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健:传统下的改变

2015-05-11 18:37
文章转载自【如戏】(ruuxee.com)转载已获得授权

\"\"

《速度与激情 7》用惊人的 23 亿,毫无悬念地打破了《变形金刚 4》在内地所创下的票房记录。而在接下来的 5 月 12 日,我们还将迎来另一部票房怪兽《复仇者联盟 2:奥创纪元》。细数近年来在国内突破票房的大作,似乎大部分都有着优良的特效支持。

每每坐在影院之中,对着大银幕观赏这些大片的时候,我们心里总是会有这样的疑问:和好莱坞相比,我们本土的特效到底差在哪?距好莱坞,还有多远的距离?

一、传统

走入「More」工作室,倒并非要带着这些疑问去面对徐健。见识过各类制作环节的人员之后,我们开始逐渐感觉到,那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往往并没有明确的答案。我们仅仅将这些幕后特效工作中不为人所知的经历和看法呈现给大家,以求各位拥有自己的一个判断。

和很多特效工作者类似,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美术系的徐健也并非「专业」出身。用他的话来讲,他们那一波进入特效行业的人,大部分都是受到了好莱坞大片的刺激。《侏罗纪公园》、《终结者》、《火星任务》等影片给高中时期的徐健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冲击力——牛 B——这是徐健回忆起当年唯一的感受。

彼时好莱坞的特效制作技术刚刚趋于成熟,而国内还尚未拥有系统的学习方式。即便如此,身在大洋彼岸的年轻人们已经开始接触到诸如 3D MAX 和 MAYA 这样的制作软件。在使用这些软件制作简单的效果图的过程中,对于特效大片的兴趣最终将这群年轻人引入到了专业的制作领域之中。

然而并不是踏入这个行业的门槛后,一切都会一帆风顺。在刚开始做电视剧特效的时候,因为少有前人的经验,流程和分工又并不明确,整条片子往往都会丢给一个人去做。从创意到设计、剪辑、音乐、模型和特效等环节,都需要自己去完成。

但这些「杂乱」的工作并非毫无益处。相反,虽然工作繁琐,但却可以给人极大的锻炼。在经历过「天圆地方」、「金色号角」、「每日世界」三家公司的洗礼后,徐健才踏出了他在特效行业重要的一步——成立自己的工作室。

创业的初期往往充满雄心壮志和对未来无限的畅想。出于帮忙的目的,徐健的团队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帮顾长卫完成了《最爱》中的一些特效制作。初次在电影特效方面尝试的成功让这个 20 人的小团队远远低估了全面制作一部电影的难度。

在接到宁浩《黄金大劫案》这个项目以后,徐健自信满满地将团队迅速扩充到了 70 人。在这群创业者看来,有过成功经验的他们,在制作手段和制作流程上已经不存在任何问题。这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团队,仅凭着年轻人的一腔热血,就朝着这个他们认为毫无问题的项目冲去。然而直到冲到近处才陡然发现,这个项目的难度远超自己的想象。

因为错估了项目的难度,莽撞地应承了大量任务和职责,直到上手之后徐健才感觉到资金方面严重的短缺。原本签的 200 个镜头最后做到了 600 个,整个环节都处于失控状态。虽然最终完成了任务,但却让公司遭受了巨大的打击,70 人的团队又迅速锐减到 15 人。

即使如此,徐健对这件事情的感受都是「值!太值了!」。在《黄金大劫案》里,徐健的团队从剧本开始,一直到结束,全方位地接触到了电影的整个制作环节。在这个过程里,犯下的无数错误最终转化为丰厚的经验。经济上的损失固然令人遗憾,然而这种本应该需要五六年,甚至七八年来积累的经验,让徐健在短期内捋顺了流程,终于摸清了这条路应该如何去走。

在缺乏系统的教育环境和前人的指导下,面对陌生的道路横冲直撞跌得满身是伤,然后在伤疤上总结规律,再慢慢建立起自己的体系和流程,似乎是这一批特效人的必经之路。

二、冲突

虽然个人的制作经验、团队里每个点的制作经验这些纯粹的技术方面提升需要时间和项目来慢慢打磨提高,但在经历磨难之后,徐健在精英团队的理念、如何架构和管理、项目流程等层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花了两年的时间,徐健终于搭建成今天的团队。

在徐健看来,跟其他团队相比,自己的团队优势在于前期经验比较丰富。涉及到后期制作的技术方面,可能各有所长,而他们在前期上面的经验,可以迅速帮助团队判断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地方动不了,然后在第一时间反馈给客户。

然而和完全成熟的好莱坞体系相比,徐健的这套流程,差距依然是明显的。

很多人总会问这样一个问题:「特效」到底是什么?其实特效在制作环节之中本身并无特殊之处,也是为整部电影服务的诸多元素之一。特效师的工作是提供意见、拿出创意和制作出这个元素,但最终如何使用这个元素,归根结底,还是由导演来决定。

这就要求导演本身对特效环节有一定的了解,但事实是因为在现代电影工业体系里,特效还是一个新兴部门。不仅观众对特效感觉新奇,很多导演其实也并未学会真正去使用特效。而利用传统的思维模式去看待和使用特效,就容易造成工作环节上的偏差,和最终结果上的不协调。

譬如很多按照传统方式去拍电影的导演,面对特效师就存在描述不清自己要求的问题,而只会去说他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是依靠每个部门有着强大的艺术创造力去支撑的。像摄影师和美术师,会经常跟某一位导演合作,就会对导演想传达的东西有一个基本的概念。

然而涉及到后期特效制作这一块就不一样了,相比其他环节,这更是一个密集性加工生产的环节。除了其中的艺术创作成分,更需要一个具象的东西去往下执行,必须按照科学的流水线去生产。而这,恰好就是如今很多导演的盲点所在。

因此国内的特效行业其实并不差——起码没有观众想象得那么差——而如果真想把特效做好,除了特效行业自己的成长以外,还需要其他环节的共同努力。

譬如大部分的好莱坞导演,是对概念设计、分镜、动态预览这一套工业流程有着清晰的概念的。他们了解技术,同时也尊重这个流程。而国内的导演如果不了解这套流程,就会对整体的认知产生偏差,会轻易地推翻概念设计,然后换不同的方式去做相同的事情,最后发现无论如何做不到尽善尽美。

而一个概念设计真正被确认了,其实后面都是要根据这概念设计去往下走的。大部分好莱坞导演就会对往下走的每一步,整个的后期流程和最终生产出来的东西,有一个大概的判断。这个判断会帮助他们了解到,即使最后的产物不可能不修改,但这种修改会在一定范围以内,而不是在推翻整个概念设计的情况下去改。这样的合作就会促进往后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往上加分的。

国内对于「视效导演」这样一个职位其实也并非不重视。作为如今商业片最大的卖点之一,谁都明白特效对于整个行业的重要程度。然而即使在剧组里,其他人会尊重特效工作者的意见,但传统的工作流程已经让一些习惯根深蒂固。哪怕把好莱坞那种符合标准的工业生产体系放进我们这里,在繁忙的剧组工作中,可能也就顾不上这一块了。

新兴产业的理念匹配进入到传统流程中所产生的矛盾和不协调,可能是国内特效之于电影,特效师之于整个剧组,特效行业之于整个电影产业,最显著的问题之一。

三、改变

最好的特效是什么?

有一位外国特效师曾经总结:最好的特效就是看不出来有特效。

正如之前所说,特效是为整部电影服务的元素之一。一部完整的电影除了需要特效以外,还需要场景、音乐、服装等诸多元素进行搭配。而任何一个元素如果显得过于「突出」,都会破坏整体的协调性。特效并不是仅仅存在于奇异瑰丽的场景和创造不存在于现实世界的角色中,更可以让观众毫无察觉地嵌入到影片里,让影片的艺术性、观赏性得到极大的提高。

在《重返 20 岁》的片头当中,通过家庭、车站、照相馆、产房最后回到家庭这样一个场景的转换,让观众简短地看到一个孩子成长为一个男人的过程。这种时光的交错感和影片本身的主题交相呼应,让整部作品增色不少。而    这个片头就是 More 通过特效来实现的。

徐健笑言这个片头其实是「死磕」出来的。首先,人物不同岁数之间的转变就是一个难点,譬如人物从儿童到少年十几岁的变化,是没有剪辑点一直拍过去的,剩下的地方也是拆开了很多隐藏的剪辑点。其次,在场景的还原上也并不容易,因为之前的渲染使用的还是 Mental Ray,但是 Mental Ray 的渲染时间比较长,光捕捉也不准,虽然大体上能渲染出来,但在细节上终究不太令人满意。但是由于之前场景类的东西是在 V-ray 的基础上渲染的,所以最后只好又把前面推翻,把流程倒回到 V-ray 再去做光。

最初的时候,导演陈正道其实是想在片子里去表现这样一个年华老去的镜头,然后双方在研究剧本之后认为这个镜头无论怎么样也穿插不到剧情里面。因为一开始这个镜头是想放在杨子姗唱歌的那一段,但会打破整个情绪的连贯性,破坏这个场景的美感。

之后徐健的团队参照了国外一个广告,和片头形式上是类似的,就向陈正道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在给出第一版方案以后,陈正道认为这样一个片头刚好可以和剧中归亚蕾的儿子在大学教书那场戏衔接上,于是在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之后,就放手给了徐健的团队去操作。

充分的自由度让徐健有了发挥的余地,从制片、设备到场地,都是自己去找的人,甚至如何置景都是自己做的,然后用了剧组的一些演员、副导演和摄影器材。

这一次的合作对于徐健来说是愉快的,对于整部电影来讲也是成功的。除了徐健本身的能力以外,这样的合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导演对于特效工作者的信任。越来越多的导演开始意识到特效师究竟是干什么的,工作流程是怎样的。而只有基于双方的这种互相了解,因为新兴产业进入传统行业所产生的不协调性,才会慢慢被抹除。
虽然我们的特效行业还有诸多不足,这些不足的原因或许客观,或许主观——譬如我们对于软件开发能力的短板,譬如工期太短,譬如资金不够——而我们的特效电影除了要和好莱坞大片打仗,我们的特效团队还要在本土和韩国人争抢市场。

但在本土市场越来越壮大的今天,整个产业下,许多不为人知的地方,确实有一批人在进行不同的尝试和突破。

我们和好莱坞到底差多远?我们什么时候能追上好莱坞的步伐?

不知道,谁也给不出答案。悲观地讲,或许我们有生之年都不得见。

然而这又如何呢?在不断学习和追逐的过程中,行业本身是进步的。如今想要投身特效行业的年轻人,不再需要像他们的前辈那样,摸着石头过河。他们需要做的,是跟在前辈的身后,将这条路越走越宽,以待后来的人,走得越来越远。
本文为作者 墨镜天合无锡数字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64385

墨镜天合无锡数字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点击了解更多
MORE是一家以艺术创作和技术创新而闻名的亚洲头部电影视觉特效公司,旗下设MOREVFX北京、MOREVFX成都、MOREFILM等公司。已参与近百部电影的视效制作,主要作品《流浪地球2》《独行月球》《外太空的莫扎特》《明日战记》《刺杀小说家》《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国》《金刚川》《征途》《西游记之女儿国》《悟空传》《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
扫码关注
墨镜天合无锡数字图像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