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X发行系列(三)】发行妇联之华谊兄弟

2015-09-25 16:51
大家好。上期的博纳影业知识分享获得了很多好评,这期继续我们的发行妇联系列,带来的是“美国队长”华谊兄弟。(君寻:喂喂喂怎么就美队了。。。)(雪子:啊啊啊我也不知道,博纳还钢铁侠呢。。。)好了,正片开始:

1993年,电影体制开始全面改革。1994年,带着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大众传媒专业硕士学位和10万美金的王中军回国和弟弟王中磊一起,创立了华谊兄弟广告公司,没想到却成为一个娱乐巨头。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华谊兄弟是一个注定绕不开的话题。

一个广告公司

王中军插过队、当过兵、国家机关做过公务员、下过海、干过个体、接过私活。二十世纪80年代末,他赶上出国潮,毅然决然卖了车,带着妻子远渡重洋。

5年后,他带着学位和10万美元创业基金回了国。回国后他重操旧业,与弟弟王中磊承包了一家华谊展览广告公司。后来注册自己的公司的时候,就沿用了“华谊”二字,又因为是兄弟二人,便加上“兄弟”二字,这就是“华谊兄弟”最初的起源。

\"\"

成立之初,华谊兄弟的主要业务是做一本直投广告杂志。
后来,王中军发现中国的企业没有统一的形象标识,于是开始拓展为企业进行企业形象标准化设计等CI(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企业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业务。中国银行、华夏银行、中石油、国家电力、中国联通等大型企业接连成为华谊兄弟的客户。

这使华谊兄弟挖得了事业的第一桶金,也让华谊兄弟广告成为当时的中国十大广告公司之一。王中军说:“这是太简单的方式,其实国外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中国没有。这不是我创新的,而是我学来别人的方式。”

为了省钱拍电影

1997年,华谊兄弟广告公司销售额已经达到6亿。作为广告公司,为了节省成本,华谊兄弟开始投拍影视剧卖给电视台以换取贴片广告。

于是,华谊投拍了第一部电视剧《心理诊所》,净赚400多万,收益率达到90%以上。

在电视剧上尝到甜头的华谊投资拍摄了第一部电影——姜文的《鬼子来了》,正式涉足电影行业。

\"\"

王中军曾说,那时候,他还没有进军影视业的想法,“作为一个私人广告公司,我们没有任何战略布局、没有宏大的理想。”

投拍《心理诊所》,对华谊兄弟来说,最大的收获不是那90%的收益率,而是结识了对华谊兄弟至关重要的人——冯小刚。

冯小刚时代以及各种第一

1999年,华谊正式开启了冯小刚时代。这一年,华谊800万投资拍摄《没完没了》,换回了3300万的火爆票房。曾有媒体这么形容:“电影院内是观众由衷发出的没完没了的笑,售票处是观众掏出的没完没了的钞票。”

2000年,华谊兄弟和北京太合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5000万成立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同时,果断地签下了冯小刚。一个有雄厚的资金、一个有非凡的电影才华,华谊兄弟与冯小刚从此打造出了赫赫有名的“冯氏贺岁片” 。

\"\"

从2001年的《大腕》到2003年的《手机》再到2004年的《天下无贼》、2008年的《非诚勿扰》,一部部“冯氏贺岁片”票房节节攀升,不断改写国产电影的票房纪录。华谊兄弟的事业开始蒸蒸日上。冯氏喜剧成就了华谊兄弟,也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

2001年,《大腕》让华谊兄弟,也让中国电影扬眉吐气了一回。《大腕》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进行全球分账的影片,也是第一部由中方人员全权主导的中外合拍片。《大腕》收获了空前的成功,制作成本400万美元。虽然投资比例美方略高一筹,但华谊兄弟拥有大陆版权并负责大陆地区发行。

2002年在大陆上映的票房收入是450万美元左右,扣除发行成本50万美元,余下400万美元双方按投资比例分账。海外的情况,在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四个华语区及欧洲上映,海外全部发行成本大约350万美元,由哥伦比亚公司垫付,之后从票房收入中扣除,再与华谊兄弟分账。《大腕》对于华谊兄弟来说,不仅收获了利润,也学习到哥伦比亚公司全球发行的手段、成熟的预算模式等来自好莱坞的成熟体系下的运作方式。

2007年,华谊兄弟投拍《集结号》;这是冯小刚导演的第一部战争片。卸下了喜剧光环的冯小刚,起初并没有什么信心。在当时,战争片很小众,演员也都没什么名气。但华谊兄弟给了冯小刚百分百的信任和支持。《集结号》也没有让人们失望,票房也没有让华谊兄弟和冯小刚失望,狂揽2.5亿票房,成为当年票房亚军、国产片票房冠军。

\"\"

而且《集结号》开创了新型的物料宣传模式,首创人物概念海报;也是中国电影史上,首次银行无担保放贷合作的影片——在这部影片的拍摄中,招商银行投入5000万元无担保贷款,开了中国影视业无担保贷款的先河。当年《集结号》里那些不知名的演员们,如今也都成了角儿。

票房不是唯一

广告行业出身的王中军,在发展影视业务的初期,就想到了票房不是电影唯一的利润手段,他看到了广告的可能性。

华谊兄弟是国内较早进行植入广告的电影公司,且植入成为华谊兄弟投拍影片获得利润的有力法宝。《大腕》、《夜宴》、《天下无贼》等影片大都通过品牌赞助的方式收回了投资成本。

对于华谊兄弟来说,电影只是一条业务线。2004年,华谊兄弟已经开始了影视、音乐、娱乐、经纪等多种业务的全方面发展。2005年,成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

华谊兄弟一路高奏凯歌,从当年的一家小广告公司,成为了娱乐传媒的巨鳄。2009年10月底,华谊兄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成为内地第一家成功上市的娱乐企业,号称“中国娱乐第一股”,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但是,天气不总是晴朗的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民营电影公司,过去20年里,华谊兄弟是知名导演和明星的孵化器,也是中国电影商业化的践行者。从股权融资到银行贷款,从植入广告到版权预售,从院线拓展到全球发行,华谊兄弟一直在摸索电影产业的边界。

但是,在已经过去的2014年,也就是华谊兄弟成立20周年之际,华谊兄弟却第一次丢掉了冠军的位置。曾经,华谊电影被誉为内地“票房神话制造者”。但如今,竞争愈发激烈的电影行业让华谊兄弟如鲠在喉。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华谊兄弟在电影业务方面的能力,但自2009年上市后,华谊兄弟就提出过“去电影化”
念。面对2014年略显惨淡的票房成绩,王中军说:“未来中国电影市场,可能近似美国六大制片公司竞争的格局,你赶我追,各领风骚一两年,没有绝对的老大,没有谁有绝对优势。”

作为一家全产业链公司,2009年上市之后,华谊兄弟也开始了下游建设——开影院。但华谊兄弟影院建设的步伐却相对较慢,至今在全国11个城市,拥有15家影院,预计在明年华谊兄弟要加快影院建设的步伐。

而2014年,华谊兄弟在发行业务上也进行了改革,开始组建地网发行团队,但规模相对乐视等公司较小。在市场竞争远没有当今如此激烈的前些年,以制片为主要优势的华谊兄弟,发行团队几乎只要亮出华谊兄弟和冯小刚就能够大获全胜。不过可惜的是,业务团队没能跟上市场的发展速度,如今显得有些跌跌撞撞。

虽然凭借《奔跑吧!兄弟》大电影的火爆表现,以及《失孤》等影片尚可的表现,今年上半年,华谊兄弟获得了7.5亿票房。但暑期档一役,加之下半年的较量,今年各大公司的排名也许会大洗牌。

最后,我要说一句:尽管如此,我还是非常期待《老炮儿》。


扯两句微票儿拿了发行牌照的事儿。

昨天一天,朋友圈差不多被微票儿拿到发行牌照的事儿刷屏了。微票儿不是唯一一个拿到发行牌照的电商,格瓦拉也有。

只说一句话:电商拿到发行牌照的意义在于,电商以后可以不带着发行公司玩了,但是发行公司却还需要电商的支撑(起码未来两年是这样)。

其实现在电商已经有了自己的地推团队,说他们影响排片也是因为——他们确实在谈排片。。。
行业格局永远都在变化中,也许以后我们可以再聊聊这个话题。

发行系列之三
作者:君寻
出品:蒙太客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本文为作者 蒙太客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70319

蒙太客

点击了解更多
用投资逻辑解读电影的独家平台。由同时拥有电影和投资工作经验的原创作者分享。雪子和毛球里斯特共同打造。可加个人账号jidan201212
扫码关注
蒙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