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Buzz专业制作人访谈系列——演员篇 ‘小武’王宏伟: “我觉得可能大家需要静下心来,真的去研究一下电影本体的东西”
2012-06-23 14:14
[flash]http://www.tudou.com/v/ZpkvmH8XOEg/&resourceId=0_04_05_99/v.swf[/flash]
王宏伟,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现为影视策划,制片,栗宪庭电影基金艺术总监。曾和贾樟柯合作,拍摄了《站台》、《任逍遥》、《世界》等影片。
MMBuzz专业制作人访谈系列——演员篇
专访‘小武’——王宏伟
“我觉得可能大家需要静下心来,真的去研究一下电影本体的东西”
一、入行
我学的是文学系电影理论专业,当时其实还是想考导演,但那会儿那个什么,那会儿还是那个要邮寄那个简章,招生简章,简章对导演的身高还有要求,然后我身高又不够,然后后来也想考制片管理,但制片管理又考理科,我以前是文科,就数理化就一塌糊涂,所以导演和管理都没法考,画画吧也不会,录音也不会,摄影也更不会,后来就只能考文学系,考文学系当时可能想的就是剧作吧,但我们那年是没有剧作,是电影理论专业,意思就说不管什么专业,先入到这学校校门再说,所以其实我从入校之后,可能第一学期还好,比较老老实实听课,听班上的课,后来就就是瞎听了。我自己觉得能够知道自己肯定不会做理论研究的,因为我是比较那随性,比较散漫的人,要坐在屋里面写文章,研究电影,那个我受不了,第一年的时候成绩还都挺好的,后来我说还好,就证明我有那个学习能力,后来我都啥也不管了,后来到最后毕业的时候我就我们班倒数了,老师给我的面子,因为那时候我们已经做出来片子了,老师就不把我们当成一个严格搞理论的学生来培养了,就知道我们要做创作的,所以很多老师给面子了,给你个及格就完了。
就第一年完了之后,我们就是暑假的时候就给别人当抢手了,写电视剧,所以我们就是比较上手比较早,因为第一次写电视剧,是我跟贾柯樟我们俩合写的,人家有一个基本的框架,写的很烂,但马上要拍,就是九月份要拍 八月份要拍,然后呢就暑假我们俩就是,一人十集,两个人改。改完之后,肯定得,你想也是那什么,那导演会再修改,只不过我们提供一个比较像样的东西,实践会多,后来包括跟电视台做专题片,做小广告,拍MV,给别人当剧务 就是开始弄了。
一样,我觉得电影是一个实际经验的东西,你理论学的再好没用的,就跟摄影理论的话,你懂太多你只适合教书,给你一个机器你都不会用,那当然没用了,讲这个数值,那个数值的话那个没用,可能就是两个方向吧,一个是纯理论,一个是实践,可能我们就是比较偏实践。
二、我觉得导演真的是一门很专业的需要非常投入的一个工作
因为我觉得他那个难度很大,我觉得导演真的是一门很专业的需要非常投入的一个工作,就是说我很散漫的一个人,我很难就是专注一个,把自己的专注力放在一个实践上面,这个我觉得跟我性格有很大的差异,所以重来没有,所以到目前为止我也没有做过副导演之类的,我顶多都是做一些??我可能会去指导导演,我给导演提要求,或者提各种建议,但我不会说进入一个导演组,或者导演团队去工作,因为后来拍片子,我做的工作是制片方面的工作。
可能也是经验吧,刚开始没有,我毕业之后两三个月吧,其实毕业之后马上就开始一个电视剧的运作,也是改剧本,完了之后就跟导演聊,当时一个大姐带我,她是一个老的电影厂的资历很老,因为她做副导演,相当于现在执行导演,相当于第一副导演,她的能力特别强,她会从演员调度,各方面,制片安排,带我随着这个戏,一个电视剧就整个是把我就给梳理了一遍 反正很苦,冬天拍,后来我们拍的时候已经冬天了,十一月份,很冷,早上五点钟起来,拍到夜里十一二点,AB组拍的,计划全是我做的,我做计划,但是那大姐看,她给我不行,因为她毕竟是导演组,我是制片组,她会给我很多经验,AB组拍,当时我体会到怒发冲冠那词,我这辈子就感觉那一次,真的头发都立起来了,现场有问题,但后来还是解决掉了。
三、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体验
我们当初因为都在学校里边,他是一个相对固定的一个范围,都是同学,这跟现在还不太一样,因为我们几个都是在学校里边,包括我们最早做青年实验电影小组,也都是上下两届那种,往下没有,上几届的一些朋友,同学们,师兄,师姐帮忙,这样做的,其实我们是在一个学院的一个封闭的那样一个系统里边,找自己合适的来做,现在来讲可能就是说,有微博,或者社交网络,能找到很多很多就是说跟你容易合作的,我们确实找不到太多人,只有就近的身边的这些人来用,但现在可能你要说低成本的话,肯能也就是找你七大姑八大姨,表兄表弟,甚至于爹妈,像刘伽茵的话都拍的,就是他父母,当然她是很个案的一个拍法,可能要用最少的资源,花最少的钱来做,可能要找身边的人,但这合适度,有没有达到你满意。
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体验,因为电影是分很多部门来做的,比如从编剧来说,你要写一个人物的话,你有没有那体验,当然我们不可能都做好莱坞那种瞎编的东西,我要做一个小的东西,我们如何能够做到最有效,其实就是你体验不到,体验到了之后,你才能写出来,写出来之后,你的准确性才有,别人才能理解你的东西,作为这个团队来讲,演员、导演才能看到一个参照的东西,现在很多短片也好,也有这个问题,就是演员不到位,不到位的话其实就是整个合作没有建立特别好的关系,就是导演选择演员可能是先天性的出现问题了,这个不讲,一定对这个角色认同,你剧本要怎么理解的,你选择这个人他到底适合不适合,我们不能因为资金少,或者什么关系,或者这么一个不合适的,其实这个很严格的东西,其实对导演来讲是严酷的一个事,这个演员的挑选,又严酷,又挑战。
其实谈到一个非职业的一个概念,首先你要选择这个人对不对,他有没有那个能力,确实很多人是可能到镜头前边就很拘谨,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有很多人的话,他可能在日常情况下是一个很拘谨的人,但是他到镜头前他能放开,这是你对这个角色的选择,这个人物的选择,这个演员的选择,也不是非他莫属了,这个有点矫情了,很难,就是要尽可能多花工夫去做,要大量的选择可用的资源,从你的周边的资源去选,我觉得这是一个就是说需要花时间的,假如我要做一个电影的话,我现在其实想拍一个东西,但我就想不到哪个演员能演,所以我可能不能动,我要动的话我必须等到这个演员出现,好 就是他了,他会有一种就是说类似于那种心灵上的那种,也不是心灵,就类似于那种灵异的东西在里面,如果能够到那个层面的话,那肯定就成了,但这很难。
四、关于微电影
微电影把中国电影给带到了一个沟里边,我个人的一个态度,因为微电影它是一个网络东西,网络的东西某种意义上他是,至少目前来讲,它不是电影的最佳的传播途径,它只是了解可以,但你真正看电影的话,我觉得还是应该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电影里面去做,微电影它更多是一个传播作用,所以这样的话,这两年的微电影的迅速的膨胀,泡沫了,我觉得会对年轻的这些创作者,会有负面的东西,所以要非常警惕这个东西。
微电影是一个好的趋势,会能给这些年轻的喜欢拍东西的人,所以就是说可能不是你拍得就是电影了,我觉得可能拍微电影,给大家提供这样的一种方法和平台,但我觉得应该在这个平台上。
我觉得可能大家需要静下心来,真的去研究一下电影本体的东西,多看一些就是说短片吧,优秀短片的东西,说实话,你要不看,我可能不看,有可能网上那些东西,偶尔我会就是说或者别人让我看,我会看一眼,我会觉得就是说层次太低了,因为门槛低,所以大家全都进入了,之后就鱼龙混杂,这个我觉得我非常不乐观,所以如果要在这里边能挑出来很好的东西的话,可能会有,非常严肃认真的对待这个事的人,但这样的人我觉得现在越来越少了,包括很多现在很有名的那些拍微电影的,我觉得我现在我说实话我很不喜欢,就跟做当代艺术一样,就很多人觉得当代艺术很好做,其实那不是说好做不好做的问题,是你意念理念达到没达到,你对艺术史的了解,你至少对这个市场行情的了解你有没有,你对自己的判断有没有,自我能力的判断有没有,如果没有的话,谁都能够去那么做当代艺术对吧,所以造成中国前几年的泡沫,最后留存下来还就那几个。
我觉得中国的很多事情就是没人提,凭什么不提啊,就这个现实啊,对不对。包括我现在做影展的话,我选片,很多片子拍的真的不好,我但凡认识的导演我会说你这片子可能会有问题,但是他至少他的初衷是非常严肃的来做,他提到影展的一个东西,你想微电影的话谁都可以上传,谁都可以弄,这门槛太低了,太低的时候我觉得不是好事,就会一马平川的哗过去了,啥也没有。
王宏伟,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现为影视策划,制片,栗宪庭电影基金艺术总监。曾和贾樟柯合作,拍摄了《站台》、《任逍遥》、《世界》等影片。
MMBuzz专业制作人访谈系列——演员篇
专访‘小武’——王宏伟
“我觉得可能大家需要静下心来,真的去研究一下电影本体的东西”
一、入行
我学的是文学系电影理论专业,当时其实还是想考导演,但那会儿那个什么,那会儿还是那个要邮寄那个简章,招生简章,简章对导演的身高还有要求,然后我身高又不够,然后后来也想考制片管理,但制片管理又考理科,我以前是文科,就数理化就一塌糊涂,所以导演和管理都没法考,画画吧也不会,录音也不会,摄影也更不会,后来就只能考文学系,考文学系当时可能想的就是剧作吧,但我们那年是没有剧作,是电影理论专业,意思就说不管什么专业,先入到这学校校门再说,所以其实我从入校之后,可能第一学期还好,比较老老实实听课,听班上的课,后来就就是瞎听了。我自己觉得能够知道自己肯定不会做理论研究的,因为我是比较那随性,比较散漫的人,要坐在屋里面写文章,研究电影,那个我受不了,第一年的时候成绩还都挺好的,后来我说还好,就证明我有那个学习能力,后来我都啥也不管了,后来到最后毕业的时候我就我们班倒数了,老师给我的面子,因为那时候我们已经做出来片子了,老师就不把我们当成一个严格搞理论的学生来培养了,就知道我们要做创作的,所以很多老师给面子了,给你个及格就完了。
就第一年完了之后,我们就是暑假的时候就给别人当抢手了,写电视剧,所以我们就是比较上手比较早,因为第一次写电视剧,是我跟贾柯樟我们俩合写的,人家有一个基本的框架,写的很烂,但马上要拍,就是九月份要拍 八月份要拍,然后呢就暑假我们俩就是,一人十集,两个人改。改完之后,肯定得,你想也是那什么,那导演会再修改,只不过我们提供一个比较像样的东西,实践会多,后来包括跟电视台做专题片,做小广告,拍MV,给别人当剧务 就是开始弄了。
一样,我觉得电影是一个实际经验的东西,你理论学的再好没用的,就跟摄影理论的话,你懂太多你只适合教书,给你一个机器你都不会用,那当然没用了,讲这个数值,那个数值的话那个没用,可能就是两个方向吧,一个是纯理论,一个是实践,可能我们就是比较偏实践。
二、我觉得导演真的是一门很专业的需要非常投入的一个工作
因为我觉得他那个难度很大,我觉得导演真的是一门很专业的需要非常投入的一个工作,就是说我很散漫的一个人,我很难就是专注一个,把自己的专注力放在一个实践上面,这个我觉得跟我性格有很大的差异,所以重来没有,所以到目前为止我也没有做过副导演之类的,我顶多都是做一些??我可能会去指导导演,我给导演提要求,或者提各种建议,但我不会说进入一个导演组,或者导演团队去工作,因为后来拍片子,我做的工作是制片方面的工作。
可能也是经验吧,刚开始没有,我毕业之后两三个月吧,其实毕业之后马上就开始一个电视剧的运作,也是改剧本,完了之后就跟导演聊,当时一个大姐带我,她是一个老的电影厂的资历很老,因为她做副导演,相当于现在执行导演,相当于第一副导演,她的能力特别强,她会从演员调度,各方面,制片安排,带我随着这个戏,一个电视剧就整个是把我就给梳理了一遍 反正很苦,冬天拍,后来我们拍的时候已经冬天了,十一月份,很冷,早上五点钟起来,拍到夜里十一二点,AB组拍的,计划全是我做的,我做计划,但是那大姐看,她给我不行,因为她毕竟是导演组,我是制片组,她会给我很多经验,AB组拍,当时我体会到怒发冲冠那词,我这辈子就感觉那一次,真的头发都立起来了,现场有问题,但后来还是解决掉了。
三、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体验
我们当初因为都在学校里边,他是一个相对固定的一个范围,都是同学,这跟现在还不太一样,因为我们几个都是在学校里边,包括我们最早做青年实验电影小组,也都是上下两届那种,往下没有,上几届的一些朋友,同学们,师兄,师姐帮忙,这样做的,其实我们是在一个学院的一个封闭的那样一个系统里边,找自己合适的来做,现在来讲可能就是说,有微博,或者社交网络,能找到很多很多就是说跟你容易合作的,我们确实找不到太多人,只有就近的身边的这些人来用,但现在可能你要说低成本的话,肯能也就是找你七大姑八大姨,表兄表弟,甚至于爹妈,像刘伽茵的话都拍的,就是他父母,当然她是很个案的一个拍法,可能要用最少的资源,花最少的钱来做,可能要找身边的人,但这合适度,有没有达到你满意。
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体验,因为电影是分很多部门来做的,比如从编剧来说,你要写一个人物的话,你有没有那体验,当然我们不可能都做好莱坞那种瞎编的东西,我要做一个小的东西,我们如何能够做到最有效,其实就是你体验不到,体验到了之后,你才能写出来,写出来之后,你的准确性才有,别人才能理解你的东西,作为这个团队来讲,演员、导演才能看到一个参照的东西,现在很多短片也好,也有这个问题,就是演员不到位,不到位的话其实就是整个合作没有建立特别好的关系,就是导演选择演员可能是先天性的出现问题了,这个不讲,一定对这个角色认同,你剧本要怎么理解的,你选择这个人他到底适合不适合,我们不能因为资金少,或者什么关系,或者这么一个不合适的,其实这个很严格的东西,其实对导演来讲是严酷的一个事,这个演员的挑选,又严酷,又挑战。
其实谈到一个非职业的一个概念,首先你要选择这个人对不对,他有没有那个能力,确实很多人是可能到镜头前边就很拘谨,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有很多人的话,他可能在日常情况下是一个很拘谨的人,但是他到镜头前他能放开,这是你对这个角色的选择,这个人物的选择,这个演员的选择,也不是非他莫属了,这个有点矫情了,很难,就是要尽可能多花工夫去做,要大量的选择可用的资源,从你的周边的资源去选,我觉得这是一个就是说需要花时间的,假如我要做一个电影的话,我现在其实想拍一个东西,但我就想不到哪个演员能演,所以我可能不能动,我要动的话我必须等到这个演员出现,好 就是他了,他会有一种就是说类似于那种心灵上的那种,也不是心灵,就类似于那种灵异的东西在里面,如果能够到那个层面的话,那肯定就成了,但这很难。
四、关于微电影
微电影把中国电影给带到了一个沟里边,我个人的一个态度,因为微电影它是一个网络东西,网络的东西某种意义上他是,至少目前来讲,它不是电影的最佳的传播途径,它只是了解可以,但你真正看电影的话,我觉得还是应该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电影里面去做,微电影它更多是一个传播作用,所以这样的话,这两年的微电影的迅速的膨胀,泡沫了,我觉得会对年轻的这些创作者,会有负面的东西,所以要非常警惕这个东西。
微电影是一个好的趋势,会能给这些年轻的喜欢拍东西的人,所以就是说可能不是你拍得就是电影了,我觉得可能拍微电影,给大家提供这样的一种方法和平台,但我觉得应该在这个平台上。
我觉得可能大家需要静下心来,真的去研究一下电影本体的东西,多看一些就是说短片吧,优秀短片的东西,说实话,你要不看,我可能不看,有可能网上那些东西,偶尔我会就是说或者别人让我看,我会看一眼,我会觉得就是说层次太低了,因为门槛低,所以大家全都进入了,之后就鱼龙混杂,这个我觉得我非常不乐观,所以如果要在这里边能挑出来很好的东西的话,可能会有,非常严肃认真的对待这个事的人,但这样的人我觉得现在越来越少了,包括很多现在很有名的那些拍微电影的,我觉得我现在我说实话我很不喜欢,就跟做当代艺术一样,就很多人觉得当代艺术很好做,其实那不是说好做不好做的问题,是你意念理念达到没达到,你对艺术史的了解,你至少对这个市场行情的了解你有没有,你对自己的判断有没有,自我能力的判断有没有,如果没有的话,谁都能够去那么做当代艺术对吧,所以造成中国前几年的泡沫,最后留存下来还就那几个。
我觉得中国的很多事情就是没人提,凭什么不提啊,就这个现实啊,对不对。包括我现在做影展的话,我选片,很多片子拍的真的不好,我但凡认识的导演我会说你这片子可能会有问题,但是他至少他的初衷是非常严肃的来做,他提到影展的一个东西,你想微电影的话谁都可以上传,谁都可以弄,这门槛太低了,太低的时候我觉得不是好事,就会一马平川的哗过去了,啥也没有。
本文为作者 107新闻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