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圈和互联网圈眼中的对方是什么样的?
2015-09-09 17:55
注:本文版权归「如戏」用户所有,转载请与如戏君联系。
查看原文链接,请点击此处。
互联网圈的人和影视圈的人如何看待对方?
如戏-吴间道 发起此讨论
图为《喜剧之王》剧照,1999
《当互联网遇上电影》
如戏-靳锦
前几天围观了朋友组织的论坛,一个刚刚杀入影视圈的互联网大佬和几个成名的影视大腕对谈。
大佬身穿程序员牌红格子衬衫,外搭貌似哥伦比亚的风衣外套。大佬们各异,有穿西装套装的,有穿棉麻大褂的。当然,某个腕迟到了半个小时。
开场没把大佬吓死。某制片人直接砸场子,说什么 IP,跟电影没半毛钱关系,要谈这个我走人。主持人赶紧圆场,说今天讨论的氛围真好哈哈哈。
之前朋友和我说,大佬前段时间去北影节转了一圈,回来后呼哧直喘气。他在互联网圈纵横十余年,开会都是讲方案,没见过大家聚在一起唠嗑的。
制片人砸完大编剧砸,「IP 就是垃圾堆,能捡到宝贝,但你为啥不去专门卖宝贝的地方。」大佬说,互联网帮到了文学、游戏、动漫,一定可以帮到电影。
主持人转个话头,请影评人徐皓峰老师发言。好遗憾没看到徐皓峰的脸色。作为《一代宗师》的编剧,三部成片的导演,他估计在感叹主持人没看百度百科。
徐皓峰讲 IP,还不如让大佬讲讲什么是蒙太奇。他扯了半天自己学画画的经历,说专业的创作者是不表达,而留下让读者解读的空间。这是个很高明的理念,值得玩味和延伸。但毫无意外,主持人和大佬都傻掉了。
另一个年轻编剧力挽狂澜,盛赞大佬旗下 IP 如云、佳丽三千,只需要改编得当,无疑是救市之举。可是怎么改编呢?需要编剧。怎么培养编剧呢?大家又傻掉了。
大佬很心痛,我就不明白了,我做网络文学,一批作家登上富豪榜,我做游戏,一年上千亿产值;互联网就是小步快跑,用户体验,然后产品迭代。但这个影视你们就是闭门造车,时灵时不灵,大导演大卡司扑街的比比皆是,你们就不能试错吗?这就是赌博啊。
艺术就是赌博啊。赌天赋,赌运气,赌天时地利人和。
我要帮助你们,大佬说。就差说出「你们的劣根性」。
告诉我怎么办,大佬问。大编剧耸耸肩,说我公司七十多个编剧,我都不知道怎么办,连让他们保持手机开机都很难。
制片人说,培养编剧以五年为单位。又不是收割韭菜,一茬一茬的。
导演说,互联网主要做产品电影,别开编剧会了,开产品会更合适。
制片人莫名愤怒起来,电影首先是文化,文化!然后才是娱乐产品。你们要挣快钱就挣去,要真想为行业做贡献,以二十年做规划。
大佬说我真的想做长期。他也默默念了一句,当然,我也需要保证股东回报。
另一个编剧问,别扯那么多没用的,我就问一句,跟你们谁对接剧本的事啊。
大佬说,某某。
沙龙基本就结束了。大家合影留念。媒体纷纷抱怨点太散,通稿不好写。主持人和大佬松口气。但估计他们还得花很长时间才会发现,那个某某其实是个草包。而且大家都知道。
图为《喜剧之王》剧照,1999
一个站在风口,一个站在浪尖
如戏-匿名用户
在纯互联网公司和纯影视制作公司,纯影视策划公司都待过,也待过不少的剧组,讲点趣事。
---- 某一家互联网公司的个别同事怎么看影视圈 ----
1.在互联网公司的时候,同事们听闻「影视圈」的态度往往是:哇!有什么八卦分享一下!XXX 真的是 GAY 吗!是不是所有女明星都被潜规则过!....啧啧啧贵圈真乱…
他们是将「影视圈」等同于「娱乐圈」的...其实我也想被年轻漂亮的女导演潜呢(雾
2.在互联网行业,「大数据」在年轻一代从业者中的印象,很大部分从「不明觉厉」转向了理性认知。
关于「大数据」的讨论实在太多了,定义也可以在百科上搜到,此处不讲了。
只强调一点:「大数据」和「数据分析」不是一回事。
有那么一阵儿,影视圈拿「大数据」讲故事的情况特别多,「大数据」指导营销策略、「大数据」分析观众属性、甚至原本很健康很无辜的票房数据分析也被冠以「票房大数据」的概念。(事实上这些全是常规的数据分析行为,而不是「大数据」本身。)
那时候同事们基本是「盒盒连我们都讲不明白大数据,你们行业说大数据的 99% 是忽悠」。
3.你是编剧喔!一定特能写吧!帮写一下 XXX 的文案吧!
4.某部片子很烂,认定是某一位个体的责任(往往是导演和编剧)。
5.你们一年票房规模才几百亿啊...
6.影视圈的人,都很会社交。
7.行业不规范,平均教育程度不高。
基本上我待的那家互联网公司的同事,不代表「互联网圈子」啊,对「影视圈」的理解是比较正向的——他们为创造电影而服务,但是经常生产烂片。
咦,写完突然发现,这不是某家互联网公司个别员工的特点...基本也是所有其它行业人想到影视圈会有的认知。
---- 影视圈个别同仁是怎么看待互联网圈的 ----
1.热潮,得赶。
2.这年头大家都懂互联网,知乎、新浪微博、SNS、谷歌亚马逊阿里巴巴和锤子手机我很关注的,却分不清 PV 和 UV 还有 DAU 的区别。
3.理工死宅,码农,设计师,CEO 经常穿个短袖就敢上杂志 cover。
4.工资真高。
5.互联网+影视,两个热钱滚滚的行业,必然容易拿到投资人的钱。(事实证明过去两年无论互联网人做的类似项目,还是影视人做的类似项目,在资本市场上,都不算受青睐)
6.虚,一个破 App 能拿到几千万的融资去烧啊妈蛋!我要拍的戏怎么没人给钱。
7.互联网企业创业的成功率,和我们拍出卖座好电影的成功率,五十步笑百步尔。...
其实看来看去,无非两个行业,一个站在风口,另一个在浪尖。满是机遇,满是星辰和大海,脚下也是一片软绵绵需要夯实的浪花。
查看原文链接,请点击此处。
互联网圈的人和影视圈的人如何看待对方?
如戏-吴间道 发起此讨论
图为《喜剧之王》剧照,1999
《当互联网遇上电影》
如戏-靳锦
前几天围观了朋友组织的论坛,一个刚刚杀入影视圈的互联网大佬和几个成名的影视大腕对谈。
大佬身穿程序员牌红格子衬衫,外搭貌似哥伦比亚的风衣外套。大佬们各异,有穿西装套装的,有穿棉麻大褂的。当然,某个腕迟到了半个小时。
开场没把大佬吓死。某制片人直接砸场子,说什么 IP,跟电影没半毛钱关系,要谈这个我走人。主持人赶紧圆场,说今天讨论的氛围真好哈哈哈。
之前朋友和我说,大佬前段时间去北影节转了一圈,回来后呼哧直喘气。他在互联网圈纵横十余年,开会都是讲方案,没见过大家聚在一起唠嗑的。
制片人砸完大编剧砸,「IP 就是垃圾堆,能捡到宝贝,但你为啥不去专门卖宝贝的地方。」大佬说,互联网帮到了文学、游戏、动漫,一定可以帮到电影。
主持人转个话头,请影评人徐皓峰老师发言。好遗憾没看到徐皓峰的脸色。作为《一代宗师》的编剧,三部成片的导演,他估计在感叹主持人没看百度百科。
徐皓峰讲 IP,还不如让大佬讲讲什么是蒙太奇。他扯了半天自己学画画的经历,说专业的创作者是不表达,而留下让读者解读的空间。这是个很高明的理念,值得玩味和延伸。但毫无意外,主持人和大佬都傻掉了。
另一个年轻编剧力挽狂澜,盛赞大佬旗下 IP 如云、佳丽三千,只需要改编得当,无疑是救市之举。可是怎么改编呢?需要编剧。怎么培养编剧呢?大家又傻掉了。
大佬很心痛,我就不明白了,我做网络文学,一批作家登上富豪榜,我做游戏,一年上千亿产值;互联网就是小步快跑,用户体验,然后产品迭代。但这个影视你们就是闭门造车,时灵时不灵,大导演大卡司扑街的比比皆是,你们就不能试错吗?这就是赌博啊。
艺术就是赌博啊。赌天赋,赌运气,赌天时地利人和。
我要帮助你们,大佬说。就差说出「你们的劣根性」。
告诉我怎么办,大佬问。大编剧耸耸肩,说我公司七十多个编剧,我都不知道怎么办,连让他们保持手机开机都很难。
制片人说,培养编剧以五年为单位。又不是收割韭菜,一茬一茬的。
导演说,互联网主要做产品电影,别开编剧会了,开产品会更合适。
制片人莫名愤怒起来,电影首先是文化,文化!然后才是娱乐产品。你们要挣快钱就挣去,要真想为行业做贡献,以二十年做规划。
大佬说我真的想做长期。他也默默念了一句,当然,我也需要保证股东回报。
另一个编剧问,别扯那么多没用的,我就问一句,跟你们谁对接剧本的事啊。
大佬说,某某。
沙龙基本就结束了。大家合影留念。媒体纷纷抱怨点太散,通稿不好写。主持人和大佬松口气。但估计他们还得花很长时间才会发现,那个某某其实是个草包。而且大家都知道。
图为《喜剧之王》剧照,1999
一个站在风口,一个站在浪尖
如戏-匿名用户
在纯互联网公司和纯影视制作公司,纯影视策划公司都待过,也待过不少的剧组,讲点趣事。
---- 某一家互联网公司的个别同事怎么看影视圈 ----
1.在互联网公司的时候,同事们听闻「影视圈」的态度往往是:哇!有什么八卦分享一下!XXX 真的是 GAY 吗!是不是所有女明星都被潜规则过!....啧啧啧贵圈真乱…
他们是将「影视圈」等同于「娱乐圈」的...其实我也想被年轻漂亮的女导演潜呢(雾
2.在互联网行业,「大数据」在年轻一代从业者中的印象,很大部分从「不明觉厉」转向了理性认知。
关于「大数据」的讨论实在太多了,定义也可以在百科上搜到,此处不讲了。
只强调一点:「大数据」和「数据分析」不是一回事。
有那么一阵儿,影视圈拿「大数据」讲故事的情况特别多,「大数据」指导营销策略、「大数据」分析观众属性、甚至原本很健康很无辜的票房数据分析也被冠以「票房大数据」的概念。(事实上这些全是常规的数据分析行为,而不是「大数据」本身。)
那时候同事们基本是「盒盒连我们都讲不明白大数据,你们行业说大数据的 99% 是忽悠」。
3.你是编剧喔!一定特能写吧!帮写一下 XXX 的文案吧!
4.某部片子很烂,认定是某一位个体的责任(往往是导演和编剧)。
5.你们一年票房规模才几百亿啊...
6.影视圈的人,都很会社交。
7.行业不规范,平均教育程度不高。
基本上我待的那家互联网公司的同事,不代表「互联网圈子」啊,对「影视圈」的理解是比较正向的——他们为创造电影而服务,但是经常生产烂片。
咦,写完突然发现,这不是某家互联网公司个别员工的特点...基本也是所有其它行业人想到影视圈会有的认知。
---- 影视圈个别同仁是怎么看待互联网圈的 ----
1.热潮,得赶。
2.这年头大家都懂互联网,知乎、新浪微博、SNS、谷歌亚马逊阿里巴巴和锤子手机我很关注的,却分不清 PV 和 UV 还有 DAU 的区别。
3.理工死宅,码农,设计师,CEO 经常穿个短袖就敢上杂志 cover。
4.工资真高。
5.互联网+影视,两个热钱滚滚的行业,必然容易拿到投资人的钱。(事实证明过去两年无论互联网人做的类似项目,还是影视人做的类似项目,在资本市场上,都不算受青睐)
6.虚,一个破 App 能拿到几千万的融资去烧啊妈蛋!我要拍的戏怎么没人给钱。
7.互联网企业创业的成功率,和我们拍出卖座好电影的成功率,五十步笑百步尔。...
其实看来看去,无非两个行业,一个站在风口,另一个在浪尖。满是机遇,满是星辰和大海,脚下也是一片软绵绵需要夯实的浪花。
本文为作者 如戏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69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