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编剧都掉过的5个坑,最后一个亮瞎了!
2015-07-01 12:12
作者:功夫查理 ,在一线制片公司担任剧本医生/项目策划。在微信公众号kungfucharlie上持续分享编剧笔记和影评,欢迎关注并交流。
这篇文章,算是《剧本医生的自我修养》的番外篇。(戳我去查看)
有人问:老编剧经验丰富,为什么不自救,而要请剧本医生?
牛顿力学定律告诉我们:即便是奥运会举重冠军,也没办法通过拎自己头发来让双脚脱离地面。
再换个维度说,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今天要聊的,不是方法论,而是编剧创作的心理盲区。这些体会来自于我创作实践中血淋漓的教训,以及我审读过上百个剧本项目后的总结。我欣慰地发现,99%的编剧都曾掉进来过,不管是票房过亿拿奖不断的前辈,还是刚刚入门无知无畏的菜鸟,都难逃此劫,鲜有例外。
前4个都是心理层面的误区,无关编剧技巧。只有最后一条例外,它真的太重要了,让编剧想死的心都有了。
进入正题吧。
一.知识的诅咒(The curse of knowledge)
简单说,就是编剧的自我沉溺在复杂背景世界中,选择将大量讯息藏在暗场,而非剧本里,天真地以为只要自己看懂了,观众也一定能懂,结果观众却不知所云。近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步之遥》。
“知识的诅咒”一说,来自199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Elizabeth Newton做的一个实验(记载于畅销书《粘住》)——
志愿者被分为“敲击者”和“猜歌者”两类,其中“敲击者”拿到一份歌单,上面罗列了类似于《祝你生日快乐》之类的广为流传的歌曲,他们被要求在桌子上把歌曲的节奏敲出来,而“猜歌者”必须猜出是什么歌曲。研究人员要求“敲击者”预测“猜歌者”能猜对的歌曲百分比。
敲击者认为,猜歌者会猜对50%,而实际上,猜歌者只猜对了2.5%。
为什么落差会这么大?
因为敲击者一边敲击,一边可以在脑子播放该歌曲的节奏,而对于猜歌者来说,他们并没有击节者脑海中的“背景信息”,听到的只是一连串奇奇怪怪、杂乱无序的敲桌子声,自然就猜不到了。
而这就是典型的“自我沉溺”——沉浸在自己的节奏中,想当然地觉得所有人都跟自己有一样的感受,可别人根本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对于编剧而言,很有可能陷入“知识的诅咒”,尤其是在中后期的修改阶段。
由于经历了N次长时间的讨论会,N次改稿,有大量作废版本的累积,甚至连人物小传都详尽之至,可以独立成书了,这时候,整个故事在编剧脑子里已经反复播放了上百遍,男主角为什么这么想,女主角为什么那么做,编剧心里面门儿清,甚至觉得这都再明显不过,根本不需要解释。
于是乎,问题来了——
读者:他为什么不肯信任女主角?
编剧:哦,是这样的,在我的设定里,女主角曾经在高中的时候,骗过男主角一次……
读者:哦,但你没写出来啊?
编剧:……
读者:那他又为什么会突然喜欢女主角?
编剧:你没看到伏笔吗?我写了这个男主角每天下班后,会从超市里绕行,就因为他想找机会多看女主角两眼呀?
读者:啊?女主角在超市上班?
编剧:不是。我想的是,女主角每天会自己买菜做饭,每天下班后都会在超市里准时出现……
读者:哦,但你没写出来啊?
编剧:……
相信大家对以上对话都不陌生。忘记交代人物关键前史,或者对于某个伏笔隐藏太深,或者关键细节一笔带过,没有强调,暗场戏太多,完全超出了观众的脑补范围……都是典型症状。
要解除“知识的诅咒”,跳出自我沉溺,需要不断提醒自己四个字:换位思考。
站在观众的角度,审视这个故事。
观众不是编剧肚子里的蛔虫,你千万不能天真的认为,观众看到的,一定是你脑子里看到的。电影不是靠编剧脑子里的设定来完成的,而是一幅幅画面、一个个动作展示出来的。不是你说男主角孤僻,男主角就真的孤僻了。观众要看到的是,他一个人住,一个人吃饭,甚至上厕所都不用关门;在朋友聚会时一个人躲在角落……电影是拍给观众看的,我们虽不必迎合观众口味,但必须遵守观众接受信息的基本规律。
另一种版本的“知识的诅咒”,则是不加节制的知识炫耀,尤其是在写行业剧的时候,编剧研究了大量背景资料,发现诸多有趣的知识和细节,恨不得一股脑儿地全部塞进故事里,写几段情节,就解释一段概念。造成节奏拖沓,张力稀释。
二.节奏先行
类型片的节奏,是初学者最容易掌握的。
我曾经推荐过一本编剧教材,《故事策略:电影剧本必备的23个故事段落》,它将主流好莱坞类型电影拆解成了23个故事段落,让人大开脑洞。
只要你按照这个规律来,不论桥段好坏,单说节奏,很容易达到一个类型剧本的要求——以90分钟的爱情喜剧为例,男女主角在何时相遇,何时爆发首次冲突,何时产生误会,何时彻底闹掰,何时重归于好,都可以提前规划出明确的时间节点。
通过计算节奏,迅速搭建起整个剧本的框架,会让编剧有很大的成就感。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潜藏其中的创作陷阱。
一旦节奏算好了,编剧很容易开始“倒推着写”,为了误会而误会,为了原谅而原谅,罔顾铺陈是否到位,忽略角色是否真的会做出这样的行为,甚至不惜用纯粹的意外事件来推进故事,通篇都是“编剧说了算”,角色没有陷入“不得不”的状态,观众也没有足够的代入感,无法移情。
典型的观众反馈——
“他们怎么突然就相爱了?是我漏看了吗?”
“怎么说变就变啊?莫名其妙啊!”
“这也太巧了吧?”
……
按照类型的节奏,倒推着写,完全放弃了让一个故事自由生长的机会,就算完成度不错,也只会是一个计算精准的工业品,而不是情怀饱满的作品。
三.新点子的诱惑
“猴子掰玉米”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为了桃子丢掉玉米,为了西瓜丢掉桃子,为了兔子丢掉西瓜,结果,兔子跑了,猴子空手而归。
创作道路上,我们就是那只猴子,总会面临无数新点子的诱惑,“其实这场戏,还可以这么玩……”“他俩的关系,还有另一种可能……”本以为是捷径,后来发现是陷阱。写着写着,都忘记当初要写什么了。
另一种情况是害怕故事不够精彩,就不断地增加元素、角色……想让自己的电影很有层次,有很大的阐释空间。最终呢?电影讯息量爆炸,反而模糊了焦点。美其名曰这是“有野心的代价”,实际上是心虚的表现。电影是一个信息承载量很低的媒介,能老老实实地说清楚一个主题,就已经功成圆满了。
如果什么都想要,反而什么都得不到。
典型的观众反馈——
“主线不清晰,导演到底想说啥?”
“这片子好像讲了青春、教育、爱情、友情、创业……但好像什么都没讲清楚。”
“前面是爱情片,中间是剧情片,最后是动作片……”
千万不要被极个别的影史经典给误导了,“你看XXX,同时讲了好多个主题呢!”……经典不是你想学,想学就能学的。
至于解决方案,还是老生常谈:厘清故事主题、找回创作初心。然后依此回看所有的素材。但凡游离在主线之外的,一律删掉。
四.耳朵好像堵住了?
聊聊编剧听意见时的心态。
这是一门学问,有几种常见的误区。
症状一:“不是我没写好,而是你没看懂。”
“这是我的故事,我的个人趣味,你不是目标观众。”
“我想要的是……我想表达的是……我为什么要去迎合观众?”
这种一副“我就是自己故事的上帝”的表情,大家应该不陌生。事实上,对于一个创作者而言,自负有时候是必须的。坚持个人风格,其实也无所谓对错。其最大的风险来自于你有没有真正的才华。
有才华的,坚持己见,那叫风格。
没才华的,坚持己见,那叫愚昧。
你自己属于哪一种,也许市场会给你答案。
症状二:盲目崇尚权威,漠视普通人意见
明明身边有很多朋友(甚至是圈外人)可以帮你看看剧本,你却藏着掖着,认为只有大监制、导演、大编剧才有资格跟你交手,给你提意见。由此,错过了不少改进的机会。
有趣的是,我的实操经验表明,把剧本扔给有基本审美sense 的圈外朋友看,对方的反馈也相当具有参考价值。
换句话说,评判你的故事好不好看,找你的普通朋友就足够了!
我常常收到一些莫名其妙、混乱不堪的故事投稿,请我帮忙诊断诊断,让我很无语……在此建议想要投稿给影视公司的新人,不妨先把你的故事给你身边的朋友看一圈。
一般来说,大家都说好,就是真的好;大家说不好,就是真有问题。他们和专业的剧本医生的差距,不在于对于剧作问题的敏感性,只在于是否能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不要盲目相信权威。有时候,权威的意见可能只是他个人口味;而普通读者的意见,却是大多数人的观感。你迎合了权威,也许会使得项目推进顺利,但若罔顾普通人的意见,很可能在上映之后遭来大规模吐槽。电影不是拍给甲方看的,而是拍给观众看的。
症状三:选择性失聪
编剧在听意见时,很容易“自欺欺人”。
譬如,明明听到五条批评意见,只接受自己早就意识到的那一条,其他四条就充耳不闻。甚至,听到赞美就忽略了批评题材还算有意思,结构也完整,但是……”这个“但是”之后的内容全部被忽略。似乎“一好可以遮百丑”。
个中危害,不言自明。
一定要记住:只要读者觉得有问题,十之八九就真的有问题!
不管读者是圈外的朋友,还是剧本医生,都一样。
那什么时候需要选择性倾听呢?
答案是:听取修改意见的时候。
问题的确诊率一般会高达90%以上,修改意见的准确率低于50%。头痛不一定要医头。你得去找到背后根本的原因。不能盲从任何人的修改意见,必须根据剧本的整体状况,寻找修改策略。
如果说,以上4个坑,影响到的只是剧作质量。那么,最后一个坑,则让编剧想死的心都有了。
这个错误,即便不是编剧,想必大家也都犯过。它就是——
五. 忘、记、保、存、了!
没错,就是这么残酷!!它还有很多变种,譬如写到一半,电脑死机了,Word强制退出了,键盘进水了,电池没电了……
总之结果都一样:辛辛苦苦写了一天,甚至一周的稿子,不、见、了!
真、的、不、见、了!!!
连历史记录也没有!!!!
编剧…………卒~~~
祝全天下编剧都记得保存!!
这篇文章,算是《剧本医生的自我修养》的番外篇。(戳我去查看)
有人问:老编剧经验丰富,为什么不自救,而要请剧本医生?
牛顿力学定律告诉我们:即便是奥运会举重冠军,也没办法通过拎自己头发来让双脚脱离地面。
再换个维度说,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今天要聊的,不是方法论,而是编剧创作的心理盲区。这些体会来自于我创作实践中血淋漓的教训,以及我审读过上百个剧本项目后的总结。我欣慰地发现,99%的编剧都曾掉进来过,不管是票房过亿拿奖不断的前辈,还是刚刚入门无知无畏的菜鸟,都难逃此劫,鲜有例外。
前4个都是心理层面的误区,无关编剧技巧。只有最后一条例外,它真的太重要了,让编剧想死的心都有了。
进入正题吧。
一.知识的诅咒(The curse of knowledge)
简单说,就是编剧的自我沉溺在复杂背景世界中,选择将大量讯息藏在暗场,而非剧本里,天真地以为只要自己看懂了,观众也一定能懂,结果观众却不知所云。近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步之遥》。
“知识的诅咒”一说,来自199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Elizabeth Newton做的一个实验(记载于畅销书《粘住》)——
志愿者被分为“敲击者”和“猜歌者”两类,其中“敲击者”拿到一份歌单,上面罗列了类似于《祝你生日快乐》之类的广为流传的歌曲,他们被要求在桌子上把歌曲的节奏敲出来,而“猜歌者”必须猜出是什么歌曲。研究人员要求“敲击者”预测“猜歌者”能猜对的歌曲百分比。
敲击者认为,猜歌者会猜对50%,而实际上,猜歌者只猜对了2.5%。
为什么落差会这么大?
因为敲击者一边敲击,一边可以在脑子播放该歌曲的节奏,而对于猜歌者来说,他们并没有击节者脑海中的“背景信息”,听到的只是一连串奇奇怪怪、杂乱无序的敲桌子声,自然就猜不到了。
而这就是典型的“自我沉溺”——沉浸在自己的节奏中,想当然地觉得所有人都跟自己有一样的感受,可别人根本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对于编剧而言,很有可能陷入“知识的诅咒”,尤其是在中后期的修改阶段。
由于经历了N次长时间的讨论会,N次改稿,有大量作废版本的累积,甚至连人物小传都详尽之至,可以独立成书了,这时候,整个故事在编剧脑子里已经反复播放了上百遍,男主角为什么这么想,女主角为什么那么做,编剧心里面门儿清,甚至觉得这都再明显不过,根本不需要解释。
于是乎,问题来了——
读者:他为什么不肯信任女主角?
编剧:哦,是这样的,在我的设定里,女主角曾经在高中的时候,骗过男主角一次……
读者:哦,但你没写出来啊?
编剧:……
读者:那他又为什么会突然喜欢女主角?
编剧:你没看到伏笔吗?我写了这个男主角每天下班后,会从超市里绕行,就因为他想找机会多看女主角两眼呀?
读者:啊?女主角在超市上班?
编剧:不是。我想的是,女主角每天会自己买菜做饭,每天下班后都会在超市里准时出现……
读者:哦,但你没写出来啊?
编剧:……
相信大家对以上对话都不陌生。忘记交代人物关键前史,或者对于某个伏笔隐藏太深,或者关键细节一笔带过,没有强调,暗场戏太多,完全超出了观众的脑补范围……都是典型症状。
要解除“知识的诅咒”,跳出自我沉溺,需要不断提醒自己四个字:换位思考。
站在观众的角度,审视这个故事。
观众不是编剧肚子里的蛔虫,你千万不能天真的认为,观众看到的,一定是你脑子里看到的。电影不是靠编剧脑子里的设定来完成的,而是一幅幅画面、一个个动作展示出来的。不是你说男主角孤僻,男主角就真的孤僻了。观众要看到的是,他一个人住,一个人吃饭,甚至上厕所都不用关门;在朋友聚会时一个人躲在角落……电影是拍给观众看的,我们虽不必迎合观众口味,但必须遵守观众接受信息的基本规律。
另一种版本的“知识的诅咒”,则是不加节制的知识炫耀,尤其是在写行业剧的时候,编剧研究了大量背景资料,发现诸多有趣的知识和细节,恨不得一股脑儿地全部塞进故事里,写几段情节,就解释一段概念。造成节奏拖沓,张力稀释。
二.节奏先行
类型片的节奏,是初学者最容易掌握的。
我曾经推荐过一本编剧教材,《故事策略:电影剧本必备的23个故事段落》,它将主流好莱坞类型电影拆解成了23个故事段落,让人大开脑洞。
只要你按照这个规律来,不论桥段好坏,单说节奏,很容易达到一个类型剧本的要求——以90分钟的爱情喜剧为例,男女主角在何时相遇,何时爆发首次冲突,何时产生误会,何时彻底闹掰,何时重归于好,都可以提前规划出明确的时间节点。
通过计算节奏,迅速搭建起整个剧本的框架,会让编剧有很大的成就感。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潜藏其中的创作陷阱。
一旦节奏算好了,编剧很容易开始“倒推着写”,为了误会而误会,为了原谅而原谅,罔顾铺陈是否到位,忽略角色是否真的会做出这样的行为,甚至不惜用纯粹的意外事件来推进故事,通篇都是“编剧说了算”,角色没有陷入“不得不”的状态,观众也没有足够的代入感,无法移情。
典型的观众反馈——
“他们怎么突然就相爱了?是我漏看了吗?”
“怎么说变就变啊?莫名其妙啊!”
“这也太巧了吧?”
……
按照类型的节奏,倒推着写,完全放弃了让一个故事自由生长的机会,就算完成度不错,也只会是一个计算精准的工业品,而不是情怀饱满的作品。
三.新点子的诱惑
“猴子掰玉米”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为了桃子丢掉玉米,为了西瓜丢掉桃子,为了兔子丢掉西瓜,结果,兔子跑了,猴子空手而归。
创作道路上,我们就是那只猴子,总会面临无数新点子的诱惑,“其实这场戏,还可以这么玩……”“他俩的关系,还有另一种可能……”本以为是捷径,后来发现是陷阱。写着写着,都忘记当初要写什么了。
另一种情况是害怕故事不够精彩,就不断地增加元素、角色……想让自己的电影很有层次,有很大的阐释空间。最终呢?电影讯息量爆炸,反而模糊了焦点。美其名曰这是“有野心的代价”,实际上是心虚的表现。电影是一个信息承载量很低的媒介,能老老实实地说清楚一个主题,就已经功成圆满了。
如果什么都想要,反而什么都得不到。
典型的观众反馈——
“主线不清晰,导演到底想说啥?”
“这片子好像讲了青春、教育、爱情、友情、创业……但好像什么都没讲清楚。”
“前面是爱情片,中间是剧情片,最后是动作片……”
千万不要被极个别的影史经典给误导了,“你看XXX,同时讲了好多个主题呢!”……经典不是你想学,想学就能学的。
至于解决方案,还是老生常谈:厘清故事主题、找回创作初心。然后依此回看所有的素材。但凡游离在主线之外的,一律删掉。
四.耳朵好像堵住了?
聊聊编剧听意见时的心态。
这是一门学问,有几种常见的误区。
症状一:“不是我没写好,而是你没看懂。”
“这是我的故事,我的个人趣味,你不是目标观众。”
“我想要的是……我想表达的是……我为什么要去迎合观众?”
这种一副“我就是自己故事的上帝”的表情,大家应该不陌生。事实上,对于一个创作者而言,自负有时候是必须的。坚持个人风格,其实也无所谓对错。其最大的风险来自于你有没有真正的才华。
有才华的,坚持己见,那叫风格。
没才华的,坚持己见,那叫愚昧。
你自己属于哪一种,也许市场会给你答案。
症状二:盲目崇尚权威,漠视普通人意见
明明身边有很多朋友(甚至是圈外人)可以帮你看看剧本,你却藏着掖着,认为只有大监制、导演、大编剧才有资格跟你交手,给你提意见。由此,错过了不少改进的机会。
有趣的是,我的实操经验表明,把剧本扔给有基本审美sense 的圈外朋友看,对方的反馈也相当具有参考价值。
换句话说,评判你的故事好不好看,找你的普通朋友就足够了!
我常常收到一些莫名其妙、混乱不堪的故事投稿,请我帮忙诊断诊断,让我很无语……在此建议想要投稿给影视公司的新人,不妨先把你的故事给你身边的朋友看一圈。
一般来说,大家都说好,就是真的好;大家说不好,就是真有问题。他们和专业的剧本医生的差距,不在于对于剧作问题的敏感性,只在于是否能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不要盲目相信权威。有时候,权威的意见可能只是他个人口味;而普通读者的意见,却是大多数人的观感。你迎合了权威,也许会使得项目推进顺利,但若罔顾普通人的意见,很可能在上映之后遭来大规模吐槽。电影不是拍给甲方看的,而是拍给观众看的。
症状三:选择性失聪
编剧在听意见时,很容易“自欺欺人”。
譬如,明明听到五条批评意见,只接受自己早就意识到的那一条,其他四条就充耳不闻。甚至,听到赞美就忽略了批评题材还算有意思,结构也完整,但是……”这个“但是”之后的内容全部被忽略。似乎“一好可以遮百丑”。
个中危害,不言自明。
一定要记住:只要读者觉得有问题,十之八九就真的有问题!
不管读者是圈外的朋友,还是剧本医生,都一样。
那什么时候需要选择性倾听呢?
答案是:听取修改意见的时候。
问题的确诊率一般会高达90%以上,修改意见的准确率低于50%。头痛不一定要医头。你得去找到背后根本的原因。不能盲从任何人的修改意见,必须根据剧本的整体状况,寻找修改策略。
如果说,以上4个坑,影响到的只是剧作质量。那么,最后一个坑,则让编剧想死的心都有了。
这个错误,即便不是编剧,想必大家也都犯过。它就是——
五. 忘、记、保、存、了!
没错,就是这么残酷!!它还有很多变种,譬如写到一半,电脑死机了,Word强制退出了,键盘进水了,电池没电了……
总之结果都一样:辛辛苦苦写了一天,甚至一周的稿子,不、见、了!
真、的、不、见、了!!!
连历史记录也没有!!!!
编剧…………卒~~~
祝全天下编剧都记得保存!!
本文为作者 功夫查理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66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