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也能拍电影!拍电影前你不得不懂的法则。
2015-03-17 18:03
引子: 2015年刚刚参加完柏林国际电影节,笔者监制的其中一部美国影片也角逐柏林小熊熊奖。影片导演
被《美国狙击手》的制片看重,正在参与一部好莱坞影片开发。这也许是个麻雀变凤凰的故事,不过作为监制,笔者可是见证了一部超低成本的影片如何制作完成且走向世界。 加上最近很多小伙伴都在追问笔者如何在有限的资金下能够制作出一部在国外能够上映并卖出的片子。这里笔者根据多年的自身经验和他人经验,特别总结以下法则分享给那些低预算的项目和制作人。
没预算也能拍“大片”?听起来有点难以置信但确实是可行的,只要遵守把最有效最合理用钱为第一准则就行了(制片主任都要给赞)。当然这里面包括对资源和人脉的高效利用但并不会让你的作品无法完成,有的时候稍加改变,可能会让你拍出“大片\"在进行低预算拍片之前要明白自己走的是不寻常路,所以要忘掉传统拍电影的繁文缛节,而把精力投放在自己为创作建立的思维之中,另辟蹊径。因为制片和导演要对自己的作品所要表达的感觉很清楚才行,这样才能很好的进行团队合作交流和沟通。那么具体怎么操作呢? 这里笔者主要从电影创作者、电影作品两大方面讨论怎么保持在低预算的情况下拍出电影。
一、电影创作者方面
a.电影创作者要熟悉自己拍摄的场地
低预算也要用到拍摄场地,但可以尽量找那种不付钱的。例如朋友开的咖啡厅或是已经套好近乎想演戏的有场地的高富帅白富美们,等你的片子要用到这类场景和需要这类型演员时就会很方便。故事还是最重要的,而具体的细节是可以改变的,毕竟谁让你穷啊!那么就用你能用到的场地吧,加以剧情改编。
成功案例: 北京场地租用目前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比如笔者在中国大陆的办公室所在地SOHO,天天楼下拍戏,贾樟柯,高圆圆,《中国合伙人》都来取过景。潘石屹不仅楼盖的好,对待文化事业也很支持,至少这里的取景目前是不要钱的,所以大批剧组前仆后继过来,想象这么高大帅的建筑,确实适合拍一些片子,毕竟是地标啊。
b.电影创作者要摈弃完美主义
这里要谈的是不要等一切都准备的很完美之后才会觉得电影可以开始拍摄了,有时候一次意外和一次出其不意的谈话都能给你的作品带来灵感。电影圈都知道的那个神话般的例子就是波兰著名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拍摄《十诫》的灵感就是来自于他在街上偶然与片中的配乐师普瑞斯纳的一次交谈。所以你也或许能在星巴克和路边商店里撞到自己的作品中需要的素材或者是演员什么的。机会总是给能发现机会的人准备的,并且在开始的时候放低对自己作品的满意度,这样随着不断推进项目和进行拍摄会有更多的提升空间。
c.电影创作者要利用好低预算的优缺点
众所周知,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优劣性。而对于电影来说,拍摄预算越大就代表它的时间成本就会相对高昂,而如果是低预算,甚至无预算,时间就相对变得更能充裕一点。所以大家要明白的是不能因为资金困境而破坏作品的完整性,要凭创作团队的动力一点一点的把自己想要表达的创作出来。目前国内电影市场仍然是拿作品质量说话的,如果你没有足够预算,表演,摄影和后期都会显得不专业,但是你的态度不能显得不专业,否则就算下次有机会给你再多的预算,你也拍不出好东西来,这就叫不敬业且不专业。
成功案例: 《万万没想到》的前身几部短片,主创者在剧情,表演和服化上都显得那么不专业,但是正是凭借叫兽的低预算短片,《万万没想到》才有机会被制作出来,还记得《万万》第一集冰火特效吗,叫兽之所以能在中国成功,就是因为他太了解低成本能带来什么了。但是当他们有了充足预算后,拍摄的质量秒杀所有网剧,接近专业电影水平。从而也有了现在的《万万没想到》大电影。但是我们看看他们拍摄的周期时间,特别是准备时间以及专业态度是没有变化的。
不仅如此,如果是低预算小团队,拍摄设备也没有很专业,这些看起来是你的弱点,但同时也意味着可以更灵活机动,转换场地的时候也不用大费周折。所以还是要积极的思考怎麽才能打好手中的牌才是硬道理,不管是时间成本的优势还是灵活转换场地的优势。其实笔者看过好多导演在采访时都说预算低的时候才可以专注于想表达的信息,而如果是面对大制作你还得注意拍摄场面的华丽,追求视觉上的过瘾,考虑投资人的回报,照顾大明星的宣传需求,最终忽略了创作的初衷。所以对电影人来说,资金问题不是唯一的,它也不是一部电影存在的唯一基础,电影存在的唯一基础是内容(content)。
实践操作: 众所周知,大型剧组,往往使用专业设备,比如常用到的ARRI摄影机,往往需要配备3-5个摄影师和助理才能运转,而普通的佳能C系列和一些准专业的电影摄影机都只需要1-2个摄影师就能操控,获得的拍摄效果如果没有足够专业的人和后期预算支持,有的时候反到用专业设备是一种负担。更不用说还要照顾投资的各个层面,所以我们看到那些得戛纳,柏林,威尼斯大奖的影片,首先是站在创作角度,而不是给自己制作拍摄增加负担的角度上的。
d.电影创作者要积极向别人求教和寻求支持
不要害怕去寻求帮助,你永远不会知道谁会热情的向你伸出援助之手投入资金或是出借设备,或许有时候会出现出其不意的帮助让你欣喜异常,或者是出其不意的撤资让你黯然神伤。除此之外,要让尽可能少的人参与到电影中,因为人越多意味着支出就越多,管理也会庞杂,如果你剧本,分镜,摄影,音效,后期全部一个人全能,哪怕后来的合成或是音效有朋友们的帮助和合作也能说是零预算的电影。
提示:现在越来越少的人支持有理想的年青人创作有意义的影片,更多的资本涌向快速消费市场。可是仍然有很多机构和个人并不是站在商业面进行电影的扶持。所以不要害怕你张嘴去问“你是否愿意投资我的影片?” “你能够给我提供设备赞助吗?” “你能够给与我制作和发行的扶持吗?” 身为一名国际制片笔者不仅在国内,也扶持和资助了很多欧美的年青电影人影片,它们最终可以卖掉和走向世界都离不开各个层面的支持。所以每一个做电影的人都要学会-你不问,别人怎么知道你想要什么呢?
e. 电影创作者要沉着,有凝聚力,必须信守承诺
不管你有多怀疑自己或者是内心有多恐慌,都要表现的很平静自信而有活力,这样才能带领你的团队跟着你用心去做事,这是至关重要的。
笔者和很多大导演和创作团队时有沟通,发现能够做出国际上顶尖的作品的导演和制片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们有一帮呼之即来的好“哥们”,可能大家还记得2015年奥斯卡奖,2014年奥斯卡奖大获全胜的墨西哥三人组,是的,他们之间就是在互相扶持和帮助,在拍电影的时候,三位好友除了互相讨论剧本,还经常为对方提出建议,甚至客串导演。《通天塔》里有几分钟就是出自德尔·托罗之手;等到了《环太平洋》中,冈萨雷斯一共拍了十分钟内容,阿方索·卡隆奉献了三分钟,还负责了部分分镜图和镜头走位。而在《地心引力》这部视觉大片中,德尔·托罗也拍了几分钟内容,并且提出了很多视觉效果方面的建议。如此的相互协作才缔造了墨西哥人在好莱坞的称霸。所以一个好片子的一定是一个好团队,导演光杆司令一个人除非是全能,否则也做不出精品。所以每一个电影人都要善于凝聚周围有才能,有动力的各种专业人士。等到你真正做影片或者不断做影片的时候,优秀的团队会降低你的成本。当然信守承诺也会帮你建立一个好人缘,得到帮助的时候不忘回馈别人这样才有后续的各种可能。
f.电影创作者要有庞大的阅片量
对电影创作者来说,最后但是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不管是早期电影还是现在特效成风的大片,在做电影之前要看尽可能多的长片和短片。因为每部电影都能帮助你建立一个独特观点去理解和表达自己的作品。最后利用这些所看到所领悟的知识,通过尝试不同的媒介,找出适合自己和擅长的摄影方式去形成自己的电影美学风格。当你真正的拥有自己一套风格之后,那么恭喜你,你完成了修炼,可以成为一名真正的国际电影人了。
小提示: 国内目前最忽视的专业团队建设中的角色为故事创作者,编剧,音效,配乐,服化(服装化妆),道具,懂国际市场的制片人,特效VFX。而最不缺和大家都认为最重要的:摄影和导演。 你可以试一下,如果你的团队中有以上缺乏的狠角色,你可以看看你的片子做出来是否会更省钱,和受到关注。这也是目前国内和国外专业电影产业差距的地方。
一部低预算的影片,全夜戏,利用整个夜景公共区域拍摄,6k拍摄,包括部分灯光照明的解决
二、电影作品方面
a.电影作品要更专注在情感的表达
一部合格的电影首先是把一个故事要讲好,讲的完整。如果再能有引起观众内心共鸣的东西就更好了,因为这是让你的观众进入你的作品过程,有了这层表达他们或许可以不在乎作品因为资金有限而产生的不专业或粗糙。制作团队中每个人都要各司其职,发挥自己的价值。
成功案例:这点上国内2012年的影片《万箭穿心》做了很好的榜样,电影用了四百万的成本却在影评圈内获得了较高的评价:豆瓣评分8.5分,远高于许多同时期的大片,仅次于“少年派”;而在迷影网,专业影评则给出7.4的高分.
b.电影作品的声音方面要作为首要解决的技术障碍
声音在影片中占了很重要的比重,如果用iphone拍摄但是匹配了较好的声音设备和技术,要好过用ARRI RED拍摄但声音做的很差的影片。所以尽可能的让收声效果和剪辑合成效果更完美,保证有像样的麦克风和调音台,当然后期声音制作尤为关键。
小提示: 笔者走遍很多国际顶尖电影节,特别是在剧院看到的竞赛影片,无论投资大小,靠听就能发现中外影片最大的区别是声音,中国目前播放条件和制作人员都忽视声音的重要性,而电影却是声画合一的产物。做5.1声道并不是大片专利,在国外这是个基础,在国内很多片子甚至同期音都录不好,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影片在海外表现不佳的一个原因。如果你希望你的影片最终是走向电影院的,那么轻从现在开始做好你的声音。 如果大家有机会可以看一下第一个得国际大奖,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最佳短片就是韩国导演们用IPHONE拍的,但是声音绝对不是IPHONE做的。
演员是一部影片的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能够友情出演的专业演员也是无预算,低成本拍“大片”成功法则
综上,就算是低预算,甚至无预算拍摄,但是能从电影创作者和电影作品方面都做到了以上几点,也是能做出一部态度认真能讲好一个故事的好作品出来。
配图来源:影片《夜车》2015 拍摄 RED EPIC DRAGON
(笔者董瑷珲, 是一名居住在美国纽约,泰国曼谷和中国北京,并获得国际奖励的艺术家和电影人,国际电影教育专家。曾担任多部国际电影的制片和发行,参与制作影片在柏林,戛纳,翠贝卡,圣丹斯等国际电影节展映,并长期担任国际独立和艺术影片的海外发行工作,欧洲电影合拍和基金顾问。)
被《美国狙击手》的制片看重,正在参与一部好莱坞影片开发。这也许是个麻雀变凤凰的故事,不过作为监制,笔者可是见证了一部超低成本的影片如何制作完成且走向世界。 加上最近很多小伙伴都在追问笔者如何在有限的资金下能够制作出一部在国外能够上映并卖出的片子。这里笔者根据多年的自身经验和他人经验,特别总结以下法则分享给那些低预算的项目和制作人。
没预算也能拍“大片”?听起来有点难以置信但确实是可行的,只要遵守把最有效最合理用钱为第一准则就行了(制片主任都要给赞)。当然这里面包括对资源和人脉的高效利用但并不会让你的作品无法完成,有的时候稍加改变,可能会让你拍出“大片\"在进行低预算拍片之前要明白自己走的是不寻常路,所以要忘掉传统拍电影的繁文缛节,而把精力投放在自己为创作建立的思维之中,另辟蹊径。因为制片和导演要对自己的作品所要表达的感觉很清楚才行,这样才能很好的进行团队合作交流和沟通。那么具体怎么操作呢? 这里笔者主要从电影创作者、电影作品两大方面讨论怎么保持在低预算的情况下拍出电影。
一、电影创作者方面
a.电影创作者要熟悉自己拍摄的场地
低预算也要用到拍摄场地,但可以尽量找那种不付钱的。例如朋友开的咖啡厅或是已经套好近乎想演戏的有场地的高富帅白富美们,等你的片子要用到这类场景和需要这类型演员时就会很方便。故事还是最重要的,而具体的细节是可以改变的,毕竟谁让你穷啊!那么就用你能用到的场地吧,加以剧情改编。
成功案例: 北京场地租用目前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比如笔者在中国大陆的办公室所在地SOHO,天天楼下拍戏,贾樟柯,高圆圆,《中国合伙人》都来取过景。潘石屹不仅楼盖的好,对待文化事业也很支持,至少这里的取景目前是不要钱的,所以大批剧组前仆后继过来,想象这么高大帅的建筑,确实适合拍一些片子,毕竟是地标啊。
b.电影创作者要摈弃完美主义
这里要谈的是不要等一切都准备的很完美之后才会觉得电影可以开始拍摄了,有时候一次意外和一次出其不意的谈话都能给你的作品带来灵感。电影圈都知道的那个神话般的例子就是波兰著名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拍摄《十诫》的灵感就是来自于他在街上偶然与片中的配乐师普瑞斯纳的一次交谈。所以你也或许能在星巴克和路边商店里撞到自己的作品中需要的素材或者是演员什么的。机会总是给能发现机会的人准备的,并且在开始的时候放低对自己作品的满意度,这样随着不断推进项目和进行拍摄会有更多的提升空间。
c.电影创作者要利用好低预算的优缺点
众所周知,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优劣性。而对于电影来说,拍摄预算越大就代表它的时间成本就会相对高昂,而如果是低预算,甚至无预算,时间就相对变得更能充裕一点。所以大家要明白的是不能因为资金困境而破坏作品的完整性,要凭创作团队的动力一点一点的把自己想要表达的创作出来。目前国内电影市场仍然是拿作品质量说话的,如果你没有足够预算,表演,摄影和后期都会显得不专业,但是你的态度不能显得不专业,否则就算下次有机会给你再多的预算,你也拍不出好东西来,这就叫不敬业且不专业。
成功案例: 《万万没想到》的前身几部短片,主创者在剧情,表演和服化上都显得那么不专业,但是正是凭借叫兽的低预算短片,《万万没想到》才有机会被制作出来,还记得《万万》第一集冰火特效吗,叫兽之所以能在中国成功,就是因为他太了解低成本能带来什么了。但是当他们有了充足预算后,拍摄的质量秒杀所有网剧,接近专业电影水平。从而也有了现在的《万万没想到》大电影。但是我们看看他们拍摄的周期时间,特别是准备时间以及专业态度是没有变化的。
不仅如此,如果是低预算小团队,拍摄设备也没有很专业,这些看起来是你的弱点,但同时也意味着可以更灵活机动,转换场地的时候也不用大费周折。所以还是要积极的思考怎麽才能打好手中的牌才是硬道理,不管是时间成本的优势还是灵活转换场地的优势。其实笔者看过好多导演在采访时都说预算低的时候才可以专注于想表达的信息,而如果是面对大制作你还得注意拍摄场面的华丽,追求视觉上的过瘾,考虑投资人的回报,照顾大明星的宣传需求,最终忽略了创作的初衷。所以对电影人来说,资金问题不是唯一的,它也不是一部电影存在的唯一基础,电影存在的唯一基础是内容(content)。
实践操作: 众所周知,大型剧组,往往使用专业设备,比如常用到的ARRI摄影机,往往需要配备3-5个摄影师和助理才能运转,而普通的佳能C系列和一些准专业的电影摄影机都只需要1-2个摄影师就能操控,获得的拍摄效果如果没有足够专业的人和后期预算支持,有的时候反到用专业设备是一种负担。更不用说还要照顾投资的各个层面,所以我们看到那些得戛纳,柏林,威尼斯大奖的影片,首先是站在创作角度,而不是给自己制作拍摄增加负担的角度上的。
d.电影创作者要积极向别人求教和寻求支持
不要害怕去寻求帮助,你永远不会知道谁会热情的向你伸出援助之手投入资金或是出借设备,或许有时候会出现出其不意的帮助让你欣喜异常,或者是出其不意的撤资让你黯然神伤。除此之外,要让尽可能少的人参与到电影中,因为人越多意味着支出就越多,管理也会庞杂,如果你剧本,分镜,摄影,音效,后期全部一个人全能,哪怕后来的合成或是音效有朋友们的帮助和合作也能说是零预算的电影。
提示:现在越来越少的人支持有理想的年青人创作有意义的影片,更多的资本涌向快速消费市场。可是仍然有很多机构和个人并不是站在商业面进行电影的扶持。所以不要害怕你张嘴去问“你是否愿意投资我的影片?” “你能够给我提供设备赞助吗?” “你能够给与我制作和发行的扶持吗?” 身为一名国际制片笔者不仅在国内,也扶持和资助了很多欧美的年青电影人影片,它们最终可以卖掉和走向世界都离不开各个层面的支持。所以每一个做电影的人都要学会-你不问,别人怎么知道你想要什么呢?
e. 电影创作者要沉着,有凝聚力,必须信守承诺
不管你有多怀疑自己或者是内心有多恐慌,都要表现的很平静自信而有活力,这样才能带领你的团队跟着你用心去做事,这是至关重要的。
笔者和很多大导演和创作团队时有沟通,发现能够做出国际上顶尖的作品的导演和制片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们有一帮呼之即来的好“哥们”,可能大家还记得2015年奥斯卡奖,2014年奥斯卡奖大获全胜的墨西哥三人组,是的,他们之间就是在互相扶持和帮助,在拍电影的时候,三位好友除了互相讨论剧本,还经常为对方提出建议,甚至客串导演。《通天塔》里有几分钟就是出自德尔·托罗之手;等到了《环太平洋》中,冈萨雷斯一共拍了十分钟内容,阿方索·卡隆奉献了三分钟,还负责了部分分镜图和镜头走位。而在《地心引力》这部视觉大片中,德尔·托罗也拍了几分钟内容,并且提出了很多视觉效果方面的建议。如此的相互协作才缔造了墨西哥人在好莱坞的称霸。所以一个好片子的一定是一个好团队,导演光杆司令一个人除非是全能,否则也做不出精品。所以每一个电影人都要善于凝聚周围有才能,有动力的各种专业人士。等到你真正做影片或者不断做影片的时候,优秀的团队会降低你的成本。当然信守承诺也会帮你建立一个好人缘,得到帮助的时候不忘回馈别人这样才有后续的各种可能。
f.电影创作者要有庞大的阅片量
对电影创作者来说,最后但是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不管是早期电影还是现在特效成风的大片,在做电影之前要看尽可能多的长片和短片。因为每部电影都能帮助你建立一个独特观点去理解和表达自己的作品。最后利用这些所看到所领悟的知识,通过尝试不同的媒介,找出适合自己和擅长的摄影方式去形成自己的电影美学风格。当你真正的拥有自己一套风格之后,那么恭喜你,你完成了修炼,可以成为一名真正的国际电影人了。
小提示: 国内目前最忽视的专业团队建设中的角色为故事创作者,编剧,音效,配乐,服化(服装化妆),道具,懂国际市场的制片人,特效VFX。而最不缺和大家都认为最重要的:摄影和导演。 你可以试一下,如果你的团队中有以上缺乏的狠角色,你可以看看你的片子做出来是否会更省钱,和受到关注。这也是目前国内和国外专业电影产业差距的地方。
一部低预算的影片,全夜戏,利用整个夜景公共区域拍摄,6k拍摄,包括部分灯光照明的解决
二、电影作品方面
a.电影作品要更专注在情感的表达
一部合格的电影首先是把一个故事要讲好,讲的完整。如果再能有引起观众内心共鸣的东西就更好了,因为这是让你的观众进入你的作品过程,有了这层表达他们或许可以不在乎作品因为资金有限而产生的不专业或粗糙。制作团队中每个人都要各司其职,发挥自己的价值。
成功案例:这点上国内2012年的影片《万箭穿心》做了很好的榜样,电影用了四百万的成本却在影评圈内获得了较高的评价:豆瓣评分8.5分,远高于许多同时期的大片,仅次于“少年派”;而在迷影网,专业影评则给出7.4的高分.
b.电影作品的声音方面要作为首要解决的技术障碍
声音在影片中占了很重要的比重,如果用iphone拍摄但是匹配了较好的声音设备和技术,要好过用ARRI RED拍摄但声音做的很差的影片。所以尽可能的让收声效果和剪辑合成效果更完美,保证有像样的麦克风和调音台,当然后期声音制作尤为关键。
小提示: 笔者走遍很多国际顶尖电影节,特别是在剧院看到的竞赛影片,无论投资大小,靠听就能发现中外影片最大的区别是声音,中国目前播放条件和制作人员都忽视声音的重要性,而电影却是声画合一的产物。做5.1声道并不是大片专利,在国外这是个基础,在国内很多片子甚至同期音都录不好,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影片在海外表现不佳的一个原因。如果你希望你的影片最终是走向电影院的,那么轻从现在开始做好你的声音。 如果大家有机会可以看一下第一个得国际大奖,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最佳短片就是韩国导演们用IPHONE拍的,但是声音绝对不是IPHONE做的。
演员是一部影片的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能够友情出演的专业演员也是无预算,低成本拍“大片”成功法则
综上,就算是低预算,甚至无预算拍摄,但是能从电影创作者和电影作品方面都做到了以上几点,也是能做出一部态度认真能讲好一个故事的好作品出来。
配图来源:影片《夜车》2015 拍摄 RED EPIC DRAGON
(笔者董瑷珲, 是一名居住在美国纽约,泰国曼谷和中国北京,并获得国际奖励的艺术家和电影人,国际电影教育专家。曾担任多部国际电影的制片和发行,参与制作影片在柏林,戛纳,翠贝卡,圣丹斯等国际电影节展映,并长期担任国际独立和艺术影片的海外发行工作,欧洲电影合拍和基金顾问。)
本文为作者 董瑷珲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6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