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档期也欺负单身狗么?

2015-11-12 17:13
    2015年的双十一以天猫交易额912亿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可同样都是市场,这几天的电影市场却不尽如人意。回首2011年11月11日,正值周五,又逢三个“11”,可谓是千载难逢的好日子,在8号上映的《失恋33天》经过三天的口碑发酵,终于在这一天开始形成了燎原之势,最终报收3.56亿人民币。成为当年最大的票房黑马,从此也召唤出了“光棍节档”,这个如今看来如此坑爹的档期。这个世界真的是什么都不待见单身狗么?还是这样一个“悲伤”的日子真的不适合观影?

    为何这个档期就不成气候,我们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窥探一二。

    首先,很多爱情片瞅准这个档期大多是被《失恋33天》蒙蔽了双眼。这部电影的成功就像《泰囧》一样,有着太多的个性化因素,是很难被再次复制的。比如33天所做的互动营销、新媒体营销、SOLOMO营销,是现在很多影片无法达到的情感共鸣高峰。其次,这部影片当时还伴随着“世界末日”的时代口号,整个大氛围的契合,也形成了为电影保驾护航的翅膀。而现在,人们更多看到的是如何才能丰满自己的荷包。所以,就这一部影片已经“成就”了太多的炮灰电影。
\"\"
    其次,双十一购物这个噱头,可以说是败家娘儿们的创始人马云一手打造的。但是早在2011年,它还并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可是就在2015年,只是睡了一觉,就发现我购物车的东西都失效了。现在,只要你有一个平台无论是手机、平板还是电脑,你就可以随时随地无缝隙上淘宝,而且光看看还不花钱,要是捡到便宜,那更是赚了。可是看电影就不一样了。它不但花时间还花钱,要是看到个烂片,观众更是觉得心都碎成渣渣了。现在小伙伴们已经从0:00就开始抢购,这一天哪还有时间去花钱看电影。所以,预测今后双十一会成为一个更加成熟的购物节而非电影档期。
\"\"
    第三,从大洋彼岸的Facebook、twitter到我们身边的微博、朋友圈,如今我们都生活在一个无论是虚拟还是现实都需要的社交环境当中。一撇一捺,就注定了我们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我们是社会属性的人类,所以三五成伙、成群结队或者至少双人,才是我们的日常模式。而单身狗,则注定是一个人的活动,它无法构成互动。所以,一个人的消费对商家也是大打折扣。因此,从人的生存本性来看,单身的营收是远远逊于双人的消费实力。
\"\"
    第四,这个档期的设置本身也是个悖论。你为单身设置的档期,可是上映的却都是爱情片。难道是故意想对单身狗造成1万点的伤害么?当然,这是从一个比较人性的角度去考虑。因此,这个档期的确是尴尬的,也是不那么妥帖的。这一点的存在也关照了电影本身,电影说白了就是讲故事,最终目的是让观众感受。你一定要让一个单身的人去感受爱人的甜蜜,这未免太不人道了吧。我们固然不能完全迎合观众,但是也不能欺负观众吧。所以,还是请各位片方擦亮眼睛,逃离光棍节档期的怪圈吧。
\"\"
    结语:电影,是艺术作品,因为它从中流露出创作者想让观众感受的故事和情绪;电影,是工业产品,因为它形成了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文化产业;电影,是社会内里,因为它反映了观众的价值观、欲望和恐惧。所以,一个档期的形成是多种的因素慢慢培养形成的,却不是一部电影、一次成功可以马上界定的。因此,希望各家片方知道,上映有风险,选档需谨慎!
本文为作者 瑞瑞1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7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