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明星背后的心理学原型 -凡影周刊NO.16-【一文】-

2014-09-04 16:54
\"\"


导语:

中国电影当下最紧缺的资源便是明星,大部分项目都是根据演员的档期来确定开机的日期,有一定影响力的明星也都是在满负荷工作。那么,这就给电影项目的管理人员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怎样才能更有效率的进行选角,又该如何慎重的考虑演员与角色之间的关系。本期【一文】我们带给大家的便是心理学方面关于“原型理论”的解释,以及“原型”与“明星”的关系,相信能够给到大家一些操作上的参考意见。至于本期【一图】,我们整理了一些关于北美选角的数据。而在【一影】中,我们将给国内电影爱好者们带来好莱坞一线从业者对选角的理解。


正文:

作者:Charles Peirce

专题策划:栗色雪

翻译:Sonnie

编辑:王小七


大部分电影人都认为,选对角色,一部电影便成功了一半。但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深究的是,我们该用什么做为选角的依据?又该如何将选角利益最大化?

毋庸置疑,选角将直接影响电影融资——合适的明星阵容对投资人来说意味着巨大的经济价值。明星不仅会增加在发行中进行预售的可能,并且还决定了一部电影的基本预算。大家都在遵循一个简单的逻辑来考虑明星的意义——受欢迎的明星必然会吸引更多眼球,也就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来观影。这个逻辑从大制片厂时期便存在,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

毫无疑问,明星会带来观众,但观众是否接受他们在电影中塑造的角色却未必。有部分观众会基于对明星的兴趣去观看一部电影,但这些簇拥者的数量和明星在电影中的潜在价值并不是恒定的关系。最典型的是在社交媒体上,这些明星拥有众多粉丝,却不意味着这些粉丝都是“死忠”(凡影周刊注:指当明星出演任何电影,都会观看的忠实粉丝)。这正是因为明星在一部电影中的角色,并不能取悦所有人。

明星拥有鲜明的个人特点,我们通过选择喜爱不同的明星,完成了心理需求的集体投射。电影则是整个人类世界观的部分精神浓缩,主角作为电影的主心骨,将时代宏大叙事中的文化个体以一种艺术化的方式表现出来,支撑了电影情节的发展。他们之间看似是一体的,但实质上承担的作用并不相同,如果想要弄清楚明星与角色之间的关系,或许我们要先从荣格(凡影周刊注: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瑞士心理学家,简称荣格)的“原型理论”中找到参考。


荣格的原型理论及几种主要原型


“原型理论”的“雏形”最初来源于柏拉图哲学。柏拉图认为,我们对事物不可能有完善的认识,我们对它的了解是基于经验和意象之上的。近代,荣格继续将“原型”扩展为 “集体无意识”。大意是:“原型”是人类从原始社会到现代关于普遍心理经验的长期积累,具有连续性和历史性,因此它不产生于个人经验,但代表着人们的集体意识。这些原型变化多端,无处不在,让人们无法忽略他们的存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原型理论”的核心,是对人类某种普遍心理诉求的总结。在荣格看来,“原型”是一切心理反应会普遍一致的先验形式,这种先验形式是同一种经验无数重复后的凝缩和结晶,是通过大脑遗传下来的先天心理模式。我们感觉不到“原型”的存在,但当需要进行创造性的工作时(比如撰写小说或者剧本),它便会无意识地形成在我们脑海中。所以,在历史长河中,无论是淳朴农夫变身伟大英雄,或者贫苦女仆摇身一变成为高贵公主,还是大智若愚的救世主终究成为时代中流砥柱,这些故事虽然形态万千,但因为有“原型”做为依托,其故事的内核并未产生实质性的改变。


如果再具体一些,那么我们可以将荣格的基本“原型”,理解为是基于个人身份的外化表现——智慧老人代表着人类的高等文明;而低等动物则反应人的兽性即本能;影子喻示分裂的自我、阴暗面;阿尼玛(Anima),指代男性心灵中的女性部分;阿尼姆斯(Animus),女性心灵中的男性部分;母亲的意象;小孩的意象。无论是电影叙事,还是市场营销,人们都倾向于诉诸更有代表性、更类型化和更神化的原型形象。下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几种:

\"\"

以上所描述的这些原型广泛被运用于各种叙事中,同时也被用于在市场营销中品牌定位的参考,“明星”也正是这些原型真实载体的衍生,每一个时代的“明星”他们都是不同“原型”在当时当地的形象代言,你以为你喜欢的是个明星,其实你可能喜欢的是这个明星所承载的“原型”。


明星的“原型”与故事“原型”之间的冲突


社交媒体时代,公众生活与私人生活的界限非常模糊,明星做为公众人物,更是几乎没有“隐私”,我们对明星的了解甚至多过于对我们邻居的认知。而我们在观影时,虽然会有意识地把角色与演员分开去看,但在深层的心理层面上,我们其实很倾向于把电影情节当作演员的亲身经历。这时角色所承载的“原型”,与明星(演员)所承载的“原型”之间就有可能存在冲突,当观众给演员赋予的额外意义和演员呈现出来的情感不符时,观众就会感到失望,不再支持他们的偶像。反之,如果演员们回归他们的“原型”角色,观众也会顺势回到偶像的身边。


“有趣的是,明星们很多时候的角色转换是无意识的。演员通常会说他们不喜欢演同一类型的角色,这会阻碍到自己未来的演艺事业发展。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事业发展、作品的艺术形式、广告代言活动等都是基于他们被定性的那个形象,或者至少与之相关。北美电影市场需要特质更强的演员,这些特质可以帮助电影简化戏剧表现的需要并使之更加明确且具有说服力。”——麦克·拉肯《文化与消费》


一些演员非常擅长在文化符号的海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个,能很好地利用“原型”的概念去塑造角色。通过这种演绎方式,他们不仅得到了观众的认可,而且这一类型的角色都能表演得游刃有余。有一些却反其道而行:伊利亚·伍德(《魔戒》三部曲的主演),丹尼尔·雷德克利夫(《哈利·波特》的主演),和希安·拉博夫(《变形金刚》I-III的主演)一直被定义为“纯真”的角色类型,他们为了不被定性,挑战了一些新的角色,去饰演食人魔、兽性狂人或者暴力人士等等。然而观众有的时候并不清楚这种转变是不是他们想看到的,因此他们也自然流失了一部分老观众。相反,像娜塔莉·波特曼,朱迪·福斯特这样的童星,她们的优势在于早年扮演了残酷青春片的角色,只需要在接下来任何一部影片中获得象征性的救赎就能迎来对她们的文化认同。


电影制作人员想要讲述的故事,我们通过明星们演绎的故事,以及观众对于故事的理解有着潜在的内在矛盾和冲突。马修·麦康纳的成功转型便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奥斯卡影帝马修·麦康纳曾经塑造了一类角色,即“老派南方绅士”。给人一种典型美国南方人的印象,憨憨傻傻,却不失魅力。虽然这样的形象为他赢得好评,但并没有引起评论界的高度关注。现在他去尝试一些不同以往的角色:展现英雄本色,但同时也受到外部世界的惩罚,经历苦难,修成正果。他发现自己同样能够胜任,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一次角色的成功转型。从某种层面上来讲,马修·麦康纳转型后之所以如此具有吸引力,一方面是因为他满足了大多数粉丝的期望,另一方面,是角色本身给人强烈的性格对比冲击:即曾经一个憨憨傻傻的普通人,历经困苦逆境,逐渐变成大英雄这样一种过程。


诚然,对于明星们来说,“原型”理论具有一定的消极意义——银幕形象上的百变天王很难做到。但深入理解每个演员,是否能够塑造和表达出更易产生共鸣的“原型”是选角的首要基础。通过做出这种基本的选角判断,可以确保一个故事与演员的受众群体之间,拥有共同的联系,从而进一步保证明星阵容的有效性,更好的把握电影融资和市场预期之间的关系。



-----------------------------------------------------------------------------------------------------------
注:任何形式的转载请注明来源,以及原作者、译者、校对者的姓名,请尊重这些整理知识的努力。凡影周刊是由一支25人的翻译团队倾力维护的公众号,只为给中国电影行业的从业者带来更多更专业的全球市场信息。关注我们,收获的将是知识,而不仅仅是资讯。
\"\"

本文为作者 凡影周刊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54235

凡影周刊

点击了解更多
凡影Weekly 是陪伴电影从业者和观察者的学习助手。我们每周梳理全球优质的文化产业知识,解读当下电影行业现象,希望能够协助优秀的您变得更好。关注我们,您收获的将是知识,而不仅仅是资讯。
扫码关注
凡影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