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科幻片为何不能「接地气」?

2015-08-19 12:24
注:本文版权归「如戏」用户所有,转载请与如戏君联系
查看原文链接,请点击此处

如戏用户-五指毛 发起讨论:中国本土科幻片的“接地气”问题

之前和朋友讨论过科幻片的创作,撇开审查制度、特技制作水平等问题,有很多人都会直接说到一个关于中国本土观众对科幻片的认可度问题,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是否“接地气”。

一种常见的观点,有的人认为我们本来就是在这种审查禁锢以及唯物主义教育过剩的环境下长大的,因此我们可以接受欧美电影甚至香港电影中的科幻(时间穿越,生化机器人,超自然现象,未来世界),但对这些故事发生在中国大陆就会不认同,会天然排斥——因为很难相信这些故事会发生在我们身边,会觉得很假很矫情,很难产生移情作用。

\"\"

如戏用户-张小北 观点:

我因为工作关系,接触过大量的国产科幻故事和剧本,自己也写过三个科幻电影剧本,按照不那么严谨的说法,依次可以分为「硬科幻」、「软科幻」、「轻科幻」……

然而,你知道,然并卵。

我倾向于认为,中国观众对国产「科幻类型片」在情感接受上是有障碍的,也就是你说的「移情障碍」或者「接地气」的问题。主要原因倒不是因为中国观众科学素养不够,其实就是作为中国电影的一种类型,中国「科幻片」还没有来得及和观众建立起「市场契约」。

这种所谓的「契约」是需要靠大量的创作尝试和市场互动才能建立起来,而我们现在处于市场倒逼创作的环节,现阶段直接给观众硬塞一种不成熟的电影类型,必然会遇到观众消化不了的情况。

一种成熟类型如何进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新市场,其实有成熟经验可以借鉴。就是「科幻」+「市场认可类型」+「微创新」,就如同鸡尾酒一样,慢慢混搭着来,总能找到合适比例。但这个经验对于某个具体创作或商业行为来说,就不具备实际的借鉴意义,因为不能保证某部具体作品在毫无市场反馈或创作借鉴的前提下,就能获得市场和观众的认可。

因此,现阶段的中国科幻片,要么是低成本创意型,要么是高成本票房炸弹型,很难找到中间路线。低成本可以靠创意类型寻找某类特定观众群体,高成本可以依托成熟类型和模式覆盖市场基本群体,中间成本就比较尴尬了,两头都有可能靠不着。

从我自己的创作经验来说,一开始写科幻故事肯定是奔着最牛逼最前沿的科幻创作思路过去的,核心科幻概念不夸张地说放在北美也是主流略超前的,故事类型也是成熟商业类型模式,但问题就在于,科幻+主流商业类型 放在一起之后,大家很快就面临一个现实问题:谁来演?

这种成本的电影肯定要找一线明星来演,但中国的一线明星谁能演科幻电影?明星的市场形象和定位都是依靠以往作品来界定的,那么面对一个几乎完全陌生的类型,过往经验全部失效,用谁都是冒险,完全无法预判市场风险。

而且坦率地说,因为中国一线明星以往作品所塑造的市场形象和定位,把他们中的大多数放进一部科幻电影中,总会觉得有些隐隐的不对劲。这个问题,不是创作环节能解决的。

那就退而求其次,降低科幻元素,走软科幻路线吧。然后,就迎面撞上了一堵名叫「审查」墙……软科幻就必然和现实结合紧密,而且又要有幻想元素,但是我们当下的审查环境和机制,似乎不太允许你想的太多……

最后来点轻科幻吧,反正意思到了就行,总要趟条路出来嘛。走着走着,发现这条路似乎又回到了老路,只是强行给自己贴了块叫「科幻」的膏药。这种东西,似乎和「科幻」没鸟毛关系了……

最后的最后,我觉得中国观众其实什么成熟电影类型都能接受,现在的观众只要愿意,什么电影都能看到,国产科幻片真不算什么惊世骇俗的东西,有什么不能接收的呢?

只是,这个接收的「度」在哪里?作为一个随时在变化的变量,国产科幻电影中的「科」+「幻」的比例该如何搭配?这些问题的答案,我觉得只能靠市场上前赴后继的螃蟹客来摸索了。起码,我们能知道,什么是现在不该去做的。

有点悲观,但是,药不能停。

如戏用户-王义之 对以上观点补充:
可能还是得回到幻想这件事情来思考,我个人角度倒是认为不一定非要执着于“科幻”上,立足“奇幻”上去思考可能会更管用一些。对观众来说,科不科不重要,幻不幻才重要,在奇幻电影中加一点科学,比在科幻电影中加一点奇观,表面上看似乎差不多,但可能观众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

…………………………………………

如戏用户-姚雨菲 观点:

作为一个文科生,我觉得问题出在哲学文化根源上。

静观西方哲学史和现今依旧存在的文化差异问题,很容易就可以找出上述科幻作品对应的哲学思考:

《银翼杀手》:外星移民,混乱的未来——客观唯心主义,以及种族差异所造成的混乱。
《黑客帝国》:相信我们所处的世界是虚幻的——赫胥黎不可知论、笛卡尔“普遍怀疑”。
《终结者》:末世情节,生化机器人——《圣经》中的末世情结、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具体即机器人是否和人一样具有存在价值和意义。

其他的不再举例,但我相信这些科幻影片所讲述的核心,一定是西方人骨子就接受的哲学思想或者现今依旧未解决的文化问题。但这些对于中国人是陌生的,所以题主觉得如果这些科幻故事发生在中国是难以接受的。

但为什么中国人对能产生科幻的哲学思想陌生呢?

因为我们所接受的主流价值观来源于儒家学派,“子不语怪力乱神”,儒家关注的重点在与“人”,在于复杂的人际关系处理和在人世的修身养性。连最基本的关于死亡的疑问和幻想,都被孔夫子一句“未知生,焉知死”顶回去了,可知有多少科幻思想被扼杀在摇篮里。

那么中国就完全没有科幻的哲学土壤吗?

也不是。

道家思想。

“庄周梦蝶”和笛卡尔的怀疑论几乎是相通的,而且个人认为中国道家的“仙界”世界观比西方的“天堂”更有意思一点。
基督教中要进到天堂,是必须脱离生的,必须经过死,经过审判,进入可以说是另一个次元——没有烦恼的天堂。
道教没有这个,道教神仙世界跟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是统一的,从这个世界到那个世界去可以是一个自然生命的延续。道教没有另外的世界,不是说有另一个神仙世界,跟我们的现实世界是不沾边的。

宇宙只有一个,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儒家、道家始终坚信的,从来不相信这个宇宙之外,天地之外还有一个其他的世界(所以我们自身的传统就是否定平行世界的)。而是我本来的生命就可以过去,我不一定要经过死的代价,但是要有一个转换。

而这个转换,就是修炼的过程。

所以,一个普通人通过怎样的修炼,进而得到一种可以帮助或毁灭其他普通人能力,最终达到一种超然的心境 的故事,才是最传统的中国本土可以有的科幻故事。(这个修炼还一定要和科学搭边,不然就是玄幻了...)

当然不是说中国科幻电影就一定只能走这种模式,只是从传统文化角度分析,为什么现在市场上已有的科幻题材为什么硬放在中国背景可能会不接地气...(终于扯回来了......累死宝宝了- -)

仅个人观点,欢迎探讨~

如戏用户-潘越 对以上观点补充:
所以玄幻和妖魔鬼怪的异象是我们最火的题材和元素。

如戏用户-五指毛 对以上观点补充:
其实我觉得没有那么复杂,日本的科幻题材太多太多太多了,韩国也有科幻题材,他们同样是生活在东方哲学中的人,中国人看欧美科幻也没任何问题,80 年代也出现过科幻小说热,香港这种殖民地社会就更不说了,说到底还是审查制度和思想禁锢的问题吧。

另外哪怕在我国的这种文化审查制度下,SF 迷也还是很多的,科幻杂志里的本土科幻小说虽然整体质量不高,但内容还都是立足本土的。

如戏用户-姚雨菲 对以上观点回复:
日本民族本身有极强的自审意识和身为岛国的畏惧心理,所以日本的科幻题材和主流欧美的还不一样...能接受和自己能产出也不一样...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我能想到貌似只有《三体》了,还在拍是么?不过貌似不能期待太高的样子- -...

如戏用户-五指毛 对以上观点回复:
日本是影视制作在硬件上有缺失,而且他们的大量人才都流到 ACG 中去了,ACG 中的科幻和美国有区别,但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一样,可以说日本 ACG 的科幻设定不但不落后于美国,甚至可能有点超前…

………………………………………………………………

如戏用户-五指毛 对于此讨论的更多描述:

为让讨论有依据,我选取了几部外国的科幻电影,并按照从硬到软排序,如果这些电影反映发生在大陆的故事,由全大陆演员出演,制作水平尚可(不奢求达到好莱坞水平,但至少不是雷片),国内的普通观众会产生移情障碍的问题吗?

《银翼杀手》:外星移民,混乱的未来
《黑客帝国》:相信我们所处的世界是虚幻的
《终结者》:末世情节,生化机器人(黄晓明主演……………………吗233)
《疯狂的马克思4》:废土故事
《第九区》:外星人为重要角色,带有影射种族隔离的故事
《超时空接触》:和外太空的故事
《黑暗扫描仪》:赛博庞克式的未来社会
《另一个地球》:平行宇宙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地球的历史,人类的历史
《彗星来的那一夜》:平行世界
《黑镜子》:相对接地气的科幻故事,身边的“简单”科技如何改变我们

其实黄建新在 1986 年已经拍过一部《错位》,如果类比的话调性有点像《黑镜子》系列,也是软科幻故事,以当时的制作水平来说,算是一部挺不错的作品,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以下为剧情简介:

错位的剧情简介 · · · · · ·
为了应付文山会海,赵书信做了一个与他一模一样的机器人。他对机器人说:“我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干一些自己想干的事,现在好了,你可以去干我不喜欢干的事了。”机器人也烦了,它对赵书信表示,也希望像人类一样,有个性。当有一天智能人多了,就联合起来,拥护赵书信做领袖。赵书信断然的拒绝了。有一天机器人擅自在家接待了他的下属杨丽娟,它答应帮杨丽娟调动工作,并同她一直去喝酒。赵书信发现后很气愤。可机器人却问他:“我们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主仆,君臣,还是平等关系?”赵书信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机器人越来越不听指挥了。终于有一天,他按下了红色的按钮。机器人顷刻被毁灭了。

我知道这个讨论的结果自然是然并卵,审查制度一直存在,制作水平也并不是一下子能窜上去,恐怕最有可能实现的也就是《彗星来的那一夜》《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也许只能让这个男人在中国近代史到 1990 年之间刚好都不在国内,所以不了解那段时间中国发生了什么事)和《黑镜子》了吧。

大家觉得普通观众(需要强调是普通观众,不要拿看阅片几千部的影视工作者和资深影迷来比较)的移情会有障碍吗?

我个人有自己的倾向,但希望听听大家的看法…

\"\"
本文为作者 如戏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68799
「如戏」有一个理想——为全世界的影视行业从业者提供一个温馨的客栈。在我们看来,所有正在、准备乃至曾经为电影奉献着青春和热情的人,都是如戏小栈的客人。
扫码关注
如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