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醒!9部反恐电影,让我们莫忘巴黎之痛
今年1月的《查理周刊》惨剧泪痕未干,法国巴黎又遭遇连环恐怖攻击事件。
此事可谓法国,乃至欧洲历史上空前的震撼性事件。这次恐怖行动无论在战术上和攻击协同上都达到了类似911的水准,是911后欧美社会遭遇的最大规模恐怖袭击。
反恐,对于世界来说更多的是从9.11开始的。当透过镜头看到片片废墟,受伤的人们躺在地上呻吟时,我们很难不动情,也很难不去谴责恐怖主义。
为此,小聊主精选了九部反恐电影,旨在通过对灾难景象的真实展示,提醒大家莫忘前事。
很多时候,电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娱乐和搞笑,还带给我们深思和坚守。
首先以这部国产电影《代号美洲豹》为开始。
这或许是中国第一部反恐题材的电影,想必大家都在CCTV6上看过吧。
这部电影上映于1989年。那个年代,老百姓谈论的大多还是社会治安问题,至于\"反恐\"这个词或许太超前了。
这是张艺谋导演的作品,只不过老谋子从不愿提及它,也长期被大家忽略。
这部电影是葛优与巩俐的第一次合作。当年的葛大爷还是有三分之二的头发的,他演了一个台湾恐怖分子。
这是葛大爷第一次尝试反派角色。目光凶狠、手段毒辣是必不可少的,看着他那一副弱不禁风、瘦干瘦干的样子,想不到耍起狠来还挺似模似样。
应该说,全球除了中国之外,已经没有一个大国可以称的上安全。俄罗斯虽然有普京个人的铁腕,但依然无法避免民航客机受攻击。其根源则在于,当今世界也就只有中国非常明智、也非常对自己国民负责,从而有效的远离国际社会上的一切冲突:联合国常任理事国除中国以外,其他国家都卷入一场或者两场军事冲突。
豆瓣评分:7.8
《慕尼黑惨案》是斯皮尔伯格所拍电影中,题材最敏感的一部,也是他自《辛德勒的名单》和《拯救大兵瑞恩》之后,最重要的一部电影作品。
这部电影再现的是1972年德国慕尼黑奥运会的真实事件。
“黑色九月突击队”枪手行动
当时11名以色列的运动员被一伙来自巴勒斯坦的极端恐怖组织“黑色九月”劫持为人质,要求释放被拘押的巴勒斯坦人。然而,德国警察的武装解救行动最终却演变成了和恐怖主义分子的血腥枪战,而11名以色列运动员则全部遇难。
影片对于恐怖主义的展示是直白的,各种暗杀、爆炸、枪战一应俱全,将恐怖主义的恐怖姿态全面的呈现出来。
豆瓣评分:6.6
《世贸中心》是911事件之后,正面描写此次恐怖袭击事件的电影。时隔五年之后,美国人才敢真正的触碰那个心灵中的创伤记忆。
影片由奥利佛·斯通导演,尼古拉斯·凯奇,玛吉·吉伦哈尔主演,将摄像机的镜头放置在了当年恐怖袭击的主要发生地世贸中心大楼内部。
《世贸中心》以事件为背景,重点以被压在废墟中的两个警员的求生,来突出美国人旺盛的生存意志,从而传达出一种积极的、乐观的情绪。很多时候,面对灾难,求生的意志才是真正的良药。
豆瓣评分:7.7
911事件五年之后,好莱坞诞生了两部有关此恐怖事件的电影。一部是前述《世贸大厦》,一部则是聚焦于被劫航班的《93号航班》。
就在世贸大厦和五角大楼遭到恐怖袭击的那个黑色日子,另一架被恐怖分子劫持“93号航班”却“意外”坠落在宾夕法尼亚洲,机上45人全部罹难。
社会广泛猜测,航班上的恐怖分子本来打算把飞机用以袭击华盛顿。然而机上所有乘客和工作人员却一致抗敌,力挽狂澜,以自己的牺牲保住了更多人的性命。
影片对于恐怖主义的展示是真实的,尽管当时在飞机中发生了什么,现在谁也不清楚。但导演所力图表现的机舱环境和人物状态,却似乎是可以真真切切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也是我们面对绝境时求生本能的正常反应之一。
豆瓣评分:8.2
《逃离德黑兰》根据一篇为名“中情局如何依靠一部假冒的电影将美国人带离德黑兰”的杂志文章改编而成,片名“Argo”来源于年伊朗人质危机时期的一个典故。
影片讲述1979年11月4日,伊朗革命达到顶峰,激进分子猛攻美国在德黑兰的驻伊大使馆,并抓走了52名人质。
与此同时,6名美国人趁乱逃脱并躲到了加拿大驻伊大使馆中,不过以当时的局势,他们被找到甚至被处死都只是时间问题。
为了营救这六名被困者,CIA任命一名精通伪装技巧的特工Tony Mendez负责人质营救事件。随后他设计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计划,把自己伪装成一名电影制片人,被困的6名人质则谎称是与门德兹一起的剧组工作人员。
他们正在拍摄的电影名字正是本片的名字《逃离德黑兰》。
《逃离德黑兰》最终获得第8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剪辑、最佳改编剧本等3项大奖。
豆瓣评分:7.5
由影史唯一一位奥斯卡女性导演凯瑟琳·毕格罗执导的《猎杀本·拉登》汇集前作《拆弹部队》的原班底,聚焦美国反恐十年,讲述世界上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追捕和猎杀行动。
豆瓣评分:7.9
一部记述伊拉克战争前后美国情势的纪录片。
美国因何成为恐怖分子的袭击目标?为何乐于卷入战争?乔治布什的政策与9•11事件的爆发有何联系?而他和本•拉登之间关系怎样演变至宿敌?片中用真实的历史场景,从某个侧面提供了一种解读方式。
豆瓣评分:7.6
《拆弹部队》是一部故事片,也是一部纪实片。
导演运用仿纪实的拍摄手法,避开了好莱坞一贯的战争大片的模式,通过一个拆弹小组的视角,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军在伊拉克的真实生活状态。
摄制组拍摄出来的胶片长达200个小时,最终的使用比率是100:1,这样的比率甚至已经超出了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所制作的那部有名的“浪费电影”——《现代启示录》。
这部电影获得了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6项大奖。总共获奖121项,提名85项。
豆瓣评分:7.5
《勇者行动》讲述了海豹突击队员解救被绑架的CIA特工,并且发现了威胁整个美国的恐怖网络,继而展开全世界范围内的大搜捕和大围剿。
在平淡无奇的外表下,这部电影有一个巨大的噱头:真实。不仅是故事改编自真实的军事行动,而且拍摄地也一一走访了当时的行动地点,更重要的是:在影片出现的枪械都是军械,而不是道具;而且参演的大部分演员都是现役的海豹突击队队员,不是什么参加了几个月军事训练的演员。
另外这部电影还有一点和一般电影不同,它是一部用佳能单反相机拍摄的影片。
---------------------------------------------------------------
在文章的最后,让我们为因为这次恐怖袭击而离去的无辜人民默哀吧!对于恐怖分子,也许有一段话说的特别好:
原谅他们是上帝的事情,我们的事情,是送他去见上帝。在机场抓到恐怖分子就在机场击毙,在厕所抓到就溺死在马桶里!
---弗拉基米尔·普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