入人心的美猴王形象,却也完全颠覆了原著中的描述。

吴承恩《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最多的描述就是毛脸雷公嘴:天上仙人、地府鬼怪、西行所遇妖怪、普通凡人都曾多次提及。

一句话,原著里的孙悟空形象更接近于煞星和丑角。但六小龄童在章家四代猴戏的基础上,通过一些个人的发挥,借助电视剧的传播,让很多人相信并且坚定地认为,孙悟空应该就是美猴王这样。

不夸张地说,六小龄童之后,再无美猴王。

张纪中版《西游记》中吴樾扮演的孙悟空是这样:
\"\"
一副典型的尖嘴猴腮样,但已经比周星驰在《大话西游》中的至尊宝形象“美”很多。
\"\"
而《西游降魔篇》中的孙悟空更是和“美”毫无关系,完全沦为恐怖角色。
\"\"
家长带着孩子看到这样的孙悟空,恐怕只能捂住他们的眼睛。

但是,孙悟空本来就是有七十二变。在吴承恩集大成民间传说将《西游记》定稿之后,孙悟空的形象也不再是原著所能束缚。

《西游记》的故事虽然传播很广,但在电视媒介传播之前,孙悟空不一定就比《三国演义》中的关公和《水浒传》中的武松影响力更大。

恰恰是现代电视、游戏等新兴媒介对孙悟空形象多元化、多层次的演绎,让孙悟空在不同的人群中都有了专属的解读。

去年同样引发空前自来水现象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也正因其对孙悟空的形象和成长史做了不同于原著中的解读,从而触动了年青一代的心弦。
\"\"
你看,这个大圣既不同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大闹天宫》中齐天大圣的形象,也与六小龄童的形象几无联系。
人民喜爱美猴王,人民也欢迎有更多对孙悟空形象的新诠释。

美猴王的最好代表出自六小龄童,但六小龄童并不因此具备阻止其他人扮演孙悟空的特权。

57岁的六小龄童因为出演某个饮料的广告微电影,大众对美猴王的回忆由此被唤起——进而群起鼓动六小龄童参演春晚。

其实,春晚的意义正在飞速地缩减,越老越多的年轻人在除夕夜有了自己新的守岁方式。即使六小龄童出现,那么短暂的一刹那留不住多少他的丰姿。

更好的方式是,在六小龄童还能纵跃的年纪,尽快出现在大银幕中。

号称由儒意欣欣和派拉蒙跨国合资,六小龄童导演和主演的《敢问路在何方》尽管于2015年正式启动。但时至今日,在各个专业媒体和网络的检索中,作品的有关信息少之又少。

让人不禁怀疑,这部连西游记和大圣名头都没有打的电影是否已经不幸搁浅。

如果能够依托强大的资本和过硬的制作团队,西游记的故事和六小龄童版美猴王的形象能够在大银幕中完美呈现。
对市场还是亿万观众,这都会是极为珍贵的印记。
本文为作者 票房专家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75306

票房专家

点击了解更多
专注中国电影市场报道和分析的新媒体。立足于微信公众号,面向影视行业从业者和电影爱好者。另类视角观察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犀利点评大片票房表现。
扫码关注
票房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