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飞上了天?《智取威虎山》他们是怎么玩的!

2014-12-29 23:57
\"\"
别人对徐克导演有两个称谓,一个老爷一个是徐老怪。和徐克导演有所接触的工作人员,都满怀敬意的称他为老爷,而在影迷口中,总是老怪老怪,也是有不敬的意思,是因为大家都在盼着他能够再给出不同的惊喜。《智取威虎山3D》上映了,这一次徐克导演的功夫好像没有白费,口碑上收获了不少的叫好,在票房上也非常有可能成为今年贺岁档的领军。电影精不精彩,任由你们去说,我能做的就是告诉一些你们所不知道的。其实徐克的拍片现场和电影里的故事一样曲折精彩,比方说雪山遭遇停电,比方说拍片过程中身体病倒还要硬抗,等等。看着那些故事,有时间心想,如果真的能够跟着这个剧组干一场多好啊!

《智取威虎山》名字后面标了一个大大的3D,可想而知,3D质量也成了这片的卖点之一。提到3D,徐克导演绝对是国产3D的标杆人物,他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国内3D的健康发展,相信也会有很多人好奇,徐克他们是怎么玩3D的?如何做到的技术成长?我们很想为大家解开这个答案,这不,就来到了徐克导演幕后的3D技术团队递加多媒体公司,他们从《龙门飞甲》开始,就和徐克导演一起在研究制作3D。这次和递加多媒体公司的制作经理以及《智取威虎山3D》剧组的立体制作人Stego聊了聊,看看他可以告诉我们哪些关于《智取威虎山》的背后精彩。

此文经由影视工业网,联合机构:剧角映画联合策划,严禁转载!

\"\"
开拍前做哪些准备?需要面对的困难是什么?

Stego告诉影视工业网,他们为了克服《智取威虎山》未来在东北雪山可能出现的问题,早在2012年初,他们团队就已经到东北去做了拍摄测试。“在那时候没有人能够给出答案,拍摄器材在这么冷的天气,会遇到什么问题,然后我们也不希望剧组正式开拍以后,在拍摄现场会因为设备的原因导致停工。器材设备导致停工这个情况在前期充分准备下,是可以避免发生的,所以我们这次也不希望它成为停工的原因。”Stego非常坚定的告诉我们。比较熟悉拍摄器材的朋友应该都会清楚,拍摄器材它们也有脾气与灵性,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比人都要娇贵许多,怕冷怕热,很容易因为外界的变化原因,就耍起脾气来,给你捅出天大的篓子。之前国内电影就有出现过拍摄素材丢失的情况,给电影造成了很大无法挽回的损失。
\"\"
剧组除了要面对零下的三十多度的低温拍摄,他们还要解决航拍困难的问题。“这几年国内航拍技术发展已经很快了,但是这么低温度下去进行航拍,基本上是没有进行过的,这就需要在技术层面上进行改善,还有因为导演摄影师的要求是希望这些航拍电影镜头都可以达到是一个大电影级别的,他们不希望在航拍镜头上进行妥协,所以,航拍镜头是不能够用小型拍摄器材进行拍摄工作的。因为小机器拍摄画面不好,拍摄素材后期进行调光时,调不出要求的质感,那么考虑航拍机的负重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

\"\"
这部电影12月19号开机,递加多媒体团队在11月底,又去做了第二次测试。通过这两次测试明确了可以开发和必须进行回避的区域。确定下了在零下30度的环境里我们可以做哪些,哪些需要注意。”我们列下了很多经验,比方说我们为了给机器保暖,专门给机器设计了保暖羽绒服,然后我们团队自己也在航拍器上做了一些开发跟改善,去把现在这几台d+8旋翼飞行系统给赶做出来。“所以从开始我们一直在做不一样的准备和改良设备。所有的设备只有经过我们测试以后,才能够投入我们设备的行列,像用来调整3d的支架,你一定要用手去转那个齿轮,这个时候你是没有办法带手套转的,这么冷的天,去挑动齿轮,手肯定会受伤或者烂掉,所以当时我们有投入一套全遥控的一个3D支架,这样所有的调整基本上就可以进行遥控。”
\"\"

2D实拍与3D实拍之间如何抉择

其实3D只是一味电影的调味料,它并不是主菜,它的存在是为了增强一些视觉效果。电影重要的是故事,所以调味料是不能盖过食材味道的。当我们问道3D实拍与后期转载,应该应该如何进行衡量与把握的时候,Stego回答我们第一个就是要尊重导演的想法,尊重叙事所需要的节奏以及需要的镜头表现。有些镜头非常适合3D的表现,有些镜头和节奏,就不适合用3D的形式去表现,像电影里面滑雪这种很快速的镜头,是不适合3D表现的,急速运动的时候你是看不到背景的深度,只能看到主体的这个人,这时候就不需要3D的表现,这里就需要把3D做的很弱,去减少观众观看时眼睛的负担。”不是3D该表现的地方,你就不要出来抢戏,否则观众看起来就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如何去拿捏这个度,这就需要现场和导演和摄影指导去进行沟通,你要明确知道这场戏讲的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表现节奏”

《智取威虎山》里面96%的镜头是3D实拍的,有4%镜头是2D实拍通过后期转制成的3D。“那4%的镜头选择拍摄转制是因为电影里有许多滑雪以及航拍的镜头,这些镜头在电影是需要3D格式的。在片子开拍之前,我们是有想可不可以尝试开发小一点,灵活些的3D机器,可以进行手持,这样也方面跟支架进行组合。还有电影里出现的那些航拍镜头,是不是可以用3D进行实拍?或者用一些类似gopro的小型机器进行代替,等等。这些问题我们都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在做讨论以及实验。最后的结果告诉我们,这些小机器,它的感光器都不是特别大,所以它的成像,比不上市面正在用的数字电影机器。一种成像不好的3D,和用成像比较好的设备拍出来,然后后期转制成的3D,两个比较起来后期转制更加靠谱一些,这样可以省掉许多麻烦。并且选择这一步其实是在考虑把握整个工作量之后,进行的决断。这些需要转载的镜头量很少,后期制作完全有足够的时间去满足这些镜头转载需要的工作时间,所以我们决定不用小机器,这样来满足大银幕的质感。
\"\"

对于3D制作最重要的秘诀!

“《龙门飞甲》是我们整个团队的第一部片子,拍摄完以后,当我们整个团队包括导演以及摄影指导,回过头来去看的时候,我们开始明白,哦,3D原来是这么回事!这时候里面有很多没有实现,但是最后结果我们大家感觉还算满意。当大家伙一起到了《狄仁杰前传》的时候,大家已经基本了解了所有的技术环节,大家已经知道怎么样拍得到的效果会更好,没有那种不确定性。《智取威虎山》我们大家真的更成熟了,是一直在考虑到底怎么样的表达,对3D是好的,可以给观众最好的视觉效果。当团队理解3D的时候,大家的沟通是很顺畅的,毕竟我们大家也是跟着老爷拍了几部戏了,这个团队里面的人,大家心里面已经有这个3D的概念了,把3D融入到自己工作里面的一部分,不会出现这个我想要3D效果,另一个我也想要3D效果,这种情况,哪里可以哪里不可以大家都已经清楚了。其实做3D的态度还蛮重要的,我们不把3D电影当做一个噱头,而是把3D电影当做一个不一样的表现形式来拍电影,也就是“不是为了3D而3D”,而是在达到导演说故事的目的上,什么样的3D是最有效果。这个种态度,其实就很影响结果,因为我们是这样的态度来做这件事情,所以我觉得艺术和美术这个东西,是有进化的。当你对这个事情的体验程度不一样的时候,其实你做出来的东西,可以给出来的能量就不同,用这种态度来拍电影,他的3D效果只能越来越好。这个也是为什么徐导一开始选择实拍的原因,如果他都不知道这个东西怎么玩儿,现场拍出来是什么样字,随便把所有东西丢给后期,这会是很不确定的一件事情。
\"\"
递加多媒体团队基本上是一个技术服务的团队,所以我们对拍摄,从设备跟人员上面,我们自己要求可以做到最专业,这个最专业,除了对事情的认知以外,也是在创作上面最底层需求的技术保障。其实技术不是最厉害的,但是你的技术没有到位的时候,是会影响创作的影响作品的,所以我们在做的就是要把最底层的技术稳固住,在创作上面支持他们,不会因为这个底不好而垮下来,这是我们在做的事情。


怎么看待3D效果?

”电影里面你最有特点的3D是那一段?或者你最喜欢的3D片段是那一部分?“Stego听到这个问题皱了下眉头,耐心的解释说“3D电影一方面是效果,另一方面,3D提供的其实是一个让你入戏的环境,你一开始,你会觉得这个3D好酷,你很容易进入电影的世界里面,可是反而你进到里面以后,你在关注的还是戏的本身,3D要提供一个事情,你不可以因为3D让观众出戏,当你认同3D的环境跟这个氛围以后,你就不太注意到3D了。当然有些镜头,比如说雪、机器运动这些镜头,3D是很出效果的,但是常常也是观众不会太觉得特别厉害或者什么的。

其实就我个人而言,一开场那一场枪战,我自己看着蛮兴奋的,这里我觉得徐导在做不一样的尝试,如果你单纯的去说3D的一个镜头好看,或者是单纯的一个运动镜头好看,其实我们都看过了,反而我们在现场没有看到的东西,或者说我们在其他电影没有看过的东西,我们会感到兴奋。我觉得枪战是一个,整个机器运动的方式在3D的呈现里面,包括手榴弹、爆炸,镜头运动这些,我觉得这些是我感觉到的运动点,很酷,简单来说是镜头的流动跟运动,这个东西其中最容易出效果的,当你镜头配合,整个镜头的运动跟流动的时候,造成你画面,你对画面跟环境的一种包覆感和身临其境的感觉,我觉得这是最容易出彩的地方。感觉你就在那个里面的感觉。整个机器运动,你被包围的环境,结合枪战和环境,你就特别容易入戏。
本文为作者 王涛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58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