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弱势频道制作人的逆袭术(五):拍摄技巧

2015-12-09 13:53
如何避免剪辑的成片散发着廉价的味道?如何让节目充满“调查感”,给观众以“发现感”?导演界最好的摄像高桥总结出几点心得。
身在屌丝台屌丝组的高桥先生无奈又骄傲地表示:为了输出质量上乘的电视内容,作为导演的我,也亲自扛起了摄像机!
据本人说,如果在拍摄中,出现如受访者突然情绪失控离开现场的突发情况,摄像本着职责追了出去,而导演却判断空镜头更能体现受访者的心情,再下达要求时就已经来不及了。毕竟这种外拍节目不像室内综艺可以多次排演。
虽然不能百分百排除为节目预算低找借口的嫌疑,但上面的说法听着也有一定的道理。所以本次,站在资深兼职摄像高桥导演的肩膀上,我们来说一说外景拍摄时的技巧与一些注意点。
红花还要绿叶配——画面和声音一样重要
在视频编辑,特别是电视节目视频的编辑时,重点很容易就放到“讲故事”上去了。所谓“讲故事”,也即以声音为主的编辑作业。电视节目实际上是由“画面”和“声音”两者组成的。“声音”包括旁白、受访者发言等。如果只是一味地把力道放在声音的编辑上,会导致两种失败。一、太把台本当回事,忘记可能存在的意外并无视其他可能。二、视频成片缺少吸引人的元素。
关于第一点会在剪辑部分具体讲到。而第二点,一般是因为拍摄时没能得到有足够分量的镜头,于是在剪辑工作时无法投入,使得最后呈现出来的片子浑身散发着廉价味。
避免这种情况也是有门道的。
基础中的基础——动静结合
若要追究拍不出好画面的理由,“那只能说你没有带着这个意识去拍摄。除非不出这个外景,否则就竖起你的天线,尽自己全力去完成这个工作。”这是高桥导演的原话。
比如想要一个表现现在的秘鲁街道仍留存着中世纪殖民时代建筑的画面,正好当地有骑马队,节目组就把他们一起拍了进去。想象一下,如果镜头中只有那么些建筑,少了(动态的)骑马队,画面是不是空空荡荡显得不够丰满?而把两者一起放入画面,既提升了镜头效果,骑马队本身的“中世纪范儿”也和建筑相得益彰。
动静结合,这在拍摄手法中算是一个比较基础的技术。当然仅仅拍完就丢未免可惜,这时候还可以边拍摄边看看有什么值得深挖的有意思的点,就骑马队向街上的人们做采访,思考应该使用怎样的构图等。身为导演,时候都要把“怎样把画面拍得更好”“怎样使画面层次更丰富”等问题牢记心头。比起“糟糕”的评价,“那家伙,节目内容本身没什么意思,拍出来效果倒是不错”总要好得多。
除此之外,高桥导演还总结了提升画面级别的“三感”。分别是“不和谐感”、“调查感”与“发现感”。
实际将趣味融入画面之“不和谐感”
在拍摄过程中,“不和谐感”的捕捉很可能是最重要的。如果说得再简单一些,“不和谐感”其实就是“有趣”的具体画面表现。
《世界ナゼそこに?日本人》(译:日本人为何会在世界的这个角落?)是高桥导演目前主要参与的一个节目。内容主要是向观众介绍生活在世界的各个非主流国家的日本人,并随着节目进程解开“为何会在世界的这个角落?”的谜题。
节目的最大看点正在于“生于主流国家的日本人却生活在非主流国家”这件事。所以拍摄的时候必须要瞄准了这种“不和谐感”,并让它在画面上得以突出。虽然在与本国文化、价值观差异巨大的国家,即使什么都不做也能得到很多“不和谐”的镜头,但靠自己继续将其挖宽、挖深也是导演的重要使命。
以此节目为例,不管旁白再怎么努力地向观众传达在异国生活的不易,如果只是干坐在家中做长访谈,在画面上其实与在日本国内没有差别。只有去到最突出这个国家特点的地方,才能让观众同时在视听上得到更深层的感受。
某期节目中采访了一位在巴拉圭乡下腌制鱼虾的男性。在跟拍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和日本国内不同,因为巴拉圭买不到新鲜的水产,因此必须要越过国境到巴西采购,再回去进行腌制。节目在最后给了完成的干物一个静物拍摄镜头。如果只是把干物摆盘放在桌上的话太普通,为追求“不和谐感”,最终画面中呈现的是摆在巴拉圭的田间小道上的干物。这样一来,也可以更深入地让观众感受到熟悉的腌制作业与异国他乡之间的不和谐感。
与观众一起充满期待之“调查感”
这里提到的“调查感”,也就是要尽可能地在画面中体现出那种让观众有身临其境、跟随节目进程一起抽丝剥茧解开谜题的感觉。
不得不说高桥先生曾经负责过的一个节目《新説!?日本ミステリー》(译:新学说!?日本不可思议事件)。这个节目主要是对已经提出并被普遍认同的学说进行质疑,并给出大胆的新观点,最后对这些观点做实际验证。要说有多大胆,我们可以看一下节目中出现过的“新学说”——伊达政宗是西班牙人?坂本龙马的暗杀是出于对本能寺之变的复仇?圣德太子是预言者?
此类节目到底好看在哪里?那必须是验证调查过程中让人充满期待心跳怦怦的感觉啊!只是单给出一个结论,不仅浪费了节目组四处奔走调查的过程,也无法与观众分享那种紧张刺激仿佛自己也参与其中的代入感。
为拍出这种感觉,有一种特定的同时大家也都比较熟悉的方法——移动摄影。
用这种方式拍出来的镜头,会让观众觉得自己也跟着一起走,可以说是用来突出“调查感”的最佳办法。
假定为了解开谜团,节目组一行需要到普陀寺去采访方丈。比起在对普陀寺的全景进行拍摄后,立即进入采访环节,加入寻找方丈的移动摄影镜头再进入采访显然更有“调查感”。
正因为不是只注重结果的新闻类节目,这种拍摄技巧才显得尤为重要。
调动情绪的关键之“发现感”
“不和谐感”也有了,“调查感”也有了,但在试播时让人觉得缺了点什么的片子并不在少数。归结起来,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按照旁白进程)在目标被发现之前就已经出现在镜头中。二、一直到目标被发现的前一秒都没有出现在镜头中。
第一个原因还是比较好理解的。
假设旁白内容为“夕阳西下,海景美不胜收。就在此时,远处的巨象却朝着这边猛冲!”,可是镜头却在仅仅念到“夕阳西下,海景美不胜收。……“时镜头中就已经出现大象,好不容易营造出来的悬念感岂不是白费?
正确的做法可以有两种。
A:PANNING(上下或左右移动镜头)
先只拍摄海景与夕阳,在旁白大概念到“就在此时”的时候,横向移动镜头,给观众展示大象往前冲的景象。给人一种猛然注意到突发状况的“发现感”。
\"\"
B:ZOOM IN(拉近镜头)
在海景与夕阳的镜头中,从远处向这边冲的大象微不可见。在旁白大概念到“就在此时”的时候将镜头拉近,给人一种找到了想找的东西的“发现感”。
上面两种方法一旦说出来都很简单,原理和为了给人惊喜而把礼物偷偷藏起来的惯用手法如出一辙——为了达到让对方大吃一惊的效果,先把重要的东西藏起来那么一小会儿。一旦把场景换成电视拍摄,这一点就很容易被忽略了。
另外,在调查过程中终于发现了目标,或者在拍摄其他内容的途中偶然发现了目标,如果在这之前突然换了一个镜头,那么“发现感”就一下子减半了。想象一下,如果在节目中寻找宝藏,先是拍摄调查队在山洞里挖掘,然后镜头一转,突然画面中就出现了宝藏的话,作为观众会有什么感觉?“这不会是事先埋好的吧?”
正确做法应该是在挖掘途中,捕捉作为第一发现者的挖掘队员的反应,不管是“铲子好像碰到了什么东西”还是“你们有没有听到金属声?”,这时就应该立即拉近镜头,与观众一起期待宝藏的出炉。
别急着关掉摄像机
在拍摄中,你永远不知道会有什么意外等着你。为了能马上捕捉到这些“意外”,最好能一直开着摄像机。台本终究只是按照经验、推想得出的,一旦进入正式拍摄,捕捉意外比谨遵台本流程更重要。
这里再次要拿《世界ナゼそこに?日本人》(译:日本人为何会在世界的这个角落?)作为例子。某次节目组前往所罗门群岛,采访一位居住在那里的日本男性。在与这位男性一起吃饭喝酒的时候,高桥导演觉得即使开着摄像机,拍下来的也都是各自不堪入目的醉态,因此就把摄像机关了。结果饭吃到一半突然停电,周围陷入一片黑暗。虽然当时摄像机就在手边,但因为已经断电,所以无法捕捉到“突然断电”的瞬间。这本来可以是传达当地生活之苦的非常好的一个素材。发生意外时当事人最自然的反应也能给观众最直接的冲击和感受。外拍不像室内节目,无法暂停说“不好意思这里再来一遍。”
那在什么时候才能关掉摄像机呢?正式结束采访之后吗?
实际上,结束采访之后才是最重要的。例举最见的街头访问。
普通人面对镜头总是不太适应的,如果在美食节目的外景中采访店内的中学生“你觉得味道如何?”如果没有事先排练,那么很可能只得到一个绷着表情的官方回答。而在结束拍摄的那一刻,整个人放松下来,和身边的朋友叽叽喳喳地交换意见的光景才更加有意思吧。这里,工作人员以闲谈等方式进行适当引导也是很重要的。
当然,能一直开着摄像机的前提还是要与受访者达成充分的信赖关系。
虽然看上去都是一些细小的点,但是如果都能很好地完成,也会有不同于大制作的另一番美妙滋味。
本文为作者 上海视能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73256

上海视能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点击了解更多
上海视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智库型咨询服务企业,成立至今有超过十年的专业服务资历。 视能多年自有的智库型创新研发平台和知识管理平台——“小型想象”媒体实验室,是目前公司的核心竞争资源。 连续三年和深圳卫视合作,为频道开发和组织生产包括《年代秀》《大娱乐家》《男左女右》等多档热门节目,全方位定制研发原创节目《夜问》。 同时为央视、山东卫视、北京卫视、山西卫视等提供研发策略服务。
扫码关注
上海视能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