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国门》创作笔记

2012-05-31 12:57
\"\"

德国莱比锡纪录片和动画片电影节
克罗地亚ZagrebDox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
台湾新北市机不可失影展

剧情简介

  天还未亮,县城高中的学生们已经在苦读。偌大的操场上满是奋发努力的年轻人。这是中国西部的贫困县城,无数的学生和家长把希望投向教育,为了能改变自己的人生。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面对最终的高考,这就像 是一道大门。通过考试,一些人能迈进新的人生,走进 城市的大学。
  北京,阴冷的初冬时 节。一位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面临一次重大的抉择。是留下还是离开?公车站前满是拥挤的年轻人,地铁里一张张疲倦的面容诉说着真实的差距。年轻人和游客一起在天还未亮的时刻涌进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这里是这个国家强壮有力的心脏,然而却给不出任何答案。
  上海繁华的夜景如梦似幻。一位音乐学院的毕业生谈起初入社会的阻力。她回忆起苦练钢琴的岁月。父母的期待和付出仿佛还在眼前。家庭录像带里,坐在钢琴前的童年就像是一个有苦有乐的玩笑。高级早教机构里,孩子稚嫩的脸上充满了疑惑。新式的教育将向孩子们提出崭新的期盼。黄浦江上夜航的船只已悄悄遁入幽深的黑暗。

  阐述
  人生就像通过一扇扇门,一扇门代表一个世界。古代中国,读书读的好就能有功名,得富贵。当代中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仍然是绝大多数中国孩子的必由之路。高考是一道门,毕业找工作又是一道门。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些人生的拐点都异常重要,然而对于社会而言,更多的是冷冰冰的数字和大大小小的挫折。我正是想用摄影机深入到这些时代和数字的深处,到板块的交界处去看个究竟。
  从东到西,由北到南。摄影机跨越城市和乡村,以及不同的个体。这是一部对当代教育现象集中呈现的纪录片。也是对教育背后所凝聚的“中国梦”的诠释。从西部的高考状元县、到压力巨大的都市。结构的交叉是为了凝固现象背后的事物。借用“门”的概念,我们试图发现一种恒定而超越时代的中国式奋斗。以及突显那些个人线索里不断挣扎着的小小梦想家们。
  一场高考、一次招聘会,都是改变命运的时刻。面对转机,我们的主人公却发现难以逾越的鸿沟。然而不明不昧中,他们依然打亮手电筒向前进发。此时,危机和希望共存。个人所面对的局面,正是当代的群体寓言。教育问题是一把钥匙,它可能为我们开启对时代的反思。面对危机和转机,命运的大门渐渐清晰。人的奋斗和社会现实形成一种悖论,一个怪圈。同样的,这是危机,也是转机的开始。 


\"\"
上海笔记
不可沉溺于痛苦,面向光明就不俱怕黑安。
艺术是一种方法,但并不一定是一种方向。对于艺术家而言最危险的莫过于相信方法。
依靠心灵,相信道德的人性之光。不纠缠于批判。将事实交托于内心的肯定。这是通向美的可能之路。
心理主义或许在纪录片中更应该适用。只相信材质,只相信捕捉,不明白材质深处的光芒。这样的纪录片更容易沉沦于社会性事实本身。纪录片的心理主义,在于如何将目的交托于材质。在于不可对自我欺骗。材质之间质的连接在于作者必须贡献心灵,将爱的凝视浇筑在材质板块之间的空隙。
内心的精神巡游。借用挡在身前的摄影机之眼观看储存。材质与精神,形而上与形而下,这重对比的句法容不得对精神世界的怀疑。只谈论外在事物的人,或许可以参与到社会运动和社会平等的战斗中。而纪录片有更复杂的形式与方法。

\"\"


一种热情,一篇日记
会宁、北京、上海。游遍这些城市与乡村,看到了这样那样的风景。躲在摄影机后的我发现了一种冲动,它通过身体力行而转换成一种持续的热情。这热情的根源细数起来与我那短短的创作历程紧密相连。与我对这个国家的失望与希望紧密相连。
到了如今,我的选择本能一样的无可厚非。更广大的人群,更广大的主题,人群与人群之间将被情感与道德联系在一起。我的主观性从不隐藏,因为关于“真实”的争辩已经纠缠过我漫长的跋涉之途。到了今天,我已经可以放弃与问题本身不断的纠缠了。因为真实是空虚的。它来源于灵魂的抉择而不是物质性本身。摄影术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巧妙的谜语,拿起摄影机选择记录,便成了一种个人的行为。尤其对于如今纪录片的制片方式来说。
苦苦摸索的不是真实本身,而是自我的心灵之路。抉择、良知、感动和恐惧。我们只不过和事实不断迎头相撞而已。我在归来的列车上,整夜未眠。在太阳升起的时候,我想到了人生这两个字眼。而不是“记录”或者“真实”。
一切都需要拿捏,纪录片作者不断选择自己的走向。巡游者不等于过分的介入。而是对他人生活的一种体察体认。说明白了,纪录片是在将自己心灵真实外化的过程。材质是你选择之后的通道。外表精致也罢,粗糙也罢。其实都是琢磨过的。
我内心里说,纪录片应该摆脱对问题本身的纠缠。因为对问题本身的讨论总会回到对与错这愚蠢的结局里面。纪录片应该更开放自己,按自己的“本能”开始游历。
当这个时候,一种沟通感,一种电影艺术为以自豪的沟通感才能降临。躲在摄影机后面,绝不是与他人打交道的好办法。我宁愿做一个没有特权的人,和他相处,感受他的气息。这才是人与人的沟通。行为是对称的,这里面有尊严。这尊严是相互的。
选择了摄影机,就意味着隔阂。而距离的远近成了观看者必须注意的。距离之中,隔阂里面藏着形而上的通道,材质的真实感已经拥有。选择拍摄什么,拍摄谁,近还是远?这都是我们作为电影工作者必须思考的。纪录片的困难正在于这里,而不是沟通。狭义的沟通,总会把我们带到循环往复的问题里面。我们依靠的是心灵,所以不必害怕真实感的材质离我们远去。我们必须选择自己的路径。
回到我这番思索的开头部分,我为什么有这样一种热情?一种将更多的人,更广大的土地勾连在一起的愿望呢?因为我相信社会学与政治出路都藏在情感与道德的深处。心理主义,或许不该这样称呼,它太需要在真实的材质,在真实的阶层、在真实的地理差距、也在真实的不公与对不公的恐惧里面展示一种形而上的,源发自作者个人内心的渴望。一种沟通的渴望。隔阂永远存在,艺术是教我们相信自己。所以我不相信所谓的真实问题,但我相信这些跨越性的空间里,我对人和事物的感受和期待。
做一个怀疑论的人道主义者或许有些自暴自弃,但这可能是我们真实的状况。不相信自己和他人,真实只能沦为一种空洞的证据。一种无主题的空虚。
更年轻的时候,我会如此标榜我的主义。到如今,这不是一篇自白,这只是一篇日记。

\"\"
配乐的惊喜
随着片子的拍摄接近尾声。配乐工作也在共同跟进。在朋友展雄和徐珏的介绍下,鬼使神差的与David Braid相识。在西安见到他,很亲切。上次在上海匆匆相见,语言又不是很通畅谈的很少。这次朋友黄嘉清刚好归国,翻译上就有了保障。互相谈了不少关于片子的状况。他这次在西安是亚洲巡演的最后一站,能再次相见,真是有缘。希望他的帮助可以大大推进片子的水准。另外气场相投,好做朋友!
一个爱吃辣的爵士钢琴大师,一个刚刚戒烟的纪录片导演。有时真是感叹缘分可贵。也感谢朋友们的联络和推介。影片的一丁点进展也都多亏你们的帮助。
不认识Braid的朋友可以看看介绍:
享誉世界的加拿大钢琴演奏大师戴维•布雷德被媒体称为“爵士钢琴莫扎特”,他被奉为加拿大最有才智钢琴大师和作曲家之一,是加拿大久负盛名的“朱诺大奖的获得者”,2009年获得“加拿大最佳爵士钢琴手”。他的音乐介乎于古典音乐、爵士乐和新音乐之间,他试图把不同音乐流融会在一起,独树一帜。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及加拿大、美国、欧洲各国、澳大利亚、日本以及亚洲其它地区。
Braid既是一位钢琴演奏家,也是勿庸置疑的作曲家,他为自己的六重奏创作了超过50首作品,3岁半就开始学古典音乐-16岁时,莫扎特逝世200周年纪念演出,激发了他对作曲的专研-18岁,爵士乐使他在作曲和钢琴演奏突破陈规。Braid现任雅马哈乐器的音乐形象代言人、多伦多大学音乐系教授、7个乐团的主创建者,作曲是他在乐团间的重要工作。

\"\"

北京笔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纪录片是距离的艺术。当我们试图跨越不同空间,落脚于空间中这样那样的景深位置。我和我的人物彼此都在选择恰当的位置,为了互相观看,并且在空间中选择自己的走向。
摄影机是我的挡箭牌,纪录片作者可以安坐于后。但当你的凝视落点在他人的凝视时,你感到自己被发现了,在慌忙之后的一瞬间,我们感受到一种既复杂又简单的意义。这许多年来,我渐渐感到纪录片的神韵或许就在于此。
拍摄非常顺利,最重要的是感谢北京的朋友们。小月河、肖家河、唐家岭、天安门、国图招聘会、地铁、马不停蹄,仍将延续。。。
这个片子的基础关系乃是:情感在空间中的蕴含与流动。
仅仅为了生存,为了翻越阶级壁垒的教育必然虚弱且难以支撑一个民族的理想与灵魂的重量。
会宁笔记
人情,人性,如何试图翻越社会的高山?公平是否一开始就已经不存在?
中国人的梦想,为之奋斗的就是个人努力的公平性。就是有一天,在这个社会上,通过自我努力最终达到自己的梦想。这是一个质变的关键时刻,“中国梦”的质量必须被拷问。
最感人的还是,你在一个又一个的空间里与灵魂的对话。
———— 会宁第一次拍摄手记

\"\"




太阳啊,
你看见了我的钥匙了吗?
愿你的光芒,为它热烈地照耀。
我在这广大的田野上行走,
我沿着心灵的足迹寻找,
那一切丢失了的,我都在认真思考。
——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这些滚烫的鲜血、青春、牺牲和记忆都可以被掩盖吗?被另一种鲜血、青春、牺牲和记忆所掩盖的这种疼痛纠缠着伟大的祖国和人民。对于幸福的争论,绑架梦想的妄想把我们所有的命运都拱手交给了恨中的恨,疼上的疼,鬼中的鬼。伟大的爱国者都已经死去,在战场上,在监狱里,在秘密处决的那些清晨或是黑夜。在家庭的崩溃,生死离别的转瞬之间我们都怨恨起梦想来。因为梦想是令人上瘾并且可以推卸责任的道德角落。
一切的恐惧都来自梦想的这个属性:它是无法被轻易否定的。梦想是不能被上缰的烈马,是雅典娜脱手的长矛。是战神的鲁莽或者是众人的欺诈。某些时候他等同于生命的生长。你不能抑制青春,所以就无法和梦想对抗。于是主义取代了良知,对未来的希望变化成一声声的街头的枪响。主义者与主义者撕扯,对抗,碾压。暴力唯独在梦想里面是最有活力的,所以借口变得轻松丰富。为了更多的人牺牲这一部分人,天经地义。
我的祖国无可例外的也深陷于这样的境地,从启蒙主义的开端算起,已经有很久了。这样长的时间总可以忘记很多事情了。在后人的轻易的评头论足式的武断里面,很多内容都变了味道。事实早已不得而知。所有的教科书都可以被人为的编写,只有真实被忘却在梦想者狂欢之后的清晨。我的祖辈们曾经如何的奔波在千万里的国土,日夜兼程的隐忍,并且在生死的残酷里有幸望见国家的黎明。于今天的我来说,这些时刻都那样的矛盾和无力。梦想者以梦想的名义,换来的却是谎言和无可奈何的结局。
一切梦想似乎都不可能达到胜利,因为在相互的碾压总有生命的别离和道德的陨落。这是极其有害的。在这些茫茫不可知的时刻,一个个梦想的念头就像坟墓里旺盛的野草,静待着黎明,又将出发。这样的悲凉的境况足以引发虚无和怯懦。在否定里面一切的鲜血都已白流,历史的意义等同于一条没有起伏的直线。在有神论者的结论里,人类又一次为自己的无知买单。这是供人嘲笑的时刻,自嘲者都猛然变身到似乎上帝的位置来看一看众生和自己。这样的殊荣对于人类来说就像是幽灵马车狂奔时的兴奋。这是危险的。
民族性很容易真的变成一种性格,有时候愿赌服输都成了一种合理的魄力。不是主义的轰轰烈烈,而是那些生命的抉择令我动容。人道主义曾经被嘲笑为软弱者的游戏,而于我看来它比所谓的坚强更经得起考验。国家的黎明不在于战争的成败,而在于对生命本身的理解和保护。
一个民族要站立起来,是要付出极大代价的。有时候这种付出都可能显得可笑和重复,无意义和悲凉。如果到了今天,我可以回顾一下那那些死去了的梦想者的最后时间,想象一下一个梦想的落日。想象那些深思熟虑的决定,那些无可奈何的瞬间。我认为就还有希望。我尚且在这漫长的假期里都有如此的回顾,而我之同辈更不在话下。
祖祖辈辈生生死死在国家的前进里换来我等之生存,这就是简单的胜利。如果那些鲜血和死亡可以换来今天他们的子孙的一点点思考,那类似的悲剧就不应该再次发生。不不,还不仅仅如此,那些以祖国的名义所起的誓言,应该有别的容器将其安放。而不应该以更多人的名义出现。这是虚假的祸根,我们相信梦想,梦想却往往变成妄想。我们所敬畏的崇高,最终变得龌龊难当。这是中国人循环的梦魇。不相信一种主义,认定某种背反的可行。抱怨和谴责一种存在,誓言用另外的旗帜将其更换。这都是骗人者的自欺欺人的把戏。而逝去的总是些生命。在革命者的循环之梦里成为奴隶,在广--场的真实里吐出谎言。都是一种勾当。一种将伟大变得平庸,将美好引致死亡。为了对抗的对抗从来都不正当。当我们讨论前途的时候,我的感觉总是不好。祖国将以人民的喜乐为荣,以自由的实现为荣,以终止每一个人的谎言为希望。
如果我能终结自我的谎言,告知自己真实的幸福。学会宽容和适度的愤怒。那更多的人也将如此,在腐败的土壤里长出纯洁,这是一种可能吗?
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我是有所怀疑的。从怀疑的角度,我却是注重人道主义的。这种矛盾令我有踏上赎罪之路的感觉。我当背负那些记忆和梦魇,因为我的前辈已经背负许久。当我们有机会身体力行的接近那些真实的碎片,就应该忘记虚无的软弱。当我们还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思考衰老者的玩意儿,这不是早衰的征兆。我却可以说斗争已经开始。也许这预言不足以概括更多的人群,而至于我自己已经足够。
我将努力张嘴说话,以可见的形式加入这跋涉。避而不谈,在历史的高度上不一定就是罪恶,却绝对是一种糊涂,一种不负责任的生活。


10月2日
2010年12月24日 圣诞夜的灵感
《中国门》现在看起来似乎很圆满。虽然我明白通过修改还可以有所提高。比如那些部分是重复的,哪些部分可能带给主题歧义?那些部分可以省去?那个部分可以加强?或许我可以减掉10多分钟也说不定。使她看起来更精练完整,或者形式感更强烈?
不过这样的改变已经基本上不起到任何重大的意义。如今的《中国门》更像是一个已经开始记事的孩子,灵魂已经苏醒,你不可能撤换掉它。于是我需要思考对于一个不断向前的创作者来说,我还能做一些什么?
我所讨论的问题是宽泛,是一个关系到教育这个大标题的问题。并且这个教育问题其实有关乎某种时代性的感受,一种焦虑和不安。一种连接起历史的不安全感。我试图展示的已经是抽象出来的世界,我不可能保持他的纯粹性,另外我对这种本身就是想象的纯粹不感兴趣。总的来说,我不相信别人指给我的真实,我更相信自己的内心的真实。对于我而言,也经常自问。是什么驱使我不由自主的探讨这样宏大的问题,我甚至也奇怪自己为什么不简单的落在实处?比如跟拍一两个人,用他们的生活说话。
这样的办法永远只代表个体,对于一个个体来说教育只不过是生活之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中的一个而已。一个重要,但是又不至于多么重要的部分。所以妄图通过一两个个体来探索这样的社会和时代议题,本身就是无效和别捏的。谈论有关于更多人利益的问题,就迫使我们站在高处,在视角上更宽容。听到不同的看法。并且我的主观的情感和想法也需要找到自己的对手。而且必须是在作品内部就可以找到。如果这个对手在作品之外,就意味着它本身的摇摇欲坠。于是,我在思考新的方式。来恰当的打破现有的平均和绵长,破坏掉主观的统一性,我需要分裂成相反的看法,或者做出自我疑问的架势。
扪心自问,即便我在《中国门》中想找寻到一种纪录片中的理性主义的范式。一种脱离了表面真实,和低级趣味的方法。不过这不意味着理性主义的范式是完全排他的,或者是封闭的。那样的话多多少少有陷入新的虚假之中。我想找到一种新的线索,一股新的力量。注射到现在这个版本之中。让他在某些区域产生一些化学反应。产生某种物质,就好像是一种病毒或者缺陷的抗体和补救一样。并且在风格和方式形式上完全能够跳出来。——这种方法就是随机采访的切入。它的作用应该表现在:
1、起点的统一,道德的自足。
来自作者主观的路径。在影片现在已经完成的主体部分里,我是通过观察和一种对现实的理性介入从而开始推进的。而现在需要主观的提问。同样来自主观,但是方向却有不同。我仍然是对外在世界他者发出提问。并且对于时代问题教育问题而言,主体和他者都属于共同承受者。那么这种向两个方向的寻找就是必要的。他可以使影片的合法性进一步加强。在人道主义的怜悯之上再构筑一套更为实用性的逻辑锁链。使得他在个人道德和社会道德之间找到一个位置。很大程度上,对大题材的把握成败就根植于这中道德感的合理与恰当。利用随机采访的形式对其他个体的态度进行收集,并且这种现实感将补充已有部分的形式化。使他变得更自足和灵活。既可以深入其中又可以抽身向外。
2、打破影片的节奏,产生信息区尾部的大转弯。形成戏剧性的结构层次。从主观介入的完整的世界中不断跳出来,与更加复杂和非作品化的世界相碰撞。这可以带来影片本身的张力,和抓住观众的思考。也有利于打破一元化的独裁。是作品更鲜活,吸引人。
3、问题的迫切性和实在性。纪录片必须与现实紧密的共存,即便是理性的范式,最终的目的也是对现实的介入。你不能够用任何借口回避问题的紧迫。如果理性范式的方法得到的仅仅是风格和形式感,而消弱和遗忘了现实的残酷真实。那艺术就有被蒸发的危险。我们的动机将会破产,美无处容身,就不再震人心魄。所以通过随机采访段落的加入可以直接将议题性的、社会愤怒、社会拷问、无奈和抗争引入作品,使作品变得不再封闭。对整个教育议题的讨论才能更多的带上客观世界的态度。这种讨论和发言才显得更加脚踏实地。也更能爆发出一种“适当的政治倾向”。
黄嘉清 22:21:04
恩。。。大概意思明白了。。。不过还是想象不来实际画面是什么样?
王 杨 22:21:23
哈哈
黄嘉清 22:24:08
我想你的动机我理解了,这样也使得在影片里导演的动机更有效的展现出来吧。
王 杨 22:26:08
就是随机问很多关于教育的问题 都是直接的问题 简单的能直接给出态度和结论的 比如忧虑 担心 自信 不满 愤怒
就是让大众直接的对教育的问题发言。我只负责记录这个 但是并不细究
然后把这些东西剪开剪碎 然后把不同级别的问题 深入程度不同的问题的采访部分放到一起 很短小 但是一下子该来一种现场感和随机抽取的感觉 就好像突然真实走到人们中间去询问 他们的话之中的信息被固定到我想在影片中发力的地方 然后回到我的主观性的作者介入的主体部分 继续开始漫游 然后当一个点开始汇集等待点明 并且跳出我的主观和现实的别人的声音结合的时候 在插入一部分比上一次更进一步清晰化的街头意见
王 杨 22:26:14
就是这么个想法 你觉得呢
黄嘉清 22:26:56
我觉得很好,我很赞同
黄嘉清 22:27:30
感觉这样更有实际意义,没有被表现方式限制着
王 杨 22:27:47
恩恩 我也觉得可以试试 即便最终用不成或者不匹配 这个行为也是有意义的 而且本来我就关注的是教育问题
王 杨 22:27:50
是啊
黄嘉清 22:28:45

王 杨 22:29:31
我就是在想怎么找到主观的现实表达和真实的社会问题之间的平衡 两者兼顾 让我的影片的社会意义和道德连接更有力 而不是过于沉沦到自己的对世界的判断里 虽然我觉得这种判断也是合法的
但是这需要和观众连接起来 这种方法就好像是一种工具
王 杨 22:30:20
而且可能对影片的节奏的控制有多了一些可以做文章的点
王 杨 22:30:48
大起大落 跳进来跳出去
却又是共同的主题和意含
黄嘉清 22:31:09
恩,这样挺好的
王 杨 22:31:20
观众也的观看或许也可以变得更有趣 而不是有些人觉得沉闷
王 杨 22:31:30
恩 可以试试
黄嘉清 22:31:45

王杨:
这个想法挺好。顺这个思路,不光是街头,也可以是导演自己出镜,“我为什么做这个东西?”或者访问其他人物。都是起一个穿插作用,也是监制提到的,对主题解释得更清楚,对观众起一个引导吧。
不过有几个问题要考虑好:一,这片子已经有一些东西,是他们觉得芜杂,分散了主题,那么,再加是把它们收拢了呢,还是增加了芜杂呢?这得有一点盘算。二,片子的主题已经衍出教育了,教育主题?就业主题?青年问题主题?需要有一个清理。三,街头意见,最怕产生假的感觉,或者作者引导的感觉,所以得收集多一些。
所以,两方面都得做。一是就原片子,得像剪树枝一样,把它弄得精美,没有影响整体的局部,能把故事讲清楚的。二是做一些镜头,街头采访,到时候用不用得上,用多少,都是后话了。
减法得做到位。
丰临
12月26日 关于随机采访的思考续 一种可能
主观方面所采取的采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既定的主体影像部分的一种相对的补充,是在道德与信息多元上的一次有益的改变。但是主观者所采取的采访不可避免的得到了一种结果。那就是不可能消除自身的局限,这种局限仍然没有完全跳离出主观表达的一贯线索。而且仍然显得独断而且缺乏依据。
那么是否可以采取一种从更多的个体手里获取素材的方式。在我这一方,只是规定镜头的基本方式,比如稳定性,机器类型,采访地点等等。这些的拍摄应该说需要考虑的问题是一致的。而获取的内容却更加丰富和更有说服力。我只是去选择更加多样化的素材,而且这些素材的不同的来自中国各地的拍摄者本身带着自己那个生活圈子生活年龄的因素。带着自己的态度,通过这个系统化的展现,事实和情绪都平等的建立起一种穿越性的一致。一种群体的思考。而我作为一个介入式的作者,的职责是对我看到的一切做出自己的表述和思考,整合与嫁接。使其平顺自然,又真正说明问题。
我只负责选择,这是一个作者称为作者最后的一项权利,也是合情合理合法的权利。
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主观继续独立完成随机采访所带来的动机纯粹性和造作的倾向。随机采访的权利应该分发给来自大江南北各个城市的人们,让他们用摄影机在他们的年龄段和生活圈子里记述下意见和一张张面孔。
------------------------------------------------------------
12月23日 讨论
王 杨 16:46:44 我想好好思考一下 开始准备剪最后一版
丰临 16:47:25 嗯
丰临 16:47:30 也是怕分散了
丰临 16:47:38 这意见有道理
王 杨 16:47:55 恩 上面是一个人的 底下是一个人的
丰临 16:48:59 看完了
王 杨 16:49:09 我觉得他说的一点觉得不错 就是 一些重复的信息需要整理
丰临 16:49:12 两个人的意思
丰临 16:49:19 也都是一个
丰临 16:49:27 精炼和准确
丰临 16:49:57 集中的问题
丰临 16:50:01 重复的问题
丰临 16:50:07 主题会不会分散
丰临 16:50:13 细节会不会多余
丰临 16:50:43 这也就是一个作品修改的时候的难题
王 杨 16:50:51 是啊
王 杨 16:51:22 另外第二位的话 说出了这个片子所面临的两条道路
丰临 16:51:58 嗯
丰临 16:54:55 现在多长
王 杨 16:55:05 现在104
丰临 16:55:35 现在考虑要精炼
丰临 16:55:41 先不管他们的意见
丰临 16:55:52 先想办法把线索滤一下
王 杨 16:55:55 恩
丰临 16:56:13 哪些影响到主题 些有些重复 哪些没说清 观众不像你 你浸淫其中,时间长,当然知道整个的来龙去脉。
丰临 16:57:20 你先全过一遍
王 杨 16:57:21 现在反而是要全部站在观众观看的角度
丰临 16:57:24 好好琢磨
哪些地方不顺当
你总起来是讲一个故事
是收得紧 讲得清 没歧义 概括讲  一,甘肃的部分,讲得人物多  二,上海的部分,可能有冲淡主题  三,北京的部分,弱  四,名字的问题  五,更具冲击力,就需要把观点突显 这样滤下来 然后分步解决
丰临 17:00:29
比如甘肃 要讲什么
不要考虑你现在有多少素材 而是想,够了没,多了没,清楚了没
王 杨 17:01:10

丰临 17:01:33
上海的部分和北京的部分 主要是你的结构和主题,怎么咬合甘肃
是衬,是并列,还是逻辑上有承接
王 杨 17:02:45
得理清楚


\"\"

关于本片音乐的使用
配乐不应该仅仅是应景的,更应该是一种从头至尾的自足的思索。它可以理所当然的抽离出影像世界,并且在有些时刻不期然中回到影像世界与其交叉触碰。从而得到一种心灵的颤栗。音乐的独立性体现在他有一个封闭的系统,一个音乐的内在逻辑范式。音乐更应该指向本质的疑惑,应该表达一种超脱于影像本身的思索。影像和音乐是两条洋洋洒洒的线索,只有在那些重要的空间,在主体观察审视空间时间的一段。影像和音乐才能同时出现,同时从阴影里被照亮。影片借助此种方式,确立出三种存在。一是现实世界,二是本体世界,三是主体世界。从而也建立三种视角,世界,心灵和绝对真理。这三种视角的立足点不是巍然不动的顽石,而是漂浮在水面上的浮冰。
关于本片的剪辑线
需要被明确的是,镜语的逻辑是拍摄时已经固定的。当然也有其这样那样的原因。这里无需多说。可以肯定的是,我的影片无论内在包含多少议题和故事,空间依然是我的基本单元。这些单元在此片中也同时拥有一种超越观念的叙事作用。利用空间推动时间的进展,通过空间达到叙事线的推进。空间或许是沉于心理主义的可能之点。只是有些空间被选择为显示本体世界和主体世界,亦心灵与绝对真实的途径。有些空间只是空间本身而已。
空间不可能被故事性打散,这是我的影片安身立命之所在。
观察点的意义
空间观察是我的立足点,是划定我和我的拍摄对象之间距离的游标卡尺。这一距离意义重大,它决定了我的道德立场,我的主体沉思的样式,以及我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和人物进行沟通。进一步说,它也决定着我和我的观众之间的关系,我是对客观的主体观察者,那么意味着观众是第三只眼。事实上观众的视点正是本体世界。观众在某些时刻承担起一种凌驾于时间空间,主体客体之上的角色。上帝应该在观众的身上显示短暂的同一性。观众的视点同时也是被我的所控制的,这是我的权利。我让观众看到什么,对于影像记忆而言,观众完全是一个旁观者。观众是最直接的看客。而作者和拍摄对象都同时身体力行。这就是如何让观众不仅仅看,而是启发灵心的沉思。看和思必须同时进行。
所以我必须小心疏通管道,埋好伏笔,做好一切可能的准备。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观众应该在观察式的纪录片中告别现代性,回到古典主义的森林里。将视点交托于我,一种互相之间的信任。我会在一些时刻,一些段落,和我的观众展开心灵的探讨。一种情感的给予和归还。



致DAVID的信
大卫你好,最近你还好吗?
我的片子正在剪辑中。粗剪已经完成。现在有一个3小时18分钟的粗剪。基本上结构和内容是我们在西安碰面是所谈到的。没有大的变化。
我想事实上影片需要三种目的的音乐。第一种是更偏向内省和反思,动态较慢。每一个音节都给观众巨大的主体存在感。第二种音乐是带有更强的反思和适当的愤怒,带着疑虑和更多的同情。第三种音乐,将在影片的最后部分使用,并且按照我的设想将启到特别的作用。说到这里,我应该给你补充一些信息。
片子的结尾,是我的人物们参加高考,一场决定他们命运,并且对中国社会人群分级的考试。这些高中生的生活将从此改变,他们的父母也视这一次考试为一次巨大的机会,并且是可以平复自己多年艰辛生活和苦难的信仰历程的机会。一个大喜大悲的考试。我的影片就结束在考试结束学生将要走出考场大门的时刻。这一时刻,一道大门将考试结束等待走出考场的学生和在大门外面等待他们的父母隔离开。因为还有三分钟,大门才会打开。但是他们隔着大门互相可以看到对方。父母可以看到孩子的面孔,孩子也可以看到父母的面孔。毫无疑问,这是短暂但是难熬的三分钟。一组平行剪辑的镜头,一边是学生,一边是家长。我努力捕捉这些生动的面孔。那些疑惑,好奇,不安,欣喜等等。
那些脸上也带着他们的过去,贫穷,奋斗,体力劳动的艰辛,又或者是对于梦想的憧憬。
这里似乎时间凝固了,我需要一首包含反思性的,内省的,还有一些忧郁感的音乐,因为观众看到这里明白等待这些孩子的不仅仅是一场重要考试的结果,而是通过北京部分和上海部分了解到这些年轻人在未来,他们看不到但是观众可以看到的可能的未来,命运将以如何顽固的方式阻挠个人的奋斗。但最重要是的这首音乐要流露出一种乐观,一种祝福。并且有变化,从反思内省,到最终结尾处的祝福。
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是摄影机藏在大门侧面的小房子里,我拍摄着这些学生出大门的人潮。固定在他们的面孔和肩膀上。这些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并且我也相信将会为这个国家带来更好的未来。
所以,基本上就是这样三种音乐。
感谢你的支持,我正在抓紧时间做后期。希望能有一部令人满意的作品,相信这作品是我们共同的心血结晶。我的纪录片作品中,在没有哪部影片更期待一种音乐和其合二为一。再次感谢。
另外时间方面,这边当然是越快越好。当然还要看你的进度。我会耐心等待。
或许之后,我会想办法,将一些段落剪辑出来压缩成电子文件通过网络发给你。有任何情况随时联系。
王杨
知我心者 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 谓我何求
好的意见来源于极具休养的人,而繁杂而无序的意见反而是个灾难。这些意见往往轻易的化身为观众,看起来宽广但其实极具狭窄的观众。轻易地听取这样的意见,让这样的意见左右自己。是对自己和观众的不负责任。让我来谈一谈听取意见的经验。意见的动机需要揣测,最重要是在你做决定的时候,你需要再次询问你究竟要的是什么样的艺术。怯懦者和市侩者本质上没有资格和高尚的人共同讨论高尚。而对于美的谈论更是如此。
感谢朋友们的意见,特别感谢黄嘉清的意见。在动机上和水准上,这无疑是我的福分。


赵司泉 23:41:34
你剪得怎么样了
王 杨 23:41:42
慢慢来呢 一点点弄
王 杨 23:42:02
上海这边把那个女孩儿弄进来
王 杨 23:42:05
还有老影像
王 杨 23:42:35
把核心往家庭转 教育之于家庭 孩子之于父母 危机之于转机
王 杨 23:42:50
核心开始减法 收拢
赵司泉 23:43:18
北京那个 家庭怎么表现啊
全是学生的镜头
王 杨 23:43:54
北京那个没有办法 也没有必要 可能的结构是会宁北京会宁上海会宁
王 杨 23:44:36
这样还是借助结构的力量将会宁的家庭关系立起来 把北京涵盖到这个坚定地系统中 取得合力效果
王 杨 23:44:55
也就是会宁要在中间再出现一次
王 杨 23:45:01
一共三次会宁
王 杨 23:45:10
这个糖葫芦就更加向心
赵司泉 23:46:10
恩 我还是等你剪出来看看是什么样子 哈哈
王 杨 23:46:37
恩 那还有很长时间的
王 杨 23:46:38
哈哈哈
王 杨 23:46:50
包括上海需要有故事进来
王 杨 23:47:05
片子在调子上要往软走一些
赵司泉 23:47:08
恩 那时间是不是就延长了
王 杨 23:47:12
不一定
王 杨 23:47:24
通过细剪时间还是要控制在100分钟
赵司泉 23:47:31

王 杨 23:48:28
必须把家庭放进去 堆积力量 最后一个部分的门内门外才能更有力量
王 杨 23:48:53
也就是在大背景之下的小主题
王 杨 23:49:01
这个策略现在觉得是正确的
赵司泉 23:49:24
恩 更柔软一些
王 杨 23:49:46
恩 往内走 我这儿还有上海女孩的流泪呢
王 杨 23:50:06
情感通过不断穿越空间得到凝聚
赵司泉 23:51:03
恩 这可得慢慢剪了
王 杨 23:51:14
是啊 所以我说要看到还早早得呢
王 杨 23:51:32
而且这两天犯懒 光想了 进度相当的慢
赵司泉 23:52:43
说到犯懒 我又看了一个好片 哈哈
王 杨 23:52:42
其实那种感情的流露还是应该是硬一点的感觉 有一点距离 有点干瘪
是那样一种物质化空间化的情感
王 杨 23:53:22
我想了想 其实就是那个感觉 比如在开班会的时候 那个女孩长的流行歌
王 杨 23:53:52
那种带有距离的情感 那种干瘪但是又很物质性的情感存在
王 杨 23:53:56
是这样的东西
王 杨 23:53:57
应该
赵司泉 23:54:11
恩 我能想象的出来
赵司泉 23:54:45
整个会宁都应该是这个感觉
王 杨 23:54:49

王 杨 23:55:11
所有的行为都应该在整个系统里去寻找落脚点
王 杨 23:56:21
比如会宁的一个行为应该从上海找到依靠 北京的一个点在会宁找到依靠 上海在北京找到依靠
这样所有的行为都被联系起来 成为一个顺畅的系统 观众的情感参合进来就可以在这些连同起来的管道里自由的游走了
王 杨 23:56:26
这才是剪辑的意义
赵司泉 23:57:14

王 杨 23:58:50
不是说作为一双眼睛游走和横跨了祖国就是牛逼
其实游遍了祖国就好像是观看母亲和孩子
这才是牛逼
王 杨 23:59:00
往小的地方落

\"\"
关于世界的浇铸
剪辑就像造路,它是在给定路径。并不是剪辑对时间进行冒险。这冒险,在拍摄时早已完成。成熟的作者熟悉他在拍摄时所见到的那个世界。在在那里自我和物质性展开斗争并且积极的言和。大局已定,下面要做的是如何修造一个系统。一个互动的情感的容器。一个有关于链接新的心灵的可能,你的作品必须插上电才能发光。而等到发了光才可能有所意义。你的作品是这样一个东西,一个可以盛放无数的观众情感的容器,一个目睹着电流流过自己身体的传导物。剪辑不是建立一个可见的事物,而是努力修改线路以便正确的和众人的世界连通。
这连通并不是媚俗,因为所以的艺术表达都直接指向受众,并且很多时候受众在另一头不断启发作者。作者当然要有自己的坚持与考虑,但是如果连信息的有效建立都无法实现,那几乎可以说是可悲的。信息可以是多样的,并且拒绝一些观看者,而招引来合适的围观。
材料已近拥有,需要反复的实验。作者的心灵不应该总去想象受众的反应,而是去想象受众的视角。从哪个方向看过来是重要的。影像是关于看的艺术。
<图片1> 图片:韩涛
王 杨 0:13:45
原来中间那次会宁不是有一段老师的吗?然后是那个家庭
赵司泉 0:14:17
现在呢
王 杨 0:14:19
现在是把老师的这一段放到了从上海回来以后 然后中间的一段之留下那个家庭
王 杨 0:16:08
这个我昨天分析了一下
其实片子的逻辑是这样的
会宁的体制性命运----北京的梦想的阻断和承诺的遗失----上海:时代性的宣判(诊断书)------再到会宁(明确命运的轮盘之后的无奈的注视)也就是悲中悲。
王 杨 0:16:34
之前中间加一个会宁其实是想有更强的连接性 特别是中心线索会宁
王 杨 0:17:36
但是我昨天看的感觉是最后一段时间短了 而且内容上是忧伤的多。所以使得后面呈现出一个叙事上的急转直下。。。就是从上海回来之后直接就是个抛物线
王 杨 0:19:12
所以我想上海回来应该再有一部分机构性的运转 是对已知的逻辑的再次强调 是无奈感的小支点 这样后面的一部分就不会显得急迫的走向高考最终的一场 而是尽量最后一次展现一个较为完整的仪式


【摘文一篇,以资鼓励 】 希望
  我的心分外地寂寞。
  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
  我大概老了。我的头发已经苍白,不是很明白的事么?我的手颤抖着,不是很明白的事么?那么我的灵魂的手一定也颤抖着,头发也一定苍白了。
  然而这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而忽然这些都空虚了,但有时故意地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然而就是如此,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
  我早先岂不知我的青春已经逝去?但以为身外的青春固在:星,月光,僵坠的蝴蝶,暗中的花,猫头鹰的不祥之言,杜鹃的啼血,笑的渺茫,爱的翔舞。……虽然是悲凉漂渺的青春罢,然而究竟是青春。
  然而现在何以如此寂寞?难道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么?
  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我放下了希望之盾,我听到Petofi Sandor(1823-49)的“希望”之歌:
    希望是什么?是娼妓:
    她对谁都蛊惑,将一切都献给;
    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
    你的青春——她就抛弃你。
  这伟大的抒情诗人,匈牙利的爱国者,为了祖国而死在可萨克兵的矛尖上,已经七十五年了。悲哉死也,然而更可悲的是他的诗至今没有死。
  但是,可惨的人生!桀骜英勇如Petofi,也终于对了暗夜止步,回顾茫茫的东方了。他说: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倘使我还得偷生在不明不暗的这“虚妄”中,我就还要寻求那逝去的悲凉漂渺的青春,但不妨在我的身外。因为身外的青春倘一消灭,我身中的迟暮也即凋零了。
  然而现在没有星和月光,没有僵坠的蝴蝶以至笑的渺茫,爱的翔舞。然而青年们很平安。
  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但暗夜又在那里呢?现在没有星,没有月光以至没有笑的渺茫和爱的翔舞;青年们很平安,而我的面前又竟至于并且没有真的暗夜。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一九二五年一月一日
---------------------聊天摘录-----------------------------
子渔 15:04:42
归途列车,虽然浅,结构散,但考虑了观影。
王 杨 15:05:40
无论我们这些创作者如何保持自己的方法和风格 但是我的感觉是一定要有一个机关可以引起观众的跟进 最普通观众的兴趣
就好像逮老鼠也得有个老鼠夹子 一旦夹住了 你的风格你的模式瞬间就变得无比合法了
王 杨 15:05:50
你想怎么来 都是通顺的
子渔 15:06:02
恩,对对。
子渔 15:06:24
大桥下的剪辑,对我启发非常大。
子渔 15:07:05
再神秘难懂的东西,能吸引人看进去,那就牛逼。
王 杨 15:08:20
纪录片说来说去的真实性我觉得最大的意义就是道德上的真实性 而不是形式上的唯一真实性。
对于生活来说 它只不过是一个作品 一篇作文 一个小片子
如果是一种文体 那么就需要正确的对待技巧 这种创作者有的清晰 可以带我们随时抽离出来 在更高的角度成为一个高高在上的讲故事者
过去谈的很多观念上的东西太虚了。。
对于实际的影像和生活往往是无力的了
子渔 15:08:31
对对
子渔 15:08:49
道德伦理上的真实,而绝非形式。
王 杨 15:08:53
是啊
王 杨 15:09:15
如果总是纠缠于形式的真实 那片子是没法拍了 电影也不可能进步
子渔 15:10:02
形式的真实往往带来虚设的假设
王 杨 15:10:43
比如徐童的麦收 在道德上事实上徐童是一个施虐者也是一个承担者 这里面有原罪的成分 道德被真实化了 这种承担和实际放映领域的保护 达到了一种平衡。这就是道德上的真实
形式上的真实 就显得虚了
子渔 15:10:58
而道德伦理的真实,往往是生活的魂魄里最耀眼的光
子渔 15:12:10
自我的承担让徐童卸掉和剥离了许多东西,
王 杨 15:12:18
道德伦理表现在创作动机上 ,其实分辨一个导演是不是道德有问题很容易 就是动机上 这个动机可能表现在所有素材里面,就像无处不在的幽灵
王 杨 15:15:09
是的 很多导演都是这样 我们可以触碰大的问题 但是自己要摸摸自己的内心 是不是对这个国家的历史真正感同身受 自己的血液里原罪和骄傲在哪里?祖国与人民的关系是不是曾经让我们暗暗流泪。这些热情才可能真正处理大的题材
王 杨 15:15:54
随心而动 时刻问询自己的内心 一切其实都一目了然了
王 杨 15:16:25
那些徘徊和失望只可能是暂时的 作为作者的生命的意义之路已经铺就 还拍无法前进吗?
子渔 15:16:26
恩,影像欺骗不了人。
------------------------------------------------------------------------------------------
王 杨 17:02:05
前两天看了 徐童的访谈
王 杨 17:02:12
我觉得他真是聪明
小松 17:02:31
他比之前清晰多了
王 杨 17:03:26
直接就找到文化系统了 创作背后的整个文化结构更扎实了
这种理论上的清晰思路 对他的风格的最终确立也有好处
王 杨 17:03:54
非常完整的创作理论体系
小松 17:03:50
《麦收》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帮助了他的思考
王 杨 17:04:00
恩 是啊
王 杨 17:04:12
现在他说麦收的问题 已经说的很清晰了
王 杨 17:06:02
哈哈哈
王 杨 17:09:34
我现在在想中国纪录片所形成的创作观念 还是相当牢固的 内部的变化很多程度上还是文化背景的变化
这是好事呢还是坏事呢
这是因为徐童通过算命向前迈出了一步,如果仅仅是麦收 我们只能说是相当的老练情感把握的很准确 事实上在创作方法上还是相通的与过去。算命是将这种拍摄用结构化 也就是文化化了之后的结果 这还是在既有方法下的深入扩展
小松 17:11:47
对。。
他已经突破了传统叙事,在其基础上做到了万箭齐发,这是不得了的
小松 17:12:40
我看马克就是这一路子的
王 杨 17:12:53
哈哈
王 杨 17:13:05
我下好了 放到家里了
小松 17:13:29
不过,相比徐童在影像上更精准些
王 杨 17:15:48

王 杨 17:18:02
纪录片很有意思的就是这点 某种此消彼长的关系 也就是说纪录片似乎更是一红需要中间化的方式。不能偏于一方。需要杂糅以配合生活的复杂。比如有些纪录片如果镜头太精准也是不利的,有些纪录片太粗糙又觉得不对。在中间点上的模糊操作 有时候或许是和纪录片的创作本体相合的表达度
小松 17:21:40
这种分寸感就是纪录片本身应该有的魅力。我在想究竟要把纪录片做到十足的电影感出来,是好还是坏?
王 杨 17:26:29
我现在感觉纪录片就是纪录片 有自己的维度和方式
电影就是电影,两个叙事的动机和场性都不一样 我看是不能混为一谈的。叙述动机有决定了叙事方式 ,叙事方式有显示出叙事伦理。这种一脉相承的复杂联系,不是电影那种作品化了的方式。由于更靠近真实这个字眼,纪录片必然是有某种即兴而发的瑕疵,而电影某种程度上就像一篇整齐的小说,是一个技巧和现实生活的结合。
纪录片和一篇作文还是不一样的,和一本小说更是不同。
可是电影可以这样去类比,之间的区别只是方法上的。
小松 17:30:06
对!
纪录片用叙事来支撑是不稳妥的,它理应是记述更精准
王 杨 17:32:05
恩 纪录片的叙事和电影叙事完全两样
王 杨 17:32:51
纪录片的叙事是对材料的整理 以理出前后与脉络 大观点与小观点
而材质本身是最最重要的
小松 17:34:00
这才是纪录片的根脉
王 杨 17:34:54
是啊 就是更多的受感性的支撑 在生活的瞬间采取不自觉的方式纪录
这个可能是最重要的了对于纪录片
王 杨 17:35:30
如果一切都安排妥当都想清楚 就有点问题了
于是纪录片的高度是人性的高度 而不是技巧的高度
小松 17:37:45
与自身的生活紧密勾连,达成一种惯性,这是纪录片创作的做好的不是动机的动机
王 杨 17:38:33
所以如此看来 杜海滨的方式还是有趣的 杜虽然在结构上将素材更紧的靠拢汇聚 以产生散文化的立意与结论 但是可以看出他在单场景下的拍摄却往往是粗糙的,并且随机。这事实上是很难得的
小松 17:40:14
他很好的把一套行为清晰的氛围两块,感性的拍摄与理性的梳理组接
王 杨 17:43:12
本人吃不了这一口 ,还是得做适合自己特点的。我的片子少了随机,多了控制。只能是纪录片的一种尝试,永远不可能向主流靠近
王 杨 17:44:10
但是我又不能接受主流的方式,太羞涩了可能。这跟性格有关。我需要安全的位置。之后我才能更得心应手的发言,思辨,展示。
所以还是得做剧情。。。
王 杨 17:45:20
但是效果就是更大众化
小松 17:45:41
这又是不愿走的路子
小松 17:46:27
那样做还真不如索性做剧情来的爽
王 杨 17:46:47
大众化理应成为纪录片的本质的一个方面 我是觉得应该思考这个问题 一个社会问题或者记录片的力量如果用更有效的方式和观众产生关系 事实上对纪录片意义还是有稳固作用的
王 杨 17:47:06
于是结论就是 纪录片太他妈高级了 真复杂 真难玩儿
小松 17:47:31
看上去自由,,处处是枷锁啊
王 杨 17:47:47
是啊 真是的 的确如此
王 杨 17:48:18
这个结论的得出是重要的。。。需要深思啊
王 杨 17:48:40
越自由 越得不到自由
王 杨 17:48:45
越不自由 越自由
小松 17:49:13
遇上跟当年老基一样的问题了,,哈哈哈
王 杨 17:49:24
哈哈 是啊
王 杨 17:49:40
,要自由还是不要自由?
小松 17:49:44
这是个问题
小松 17:49:46
哈哈
王 杨 17:49:54
哈哈哈
王 杨 17:50:21
纪录片真难折腾出点啥
王 杨 17:50:39
不同的样态的尝试都相当困难和危险
小松 17:51:21
看来吴文光近来是对的,,把纪录片就当做自我疗伤吧
王 杨 17:51:57
他应该是看透了
王 杨 17:52:41
纪录片本身应该回归到日常生活记录 自我心灵的对话 更私人更隐秘
小松 17:54:05
最终它只会转向自身,朝内化。。
对外界是失效的
王 杨 17:54:40
是的 从艺术性上是这样的
\"\"

3月23日
关于此阶段。
需要“呼吸性”的内容。特别是中间部分的会宁。这一部分是一个调节整个影片的重要章节。应该加入更感觉性的内容。寻找整个影片的中心意含影像。
各部分也需要找到合适的点,来做微小的“呼吸”。
4月4日 北京去西安火车
如何解决“上海部分”?在全片的地位、和连接性。
“上海部分”现在的状况是矛盾的。一方面在本质以及主题上来说是非常吻合的。会宁虽然是主线,但并不意味着《中国门》是一部有关会宁式教育的纪录片。“上海”为我提供了一个机会,使主题向上爬升。产生一架梯子。通向一种深层的期盼。
但有限的观看意见必须得到重视,这说明对此部分的处理已经造成了一个障碍。疑问被产生,还有某种磨损。观看上的任何疑问,一旦拥有完整的逻辑合法性。这对于呈现者来说是最危险的。
我需要更合理的将上海部分安放好。我有一种预感,这次尝试将进一步为我的主题带来更有效的表达。三个地方,相同的目光将其相连。四目对望之间,一种超越结构之上的精神时间和关系被呈现出来。线性的表达需要被改变,被注视的时间所暂停。构筑出另一个层次的时间。之前的音乐和主体沉思已经为我们表现出这个模型。现在是大胆的尝试,将线性逻辑的合法性转变成一种深层的逻辑,最终完好的统辖整个影片。

\"\"

剧照:韩涛
本文为作者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6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