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手册》评戛纳:刀刃上的亚洲电影
2015-07-14 23:11
翻译:肖颖 校对:Peter Cat
这届电影节上“精选”的亚洲电影是否符合大众期待,涌现大量佳作呢?首先要说的是,正如布里兰特•曼多萨的那部乏味的情节片《独鲁万的困境》(一种关注单元)或者那四部毫不起眼的韩国片所证明的, 数量并没有决定质量。几部韩国电影里,标准的惊悚片《无赖汉》和《办公室》最终比之前极受期待的《麦当娜》和《中国城》更受好评(影评人周单元)。
至于日本方面,他们这次完全颠倒了判断,把两部相当贫乏无力的电影推到了“前”台。不管是作为一种关注单元开幕影片的河濑直美的讲述甜豆沙往事的《澄沙之味》,还是入选主竞赛单元的由是枝裕和执导的“可爱”的《海街日记》,虽然不至于让人看得不舒服,然而片中略显苍白的异国情调和泛滥的樱花树成了电影的败笔。
相反,另一部日本影片《岸边之旅》意境优美,并且是导演黑泽清自《东京奏鸣曲》之后的最好作品,却被“流放”到萎靡不振的一种关注单元。这个片子讲述的是发生在当代日本的故事:已故的丈夫回来看望忧伤的妻子,两人接着展开一段爱的旅行。随着旅程的推进,逐渐触及到超自然和宇宙的层面,体现了黑泽清的电影达到了一个更自由的高度。在这部电影里,导演在光线使用方面的实验性,以及升华故事和建立情感的场面调度技巧,都让这个最佳导演奖实至名归。
这届电影节最让人无法接受的失望或许是贾樟柯的《山河故人》。它与两年前那部尖锐且暴力的《天注定》相差甚远。后者曾是那一年我们最喜欢的主竞赛电影之一。这部游走在过去与未来之间的情节剧,在宠物店男孩乐队Go west的旋律中热闹地开场,却被后面无力的叙述所拖累,最后在一个象征未来的澳大利亚做了失败的收尾,里面充满了各种夸张的肖像画式的简单人物。有些人认为在这部电影中看见了对“全球化的批判”,但是它的表达过于扁平简陋,以至于当结尾匠气地回响起与开头遥相呼应的Go west时,我们感到相比创作初衷,导演更关心是电影制作形式。
不过亚洲电影人还是给我们带来了本届电影节最上乘的三部作品:除了黑泽清的《岸边之旅》以外,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的《爱在孔敬》(本期《电影手册》为此片另辟专文)和侯孝贤的《刺客聂隐娘》也在众多入围电影中脱颖而出。后者甚至是获奖影片中唯一一部观众没看懂的。就像一种关注单元只能颁给黑泽清一样,主竞赛单元的最佳导演奖(*注:法语即为场面调度奖)非侯孝贤莫属,即使影片剧情时而难以理解。
《刺客聂隐娘》是这位曾拍过《千禧曼波》的导演对纯正造型艺术的一次天才式地展示。这部在经费紧张,波折不断的情况下拍出的电影,凭借其形式上的美感横扫了主竞赛单元,使侯孝贤经过多年的沉寂后又重回巅峰。电影主要讲述一名重回家乡的女刺客奉命除掉自己青梅竹马恋人的故事。
很明显,侯孝贤完全不屑于那种传统叙事结构,即毫无原创性地照搬武侠片中民间传说(总是脸谱化的侠义英雄和叛徒,讲的都是宫廷及绿林深处的阴谋)。他像雕琢一块珍贵的玉石一样拍这部电影:在这个让人惊叹的一小时四十分钟的剪辑里,女刺客的每个动作(无处不在的舒淇像只不露声色的猎豹隐藏在镜头深处或猛扑向她的猎物),每个镜头或场景都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好像导演在其中融注了他整个人生。
时间在影片中持续地被重铸:或是因那漫长的夜晚而悬滞(两位主角重逢时,伴随的敲鼓声让那个场景有一种催眠的意境),抑或因为一场暴风雨般的打斗被缩减成几个激烈的镜头而被穿透。片中最美的部分是几个远景,比如雾渐渐弥漫整个深谷,一个对话的场景变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片中所玩味的那种极度细致的感受,再次展现这位台湾大师超乎寻常的艺术敏感性:晚风轻拂房间的窗帘和薄纱引起的些许浮动,某个人物轻微颤动的脊梁骨,空气或光线的变化,在无声而又不可见的力量下的整个世界的呼吸,这一切构成了一曲在美学和运动上极致细腻的交响乐(导演实际上没有借助任何特技)。对于导演来说,拍这部电影除了是对他童年所浸渍的武侠文化致敬之外,更多的是要以自己的方式去还原这种类型片的精髓,追求那种最纯粹和神圣的境界。
在这个叙事零星的电影中,气息的微弱起伏好像是唯一吸引导演的东西:《刺客聂隐娘》汲取的是一种至上的力量,只有同样追求最精细的感觉和情感的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才能在这届僵化的戛纳电影节中与他竞争。
这届电影节上“精选”的亚洲电影是否符合大众期待,涌现大量佳作呢?首先要说的是,正如布里兰特•曼多萨的那部乏味的情节片《独鲁万的困境》(一种关注单元)或者那四部毫不起眼的韩国片所证明的, 数量并没有决定质量。几部韩国电影里,标准的惊悚片《无赖汉》和《办公室》最终比之前极受期待的《麦当娜》和《中国城》更受好评(影评人周单元)。
至于日本方面,他们这次完全颠倒了判断,把两部相当贫乏无力的电影推到了“前”台。不管是作为一种关注单元开幕影片的河濑直美的讲述甜豆沙往事的《澄沙之味》,还是入选主竞赛单元的由是枝裕和执导的“可爱”的《海街日记》,虽然不至于让人看得不舒服,然而片中略显苍白的异国情调和泛滥的樱花树成了电影的败笔。
相反,另一部日本影片《岸边之旅》意境优美,并且是导演黑泽清自《东京奏鸣曲》之后的最好作品,却被“流放”到萎靡不振的一种关注单元。这个片子讲述的是发生在当代日本的故事:已故的丈夫回来看望忧伤的妻子,两人接着展开一段爱的旅行。随着旅程的推进,逐渐触及到超自然和宇宙的层面,体现了黑泽清的电影达到了一个更自由的高度。在这部电影里,导演在光线使用方面的实验性,以及升华故事和建立情感的场面调度技巧,都让这个最佳导演奖实至名归。
这届电影节最让人无法接受的失望或许是贾樟柯的《山河故人》。它与两年前那部尖锐且暴力的《天注定》相差甚远。后者曾是那一年我们最喜欢的主竞赛电影之一。这部游走在过去与未来之间的情节剧,在宠物店男孩乐队Go west的旋律中热闹地开场,却被后面无力的叙述所拖累,最后在一个象征未来的澳大利亚做了失败的收尾,里面充满了各种夸张的肖像画式的简单人物。有些人认为在这部电影中看见了对“全球化的批判”,但是它的表达过于扁平简陋,以至于当结尾匠气地回响起与开头遥相呼应的Go west时,我们感到相比创作初衷,导演更关心是电影制作形式。
不过亚洲电影人还是给我们带来了本届电影节最上乘的三部作品:除了黑泽清的《岸边之旅》以外,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的《爱在孔敬》(本期《电影手册》为此片另辟专文)和侯孝贤的《刺客聂隐娘》也在众多入围电影中脱颖而出。后者甚至是获奖影片中唯一一部观众没看懂的。就像一种关注单元只能颁给黑泽清一样,主竞赛单元的最佳导演奖(*注:法语即为场面调度奖)非侯孝贤莫属,即使影片剧情时而难以理解。
《刺客聂隐娘》是这位曾拍过《千禧曼波》的导演对纯正造型艺术的一次天才式地展示。这部在经费紧张,波折不断的情况下拍出的电影,凭借其形式上的美感横扫了主竞赛单元,使侯孝贤经过多年的沉寂后又重回巅峰。电影主要讲述一名重回家乡的女刺客奉命除掉自己青梅竹马恋人的故事。
很明显,侯孝贤完全不屑于那种传统叙事结构,即毫无原创性地照搬武侠片中民间传说(总是脸谱化的侠义英雄和叛徒,讲的都是宫廷及绿林深处的阴谋)。他像雕琢一块珍贵的玉石一样拍这部电影:在这个让人惊叹的一小时四十分钟的剪辑里,女刺客的每个动作(无处不在的舒淇像只不露声色的猎豹隐藏在镜头深处或猛扑向她的猎物),每个镜头或场景都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好像导演在其中融注了他整个人生。
时间在影片中持续地被重铸:或是因那漫长的夜晚而悬滞(两位主角重逢时,伴随的敲鼓声让那个场景有一种催眠的意境),抑或因为一场暴风雨般的打斗被缩减成几个激烈的镜头而被穿透。片中最美的部分是几个远景,比如雾渐渐弥漫整个深谷,一个对话的场景变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片中所玩味的那种极度细致的感受,再次展现这位台湾大师超乎寻常的艺术敏感性:晚风轻拂房间的窗帘和薄纱引起的些许浮动,某个人物轻微颤动的脊梁骨,空气或光线的变化,在无声而又不可见的力量下的整个世界的呼吸,这一切构成了一曲在美学和运动上极致细腻的交响乐(导演实际上没有借助任何特技)。对于导演来说,拍这部电影除了是对他童年所浸渍的武侠文化致敬之外,更多的是要以自己的方式去还原这种类型片的精髓,追求那种最纯粹和神圣的境界。
在这个叙事零星的电影中,气息的微弱起伏好像是唯一吸引导演的东西:《刺客聂隐娘》汲取的是一种至上的力量,只有同样追求最精细的感觉和情感的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才能在这届僵化的戛纳电影节中与他竞争。
本文为作者 深焦DeepFocus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67153
深焦DeepFocus
点击了解更多
「深焦」(Deep Focus)是一份以巴黎为据点的迷影手册,提供欧洲院线与艺术电影的最新资讯和批评。同时,我们也是欧洲电影节和电影工业的深度观察家。微信号:deep_focus
扫码关注
深焦DeepFocus
深焦Deep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