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Varicam 35国内首拍,《伤心料理》制作技术分享!

2014-12-22 11:34
\"\"

伤心料理是新百伦系列微电影的第三部,本片从第一部开始即获得了全网极高的关注度,此次伤心料理再度延续前作的超高人气,在寒冷冬日为观众奉上了一份治愈暖意。

我们先来看一个1分30秒的特别剪辑版吧:)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ODQ3OTk5OTY4/v.swf[/flash]

Homeboy Cine Studio电影调色公司有幸参与了所有新百伦系列微电影的调色工作。这次,由于松下旗舰摄影机Varicam 35的加盟,我们还承担了前期设备的测试工作,从前期到后期,完整的从技术到艺术对影片创作进行了支持。

\"\"

本片由Panasonic即将上市的旗舰产品Varicam 35拍摄,Varicam 35定位4K电影制作,本片也是Varicam 35在本土参与实战制作的第一支作品。当时,11月底,因为拿到的还是工程样机,在开拍前,公司CEO,华成(他也是这个系列微电影的摄影师)带领Homeboy Cine Studio的技术工程师一起对机器的包括宽容度,色彩还原,噪点水平等技术指标进行了细致的测试。

\"\"
(我们实测的V35动态范围 )

V-log曲线是Panasonic为Varicam 35专属开发,因为当时我们拿到的机器还处于最后完善的阶段,我们在项目制作时尚未拿到官方的色彩映射LUT,套用我们已经成熟的电影数字中间片的制作流程和手法,V-log的测试结果表明,V-log的特性曲线和胶片扫描后的数字Cineon已经非常接近,这对调色获得电影感是一个非常理想的起点。

\"\"

在测试期间,在没拿到官方色彩映射LUT的情况下,公司的现场调色部门(Color On Set部门)为Varicam 35订制了映射到电影胶片的标准LUT(V-Log to Kodak 250D/Kodak 2383 Print),在前期拍摄阶段,Color On Set以定制Lut为基础提供了现场监看的同时,按照摄影指导和导演对画面氛围的要求,现场调色师进行了相应的现场调色工作,最后将调色结果以CDL和3D lut的数据方式提交到后期调色部门。

以此项目为例,Color On Set的工作为后期调色的方向提供了非常明确的参照,现场保存的CDL和LUT所呈现的结果可以说达到了大约50%-60%的成片结果,前期拍摄的创作结果被很有效的传递到了后期调色部门,整个的影像创作是延续的有规划的。

进入到后期调色阶段,得益于前期色彩管理的良好基础,调色师感觉会相对放松不少,这一次调色的特别之处,我们尝试了用不同的胶片型号映射去追求同样的调色结果,为了刻意拉开这种可能存在的差异,我们公司的两位调色师,李文涛和黄千,轮流上阵,一个人映射柯达胶片,一人映射富士胶片。最后调整的结果,我们发现不同厂商间的胶片质感还是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差异,举例来说,柯达的影像空间立体感会比较有优势,富士Fuji在空间深度感上其实会略逊一些,但是人物皮肤的质地会讨巧一些。色彩上,Fuji相比Kodak多了一点暧昧的味道,而Kodak的色彩感如果用性别来比喻的话,可能会更男性化一些。当然这离不开V-log优异的宽容度和色彩还原,调色师才有可能去呈现不同胶片质地上这些灰常细微的差异。

\"\"

影片的主体场景是餐厅和家居环境,餐厅的夜景环境特点是有大量的低色温人工点光源,和窗外散落到室内的冷光,调色师在调色时进一步加强了拍摄环境中的冷暖对比,对现实中冷暖光的色相单独进行了微微的偏移,让黄光有一些橙色的倾向,冷光的蓝色有些teal的倾向,这样更符合绘画中互补色的原理,看起来会比之前饱满不少,也更符合当下电影的色彩审美。

\"\"

调色师还觉得餐厅的氛围略有些冷感,尤其在餐厅这样的环境,大家还是期望能有一种温馨和唤起食欲的感觉,所以尝试着在中暗部增加了一些偏暖的倾向,结果还是比较理想的。

\"\"

因为这个项目比较特殊,导演杨帆是华成和李文涛多年的朋友,这个项目又是松下旗舰型产品国内的以一个制作案例,而且前后期的技术环节都是公司一手经办的。所以,华成和李文涛反复的检视影片,又鸡蛋里挑骨头,发现了一些其他问题。

例如,底片的一个特性是随着曝光的增加,色彩的浓度会逆向递减,而经过华成对Varicam 35的测定,曝光和色彩浓度是呈正向线性递增的关系(这也是数字摄影机和物理底片仍然存在差距的细节之一),对应到这个场景,华成觉得暖光源毛掉的部分看起来饱和度有些偏高,画面中显得浓郁有余清透不足。

\"\"

李文涛利用调光软件里的从亮度映射到色彩浓度的曲线调整功能,实现了华成的设想,而且操作相当便捷,几乎是边说就完成了对应的操作,降低了饱和度的高光部分一下子使画面整个通透了不少。

\"\"

在我们平时的调色工作中,类似这样的环节的攻克是最有意思的。而这往往和摄影师敏锐的观察是分不开的。很多时候调色师是和摄影师并肩作战的,大家用各自的知识和理解去丰富一个作品。调色师也在接触不同摄影师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

在调整日景的餐厅时,摄影师故意将高光部分曝光过度一些,而且摄影师特意还在镜头前加了一块Tiffen Soft FX 1/2,所以高光部分有一点胶片年代ProMist滤镜的味道,会有一些微微的亮光晕开和Glow效果。

\"\"
(关于更多柔化镜片细分的知识可以阅读Shane的文章Diffusion for the DigitalAge: The Use of Glass Filtration)

调色师看到素材就基本感觉到摄影师对于画面的预期,所以并没有刻意为了保留细节而收缩白点的亮度水平,摄影师觉得这个处理是他想要的感觉,但是高光的高亮值仍然有些高,可能还是数字的感觉多了些。

\"\"

调色师表示从电影角度来说胶片时代电影DI对应拷贝片的白点确实是在10bit数值的685左右的位置,从负片来看,大家最熟悉的Vision2底片高光也会比较柔和,而Vision3的底片高光就会更加向上延展不少,亮度值会更高一些,但是从长期以来影像审美来看,大家确实更倾向于更柔和的高光,为了达成这个感觉,调色师用自定义的曲线降低了白点的值,添加点来模拟出一个平滑的高光过度,经过以上的调整,基本就满足了摄影师对高光要保持曝光过度的形态同时还保留有柔和过度和较低的白点值。

\"\"

家居环境和餐厅相比,走的是简约朴素的路子,摄影师也是希望呈现高调素雅的风格,调色师本身也是日影爱好者,所以基本上沟通很快就有了比较明确的方向,室内整体保持了比较中性的色彩倾向,在低色彩浓度下尽量突出衣物和木头等陈设等比较自然的质地,同样对高光毛掉的部分做了clip soft的处理,让高光变得柔和一些。

Homeboy cine Studio一直坚持依靠标准的流程和专业的色彩科学支持去实现电影感,而不单单依靠调色师的经验和手法。华成在东京举办的Varicam 35推介会上和日本知名摄影指导Yoshitaka Sakamoto对数字中间片处理技巧进行深度探讨。Yoshitaka Sakamoto在得知我们在没有官方LUT等技术物料的支持下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本片调色,表示相当惊讶,并对调色结果给予了高度肯定。

\"\"

作为电影调色公司,未来,我们将沿着技术创新,严谨求真的道路,和那些对作品有期许的制作人一起坚定的走下去!

2015,与坚持梦想者同行!
本文为作者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5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