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十二公民》:照虎画猫,名不副实
2015-05-25 12:55
看到《十二公民》这几个字出现在海报上,第一感觉是惊喜。翻拍对象是影史经典《十二怒汉》,且有俄罗斯版和日版基于本国现实的演绎,出于好奇自家的表现如何,决定贡献票房,但结果让人尴尬:这只是一个风格浮夸的临摹习作而已。
从片名起就开始浮夸。《十二公民》并没有明确体现公民意志,靠谱的不误导观众的名字应该叫《十二家属》,或者《十二吐槽君》。从宣传角度可以理解,可除了片名以外,拙劣的模仿充斥着整部影片,则不能让人接受。
第一个啼笑皆非的,就是愤怒的1号陪审员片段。原作中1号陪审员尽职尽责,按照议事规程组织大家进行投票和发言,但他的认真态度遭到另一名怒汉的嘲笑,认为他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装模作样,于是他气愤地提出抗议,让指责他的那位接替他的工作。在大家一番劝说下1号终于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但仍旧一脸怒气。这一段看似平凡,实则是对美国有效的议事规程于效率和民主作用的一个戏剧化展现。新作把这一过程如临摹一般原封不动地用镜头复制了出来,但效果却是两个字:出戏。
原作中1号陪审员和其他人一样,也是普通人,为了让陪审团审议过程有序进行才充当了组织者的角色。而新作中的1号并不是学生家属而是一名学生——老师在一开始反复交代,要好好做,要既有结论又有过程,否则拿不到学分毕不了业……于是他并没有“我们明明都一样,我还得多出一份力组织你们这群不听话还满腹牢骚的大老爷们,我图什么”的怨怼,而是有任务在身,有个人利益。因此他的发脾气撂挑子,缺乏动机,对他的愤怒表情的反复特写,就成了刻意的模仿,而给观众的感觉,就是摸不着头脑。
影片总是模仿原作的表象,却未得其内涵,这样的情况不止一处。如探讨凶刀的段落。原作中那把刺杀父亲的弹簧刀确实不同凡响,大家都在被其折服,认为独一无二时,最早提出反对有罪的8号陪审员从自己衣兜里拿出一把一模一样的弹簧刀插在桌面,众人震惊,对原先的确定霎时间产生动摇。这是第一次转折也是经典一幕,简洁有力;俄罗斯版的《十二怒汉:大审判》对这一段有着独特的改编:那把供特种部队使用的刀更加寒光逼人,自由落下就可以深深扎进厚厚的A4打印纸;且它还有前史,车臣男孩小时候和车臣军队士兵一起,对方把这把刀让他看,他一开始用刀拼刺,后来却手舞足蹈跳起了高加索民族舞蹈,引得士兵们纷纷加入,伴奏对舞,让观众感受到车臣并非天性杀戮,俄罗斯本国观众或许会有更深的感触——这场面也是俄罗斯版的一处精妙之笔。
而我们的处理,却十分粗糙。展现案件中凶器的是在网上下载的图片,8号陪审员拿出来的是一个丝毫没有特点的弹簧刀。大家对着这把刀做惊讶无比状,一句“买卖管制刀具是犯法的”一句带过。如此重要以致让其他陪审员扭转态度的线索处理的实在草率。
这部片子里,细节虽决定不了成败,也能决定一部分影片质量。再举一例,8号陪审员身份的问题。这已经不单单是要树立检察官形象的问题了。我们很早就知道其他11位陪审员的职业身份,为什么自始至终没有人问过他到底是做什么的?更关键是,这牵扯到人物可信度问题。他说的每一句话,提出的每一个质疑,都是只有他才能做到的。原作中,8号陪审员很早就揭示身份,自己是一名建筑师。建筑师有这样缜密分析的能力,以至于扭转局面,自然而然;而之后一个重要的推论环节,他要求看证人所在公寓的平面图,并用走步测算模拟现场的距离,这都是建筑师的专长——不是只有他能做到,但让他来做,水到渠成,令人信服。而我们的片子里,或许是因为被动,无法关照到这一点。
不胜枚举,回到原点。这个故事设定的初始情景,确实如演员自己所说,法庭是虚拟的,陪审员是假装的,但案子是真实的,算是给这个最初设定一个说辞。但即使是一场法律游戏,没有一票定生死的压力,但让家长为孩子补考这一设定,却是不合理、不可原谅的。不说他们探讨的最初动机是“为了孩子”,哪个学校会愚蠢到凭家属的表现给学生打分评定?家属表现得好就能让学生通过考试,这完全是失去逻辑的想当然,也反映出剧本的草率,给全片搭建了一个空中楼阁。
较于粗糙的剧本和生硬的镜头处理,也就是表演还算用心,难怪片方要把话剧演员们的颜艺作为宣传的重头戏。但缺乏不断的压力累积,就没有充满爆发力的释放,冲天的愤怒会像是刻意为之,小题大做。他们的怒气来自声讨他人反省自己,唯独不是为了审理案子,探讨案情。某个人被触动了他的敏感地带,就暴露狂一般把自己过往的伤疤呼啦啦撕开让大家看,各种吐槽各种委屈各种抱怨,这已经不是庭审或者陪审团发言,而是一场诉苦大会。表面上看是在鞭笞现实,实际上每个问题都说不深入,蜻蜓点水,浓浓的吐槽感扑面而来,全然不见原作中对美国社会中的“偏见”顽疾的鞭笞力度。这样处理不知是太有野心,还是太懒惰,但效果都是:毫无震撼力。
再说说很多观众津津乐道的表演。放得开,确实是话剧演员表演的特色,而能放不能收,就是电影导演的失职,电影的失败。《十二怒汉》中最后一个不愿给出“not guilty”的陪审员,是在忍了整个陪审员讨论过程、被激怒了多次之后,才在最后一刻把愤怒的真相告诉所有人——他把对自己儿子的怨恨,转嫁到被告男孩身上,导致他要惩罚这个可能是无辜的男孩。而《十二公民》中,吐槽者的愤怒来的太轻松了,仿佛吃了炮仗,一点就着,且每个人都是演说家,口若悬河义愤填膺。丝毫没有了潜台词,没有让观众思考体味的空间,取而代之的是莫名其妙。导演让每个人都这样尽夸张之能事,或许就是为了遮掩剧本本身的无力感。
本片多被诟病的虚拟陪审团、检察官充当引导者、片尾确定被告无罪的盖棺定论,都是对原作法理精神的舍弃,不再细说——毕竟是戴着镣铐跳舞,可以归为对政策和现实的妥协,但总还对影片的细节处理抱有期待。在《十二公民》里可以看出,剧本并没有经过沉下心的细细打磨,生涩且偷懒,看似如出一辙,实则是对原作简单粗暴的模仿,以为把原作的案情论争的细节还原,加上信手拈来的国内社会问题反映不同阶层的社会立场,就可以照猫画虎。国人作品中常见的浮躁态度,无关痛痒的戏谑,缺乏创意靠夸张热点来吸引眼球的种种劣根性,则相当集中的体现了出来。
翻拍经典是一把双刃剑,要么背靠大树好乘凉,得其真传并发扬光大,要么沦为东施效颦,贻笑大方。《十二公民》明显是后者,得其皮毛未见筋骨,照虎画成猫。但敢于挑战这样一部经典西方庭审片作为翻拍对象,并推向院线,让更多人知道《十二怒汉》,也算是一桩功绩。虽哀其不争,但依然要拿出来好好说道说道,期待今后的经典改编比原作更加丰富、更加意味深长。(文/励粼 青年编剧、影视策划人。互相交流请加微信号:yisidu1937)
从片名起就开始浮夸。《十二公民》并没有明确体现公民意志,靠谱的不误导观众的名字应该叫《十二家属》,或者《十二吐槽君》。从宣传角度可以理解,可除了片名以外,拙劣的模仿充斥着整部影片,则不能让人接受。
第一个啼笑皆非的,就是愤怒的1号陪审员片段。原作中1号陪审员尽职尽责,按照议事规程组织大家进行投票和发言,但他的认真态度遭到另一名怒汉的嘲笑,认为他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装模作样,于是他气愤地提出抗议,让指责他的那位接替他的工作。在大家一番劝说下1号终于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但仍旧一脸怒气。这一段看似平凡,实则是对美国有效的议事规程于效率和民主作用的一个戏剧化展现。新作把这一过程如临摹一般原封不动地用镜头复制了出来,但效果却是两个字:出戏。
原作中1号陪审员和其他人一样,也是普通人,为了让陪审团审议过程有序进行才充当了组织者的角色。而新作中的1号并不是学生家属而是一名学生——老师在一开始反复交代,要好好做,要既有结论又有过程,否则拿不到学分毕不了业……于是他并没有“我们明明都一样,我还得多出一份力组织你们这群不听话还满腹牢骚的大老爷们,我图什么”的怨怼,而是有任务在身,有个人利益。因此他的发脾气撂挑子,缺乏动机,对他的愤怒表情的反复特写,就成了刻意的模仿,而给观众的感觉,就是摸不着头脑。
影片总是模仿原作的表象,却未得其内涵,这样的情况不止一处。如探讨凶刀的段落。原作中那把刺杀父亲的弹簧刀确实不同凡响,大家都在被其折服,认为独一无二时,最早提出反对有罪的8号陪审员从自己衣兜里拿出一把一模一样的弹簧刀插在桌面,众人震惊,对原先的确定霎时间产生动摇。这是第一次转折也是经典一幕,简洁有力;俄罗斯版的《十二怒汉:大审判》对这一段有着独特的改编:那把供特种部队使用的刀更加寒光逼人,自由落下就可以深深扎进厚厚的A4打印纸;且它还有前史,车臣男孩小时候和车臣军队士兵一起,对方把这把刀让他看,他一开始用刀拼刺,后来却手舞足蹈跳起了高加索民族舞蹈,引得士兵们纷纷加入,伴奏对舞,让观众感受到车臣并非天性杀戮,俄罗斯本国观众或许会有更深的感触——这场面也是俄罗斯版的一处精妙之笔。
而我们的处理,却十分粗糙。展现案件中凶器的是在网上下载的图片,8号陪审员拿出来的是一个丝毫没有特点的弹簧刀。大家对着这把刀做惊讶无比状,一句“买卖管制刀具是犯法的”一句带过。如此重要以致让其他陪审员扭转态度的线索处理的实在草率。
这部片子里,细节虽决定不了成败,也能决定一部分影片质量。再举一例,8号陪审员身份的问题。这已经不单单是要树立检察官形象的问题了。我们很早就知道其他11位陪审员的职业身份,为什么自始至终没有人问过他到底是做什么的?更关键是,这牵扯到人物可信度问题。他说的每一句话,提出的每一个质疑,都是只有他才能做到的。原作中,8号陪审员很早就揭示身份,自己是一名建筑师。建筑师有这样缜密分析的能力,以至于扭转局面,自然而然;而之后一个重要的推论环节,他要求看证人所在公寓的平面图,并用走步测算模拟现场的距离,这都是建筑师的专长——不是只有他能做到,但让他来做,水到渠成,令人信服。而我们的片子里,或许是因为被动,无法关照到这一点。
不胜枚举,回到原点。这个故事设定的初始情景,确实如演员自己所说,法庭是虚拟的,陪审员是假装的,但案子是真实的,算是给这个最初设定一个说辞。但即使是一场法律游戏,没有一票定生死的压力,但让家长为孩子补考这一设定,却是不合理、不可原谅的。不说他们探讨的最初动机是“为了孩子”,哪个学校会愚蠢到凭家属的表现给学生打分评定?家属表现得好就能让学生通过考试,这完全是失去逻辑的想当然,也反映出剧本的草率,给全片搭建了一个空中楼阁。
较于粗糙的剧本和生硬的镜头处理,也就是表演还算用心,难怪片方要把话剧演员们的颜艺作为宣传的重头戏。但缺乏不断的压力累积,就没有充满爆发力的释放,冲天的愤怒会像是刻意为之,小题大做。他们的怒气来自声讨他人反省自己,唯独不是为了审理案子,探讨案情。某个人被触动了他的敏感地带,就暴露狂一般把自己过往的伤疤呼啦啦撕开让大家看,各种吐槽各种委屈各种抱怨,这已经不是庭审或者陪审团发言,而是一场诉苦大会。表面上看是在鞭笞现实,实际上每个问题都说不深入,蜻蜓点水,浓浓的吐槽感扑面而来,全然不见原作中对美国社会中的“偏见”顽疾的鞭笞力度。这样处理不知是太有野心,还是太懒惰,但效果都是:毫无震撼力。
再说说很多观众津津乐道的表演。放得开,确实是话剧演员表演的特色,而能放不能收,就是电影导演的失职,电影的失败。《十二怒汉》中最后一个不愿给出“not guilty”的陪审员,是在忍了整个陪审员讨论过程、被激怒了多次之后,才在最后一刻把愤怒的真相告诉所有人——他把对自己儿子的怨恨,转嫁到被告男孩身上,导致他要惩罚这个可能是无辜的男孩。而《十二公民》中,吐槽者的愤怒来的太轻松了,仿佛吃了炮仗,一点就着,且每个人都是演说家,口若悬河义愤填膺。丝毫没有了潜台词,没有让观众思考体味的空间,取而代之的是莫名其妙。导演让每个人都这样尽夸张之能事,或许就是为了遮掩剧本本身的无力感。
本片多被诟病的虚拟陪审团、检察官充当引导者、片尾确定被告无罪的盖棺定论,都是对原作法理精神的舍弃,不再细说——毕竟是戴着镣铐跳舞,可以归为对政策和现实的妥协,但总还对影片的细节处理抱有期待。在《十二公民》里可以看出,剧本并没有经过沉下心的细细打磨,生涩且偷懒,看似如出一辙,实则是对原作简单粗暴的模仿,以为把原作的案情论争的细节还原,加上信手拈来的国内社会问题反映不同阶层的社会立场,就可以照猫画虎。国人作品中常见的浮躁态度,无关痛痒的戏谑,缺乏创意靠夸张热点来吸引眼球的种种劣根性,则相当集中的体现了出来。
翻拍经典是一把双刃剑,要么背靠大树好乘凉,得其真传并发扬光大,要么沦为东施效颦,贻笑大方。《十二公民》明显是后者,得其皮毛未见筋骨,照虎画成猫。但敢于挑战这样一部经典西方庭审片作为翻拍对象,并推向院线,让更多人知道《十二怒汉》,也算是一桩功绩。虽哀其不争,但依然要拿出来好好说道说道,期待今后的经典改编比原作更加丰富、更加意味深长。(文/励粼 青年编剧、影视策划人。互相交流请加微信号:yisidu1937)
本文为作者 励慧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64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