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真人秀,还是进入一个真人秀?《我们15个》如何做到7*24直播,360°无死角观看
2015-06-29 16:03
真人秀节目多得已经饱和?看遍大部分节目,总结成一句话:摄影跟着明星跑,观众看着明星跑。观众只是观众。
但是在23日下午,在一个APP叫《我们15个》上的却让我对真人秀形式有了一个好奇。在这种形式里,貌似每个观众都是参与者。《我们15个》节目形式:网络(腾讯视频)和app,365天24小时不间断让观众以“融入视角(360°全景直播,观众可随意遥控)”15陌生人在一个荒地生活一年。电视(上海卫视)平台每天剪辑一期节目日播。
一场关于生活的实验。“老大哥”在看着你,纪录片?影像实验?《我们15个》直播形式打破真人秀的制作流程和呈现方式的前提,是影视语言基础夯实。拍摄环境覆盖12000平米,画面、构图、灯光、摄影、声音都是挑战。通过几个小时的直播观察,这次除了是15位参与者的生活实验,还是一场影像实验。观众在看,但是观众在看什么?
-------------
先看看《我们15个》的宣传片
4min14s
[flash]http://static.video.qq.com/TPout.swf?vid=e0016umxkbp&auto=0[/flash]
制作团队:Tapla和腾讯视频
美术指导:孙立
原创音乐:姜勇军
摄影设备
120台可遥控高清摄像机
2台360度全景摄像机
录音设备
24套无线腰包发射器与领夹话筒
56支短枪式话筒
-------------
观众“融入视角”看节目,多一个纬度参与节目
超过120架遥控摄像机、每个摄影机均可遥控。同时采用了360°摄影设备,观众可随意、实时全景观看
常规的真人秀流程为前期策划,中期拍摄,后期剪辑。而直播虽然有导播但是不涉及后期剪辑,后期剪辑意味着编排和打乱素材。而直播虽然可能少了一些故事的安排,但是多了一个纬度,那就是时间。观众可以直接获取和捕捉参与者的动作。与往常真人秀的不同点还有这里15位“素人”居民,没有跟拍摄影机。所有动作都尽量不干涉15个人的行为。
这也许更像是一次影像上的实验。灯光师应该用什么理念布置灯光?就是照亮“演员”的生活区域,让“演员”感觉不到这是在表演而是在生活。“摄影师”应该如何设置机位以及控制拍摄构图?把摄影机藏起来但前提要无死角捕捉“演员”的动态,导演、摄影师在操控台实时监看,调整构图切换镜头。
腾讯视频的技术团队说:“这次在场地安装120台高清遥控摄像机。我们必须根据景别的需要将摄像机在约1.5公顷的场地内高低错落布置,包括室内室外的区别,朝上朝下不同朝向的安装以得到一个相对较好的视角,但这也意味着我们必须给它们重新设计保护外壳,防止各种天气情况对于设备的影响。我们为摄像机们设计了一个经过改良的远程控制功能,确保我们能在场地外遥控摄像机的推拉摇移、聚焦光圈,颜色调整等功能,非常方便的获取我们想要的画面”。
视频直播中室内场景的红外镜头拍摄
由于夜间的照明需求,拍摄团队在室外布置了许多场地照明与氛围灯光。室内布置了大量专门为节目订制的LED灯光面板进行白天与夜间的补光,但是室内为了体现美术的自然以及没有电的事实,在夜间采用其中20台带有红外功能的摄像机辅以专业红外灯进行拍摄。而且在前期策划时,一些固定镜头的构图以及切换肯定是家常便饭,比如空镜头的设计,牛的特写,草的特写等等。直播镜头也基本采取根据15个人的动作来进行跟踪和切换。
手机《我们15个》APP端|360°全景截图
这次节目最具有创新和互动的设计就是实时全景(观众可通过App或网络直接进行360°观看)实时全景的收音便是环境音,我的感觉就像是“融入视角”时刻陪伴平顶之上。可能是新技术磨合的原因,摄影机的低照度不是特别理想,晚上的时候可以看到门口的光,室内就是一片黑暗。不过这种拍摄方式的交互设计让作为观众的我有一种新奇的感觉。凌晨时候开着全景模式,虽然画面看不清楚,但是听着自然的声音听了很久,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视频直播中固定的空镜头设计
《我们15个》的制作顾问talpa是荷兰的一家综艺大佬,如今的《好声音》风靡全球,其实在1999年他们就尝试的一档《老大哥》真人秀节目,是社会实验类的游戏真人秀,一群陌生人以”房客“身份住进一间布满了摄像机及麦克风的屋子,他们一周7天,一天24小时,所有的一举一动都将被记录下来剪辑处理之后在电视上播出。《我们15个》不同于《老大哥》多了更多创造力,更多的可能性。因为这里没有电,什么都需要“创造”,而且通过腾讯视频的本土化设计是否更适合中国观众观看?从在线关注人数和弹幕的状况看,特别是晚上,大家保持一种新奇、好奇的状态中,没事就在朋友圈截图唠两句。
电影级别的制作团队会不会带来电影级别的综艺感受?
打破真人秀的制作流程和呈现方式的前提是影视语言基础夯实。拍摄环境覆盖12000平米,画面、构图、灯光、摄影、声音都是挑战。
通过观察,一部分综艺节目的大电影,最让观众诟病的就是没有所谓的“电影性质”。电影的感觉来自于各个方面导演、编剧、拍摄、剪辑、美术、音乐等等,真人秀从编剧、拍摄、美术上都欠缺太多。而《我们15个》的美术搭建由电影级别的《武侠》、《1942》的孙立:“我们对整个环境的设置,是没有特别刻意去造型的。因为太典型反而不够好,所以就像一个农庄藏在一个森林的腹地,它会显得这些人在这样的空间生存还是有它的神秘感,让观众一步一步发现环境的构造。也努力姜真人秀拍摄现场还原到最自然真实的状态。”而从编剧来讲,谁也不清楚会发生什么事情,观众的好奇心,也是《我们15个》能在瞬间吸引几十万人同时在线观看的佐证。故事的结局谁也猜不到。
视频直播中的场景截图
另外一个比较好玩的,一般综艺节目不会为了这项掏钱的地方就是:音乐。欧美大片的音乐肆意的可以在任何节目(不限综艺)里听到,曾经我很好奇问过这些音乐是不是有版权的呢?他们可能确实有,有一种叫做版权库的东西。但是很少用原创音乐的,撑死做一个原创主题曲。而《我们15个》找到了《无人区》、《黄金大劫案》的音乐姜勇军:“不知道这15个人在节目里会发生什么事情,建立庞大的曲库,各种情绪条目要做几百条,让你们能够淋漓尽致的体会到参与者的情绪。同时通过节目的进行增加音乐条目,让观众保持新鲜”姜勇军为了这些曲库,不但要保持24小时经常看节目的习惯,还要频繁出差,以保证曲库量的更新。可谓全年无休。
金马奖电影美术设计孙立设计手稿
制作环节中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点就是声音,要保证收集到场地内所有人与环境的声音,又不能干预15个人的生活,还需要环境声与人声的混合搭配,通过半天的直播观察,整体做的都非常到位。负责采集声音的腾讯技术团队说:“音频信号采集是一个很大挑战,困难不仅仅在于广阔的土地对无线射频覆盖的影响,我们还必须考虑到天气湿度和天气变化等因素对无线射频信号所产生的影响。因此,我们也与世界顶级的话筒技术供应商合作,将1.5公顷的拍摄场地中分布的56只有线话筒,划分为22个区域编组进行环境音使用;另外利用安装在场内的10个有源天线,将有可能处于场内任何位置的居民身上的24只无线话筒信号完美覆盖接收,满足全年直播需要。并且与之前的真人秀相比,我们特制了一条简约的工作流程,比如我们使用了自动人声混音技术以及环境声辅助跟随操作。使得所有场地内收集的人声信号和环境声信号跟随镜头的切换混音后,直接参与到网络直播流的同时,也使用在后期视频剪辑直到最终的电视转播版本中。”
总之,对《我们15个,平顶之上》还有很多充满了好奇的内容,比如,摄影器材、灯光器材的维修问题;中控室又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制作人的创作理念,这些技术的发展等,希望能在后续可以通过采访幕后人员为大家解密。观众的参与、交互让《我们15个》更完整,未来364天里什么都有可能发生,观众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套用一句广告词,看真人秀,还是进入一个真人秀?不同的用户体验和感觉,让观众更有参与度。
我们平时看电影,经常为剧情里的人物喜怒哀乐。但是真正放15个人在你面前,生生的面对自己生存问题的时候,感觉、感官上还是会更强烈。晚上,竟会一直开着“我们15个”APP听蛙声入眠。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习惯性的瞄一眼平顶生活,然后听着居民声音,继续刷牙…
但是在23日下午,在一个APP叫《我们15个》上的却让我对真人秀形式有了一个好奇。在这种形式里,貌似每个观众都是参与者。《我们15个》节目形式:网络(腾讯视频)和app,365天24小时不间断让观众以“融入视角(360°全景直播,观众可随意遥控)”15陌生人在一个荒地生活一年。电视(上海卫视)平台每天剪辑一期节目日播。
一场关于生活的实验。“老大哥”在看着你,纪录片?影像实验?《我们15个》直播形式打破真人秀的制作流程和呈现方式的前提,是影视语言基础夯实。拍摄环境覆盖12000平米,画面、构图、灯光、摄影、声音都是挑战。通过几个小时的直播观察,这次除了是15位参与者的生活实验,还是一场影像实验。观众在看,但是观众在看什么?
-------------
先看看《我们15个》的宣传片
4min14s
[flash]http://static.video.qq.com/TPout.swf?vid=e0016umxkbp&auto=0[/flash]
制作团队:Tapla和腾讯视频
美术指导:孙立
原创音乐:姜勇军
摄影设备
120台可遥控高清摄像机
2台360度全景摄像机
录音设备
24套无线腰包发射器与领夹话筒
56支短枪式话筒
-------------
观众“融入视角”看节目,多一个纬度参与节目
超过120架遥控摄像机、每个摄影机均可遥控。同时采用了360°摄影设备,观众可随意、实时全景观看
常规的真人秀流程为前期策划,中期拍摄,后期剪辑。而直播虽然有导播但是不涉及后期剪辑,后期剪辑意味着编排和打乱素材。而直播虽然可能少了一些故事的安排,但是多了一个纬度,那就是时间。观众可以直接获取和捕捉参与者的动作。与往常真人秀的不同点还有这里15位“素人”居民,没有跟拍摄影机。所有动作都尽量不干涉15个人的行为。
这也许更像是一次影像上的实验。灯光师应该用什么理念布置灯光?就是照亮“演员”的生活区域,让“演员”感觉不到这是在表演而是在生活。“摄影师”应该如何设置机位以及控制拍摄构图?把摄影机藏起来但前提要无死角捕捉“演员”的动态,导演、摄影师在操控台实时监看,调整构图切换镜头。
腾讯视频的技术团队说:“这次在场地安装120台高清遥控摄像机。我们必须根据景别的需要将摄像机在约1.5公顷的场地内高低错落布置,包括室内室外的区别,朝上朝下不同朝向的安装以得到一个相对较好的视角,但这也意味着我们必须给它们重新设计保护外壳,防止各种天气情况对于设备的影响。我们为摄像机们设计了一个经过改良的远程控制功能,确保我们能在场地外遥控摄像机的推拉摇移、聚焦光圈,颜色调整等功能,非常方便的获取我们想要的画面”。
视频直播中室内场景的红外镜头拍摄
由于夜间的照明需求,拍摄团队在室外布置了许多场地照明与氛围灯光。室内布置了大量专门为节目订制的LED灯光面板进行白天与夜间的补光,但是室内为了体现美术的自然以及没有电的事实,在夜间采用其中20台带有红外功能的摄像机辅以专业红外灯进行拍摄。而且在前期策划时,一些固定镜头的构图以及切换肯定是家常便饭,比如空镜头的设计,牛的特写,草的特写等等。直播镜头也基本采取根据15个人的动作来进行跟踪和切换。
手机《我们15个》APP端|360°全景截图
这次节目最具有创新和互动的设计就是实时全景(观众可通过App或网络直接进行360°观看)实时全景的收音便是环境音,我的感觉就像是“融入视角”时刻陪伴平顶之上。可能是新技术磨合的原因,摄影机的低照度不是特别理想,晚上的时候可以看到门口的光,室内就是一片黑暗。不过这种拍摄方式的交互设计让作为观众的我有一种新奇的感觉。凌晨时候开着全景模式,虽然画面看不清楚,但是听着自然的声音听了很久,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视频直播中固定的空镜头设计
《我们15个》的制作顾问talpa是荷兰的一家综艺大佬,如今的《好声音》风靡全球,其实在1999年他们就尝试的一档《老大哥》真人秀节目,是社会实验类的游戏真人秀,一群陌生人以”房客“身份住进一间布满了摄像机及麦克风的屋子,他们一周7天,一天24小时,所有的一举一动都将被记录下来剪辑处理之后在电视上播出。《我们15个》不同于《老大哥》多了更多创造力,更多的可能性。因为这里没有电,什么都需要“创造”,而且通过腾讯视频的本土化设计是否更适合中国观众观看?从在线关注人数和弹幕的状况看,特别是晚上,大家保持一种新奇、好奇的状态中,没事就在朋友圈截图唠两句。
电影级别的制作团队会不会带来电影级别的综艺感受?
打破真人秀的制作流程和呈现方式的前提是影视语言基础夯实。拍摄环境覆盖12000平米,画面、构图、灯光、摄影、声音都是挑战。
通过观察,一部分综艺节目的大电影,最让观众诟病的就是没有所谓的“电影性质”。电影的感觉来自于各个方面导演、编剧、拍摄、剪辑、美术、音乐等等,真人秀从编剧、拍摄、美术上都欠缺太多。而《我们15个》的美术搭建由电影级别的《武侠》、《1942》的孙立:“我们对整个环境的设置,是没有特别刻意去造型的。因为太典型反而不够好,所以就像一个农庄藏在一个森林的腹地,它会显得这些人在这样的空间生存还是有它的神秘感,让观众一步一步发现环境的构造。也努力姜真人秀拍摄现场还原到最自然真实的状态。”而从编剧来讲,谁也不清楚会发生什么事情,观众的好奇心,也是《我们15个》能在瞬间吸引几十万人同时在线观看的佐证。故事的结局谁也猜不到。
视频直播中的场景截图
另外一个比较好玩的,一般综艺节目不会为了这项掏钱的地方就是:音乐。欧美大片的音乐肆意的可以在任何节目(不限综艺)里听到,曾经我很好奇问过这些音乐是不是有版权的呢?他们可能确实有,有一种叫做版权库的东西。但是很少用原创音乐的,撑死做一个原创主题曲。而《我们15个》找到了《无人区》、《黄金大劫案》的音乐姜勇军:“不知道这15个人在节目里会发生什么事情,建立庞大的曲库,各种情绪条目要做几百条,让你们能够淋漓尽致的体会到参与者的情绪。同时通过节目的进行增加音乐条目,让观众保持新鲜”姜勇军为了这些曲库,不但要保持24小时经常看节目的习惯,还要频繁出差,以保证曲库量的更新。可谓全年无休。
金马奖电影美术设计孙立设计手稿
制作环节中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点就是声音,要保证收集到场地内所有人与环境的声音,又不能干预15个人的生活,还需要环境声与人声的混合搭配,通过半天的直播观察,整体做的都非常到位。负责采集声音的腾讯技术团队说:“音频信号采集是一个很大挑战,困难不仅仅在于广阔的土地对无线射频覆盖的影响,我们还必须考虑到天气湿度和天气变化等因素对无线射频信号所产生的影响。因此,我们也与世界顶级的话筒技术供应商合作,将1.5公顷的拍摄场地中分布的56只有线话筒,划分为22个区域编组进行环境音使用;另外利用安装在场内的10个有源天线,将有可能处于场内任何位置的居民身上的24只无线话筒信号完美覆盖接收,满足全年直播需要。并且与之前的真人秀相比,我们特制了一条简约的工作流程,比如我们使用了自动人声混音技术以及环境声辅助跟随操作。使得所有场地内收集的人声信号和环境声信号跟随镜头的切换混音后,直接参与到网络直播流的同时,也使用在后期视频剪辑直到最终的电视转播版本中。”
总之,对《我们15个,平顶之上》还有很多充满了好奇的内容,比如,摄影器材、灯光器材的维修问题;中控室又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制作人的创作理念,这些技术的发展等,希望能在后续可以通过采访幕后人员为大家解密。观众的参与、交互让《我们15个》更完整,未来364天里什么都有可能发生,观众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套用一句广告词,看真人秀,还是进入一个真人秀?不同的用户体验和感觉,让观众更有参与度。
我们平时看电影,经常为剧情里的人物喜怒哀乐。但是真正放15个人在你面前,生生的面对自己生存问题的时候,感觉、感官上还是会更强烈。晚上,竟会一直开着“我们15个”APP听蛙声入眠。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习惯性的瞄一眼平顶生活,然后听着居民声音,继续刷牙…
本文为作者 姜大噪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66400
姜大噪
点击了解更多
解读娱乐圈大小事件,有点、有料、有姿态。形式新颖有趣、内容诙谐搞笑。解开你最想知道的事件真相。只要有影,就能解读---@被禁锢的姜哥 请关注新浪微博!目前没有微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