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刺客聂隐娘》的一些想法

2015-08-31 00:07
首先承认一点,我个人并不是侯孝贤的粉丝,看过的侯导电影并不多。仅有《风柜来的人》《悲情城市》《最好的时光》以及《恋恋风尘》,对侯导的作品敬佩有余,但是这部聂隐娘并没有很深地打动我,所以可以很客观地去评价他。
《刺客聂隐娘》是一部期待已久的电影,毕竟这十几年以来,中国电影还从未在戛纳得过大奖(之前仅有杨德昌和王家卫获得过最佳导演,如今杨德昌已离世,华语导演中恐怕也仅有王家卫和侯孝贤还能动辄七年花费千万细心雕琢出如此珍贵的艺术品)
对于这部《刺客聂隐娘》我想谈的主要是侯孝贤导演对于电影语言的非凡创造力,以及反常规的拍摄手法,以至于二刷完之后依旧回味无穷,原本计划三刷完之后写一篇专业角度的分析,因为最近几天看到了太多关于聂隐娘的影评,但细细看来基本没有一个对路的,基本属于软文范畴,我用一句话总结就是“这部电影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但是当我二刷完,我发现电影中还有很多细节点,包括导演的运镜,声音的处理,景深关系,调度关系,诸如此类问题我还是搞不懂,并且在二刷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知识的欠缺,这种欠缺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对于唐朝历史文化的欠缺,易经文化的生疏等等,因此,我认为自己并不能提笔写影评,因为真的不配,就像那只青鸾,见类则明,见不类则绝,面对这部电影更多的是一种“无言以对”的想法。
但是,这部电影依旧在我脑海中徘徊,所以还是想写点东西,否则总会萦绕在心中挥之不去。
说说我自己的一些看法,关于这部电影,能启发我的点,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1. 剪辑方面
有朋友说剪辑碎,这个我先不提,我先说说他手法的突破,在看聂隐娘之前我看到一篇分析侯孝贤电影的文章,我截了个图大家看一下:
\"\"
大概意思就是侯孝贤电影的剪辑讲究的是“气韵生动”不拘泥于蒙太奇,要的是大感觉,类似于中国古诗中的骈文,在聂隐娘中同样是这个调性,我今天又回味了一下,确实如此,我拿我以前画画时的经验来谈,我认为绘画当中初笔阶段的大关系解读与电影剪辑中的蒙太奇很像,画画看大关系要的是整体效果,即所谓黑白灰关系是否妥当,这是最基础的要求,因为他直接关系到你对于事物的造型塑造能力,而在电影中,剪辑的蒙太奇是否连贯,镜头组接是否恰当又直接关系到整个故事的讲述是否完整。而跳出这些来看,何谓绘画的高境界,高境界是你既有大关系又有气韵,何谓气韵,说得通俗一些就是灵动,有灵气,有时画肖像画,人物造型很结实,但是却并不像这个人,因为你没抓到这个人的气韵,所以你充其量是把这个人画完了,但却没把他“画活”。一般的电影,能用剪辑手段把故事讲明白已经是完成了最基本的工作,但侯孝贤却要与众不同,所以他在聂隐娘中做了更大胆的尝试,摒弃了常规意义上的剪辑,要营造的是一种氛围,前期铺垫,最终呈现出一种余韵,这是侯导独特的剪辑美学手法,其实换一种解读:这种剪辑我认为是完整呈现中华文化的一种大胆尝试,就像我们中医讲究号脉看病,尤其是在古代,有些医生是“牵线号脉”医生所把握的同样是“大关系”“大感觉”人活一口气,这一气可定乾坤。但我们看西医就并非如此,西医很客观,可能直接叫你去做个心电图之类的,然后通过你所拍的片子,告诉你病症在哪,就像电影中的蒙太奇剪辑,一是一,二是二地把镜头组接在一起,有非常缜密的客观指向。我在其他文章中也看到了相同的理论,是聂隐娘这部电影的剪辑师的陈述,我同样截了图:
\"\"
2.   声音方面:
第一次看的时候就已经被声音所吸引,尤其是其中的一个经常反复出现的鼓点声吸引了我,第二次看我看地更认真,不,准确说是听得很认真,耳朵直接竖起来了。我发现那鼓点出现的节奏密度是有规律的,那是聂隐娘出现的前哨预兆,后来和朋友交流再次印证了这个想法,第二次看的时候,每每听到这鼓点声,我仿佛感受到聂隐娘以第三视角(一个极其抽象的维度)出现在银幕上,俯瞰着周遭的事物与那些抽丝剥茧的人物关系。这层关系极为隐秘,但是那种内化的感觉又非常过瘾!
3.   侯导的“写实主义”追求
同样还是因为声音,在二刷的时候,通过声音,我感受到了这种强烈的写实主义美学追求,可以细细品来,电影中所拍摄的场景都是极为开放的,侯导的同期声做的太精美了,声音的设计极为丰满,有层次,可以听到蝉鸣,水流,风动,甚至是帷幔漂浮的声音,细想,你可以触摸到这个空间,甚至可以丈量出空间的大小,以及人物的调度关系,这种真实是震撼人心的,很少有电影能够做到这些。
4.   时空的处理
第一处令我印象深刻的空间处理是道姑坐在屋内(我们没有看到道姑,但是仅凭声音的广度可以推测出她的具体位置)聂隐娘跪在门口那场戏,即为下图:
\"\"
道姑并未出现,但是她的声音已经萦绕到了整个画面,外景的空旷与内景仪式般的声音形成对抗,一种冲突油然而生,道姑的话像是一剂咒语强行注入空间,此刻时空凝固,隐娘跪而不语。
第二处另我印象深刻的空间处理是聂隐娘刚刚返家时洗澡那段与公主抚琴那段有一个对接
\"\"\"\"
请注意这段对接的时空处理:画面显示的是隐娘在追忆往事,而声音扶之的是公主所弹的悲鸣之音,公主长久以来与隐娘相处,要比任何人都了解她,看电影时我们能感受到隐娘与世人的疏离包括自己的父母,因此这段描写有一种“借公主之声诉自己之苦”的含义,并且画面与声音是两种不同的时空观念,因此这里既有时空的杂糅又交代了隐娘的心境,怎一个妙字了得。
5.   灯光的处理
有一段灯光处理恰当表现出聂隐娘“一个人,没有同类”的心境,暗示与父亲的情感割裂。
在灯光处理上,当聂隐娘为父亲喂药时我们看到那灯光冷地令人寒澈心骨,而同样是相同场景下,磨镜少年为聂隐娘敷药的戏中,光却是暖的(侯孝贤也在访谈中透露之所以选择妻夫木聪饰演磨镜少年这个角色是因为他阳光,而我们看电影时能感受到磨镜少年这个角色恐怕是整部电影中唯一一个带给聂隐娘温暖的角色,在此处导演还删节了磨镜少年思念妻子的戏份,为的就是减少聂隐娘心中的痛苦)
\"\"\"\"
6.   构图的处理
在聂隐娘里有几个空镜看的入迷刚看时我就觉得那空镜实在用的妙然后就在想我靠导演不会真是在等云动了才拍吧现在看可能真有这层原因聂隐娘和田元氏第二次厮杀在厮杀前有一个云动的空镜当时那个构图开始松动后来开始变满好似诉说着聂隐娘对往事的追问因为我觉得她是很恨田元氏的有种风雨欲来风满楼的态势。后来我还在想,导演不会真的等到云动了才拍戏吧,后来看到了摄影师李屏宾的解答:
\"\"
在磨镜少年与聂隐娘的单画面镜头中,导演在构图中采用了大片的冷蓝色调,而底部的暖黄色调似乎在寓意着磨镜少年在本片中的作用:聂隐娘生命中的一抹暖色。
\"\"
最后,面对《刺客聂隐娘》上映来的风波我想简单说几句。首先声明这是一部挑战观众观影体验极限的电影。需要你在看片前研究剧本以及大纲否则你看完之后就是不知所云。其次如果你买票去看这部电影但是你的观影体验很差那你可以选择睡觉或者离开。但前提是请不要打扰到周边的观众。因为这部电影对于声音的要求很高。但凡有细微的噪音都会影响影片的整体细节以及你的观影感受。并且不要在网上破口大骂“这是华语烂片”因为“只能说你没看懂,不能说你没看见哦”最后如果你觉得这些要求过于“无理取闹”那可以像桃姐说的那样:去旁边的屋子观摩《百团大战》祝你观影愉快。
本文为作者 于宏照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69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