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的轮回

2015-05-23 11:29

每个时代的电影不一样,每个时代的观众也不尽相同。观众需求影响电影,电影也培养了观众,彼此打上各自的印记,成为时代的记忆。


《阴阳相成》


二十世纪前二十年是默片时代,电影工作者对电影形式和内容的探讨刚刚起步。美国人一早就发现了电影里的商机,不过引领时代的是欧洲人苏联吉加﹒维尔托夫提出“电影眼睛”,奠定了纪录片的理论基础;德国人的表现主义电影大行其道,达利和布努埃尔把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搬上了银幕……在欧洲,电影作为艺术媒介被接受,包括让·考克多、杜尚等艺术家都拍摄了不少实验电影。这个时期,电影至少一半的功能是艺术的载体。正如意大利电影先驱乔托卡·努杜宣城,电影是综合了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舞蹈的综合艺术。

[flash]http://static.video.qq.com/TPout.swf?vid=m0154db0n7g&auto=0[/flash]
汉斯·李希特《早餐前的精灵》


三十年代至二战是美国电影黄金时代,好莱坞的片场制度已经非常成熟,保证了高质量类型片的制作。有声电影出现使电影的娱乐功能大大增强,大众开始经常性消费电影。美国本土经济繁荣,未受到战争的影响,观众消费力高,商业电影因此繁荣。中国目前的状况与此相似,人们生活水平增高,希望从影院获得娱乐,频繁消费电影。那个时代产生了许多伟大的的电影,但现在看来,它们大多节奏缓慢,不适合今天观众的口味。


经典影片《乱世佳人》


战后,好莱坞对电影的主导地位又再一次回到欧洲。由于冷战导致的意识形态对立,以及二战后新一批年轻人诞生,他们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剧烈的思想革命,如女权主义、反种族主义、性解放以及后来的嬉皮士运动等。这些思想也影响到电影,好莱坞的片场制度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欧洲知识分子的独立电影。欧洲主要国家都相继出现了电影“新浪潮”。电影开始更贴近生活,表现社会问题,受到当时年轻人的追捧。戈达尔等激进派电影人对电影理论一番革新后,又开始转向制作实验电 影。


英国新浪潮代表作《浪子春潮》

值得注意的是,七十年代之前,电影评论家在电影圈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甚至能够决定电影的生死。由于影评人的舆论引导和把关,艺术性一直都是考量电影好坏的重要因素,欧洲一直有影评人的传统,这也是欧洲电影节更倾向艺术电影的原因。然而影评人的影响力在七十年代末逐渐势微,因为电影制片方开始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广告宣传,制造口碑,电影甚至尚未上映,便已经大热。斯皮尔伯格《大白鲨》是跨时代的作品,不仅电影本身优秀,它也是第一部被媒体广告大肆宣传的电影作品。


《彗星美人》乔治·桑德斯饰演影评人


八九十年代开始,电影技术日新月异,好莱坞的进步远远领先其他国家和地区,加上好莱坞拥有充足的制作经费和稳定的电影观众,形成良好的循环。柏林墙的倒塌后,美国独大,美国电影在全世界强势输出,这造成好莱坞为代表的大制作商业电影直到现在大行其道。同期,欧洲电影坚守着艺术电影阵地,虽然电影理念超前,但技术上趋于保守。如“道格玛九五”对于导演素养有极高的要求,而对于设备和技术依赖降低。这使得欧洲艺术电影虽然在深度上继续前进,但在视听上不能满足普通电影观众的需求。艺术电影在欧洲的生存空间逐步被商业电影吞噬。

《大白鲨》


从上面我们发现电影世界艺术和商业的两极分别位于美国和欧洲。不同的时代,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的在欧洲和美国交替成为世界电影主流。这种情况在两千年以后发生改变,随着科技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和数字电影普及,电影制作也从专业人士部分转移到大众手上。当电影观众也可以制作电影,甚至特效大片时,艺术电影的生存空间就完全被压缩到小众的艺术爱好者中。如同三十年代已经习惯了有声电影的观众很难返回去观看默片,如今观众也很难喜欢上一部七八十年代的影片,年轻人会觉得那些电影更应当保存在博物馆里。


《欧洲电影史》


上个世纪新浪潮的年轻人能够用小型肩扛摄像机瓦解好莱坞的明星制片体系,这种情况或许再也不会发生。新技术和让制作一部“像样”的影片变得容易,网友自制的高清视频和影片在互联网上泛滥,同时所有你想观看的影片网络应有尽有。然而最前沿的视觉特效技术依然掌握在大制片公司手里,这导致电影院只有播放大片才能够挣钱,而观众也只愿意付钱观看那些自己无法复制的特效大片。至于艺术电影、严肃电影在大影院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


你或许会强调经典电影是超越时间的,这句话是没有问题,但能欣赏这些经典电影的观众随着时间会越来越少,就如学院派油画和古典小说一样!现在新一批的电影观众,他们一出生看到的是网络恶搞视频和迷你剧,看到的是美国大片,而艺术电影的观众大多没有时间走进影院。


《推拿》剧照

听起来有点悲哀,但我们时代的电影就是这样:影院被商业大片垄断和占领,网络上是普罗大众的狂欢。可以预见,诸如《推拿》和《闯入者》这样的艺术电影在电影 院内将越来越难以生存,这不是中国电影的悲哀,而是这个时代的观众和影院无法接纳艺术电影。观影主力年轻人对于形式和内容缺乏冲击力的影片无感,因此大型院线几乎沦文商业电影的战场。这并不意味着艺术电影会死亡,毕竟艺术电影也有大量的拥趸。




版权信息

本文为要有电影(微信号:Be_Cinephile)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及要有电影ID


本文为作者 要有电影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64922

要有电影

点击了解更多
要有电影是一群热爱影视的年轻人创建的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立志成为海内外电影人交流的平台。我们发布新鲜辛辣的影视评论,发布最新的海内外电影资讯,推荐新奇特别的电影。
扫码关注
要有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