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布光连载一——转自《数码影像时代》

2012-06-30 12:00

这一系列布光文章是我花30块钱从网上买的,来的很不容易,但是里面的种种布光理论和技巧却让我受益匪浅,布光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尤其是电影故事片的布光,如今国内能够系统传授布光理论的书籍很多,但是真正具备实践指导作用的布光技法却少之又少。我们知道三点布光,知道轮廓光,知道顶光底光,知道色温和各类灯具,但为什么布出来的光还是那么生涩,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也说不出这么布光的所以然来。
最大的原因,我认为是缺乏实践经验!我们所知道的布光理论,有时候看了几十本书,还赶不上在片场经历一天所学到的有价值。
而这篇文章,恰恰就能弥补我们因为缺乏实践经验而造成的缺欠,它不是在干瘪的阐述布光的意义,而是实实在在的告诉我们如何去布光,如何布出来立体,如何布出来有环境层次,如何布出来人物好看……
当然,文章是文章,在充分消化了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亲力亲为的布光实践也是必不可缺的,布光某种程度上,先是是一门实践的技术,然后才算是一门艺术。
这篇布光系列文章一共分为五章,我会依次进行转载。部分图片因为购买的时候就缺失,所以只能靠大家自行想象,对于这一点深表歉意。

电影布光连载一
艺术是生活的反映,电影光影也是如此,它是通过模仿自然来达到表现生活的目的。
电影故事发生地点各色各样,由于人居环境的多样性,次生光分布情况也各色各样,甚至可以用“散漫无序”来形容。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秋季的黄昏,斜阳变动很快,每隔五分钟会发生一种景象,城市和农村的黄昏也大不相同。
在传统的绘画教育中都要求学生观察和模仿自然界的“一次光”和“次生光”对物体所发生的影响,要求学生既要看到“一次光”和“次生光”存在,又要画出“一次光”和“次生光”的面貌。通过这种训练要求学生把物体的“三大块”、“五大面”变化烂熟于心,能够做到自由调节。
摄影“PHOTOGRAPHY”,由PHOTO+GRAPHY组成,是“用光+描绘”意思。电影的记录是实实在在的,常常作为历史证据使用,改变着人们的世界观。电影艺术的特点就是“真实性”,光的语言理应需要做到自然生动,也就是“临场感”。
灯光师模仿一次光是无法做出“临场感”的,需要辅助工具来帮助解决问题。于是产生了“辅助光线”(Fill Light)的概念。另外为了区别概念,又把模仿“一次光”命名为“主要光线”(Key Light),简称“主光”。
这样灯光处理上有了“辅助光”的说法,简称“辅光”。辅助光的好处可以帮助主光来完成电影模仿生活的“真实气氛”。
这是在摄影棚里拍摄的情景,布光主题是模仿高山上的豪宅。
演员脸上的主光从窗口外漫射到大房间里,它是模仿窗外的阳光,称“人物主光”。演员头发和手臂可以看到来自右侧轮廓光,它是模仿厨房金属制品等反射出来的“次生光”。另外请同学们注意场景中墙壁和地板部分,“次生光”也非常充沛。我们模仿的越细致,光影越自然生动。
对于同学们来说理解和掌握“一次光”和“二次光”的知识够用,应该特别观察和模仿自然光线,你至少应该记住如下二项要点:
1 “主光”强,“辅光”弱。
2 “主光”有影子;“辅光”无影子。
1-4-2灯光再分工
单纯的照明(Illumination),只有一个灯光就可以满足了;而称之为“布光”(Lighting)的照明,一般需要三个灯光以上分工来完成一个主题。
我们来看看拉图尔的油画《忏悔的玛丽亚》,显然,我们直接看到物体仅有一盘灯火来照明可以满足,电影是问接看到物体,由于“看得出来”和“拍得出来”是两回事,需要摆布数台灯光还不一定把事情搞好,本书把“照明”说成“布光”就是上述的理由。
\"\"
左边是拉图尔的《忏悔的玛丽亚》油画,右边是同学按着油画的光影所做的布光作业。
为了说明问题,我们请一位同学做模特儿,让同学们摆弄灯光试一试。主光是模仿油灯(一次光)表达油灯照射的意思。左侧的反光板是模仿(次生光)来表达玛丽亚所处的环境意思。担任主光的灯具后面有一个蓝色的发光体是电脑屏幕,上面放着拉图尔的绘画,以供模特儿偿放姿态的参考,可是该同学怎么也摆不好画家所看到的样子,玛丽亚手上的头颅成了一只狗熊娃娃了。
原来,画家眼里的人物在他精巧的大脑作用下发生了细微变化,这说明绘画和摄影是不一样的。摄影灯光方面,由于没有一种照明角度可以全部满足所有的要求,同学们就不得不把数个灯光进行分工,运用不同的角度和技法一起来复制画家所看到形象,努力表达画面全体内容,把大家搞得死去活来。数个灯光把数个单词按照文法要求进行组合完成一个句子,在灯光的分工和组合才能完成布光的主体任务。
灯光通过分工表达各自的意思,形成了画面的总体意义,这次是用三个光源分工和组合完成了《忏悔的玛丽亚》的课题,灯光分工的必要性就是为了保证作画意志的落实。通过实践同学体验到:
1 “画得好”和“拍得好”是两回事情。
2 “拍得好”需要给灯光分工。
1-4-3有关“三点布光”
影视教学常常要说“三点布光”概念。但是在摄影现场不存在“三点布光”的说法。也就是说“三点布光”概念的来源不是电影行业,据说来源于西方画室,荷兰的光影画家伦布朗为“三点布光”辛苦了一辈子。
《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给“三点布光”这样定义:“人物照明中三个基本光位的处理。‘主光’,‘辅光’和‘逆光’是人物照明中三种基本光线”。
这样的说法没有什么不妥。但是应该注意,作为电影布光应有“电影性”,其首要任务是为了叙述故事,除了以上三种基本光线,还有非常重要的光线需要处理,没有“三点布光”优秀电影也不少。
说“三点布光”,那是光线种类上来划分的,来源于美术评论之语。如果电影布光教育一定要说从“三点布光”开始,那么应该考虑是“背景光”,“人物光”,“辅光”这三项。因为缺少“背景光”的电影叙事是不成立的。
1-4-4电影“三点布光”量化
从电影布光的立场上说画面的基本元素是“人物光”和“背景光”两项。
电影布光和舞台照明不同,十分依赖“大小观念”。光的强度需要量化来体现光影的“分寸”。这就是所谓的“照明反差”处理法。基本照明反差的处理法有两个内容:
其一是指人物和背景之间的“照明反差”;
其二是指演员的“一次光”和“次生光”之间的“照度反差”。
它们不是按照自然科学的逻辑行事,而从“观众愉快”的美学立场中建立起来的。
首先,观众关注的是明星,常常是明星的背景光视而不见,所以画面中演员部分明亮一点符合大众心理。一般认为,人物和背景的明暗形式量大约为3:2比例。
其次,大众关注明星需要有“良好光照”形式,研究表明冬季阳光柔和,演员脸色比较好看,这样的阳光和次生光的比率为3:1左右。
归纳起来,布光是使用技术量去实现目标,需要处理“演员光”“背景光”和“辅助光”这三项因子。按照“讨好观众”的立场,光影的基本数量关系应该为“3对2对1”,称为“讨好的反差比”、用数学式写成“3:2:1”,也就是令人愉快的“三光处理法”。
在布光入门阶段,同学们记住,“演员光”“背景光”和“辅助光”三项因子,它们亮度的分配比“3:2:1”的关系,如果你在令人愉快的“三光的物理性”安营扎寨,那么你是比较明智的,然后根据故事内容来做调整处理你的电影布光。
最后需要说明电影布光注意重点:“一个镜头的光影形式没有意义”,正真有价值的技法是保证光影味道一贯到底,需要严格控制明暗反差的三个因子。这就是电影(MOVIE)独有的布光技法,称“布光的电影性”。
1-5-0光的总体影调
电影欣赏过程有一个同一的味道,在光影上称为“总体影调”。有的欢乐,有的沉闷,在拍摄以前按着剧本内容需要具体规划。
1-5-1电影明暗分布和调性观念
电影讲故事,如果“亮度分布”不同,情调也不同,故事气氛会发生很大变化。如果同学们问,亮度分布形态有哪些不同,有几种类形?参考度匹配。
1-1-4演员光共感和语义
如果说背景光的目的是叙事,那么演员光的目的是为了让演员好看,演员光技法的本质是化妆,制造美人。
制造美人是电影产业的动力。“要使明星好看就要有好看的光”。
什么是好看的演员?好看的演员就是肌肤柔柔嫩嫩,晶莹剔透,头发光泽,曲线优美等等。对美人的描写有各种各样,但是“桃色”语境令人神往,沉淀于世界文化艺术之中。
“美人艳丽”是万人同感。把文学语言“艳丽”翻译成为视觉语言,那么是何物。
汉语的“艳”是光泽的意思;“丽”指容貌好看。“艳丽”翻译成视觉语言通常转换成“肉色+光泽”,即艳丽=肉色+光泽。世界上可以指名道姓的是美国明星梦露。在做法上,现在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化妆品广告电影的演员的布光。
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是光源影响再现的研究组织。各国设置委员会,在共同的目的下进行活动。表现女性艳丽是他们的重要课题,其核心问题是如何让肤色(Skin Tone)好看起来。研究表明好看的肤色,其亮度处于明暗尺度的明亮部分。亮度为2-3级之间。这成为化妆品广告电影布光的硬指标。有关人员称之为“讨好色”。
“讨好色”的概念来源于“涂脂抹粉的美人妆”的观念,对影像优化有重要作用。各种影像器材制造商,包括灯泡制造商都在追求肤色美化技术。佳能照相机的广告宣传语“让每个人能拍出美的照片”,其核心技术就如何处理好美人肤色。这张照片上的女子肤色是佳能550D数码照相机对“美人肤色”自动处理的结果。其实种肤色是不是亚洲人的肤色了,那是北欧人种的肤色。为了达到北欧人种的肤色效果,以前摄影师喜欢使用粉红色的滤色镜。
“讨好色”也是电影照明的逻辑。美人永远是美人,“美人艳丽”是万人同感。
那么对于“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美人在吸烟”的文学描写,从叙事“伸手不见五指”,的逻辑上来说,美人何见得呢。从美学角度说,观众宁可要看见美人,也不要那个“叙事”的逼真度。他们要漆黑的夜幕之上满足了自己对美人的官能欲,看清楚她的“肉色+光泽”。
在舞台艺术方面,剧本上写着“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美人在吸烟”的情景处理法是化妆师给演员造型,美工将舞台背景处理成黑色,舞台灯光师把演员所处区域提亮。
电影灯光对演员美化的基本思路不变,文学语言称“美人”,视觉语言就是要见到“肉色+光泽”。也就说,如果剧本上写着“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梦露在吸烟”,在电影中必须体现出“漆黑背景+粉色演员”的形式。按照这个要求,灯光师的工作就是通过摆弄灯光,一方面要处理“漆黑”的背景光,另一方要满足观众的官能欲望,看清“肉色的美人”。
由于没有一个灯光能够同时完成两个任务,灯光师需要用两个灯光共同来完成剧本所规定的“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美人在吸烟”。他要对演员光摆弄一下,又要对背景的光调整一下,还要给观众看到一缕青烟;最后,在把“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背景之上,把“美人吸烟”灯光造型表现出来了。
照明第一次分工,分别处理背景光和人物光,表达一个句子“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梦露在吸烟”,其美学价值被发现之后,作为艺术的照明开始萌芽。
由于光影的微妙平衡会给人们产生有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并且在各种技法作用,布光的艺术从萌芽开始发育,现在已经相当发达。
1-1-5伟大的巫术
《圣经》上说,“没有光什么也看不见”。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同样的道理,没有光无法拍电影,导演说要有光,于是便会有光。
原始电影照明和《圣经》里描述的一样。灯光的任务非常简单朴素,就是把演员和背景照亮。可是不久,我们发现观众进入电影院,他们既希望看到“真实的故事”,又希望看到“梦中的美人”,也就是说,背景光要承担起叙事任务,演员光要承担起化妆任务,这时灯光才成为艺术。
早在17世纪,阿塔纳斯·珂雪,在他著作《伟大的光影术》(Arsmagna lucis et umbrae)第二版中介绍了他的魔术灯的戏法在虚拟世界魔力。欧洲宗教统治人们时期,为了震慑教徒,有神父运用光影来讲述鬼怪故事——信徒们被关在漆黑的房子里,神父调节几个灯光的关系,影子互相融合,加上一些小道具可以把暗室弄的阴气森森,鬼影憧憧。
这种用光骗人的把戏是用“鬼影”和背景的亮度分配处理技术来到达效果的,在信徒中产生各种各样的恐惧心理。过去的巫师运用光线调配技术来讲述各种鬼怪故事,用现在话说就是“鬼片”,如《画皮》之类的电影。
在中国同样有这方面的记载,《西京杂记》说:公元前121年一个名叫“少翁”的巫师,为皇帝召魂使用过活动投影器;还说公元前207年死去皇帝在他的遗物中发现“幻觉之穴”的装置,在灯具的中心位置点灯,可以看到回转的龙体鳞片发光。东方的巫师和西方的巫师一样,都能利用光的幻觉来骗人。
阿塔纳斯·珂雪的《伟大的光影术》影响很大,在迷信的时代,那种利用光影来吓人,几百年来不知吓出多少人命(即使现在也有看电影吓出人命的新闻报道)。当时的科学家笛卡儿称,阿塔纳斯·珂雪是“七分骗子,三分学者”。其实今天电影的“光影术”仍然是“七分骗术,三分学问”。
从骗术本质上说,电影与魔术灯的情况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过去的主体是“鬼怪”,通过“丑化”来达到吓人的目的,而今天的主体是“偶像”,需要“美化”,以达到神往效果。不管什么目的和效果,伟大的巫术必须做到有“临场感”,使老百姓进入圈套。
归纳起来,电影背景光和演员光的根本任务是不同的:
1 背景光的任务是给场景增加“临场感”、课题是“逼真”。
2 演员光的本质上是给演员化妆,课题是“美化”。
由于没有一个灯光能够“一箭双雕”,从方法上说,灯光需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也就是把背景光和演员光分别使用,共同来完成一个任务。这就是所谓的“光影术”。
为了弄清“光影术”这个概念,我们看一看“照明”在欧美地区的情况。
汉语“照明”一词,说明起来非常吃力。欧美语有两不同单词可供选择。一种选择,英、德、法三种语言均为“Illumination”,来源于古老的拉丁语,圣经指出的“没有光什么也看不见,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这个含义。另外一种单词选择,英语“Lighting”、德语“Beleuchtung”、法语为“Eclairage”,均为动词,属于工艺法上新概念,是“为了某种目的而调配光线”意思。巫师为了达到吓人的目的,需要调配光线,也就是英语“Lighting”、德语“Beleuchtung”、法语为“Eclairage”。
1-2-0影像评价法
常常有同学问什么是好影像?关于这个问题,先来看一看这张照片。
我们在平面上看到了凹——好像是一个鞋印。这是1969年7月21日人类首次登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脚印,他说,“怪One small step for man One giantleap for mankind”。常常翻译成“个人一小步,人类一大步”,成为名言。
这张影像非常清晰,感动了世界。
科学影像的目的是“再现”。他们认为凡是“好影像”具三个要素:“侧光”、“明暗”、“立体感”。也就是说根基于再现目的,用投入“侧光”手段,使立体物发生“明暗”,给人“立体感”。
在中国古代造型艺术利用侧光的凸现人物的例子很多,例如在庙宇里的巨大雕像周围巧妙的开启窗户,通过一面侧光制造神仙身上明暗关系,后面的侧光勾勒雕像的线条,增加了立体感,人物显得威风凛凛,栩栩如生。
电影布光属于艺术,它不仅仅停留在“再现”,其价值在于“表现”。可是同学们不应该忘记“好影像”三要素:“侧光”、“明暗”、“立体感”。你在拍摄镜头时首先应该考虑三个问题:
1 有没有侧光?
2 有没有明暗?
3 有没有立体感?
1-2-1侧光和等量光
古人是通过阴阳来认知事物的,利用侧光影子的大小来计算时间和季节。在没有科学仪器的情况下,我们对任何物体观察都不开侧光,然后才可以说,“I see”。因此可以说侧光是自然观的源头。
《圣经》说,“没有光什么也看不见”。可是有人反对说,“有了光,不一定看得见”。持这种观点的人举例说,在阳光下无法看电影;又说,在白云里飞行员什么也看不见。这些都证明了“有了光,不一定看得见”。
其实,物体本身只有通过侧光和我们发生交流的。我们不仅仅是要看清物体的特征,还是要享受视觉官能欲的愉快,这都要具备侧光的条件。
请看图4,这个立体物传递出的信息是“我是一个坚硬的垒球”。如果那物体没有侧光交流就会混乱。再看图5,由于没有侧光,没有阴影部分的强调,这个立体物的信息传递是不清楚的,不知所云。孩子也许会说“这是一个柔软的冰淇淋”。
因此可以说,物体和我们发生交流的条件是侧光。
“侧光”的对义词是“等量光”。“等量光”是一个学名,是指许多侧光同时照射的现象,这样会降低“能见度”。例如,在水气状态,一个水珠就是一个光点,无数方位的光点发射出来照在物体上,给我们制造了麻烦,俗称“五里雾”,迷离恍惚。例如雾天,有时“能见度”不到半米,会给国防交通等造成严重危机,当然也不能拍电影。
科学家还做过一些实验来研究“等量光”和“能见度”关系。这是在一间房子中央悬空着一个白球,我们来看看在不同的光线下立体物会呈现什么样子。
图6,从斜上方的实施“单侧光”照明,球体表面产生了阴影,可以看到一个圆体存在。
图7,从无数方位的侧光实施照明,球体表面的明影被消除,我们看到只是个圆形。
图8,如果给背景实施照明,圆形和背景之间的明暗形式也被消除了,球体就变得无影无踪,结果光的本身也消失了。
上述实验说明了“有了光,不一定什么都看得见”。准确地说,等量光,什么也看不见。利用等量光来隐藏物体技术在魔幻世界运用的例子也不少。
在电影拍摄中灯光师要来“回避等量光”,排除万难再现立体物的手段。
1-2-3照明法和遮光法
光的强弱是在视觉对比的情况下发生的。按照阴阳术的说法,事物是相对的,再现立体物的技术,其一是增加必要的侧光,称“照明法”,其二是消除不必要的侧光,称“遮光法”。
下面一组照片是学生在雨天游西湖所拍摄的。
请注意第一张照片雨伞下的脸和衣服,由于受到来自左右两侧的“等量光”影响,消除了明暗关系,失去了审美意义上“自然”。这样的照片是不能说是“美化”,有的同学开玩笑地说看上去像老太婆,无法拿到婚姻介绍所去。
请看第二张和第三张照片,雨伞遮挡了人物单一方向的光线,也就是说增加了事物对立方向的力度,使她的脸和衣服出现了明暗关系,看上去感到非常“自然”。从布光效果方面说,“遮光法”就是“照明法”。
另外,第三照片由于人物背景的等量光非常严重,摄影机无法记录山水明暗层次。
这是三张照明的特写,可以知道侧光和等量光的影像效果。
在绘画专业中有“三大块五大面”的技法,说的是绘制立方体应该画出“三大块”,绘制一个圆体应该画出“五大面”,其道理也是“避免等量光”技法。
图9,物体受到许多侧光的影响,处于等量光的状态。我们用“遮光法”把左上角方向的侧光以外的光线全部拦截以后就变成图10的状态。通俗地说,电影布光技法=照明法+遮光法。
这张照片《春天搬家》拍摄的工作照,一个小区实景,灯光助手在阳台上调整光线,在他边上有一块大黑布遮挡了外来的光线。这是不可思义的行为,一方面要遮挡外部光线,一方面要增加外部光线,会觉得灯光师脑子有病,“既要打光,又要遮光”。
这看上去是对立矛盾的行为,其实是同意志的体现,这就是所谓的“布光术”。
电影拍摄要“回避等量光”,首先要能够辨认等量光。一般来说被摄物体没有味道,没有立体感,即“看不到强烈的侧光”,这就意味“阴盛阳衰”。
这两张照片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拍摄的,气象为阴天。圈11中,男青年皮肤缺乏明暗,看不见光线,显得灰蒙蒙的。图12中,女孩脸上有明显的侧光,皮肤自然。
图13,避免等量光的方法,在画面右侧用黑布阻拦右侧光,在画面左侧加强左侧光。这是典型的布光术,照明法+遮光法。
总而言之,电影布光就是排除万难来回避等量光,去表现物体有趣的一个侧面,这可以运用中国的阴阳学理论,来调整明暗。
布光法就是“遮光法”和“照明法”综合运用的技法。
1-3-0侧光的方位和语义
侧光有什么语义?
一天按照太阳的轨迹被科学地分为24时,古人利用太阳投影原理制造了被称“日晷”的计时工具。日晷的原理就是利用太阳方位,通过对物体受光面、背光面,投影面的大小来度量时司。
太阳方位变化形成人们生活节律,成为我们活动的基因。
电影故事的光线方位理所当然存在一定的语义,这是电影采光的基本原理。我们通过电影镜头上的光线方位和质量不仅可以阅读到那天的时间,还可以阅读到,这是春天,这是夏天,这是秋天,这是冬天,甚至还可以阅读到时代。
1-3-1侧光的时间感
我们知道背景光的明暗形式量可以表示时间,按照日冕原理,侧光可以表示更加明确的时间。
如果演员朝南,光影所表达的语义:清晨、上午、中午、下午、黄昏。侧光语义之一:时间感。
1-3-2侧光的张弛
如果演员朝东,光从不同时间的照射,光在人物身上就会出现不同的分布状态,上午为前侧光,下午为后侧光。前侧光使人感到松弛明快,后侧光使人感到紧张不安。
侧光的张弛共感,在人类观天活动,宗教艺术,圣经文学中反映突出。
1-3-3侧光的情绪
另外,由于侧光照射角度不同,除了在我们心理上造成紧张和舒缓的感觉,侧光分别照射出现一个一个不同的被照状态。当演员走动起来,在一定的光区下,光影忽明忽暗。使电影导演感兴趣的是作为“绘画工具”,如何运用侧光方位来描写明暗,勾勒线条,抒发情绪。
下面镜头A人体身上侧光分布少,光感坚硬;镜头C人体身上的侧光分布很多,光感柔和。也就说侧光的方位对叙事,人物刻画,抒发情绪具有一定的语义。
大众心理上,后侧光的光影奇妙,正侧光立体感强,前侧光颜色漂亮。
按照电影的内容不同,侧光运用会有很大变化。鬼怪电影常用后侧光制造不安的气氛,喜剧电影常用前侧光来制造欢乐的气氛。
美国电影喜欢讲“童话”故事,常采用“柔和的前侧光”,而法国电影喜欢用故事表达“思想”,常采用“坚毅的后侧光”。
1-3-4侧光的时代感
人类利用灯火有上万年历史,可以划分为燎火时代、篝火时代、松明时代、灯油时代、蜡烛时代、汽灯时代、电灯时代,日光灯时代现在已经进入LED灯的时代了。
光和热是同一物体的两个侧面,灯光利用的历史可以说是光和热分离技术史。人类知道热能孕育着火,火会给人带来灾难,所以在古人为了谋求安全把灯火放在地面上;随之科技进步,灯火的位置渐渐放到高处去了。
古代的灯光还非常不安定,时时飘摇。现在看来,这种不安定和飘摇感就是时代的情绪,高尚的品格,诱人深入,津津乐道。
“低侧光”有梦幻感,富有浪漫情趣;“高侧光”有写实感,有批判现实主义的味道。城市电影中低侧光常见于酒店吧台,高侧光常见于公共事务所。
另外,现实和浪漫的变化,不仅在于灯火的高度不同,还体现在光色方面,前者光色偏冷,后者光色偏暖。电影布光,侧光的高低具有时代感。
1-3-5边光的生命感
你要使演员好看,那就需要好看的光线。好看的光线是演员的“边光”(Accent Light),演员没有边光缺乏生气,有边光显得有生气。
边光属于特殊的后侧光,其表征是“光泽”。
商品没有光泽就卖不出去,美人没有光泽就意味死亡,因此在商品社会里边光的价值受到特别重视。给美人包装要在肤色搽粉,在头发抹油,通过服饰在身体增添曲线等等,这种追求,在布光效果上称“边光”。
“边光”是电影布光中是最有价值的部分,可以给演员赋予生命感,在电影商品中十分重要。
1-3-6电影的侧光约定
电影的侧光是同观众共同约定的,为了说明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个有趣观影现象。
科幻大片中外星人都是讲英语的,可是外星人说着四川方言,那么观众就会不高兴。因为我们不认为外星人能说四川话。如果真有外星人,它们不讲四川话,也不讲英语。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母亲刻印”,也就是“先入为主”的意思,在语言学上称“约定俗成”,信息交流领域称“沟通协议”,在法律上称“契约”,在娱乐上称“游戏规则”。
自然光线千变万化,光的语义也千变万化。光线方向变化表示时间或者场景变化,也就是说电影的光线叙事,侧光的位置发生变化表示文学上一个段落变更。
用光表示电影故事的一个段落,其侧光和观众进行交流需要建立游戏规则,我们侧光约定。
我们知道要让观众看到东西必须要有侧光。由于讲故事中需要强调一些东西,所以需要改变摄影位置。
参考如下:
这组镜头是上海戏剧学院排练的《松子的爱》的一场戏,讲的是一对姐妹发生性格矛盾,故事片表现总是通过不断改变摄影位置,一个镜头又个镜头来讲解故事中的重点内容。
每个镜头都存在着侧光和演员的关系,概括起来有演员的左侧光和右侧光两种。一场戏的开始侧光方向决定了,这就意味着和观众达成了协议。其他镜头演员的侧光应该保持一致。如果违反了“侧光约定”,电影和观众的交流就会发生混乱,是违反电影语法的现象。
这组镜头开始是左侧光,后来是右侧光。不遵守侧光规则,违反了电影语法,镜头发生了“毛病”,绝对应该避免。
在具体拍摄中有两种情况:
1 如果机位变更,灯光应该保持相应的方向。
2 如果在自然光线拍摄的情况下,摄影机的移动区域只能在演员和光源关系的“连线”(Imaginary Line)的一边。
对于学生电影来说,利用外景自然光线的情况较多,也就是上述第二种情况。你能做到的是变更演员的位置和摄影角度这两项因子,通过场面调度来遵守“侧光约定”。
1-4-0直接光和间接光
我们知道,“光线是直线传播的,遇到物体会改变方向”。
我们看到物体,光和物体表面的基本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来观察一下物体表面的光照是怎样的状况。
我们把手作为观察对象,在光线的地方把手抬起,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这时的光,它仅仅是一个光源吗?如果仅仅是一个光源的话,按照阴阳法则,我们只能看到了手背有光,手心应该完全看不清。实际上,手心也看得清清楚楚,还可以看清皮肤纹理和细部。我们可以看清手心是怎么回事?这不是光线直接照射,而是从环境中的散射光,或从地面上的反射光的照射的缘故。
除了真空地带,我们周围必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物质。物体受光之后会产生反射光,反射光遇到物体又会产生乱射光。所以,光线除了“直射光”,还存在“间接光”。
我们所看到的物体光照现象,从光源出发的,称“直射光”,通过物体反射的,称“间接光”。在工学上,直接光的光源,称“一次光”;间接光的光源,称“二次光”;“二次光”遇到物体被弹射出来,称“三次光”。
白天在没有太阳直射情况下能看到东西,是“次生光”缘故。
现实生活中,直射光和间接光的混合方式对物体发生作用,有的地方次生光充沛,有的地方次生光贫弱,因此同一物体也会给我们留下不同的印象。
一次光和二次光的分布比例是多样性。可是,我们通常不会认识到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上述观察手的例子,我们所看到自己的手,不会意识到光源存在次和二次的奥妙。有时一次光和二次光的比例很大,出现手的剪影,但是从皮肤构造中泄漏出来的光,手相会出现异样的感觉,看上去有了一种情调。把你的手放到台灯下看看,再把手斜过来看看,再左右转动看看,让光线以合适的方向照入,看看凹凸手相,我们会感到自己的手真是有各种各样的味道。有些多情的人会产生自恋的情感,就像女孩子喜欢欣赏自己的脸一样。
如上,我们所见到的小世界,由于许许多多的光线的要素成立起来的,如果寻求其奥秘并能支配这些光线的要素,就可以表达一个意思或者一个语义。这种研究领域必然存在着其语法,即“布光文法”,可以归纳如下:
1 “一次光”强,“次生光”弱,产生照明反差处理法。
2 “一次光”有影子,“次生光”无影子,产生柔化处理法。
3 环境小“次生光”丰沛,环境大“次生光”贫乏,产生景别处理技法。
上述三项是人们长期形成的自然烙印,视觉语言万国共感。因此在电影布光中产生了相应的处理法。
1-4-1“次生光”还原法如下:
1 平均调布光。镜头中亮部,暗部和中间部均匀的照明,没有特别倾向性,有“与己无关”的味道,如城市公共生活等。平均调布光也是一种艺术态度。
2 硬调布光。镜头中亮部和暗部反差强烈的照明。尽量不给影子补充其它辅助光,中问调部分降低了,那就构成了所谓的硬调。
从现实生活角度看,给人的印象是光线坚硬,奇怪,还会给人感到恐怖或不稳定的味道。光的语义明显。
3 柔调布光。镜头中亮部和暗部的反差较弱的照明。强烈侧光通过柔化发生散射光现象,可以避免发生坚硬影子。多用辅助光来增加中间调过渡,可以构成和谐或梦幻的味道。
4 高调布光。画面中亮部和暗部相比,亮部成分较多,且亮部中间调以上区域比例也较多。如果想要制造轻松愉快的电影味道,高调照明效果较好。例如主人公解决了一个难题,轻松的情绪镜头开始,常常出现高调照明。文学依据是“心情开朗”。
5 低调布光。镜头中亮部和暗部相比,暗部成分较多。且暗部在中间调以下的区域比例也多。低调照明把暗部作为基调所构成调性。对于制造心理冲突较多的电影味道比较奏效。
1-5-2布光技法和总体语义
制作画面的基本元素是人和景,人和景通过光线来体现的,没有光什么也看不见。
要体现人和景与选择光位有着密切的关系,放入什么灯光,怎样放入,由此决定着光影表现。反过来说,用光有其目的,按其目的需要相应的方法,组合几个方法可以完成画面内容。
归纳起来,一个方法可以表达一个意思,即语义概念(Concept),几个方法有几个意思,就有几个语义概念。方法组合就是语义概念的组合,可以表达完整的意思。
方法1 光的角度。
方法2 光的强度。
方法3 光的性质(硬度和光色)。
……
方法n光的总体印象,也就是说,数个用光方法一光的印象一完整的意思。
光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包括动物)。人们明白
种光的现象是什么的意思,因此才会发生共感。
光感和文字这两种文化截然不同。光感是世界语言,对人“讲心里话”是直接的,没有需要文字的过程。例如,文学语言道,“夕阳无限好……”读者自己把夕阳印象给丰富起来,读者个人通过想象给“夕阳”补充部分很多,大大超过了文字的本身。可是灯光表现,只是限定在画面的范围。这个画面就是这个画面,该画面直接与观众的印象连接起发生共感。
我们已经知道的背景光共感,演员光的共感,侧光的共感等,把这些共感通过不同的方法组合起来就是光的总体语义。
可是每个共感发生的条件要求符合生活印象,通过光的空间位置,以及光的大小度量等处理方法,把一个一个意思粘着起来呈现给观众去理解,获得万人的共感。
例如,文学上写道,“一只雄鸡在高唱黎明”。对于这个描述,灯光师用三组布光技法:
第一组,光束+红色:给雄鸡一束红光,语意“太阳出来了”。
第二组,光位+角度:雄鸡的影子需要达到该雄鸡高度10倍,语意“早晨6点”。
第三组,散光+蓝色:雄鸡周围投射微弱蓝光,语意“月光味道犹在”。
那么,上述三套组合技法,雄鸡表情,以及“喔、喔、喔……”的声音一起完成了一个电影句子。“一只雄鸡在高唱黎明”,观众应该就会这样语境。
如果灯光师改用其它技法,电影句子的意思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或者会发生语法错误。
例如,雄鸡的影子是该雄鸡高度1倍,那就是发生了布光语法错误。
布光如上所说,零碎的技法表达零碎的意思,几个零碎的意思粘着起来成为“总体语义”。
那么表达“总体语义”的布光有那些要素成立?现在还没有定论,这好像中国云南的东巴文。布光要素有各种分类,例如从光的方向分类,也有从光的亮度,光的技法,有光的性质等分类。
按照“定语+宾语”汉语表达习惯,电影布光用语一般称“某某某某光”,还有灯具制造商给于产品的名词,称“某某某某光”。还有其它非电影领域的照明,如舞台灯光,灯具是固定在剧场上面的,这个领域有以灯具位置作为中心的布光名称,“面光”、“耳光”,又有以材料作为中心的布光名称,即使同一的东西称呼也不同,还有各种各样的语义,语感和语境。
拍摄现场的布光用语极其混乱,基于电影、电视等目的,基于具体拍摄对象和方法的不同,布光用语花样繁多。还有地域不同,大陆、香港、台湾、北京、上海等地,布光术语“南腔北调”,当然西方国家也存在这些现象,比如Key Light、Main Light、Mast Light、都称“主光”。从视觉上来说,“Key Light”是人物侧光的意思,“Main Light”是总体侧光的意思,“Mast Light”场景侧光的意思。
作为教学课本,应该给布光用语有个稳定的说法,一方面是分类,另一方面是通过分类来学习布光的语义。
1-5-3布光术和命名
语义学是研究术语“所指”和“反映”的关系的学问。例如,家用照明有台灯和吊灯之分,首先是台灯和吊灯的所指语义表达了灯光用途上的区分,其次反映在用户大脑中的,有灯高、灯罩、机能、操作等内容。电影布光用语也应该这样按照“灯光用途”来命名,其次是灯光用途所延伸出来的东西:如灯光角度、强度、操作方法等。
举例来说,电影照明的最原始朴素的用途就是把演员和背景照亮。“演员光”和“背景光”这两个原始术语非常明白好懂,只要掌握相应曝光度和连环法,也就可以用来完善电影叙事了。
最初,电影人完全不懂人工照明的可能性,影片都是在实景和玻璃摄影棚里拍摄的。1910年以后采用了人工照明法,是为了照顾观众感觉上的逼真,给演员添加了辅助性光线,称“辅光”。相对于辅光的运用法,才有了“主光”处理的观念。到了1920年后,因达达主义传播,灯光的心理和戏剧效果被发现,布光技法的名堂多起来了。光影作为戏剧元素介入剧情,这标志这布光艺术进入发育期,电影因布光艺术成熟而获得了威望。
布光是创造画面表现力的决定。但是,人们并不知道其重要作用,原因是电影十分注意照明的真实感,不许穿帮,所以人们看不到这项工作的存在;又因为照明最高价值为了创造“气氛”,这正是难以看清的元素。
今天,“电影”专著层出不穷,但是,有关光影技法,文献也十分稀少,没有人来梳理,也参考书籍。我们只能把目光投向的那些模模糊糊的“行帮语”。为了使学生们看清“光影骗术”的神秘面貌,这里用“知识之树”方式来描写,通过植物生长形态可以看清“光影骗术”的根、枝、叶、果。
早期电影照明是非常朴素的,只有背景光和演员光,德国电影学派光影术开始萌芽。背景光和演员光在各自固有的目的牵引下,布光艺术开始从发育到发达,越是向上越是丰满。中央部分,它表示光影技法等级,反映了灯光师的意志强度,越是向上光影越是复杂茂密,结果“电光影戏”这个物种看上去花枝招展。
上图的虚线为德国电影学派出现的时期,下部是布光低等技术,上部是高等技术。在此必须说明,低等技术是必须的,至关重要的,低等技术越是扎实、熟练,你才能运用高等技法。
同学们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花枝招展,也许你在入门阶段应该避免使用高等技术。我们建议你从根部出发,先易后难,重视朴素的技法,朴素技法相加起来就是了不起事情。两个下等技法相加,成为中等技法,你的作品就会焕然一新。
1-5-4布光效果评价尺度
观众看完电影会发生感受,落实在语言上,称“评语”。其实高级的感情不能用语言来形容。调查布光和感情的关系必须依靠心理学的基础方法。
这种方法世界通用,学名为“尺度构成法”,简称“SD方法”,是对事物和事态的印象,多角度的综合把握的方法。
科学评价需要建立尺度,称“尺度评价”。这是把两个对立的形容词,也就是正负两种评价词语放在尺度的两极,分为7个度。
例如,中国人对艺术的评语喜欢说“美”。
这就是SD方法的基本型,通过适当改造可以用来调查电影布光艺术的万人共感。具体做法是请视觉心理学专家设定好多项评价因子,做成“问答调查表”,邀请一定数量外行观客看电影填写表格,用电脑给予统计以寻求大众普遍的价值观。(参考如图14)
如上,我们请观众在表格上画圈,用电脑连成曲线,通过统计可以明显知道电影光影的价值趋向的情况,非常直观。
1-6-0小结和练习
目的,让学生知道如下:
一 画格光影特征,背景光的叙事意义。
二 认识侧光和等量光,了解布光的两种基本方法。
三 影像评价的三要素。
四 侧光的语义。
五 一次光和次生光的表现处理法。
六 光比基础比例。
练习一 运用“画格光影元素”和明暗形式量的知识分析如下照片
练习二 运用明暗形式量拍照
1 白天拍摄夜景
2 晚上拍摄日景
练习三 运用明暗形式量表现光比
1 演员光和背景光(4:1、2.1、1:1)
2 人物的一次光和两次光(4:1、2:1、1:1)
(再续……)
本文为作者 银河第三站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6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