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起初心再上路---—写在采访方励先生之后

2014-08-18 12:53

入行十年,过眼云烟。
又到了一个结点,就像梦醒了回忆梦里干了些什么事情一样,一直在那儿思想,在那儿自问,十年我成了什么样的人?十年前的那颗初心如今是否还在。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原来保持一颗初心是那么难!
难还要如何继续?这问题的答案对我来说就像北京的雾霾一样迷茫。
好在碰到了方励先生,一次采访,获益匪浅。

\"\"

碰到方励先生当然是因为《后会无期》。
《后会无期》看上去不是一部“那么好”的电影作品,我认为。就如韩寒自己说的,也许自己的极限才是别人的起点,他说对了。然而这不妨碍人们去观看一颗表达的初心。如今《后会无期》票房已达6亿,是什么推动它到了今天这个数字,说不清楚,也不需说清楚。但当我采访完《后会无期》的制片人方励先生之后,我知道了,那颗初心的力量的确不小。

\"\"

很多事成与不成都要看机缘,这没错,看过方励先生以前的采访,了解到《后会无期》之前的颇多机缘,但更多看到的却是那个时候,在他和韩寒碰撞出的那颗初心。“就是朋友之间,一起做个东西”,这是在采访方励先生的时候,让我记忆深刻的一句话。

一件事儿,起初的时候大家都想的单纯,事成的时候也单纯,那就不在于事,而在于人了。我问方先生《后会无期》的拍摄过程,是不是特别开心?方励先生的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单纯的事儿咋能不开心?一拍即合的事儿咋能不开心?不经意间初心变成了开心,有多少做事儿的人能真正感受到这一点?回想起来,我在这个圈子里恰恰看到好多煎熬。“好在我们不靠电影吃饭”,方励先生说。我就想,其实靠电影吃饭的人啊,初心更难保守。

方励先生不承认他是电影投资人,这让我挺诧异。他说他是一个有时候会有一点投资行为的电影制作人。从他开始干电影这件事情以来,他就是这么想的,所以有很多事情他会参与,编剧、制片、营销等等,干这些他快乐。方励先生给我算了一笔帐“一天24小时,8小时睡觉,有感知的生命是16个小时,8小时挣钱,不快乐。这钱挣它干吗?”干一件让自己快乐的事情,这是入行做电影的初心,方励先生一直强调。“如果说你不光是带着资本进来,同时带了管理理念,投心血进去,伴随这个产业走长线,那你可以是赢家。赢家当然是快乐的。一个只是用电影来投机的电影投资人绝对不会快乐。”我是有多么想把这句话转递给那些可爱的“电影投资人”。

我也问方励先生他的电影的理想国,他说得很实在。“分级制”、“影检”、“政治宣传工具”、“行业专业水准”,看得出先生真的很理想,因为哪个关键词触及到的都是根本。根本要转变,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只能姑且当成个理想了,“不能那么灰心”先生说,“这次我去营销《后会无期》,跑这个路演,见过了很多很多影城经理,今年我就特别高兴,我们还能看到影城经理里面有很多80后。”一切都在变,也一定都会变,方励先生给了我信心。圣经上有句话“信是所望之事之实底,未见之事之确据”, “因为它是个太稚嫩的产业,刚刚起步的产业,所以它既是最高风险的投资环境,同时又是一个有重大机会的投资环境,那就看你的耐力,你的眼光,你的决心,你打算花多少心血,而不光是投钱。”先生看上去信心满满。说实在的,的确实底有,确据也有,那么就看咱们怎么做了。

采访过程中,先生一直保持着高亢的情绪,看上去他像一个年轻人,而我却像一个已经过了气的老头。“我是最喜欢年轻人的,我周围的朋友,因为我是50后,我50后根本就没朋友,在家养老等死去了,现在60后都没朋友了,现在身边经常来往的人,不管是科技团队,还是电影团队,70%以上都是80后。做电影,必须混在年轻人群体里面,否则连写台词都写不出来。”
怪不得!

想想自己,真的已经连台词都快写不出来了!这怪不得别人,是自己要一直蹲在地上玩碎玻璃碴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玻璃碴也能反射出太阳的光辉,但它更容易割手。得拾起心,重新上路了,如果那颗心还是总在躲闪的话,就揪出来晾在日光下,看日头能不能将它蒸发!要是不能,还有救。\"\"

一时乱语,诸君莫怪。还是看采访,这几天出,看先生说的才有用。


本文为作者 宋小白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53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