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热评】三座小金人得主《爆裂鼓手》:离神越近,离人就越远
2015-02-26 06:07
就和片名Whiplash(《爆裂鼓手》)一样,影片简单,粗暴,有力。没有像大多的励志电影那样将荧幕时间过多地用来展现主人公遭遇事业低谷的迷茫以及迷茫之后的迷途知返上,片中的Andrew非常清楚理想和现实间的差距,并试图用自己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换取自己事业上的突破。精炼的思想,通俗的故事,纯粹的情感,让整部影片一气呵成,一场又一场身形兼备的演奏,又让影片本身成为了一出不折不扣的视听盛宴,而这也恰恰正是爵士乐所带给观众的感受,紧凑而又连贯,开始地整齐划一,结束的干净利落。
影片曾在圣丹斯电影节首映并赢得评审团大奖,新近斩获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辑、最佳混音三项大奖
爵士乐队和管弦乐队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后者更强调演奏整体的和谐,而前者却尽其所能地突出每件乐器在演奏中的作用,因此对于前者来说每个演奏者的准确度便显得至关重要,一定程度上节奏的把控甚至超过了对音色与风格的驾驭,滥竽充数者格杀勿论变成了魔鬼教师Fletcher的信条。说他是魔鬼也真是抬举他了,至少魔鬼还会在达到自己利益的情况下和你履行契约,F是一个会在你战斗的时候无情地将你撕碎,再故意等到你休息的时候来教你舔舐伤口的人,虚伪狡诈,反复无常,但他的话总在其强大的气场下显得那么得让人信服。去年唯一能够在角色的复杂程度与表演上同时能和J.K西蒙斯媲美的也就《夜行者》里的杰克吉伦哈尔了(个人的年度最佳表演),这两个冷血的荧幕怪兽,一个年过花甲,一个骨瘦如柴,但只要前者长大嘴巴,后者瞪大眼睛,观众就能清楚地感受到在必要的时候,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眼前的对手生吞活剥了。
J·K·西蒙斯凭借这一魔鬼教师形象,包揽了奥斯卡奖、金球奖、美国演员工会奖、英国电影学院奖等的影帝桂冠
多数电影为了能够确保演员对戏时能够建立起足够的化学反应所常用的方法是尽量放大人物间的性格差异,这点《爆裂鼓手》也不例外。F的虚伪和善变同A的执着和单纯形成强烈对比,使得F在银幕前更加残暴,A的遭遇更加让人同情。在影片的前半部分,两人逐渐建立起一种有趣的貌离神和的关系,说到底都是奔着Buddy Rich,Charlie Parker去的。一时的不满也在梦想的麻醉下飞得烟消云散了,但毕竟人的耐力和精力都很有限,矛盾随着一系列意外的发生而愈演愈烈,直到影片临近结尾处,本已撕破脸皮,分道扬镳的两人又因F看似语重心长的一席话重新站到了同一个舞台上,其实剧本早已写好,F再次凶相毕露,而生来就注定抗压的A也顺利度过了这辈子以来的最大考验,两个将对方恨之入骨的人在这一刻因为爵士而产生了一次同频共振,而影片正是在这一刻戛然而止,便是将所有的矛盾都终结在了音乐的魅力之下。
片中其实并没有对两位主人的价值观有太多的正面评判,尽管肯定了完美音乐的存在,但两人一个丢了女友,另一个丢了工作,下场都不咋地。尼采的超人哲学注定是一种理想状态,为了追求极致而孤注一掷放弃一切本身就不值得,而对这种超人观点的过分推崇就成了萨德侯爵,如果将这种观点无限撕扯就成了战时的纳粹。过分强调人的意志力量从而操纵行为的想法是一种近乎病态的观点,并不是只有爬到帝国大厦顶端的人才能看到日出,当然如果你真到了那里,下面经过的蚂蚁般大小的行人也确实会时不时地抬起头来情不自禁地叫一句“哇塞”,之后便低头大步流星地离开。 这是一场铁定无法双赢的交易,离神越近,自然也就离人越远。
本文作者为惊迷特约撰稿人 周彦成
影片曾在圣丹斯电影节首映并赢得评审团大奖,新近斩获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辑、最佳混音三项大奖
爵士乐队和管弦乐队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后者更强调演奏整体的和谐,而前者却尽其所能地突出每件乐器在演奏中的作用,因此对于前者来说每个演奏者的准确度便显得至关重要,一定程度上节奏的把控甚至超过了对音色与风格的驾驭,滥竽充数者格杀勿论变成了魔鬼教师Fletcher的信条。说他是魔鬼也真是抬举他了,至少魔鬼还会在达到自己利益的情况下和你履行契约,F是一个会在你战斗的时候无情地将你撕碎,再故意等到你休息的时候来教你舔舐伤口的人,虚伪狡诈,反复无常,但他的话总在其强大的气场下显得那么得让人信服。去年唯一能够在角色的复杂程度与表演上同时能和J.K西蒙斯媲美的也就《夜行者》里的杰克吉伦哈尔了(个人的年度最佳表演),这两个冷血的荧幕怪兽,一个年过花甲,一个骨瘦如柴,但只要前者长大嘴巴,后者瞪大眼睛,观众就能清楚地感受到在必要的时候,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眼前的对手生吞活剥了。
J·K·西蒙斯凭借这一魔鬼教师形象,包揽了奥斯卡奖、金球奖、美国演员工会奖、英国电影学院奖等的影帝桂冠
多数电影为了能够确保演员对戏时能够建立起足够的化学反应所常用的方法是尽量放大人物间的性格差异,这点《爆裂鼓手》也不例外。F的虚伪和善变同A的执着和单纯形成强烈对比,使得F在银幕前更加残暴,A的遭遇更加让人同情。在影片的前半部分,两人逐渐建立起一种有趣的貌离神和的关系,说到底都是奔着Buddy Rich,Charlie Parker去的。一时的不满也在梦想的麻醉下飞得烟消云散了,但毕竟人的耐力和精力都很有限,矛盾随着一系列意外的发生而愈演愈烈,直到影片临近结尾处,本已撕破脸皮,分道扬镳的两人又因F看似语重心长的一席话重新站到了同一个舞台上,其实剧本早已写好,F再次凶相毕露,而生来就注定抗压的A也顺利度过了这辈子以来的最大考验,两个将对方恨之入骨的人在这一刻因为爵士而产生了一次同频共振,而影片正是在这一刻戛然而止,便是将所有的矛盾都终结在了音乐的魅力之下。
片中其实并没有对两位主人的价值观有太多的正面评判,尽管肯定了完美音乐的存在,但两人一个丢了女友,另一个丢了工作,下场都不咋地。尼采的超人哲学注定是一种理想状态,为了追求极致而孤注一掷放弃一切本身就不值得,而对这种超人观点的过分推崇就成了萨德侯爵,如果将这种观点无限撕扯就成了战时的纳粹。过分强调人的意志力量从而操纵行为的想法是一种近乎病态的观点,并不是只有爬到帝国大厦顶端的人才能看到日出,当然如果你真到了那里,下面经过的蚂蚁般大小的行人也确实会时不时地抬起头来情不自禁地叫一句“哇塞”,之后便低头大步流星地离开。 这是一场铁定无法双赢的交易,离神越近,自然也就离人越远。
本文作者为惊迷特约撰稿人 周彦成
本文为作者 惊迷影视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61030
惊迷影视
点击了解更多
惊迷影视成立于美国纽约,是一家具有丰富中美跨国制片经验的影视制作公司。公司致力于为片方提供专业美国制片服务。
惊迷影视熟悉北美制片环境,善于运用丰富的好莱坞影视资源与良好的美国政府及行业工会关系,打造中美合作制片新模式,提升跨境拍摄的服务水准,参与中国影视的国际化进程。
公司汇聚了来自于中国大陆、美国、欧洲、韩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电影行业精英。同时,惊迷影视长期致力于北美华人电影人才的发掘与扶持,高效整合中美影视资源,促进两地合作。
扫码关注
惊迷影视
惊迷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