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的10大胶片格式,电影胶片格式及相关摄影设备演变史
2014-07-15 10:14
未来近在咫尺,我们所喜爱的艺术形式——电影也迅速步了入数字时代。胶片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胶片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要完全讲述不同胶片格式的历史,估计几本书都不够,而本文是关于电影史上经典时刻的简介,从托马斯·爱迪生到卢米埃尔兄弟,以及托尼·斯科特和詹姆斯·卡梅隆。
文章:《帝国》杂志 翻译:浩子1990
1、电影视镜(Kinescope)
背景:让我们回到最初,最早的活动影像拍摄和放映设备是Etienne-Jules Marey于1882年发明的摄影枪,每秒可以拍摄12帧画面,最初被用于他的自然历史研究。几年后,他的创造性成果启发了Louis Le Prince,他于1886年发明了16镜摄影枪(每扣动一次扳机拍摄一帧画面)并申请了专利,其后,Marey于1888年又开发出单镜版本。
诸如Charles-Emile Reynaud和William Friese-Greene之类的其他人很快也制作出自己的系统,但真正建立起早期默片工业标准的还是爱迪生实验室的William Dickson、William Heise和Thomas Edison。电影视镜是最早的创造运动幻像的设备,打有孔的胶片载着图像序列滚动,经过光源时,由精巧设计的48帧/秒的高速遮板进行呈现。在视频和数字技术出现之前,这一系统被使用了数十年。其配套摄影机称为电影图像机(Kinetograph)。
电影视镜最初是单人观影设备,通过小孔窥看影片。而面对穆托视镜(Mutoscope)这种更便宜的手摇翻页式系统,Edison和他的团队开始研发可以投影到银幕上的电影视镜,这种家用设备于1912年诞生。
代表影片:史上最早的一些影片包括《闪亮淘气鬼》(Monkeyshines)系列(飘动的白色模糊人影)、《迪克森打招呼》(爱迪生实验室科学家William Dickson玩帽子3秒钟),以及《纽约克运动员》(10秒钟)。然而这些都是测试,并不是面向消费者。最早的公开放映的电影视镜影片是迪克森拍摄的《铁匠》(1893年),时长34秒,同时这也是“演员”这个职务第一次出现。
轶事:美国保护版权的第一部影片是爱迪生的电影视镜片《打喷嚏纪实》(1894年),这是个有关爱迪生助手Fred Ott吸鼻烟的5秒钟纪录片。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zQwNzUyMjcy/v.swf[/flash]
命运:有声电影终结了电影视镜,那会儿爱迪生发明了有声电影视镜(Kinetophone),可以将放映画面与录音同步,技术人员和展览商纷纷争着要使用,不过信号增强是个问题。该系统于1914年被遗弃。
2、电影放映机(Cinematograph)
背景:同一时期的法国,Auguste和Louis Lumiere正在制造自己的摄影机,同时可兼做放映机。他们的计划是在爱迪生电影视镜的基础上制作更清晰、更亮的图像。他们在放映方面挑战了爱迪生,抛弃了令人厌倦的单人观影模式。借助胶片边缘的齿孔,卢米埃尔系统的影像更稳定,另外还能防止胶片过热着火。
官方记录的首次使用电影机是1895年3月的一次私人放映。6个月后,全球首座电影院L’Eden举行了史上首次公开电影放映。然而关键在于,电影并不像电影视镜那样需要固定的放映地点。电影机仍由手摇驱动,有别于爱迪生的新型电驱动设备,不过却轻巧便携,也就意味着可以在任何需要的地方进行放映。Lumiere兄弟带着这项发明巡游到中国、印度,甚至美国,在那儿电影广受杂耍剧院欢迎,只需投币5美分即可观看,使电影得以亲近最贫穷的阶层。
代表影片:Lumiere兄弟的第一部影片、同时也是首次公开放映的影片是1895年的《工厂大门》,这一46秒的纪录片展现了工人们离开里昂的卢米埃尔工厂。实际上这一片段在不同时间拍了3个版本,服装和拉车的马的数量都不相同。另外一部代表作是1896年的《火车进站》,早期观众甚至吓得躲到屏幕外。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zQwNzU4Mzk2/v.swf[/flash]
轶事:印度最早的新闻电影就是在1901年使用电影机拍摄的,展现了一个印度学生从剑桥大学回家的场景。
命运:Lumiere兄弟把电影视作小把戏,没有未来,因此放弃了这项技术,并且没有卖给任何人(这让《月球旅行记》制作者Georges Melies很失望),他们转而研究静态彩色摄影。
3、福克斯有声电影(Fox Movietone)
背景:在经历了15年无声电影以及数十种格式和技术更替之后,首个将声音附加到图像上的系统终于出现了。华纳兄弟开发了维他风(Vitaphone),RCA开发了光电留声机(Photophone),而福克斯则开发了有声电影(Movietone)。维他风使用33rpm的唱片与胶片同步(这也是《爵士歌王》使用的技术),而光电留声机和有声电影则使用了更复杂的“胶片光学声迹”技术,实际上是在胶片上添加了音轨。光电留声机被用于《铁翼雄风》的一些拷贝,而有声电影系统则被用于《日出》,这一默片杰作正式成为专业制作的首部包含光学声迹的长片。
有声电影由Theodore Case发明,事实上借鉴了Lee de Forest于1919年发明的声光胶片(Phonofilm)。Case和De Forest合作了一段时间,直到Case受不了de Forest对发明权的争抢。他单飞之后发明了有声电影。在克服了许多困难之后,这一系统最终成为单摄影机系统,可将声画同时录制到胶片上。与维他风一样,有声电影也选用24帧每秒,这影响了之后有声电影标准帧速的确立。
代表影片:茂瑙的《日出》是第一部在胶片上包含声轨的电影。这并不真正意义上的“有声电影“,因为音轨只包含音乐和环境音,只有零星的背景说话声。福克斯在1927至1931年的所有长片中都使用了有声电影系统,并且在1939年以前都用其拍摄新闻,因为其十分便携。而“有声电影新闻”的商标一直沿用到60年代。
轶事:有声电影胶片至今仍在现代胶片放映机上放映。
命运:有声电影于1931年被西部电气更便宜、更复杂的系统取代。
4、西尼拉玛(Cinerama)
背景:电影已经经历了新奇、新生的过程,业界下一个关注点便是场面。方形的学院宽高比(1.37)于1932年被确立为行业标准,接下来20年所有制片厂的电影都按此格式制作。但是1952年,西尼拉玛的诞生带来了宽银幕革命。
西尼拉玛是“电影(cinema)”和“全景(panorama)”的合成词,由维塔拉玛(Vitarama)演化而来,后者是由机械师兼摄影师Fred Waller开发的系统。其商业版本拥有大型的弯曲银幕,可投射巨大的景观,主要用于风光电影,其中许多是由冒险家Lowell Thomas策划并解说的。这样的风光剧情片只有1962年的《西部开拓史》和《格林兄弟的奇妙世界》两部。
该系统使用3台摄影机分别拍摄3条方形素材,然后由3台放映机无缝拼接,投影到银幕上,以产生3倍宽高比的影像。该系统十分昂贵,因为需要剧院能满足大型银幕和多投影系统安装要求。
代表影片:第一部取得巨大成功的西尼拉玛影片是1952年的《这是西尼拉玛》。观众观看过山车、尼亚加拉瀑布、滑水和爱丁堡军事表演的全景画面。类似的游览式纪录片还有1956年的《世界七大奇观》和1958年的《帆船》(讲述挪威风帆训练舰的史诗航行)。而《西部开拓史》和《格林兄弟的奇妙世界》是唯一两部剧情片。
轶事:好莱坞日落大道著名的西尼拉玛球幕影院至今还存在。它于1998年被确立为洛杉矶历史文化古迹。
命运:对于游览式影片来讲,西尼拉玛既昂贵又臃肿。它无法拍摄中景以内的镜头,导演甚至还抱怨演员们的视线不匹配,因为场景是由3台摄影机拍摄的。它逐渐被潘那维申超70毫米和特艺拉玛超70毫米(用于《2001太空漫游》和《大北极》等)之类的单摄影机系统取代,而这些影片被光学转制成西尼拉玛格式,因此西尼拉玛品牌得以保留。
5、福克斯宽银幕(Cinemascope)
背景:电影公司主管和赶时髦的朋友都知道,宽银幕就是西尼拉玛的进化版。该系统由20世纪福克斯发明,使用更轻便的设备拍摄壮观场景。不像西尼拉玛的三机系统,这一巧妙的解决方案使用了变形镜头。这种镜头能够横向压缩图像,因此可以在标准的方形学院画幅上记录更宽的画面,但看上去是被压窄的。而在放映时,画面又通过特殊镜头伸展开,投射到宽银幕上。
福克斯无法为此申请专利,因为这不是一项新技术。法籍发明人Henri Chretien早在20年代就已经试验了柱面压缩镜头,他称其为变形校正镜,而早在1533年,Hans Holbein的绘画《大使》便包含了变形压缩的头骨图像。因此,其他公司很快开发出自己的版本,最著名的当属派拉蒙的维斯塔维申(VistaVision)、RKO的超宽银幕(Superscope)和特艺色的特艺拉玛(Technirama)。只有华纳兄弟决定从福克斯购买宽银幕许可,而放弃了自己的华纳宽银幕(Warnerscope)技术。尽管有这么多竞争者,福克斯宽银幕电影还是被需要宽广画面的电影人和投影商所广泛采用。
代表影片:Richard Burton的《圣袍千秋》,针对新格式的宣传语是“无需戴眼镜就能享受到的现代奇迹”。这句对当时3D技术的挖苦之言迅速传遍大街小巷。迪士尼在宽银幕上也很成功,包括真人影片《海底20000里》和首部宽银幕动画片《小姐与流浪汉》。
轶事:Jean-Luc Godard的《蔑视》使得Fritz Lang对宽银幕技术大加讽刺,然而值得一提的是,Godard的新浪潮经典都是宽银幕拍摄的。
命运:绝迹于1958年,此后电影人和制片公司都选用了更便宜也更强大的潘那维申(Panavision)。
6、陶德宽银幕(Todd-AO)
背景:技术革新在继续,人们的下一个目标是提升宽银幕的声画质量。70mm胶片早在20年代就已经在福克斯的“壮丽”(Grandeur)系统中出现,但直到西尼拉玛和福克斯宽银幕衰落后才重振旗鼓。西尼拉玛创始人之一、制片人Mike Todd发明了陶德宽银幕技术。考虑到福克斯宽银幕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他希望重新发明一种单机的、媲美3机西尼拉玛系统的技术。
陶德宽银幕最初目标是在大型的曲面银幕上投影,就跟西尼拉玛一样。最终经过实际考量,这一方案被摈弃,即便这么做能够保证影片将来还能在西尼拉玛影院放映。陶德宽银幕的帧率也比普通电影要高,达到30fps,不过这一理念半途而废,因为运行速度过快的话胶片会过热,不得不专门实施冷却。陶德宽银幕不使用变形镜头,改用球面镜头。
除了尺寸和分辨率,陶德宽银幕的音质是值得一提的。跟福克斯宽银幕一样,它的声轨是记录在磁氧化物胶片上的,并且有6个声道(福克斯宽银幕是4声道),其中5个声道在屏幕后,第6个声道负责环绕声效果。
代表影片:由于其音质出色,陶德宽银幕被大量用于音乐剧。Rodgers和Hammerstein对其尤其热衷,拍摄了《俄克拉荷马》、《南太平洋》和《音乐之声》。该系统还用于《坎坎舞》、《杜立德医生》、《你好多莉》等,以及《锦绣山河烈士血》、《国际机场》和《巴顿将军》等非音乐剧。
轶事:《征服人猿星球》使用短时期存在的35mm版陶德宽银幕拍摄。其他的人猿本传电影都是用潘那维申拍的。
命运:80年代,陶德宽银幕业务停滞,公司也倒闭卖掉了。
7、特艺宽银幕(Techniscope)
背景:特艺宽银幕是一种廉价的宽银幕技术,由特艺色意大利分公司开发。虽然在级别上低于其前辈福克斯宽银幕,但是它普及面广,且从1963年一直使用到1980年。
其主要创新在于胶片需求量减半,每幅画面只有两个齿孔(大多数系统是4齿孔)。这意味着结合球面和变形镜头:球面镜头用于垂直拉伸画面,使其恢复正常,而变形镜头则用于横向拉伸,以适应宽银幕宽高比。
无需惊讶,鉴于其诞生地,特艺宽银幕几乎是意大利西部片唯一的拍摄和放映系统,同时也很受恐怖片欢迎。在美国它也被用于低成本B级片,然而派拉蒙和环球却在整个60年代大量使用这一系统。
代表影片:Sergio Leone用其拍摄了美元三部曲、《革命往事》和《西部往事》。该系统也被用于《伊普克雷斯档案》、60年代《神秘博士》剧场版、George Lucas的《THX 1138》和《美国风情画》、《双车道柏油路》、《圣山》,以及Dario Argento和Lucio Fulci的大量恐怖片。
轶事:近年特艺宽银幕得到复兴,拍摄了《乌云背后的幸福线》和《逃离德黑兰》中的部分镜头。
命运:特艺宽银幕是影片制作专用格式,用于放映需要转制费用,因此命运改变,于70年代断绝了胶片订单。虽然它本身相对便宜,但转制费用却逐步掩盖了这一优势,因此该系统灭亡了。
8、潘那维申超70毫米(Ultra Panavision 70)
背景:潘那维申既是公司名,也是品牌名,许多制片厂都使用潘那维申镜头和设备。该公司成立于1953年,1957年与米高梅共同开发了65毫米摄影机,1960年更名为潘那维申超70毫米系统。
福克斯宽银幕由于可以适配35mm放映机,因此部署起来很快,但画面本身噪点很多,且有大量畸变。米高梅跟华纳一样,决定从福克斯购买福克斯宽银幕使用权,而不是自己发明。其与潘那维申的关系也因改进福克斯系统而确立。
潘那维申超70毫米跟陶德宽银幕看似相同,其实有一些关键区别。它使用行业标准的24fps帧率,适用于平面屏幕,而不是曲面屏幕。其画面更宽,使用了1.25倍的变形镜头,达到2.76:1的宽高比。而陶德宽银幕的宽高比为2.2:1。
代表影片:大银幕显然是卖点,因此潘那维申超70毫米为我们带来了《宾虚》(在影院上映长达一年)和《叛舰喋血记》的壮观场面。除此之外还有《疯狂世界》、《罗马帝国沦亡录》、《沙漠龙虎会》,这些影片也在西尼拉玛影院放映。
轶事:潘那维申超70毫米摄影机最初叫米高梅65毫米摄影机。多出的5mm是声轨位置。米高梅和潘那维申凭借此系统于1960年获得奥斯卡奖。
命运:宽银幕电影存在的部分目的在于把观众从舒适的家庭电影中拖回来。但这是个相对短暂的时髦,一旦新奇感消失,观众不再买账,制片厂便也不会拍摄这些特殊格式。不过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宽银幕转方形电视节目非常麻烦。
9、IMAX
背景:跟潘那维申超70毫米格式一样,IMAX也是诞生于在单一胶片上重现西尼拉玛式壮观景象的愿望。它存在的目的是创建单一的大画幅影像,从而传递比多幅小尺寸图像更好的画质。IMAX(最大影像的简称)是加拿大人Graeme Ferguson、Roman Kroitor、Robert Kerr和William C.Shaw独立开发的,力图超越并取代所有前辈。
跟西尼拉玛一样,IMAX也被证明是难以操作的。因此,IMAX诞生后的几十年里都被用于地理和自然历史纪录片,并设置在科学中心、主题公园、天文馆等特殊场所。它使用65mm的胶片,水平通过放映机(区别于35mm系统的垂直输片),每分钟长度为102.7米,因此要实现24fps的帧率需要普通胶片3倍的长度,这也使得原生拍摄的IMAX影片大大少于转制的IMAX影片。为了在胶片上获得最大的画面,IMAX完全使用单独的胶片作为声轨,用单独的播放设备与画面同步(跟维他风使用的随片唱盘类似)。90年代后声轨升级到数字格式。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zQwNzY4NzAw/v.swf[/flash]
代表影片:17分钟的《虎之子》是首部IMAX影片,于1970年在大阪世博会首映(首座永久性IMAX系统于1971年安装在安大略省)。该格式的技术规格使其很难用于长片拍摄,我们今天看到的绝大多数IMAX影片都是由其它格式转制的。不过IMAX曾于1991年被用于滚石乐队的80分钟音乐会记录,以及1995年让·雅克·阿诺的50分钟剧情片《勇气之翼》。最近,Christopher Nolan使用IMAX拍摄了《黑暗骑士》和《黑暗骑士崛起》的部分镜头,在《星际穿越》中他甚至把一台IMAX摄影机绑在了里尔喷气机上。
轶事:首部IMAX格式发行的动画长片是迪士尼2000年的《幻想曲》,它打破了IMAX票房记录,在全球75座影院中收入超过200万美元。
命运:仍然很强大。
10、超35毫米(Super 35)
背景:事实证明,好点子不会过时,超35毫米(最初称为超宽银幕 235和超特艺宽银幕)回归了35mm默片所使用的经典画幅尺寸。超35毫米胶片比35毫米胶片画面有效区要大32%,鉴于其只用于画面制作,因此没有给声轨留空间。超35毫米拍摄的胶片并非以超35毫米拷贝进入影院,而是在后期制作中翻印到更标准的格式。该格式使用球面镜头而非变形镜头,节约了镜头和胶片租赁费用,画幅的扩大使得在同样的胶片上能够比标准规格多1/3的信息。
超35毫米已经被用于拍摄上千部电影,并成为了MV和电视节目的标准制作格式。在宽屏电视出现前,这也是制作电视和视频版宽银幕电影的格式。相比被裁切的方形屏幕,超35毫米使得胶片能拍摄全画幅宽高比,而需要宽银幕图像时只需上下加遮幅,如果要制作电视版(方形屏幕),则不加遮幅。《回到未来》就是个典型例子,很多观众面对宽银幕视频版时,都抱怨导演想要表达的信息被裁切掉了。
相比竞争者和宽银幕前辈,超35毫米的画质要差一些,但是对于电视、视频和小尺寸影院内容,它还是很有用的。
代表影片:1984年的《泰山》是好莱坞首次使用该系统,此后James Cameron成为热衷者,用其拍摄了《深渊》。Tony Scott也用其拍摄了《壮志凌云》,因为驾驶舱内的空间容不下传统的变形镜头。
轶事:超35毫米最初叫超特艺宽银幕(Super Techniscope),最早用于英国的音乐纪录片《舞动狂潮》。
命运:鉴于胶片正迅速被数字格式所取代,超35毫米相对来说比以往更受欢迎了。讽刺的是,图像压缩和裁切对于数字后期制作来说图像损失更小。
文章:《帝国》杂志 翻译:浩子1990
1、电影视镜(Kinescope)
背景:让我们回到最初,最早的活动影像拍摄和放映设备是Etienne-Jules Marey于1882年发明的摄影枪,每秒可以拍摄12帧画面,最初被用于他的自然历史研究。几年后,他的创造性成果启发了Louis Le Prince,他于1886年发明了16镜摄影枪(每扣动一次扳机拍摄一帧画面)并申请了专利,其后,Marey于1888年又开发出单镜版本。
诸如Charles-Emile Reynaud和William Friese-Greene之类的其他人很快也制作出自己的系统,但真正建立起早期默片工业标准的还是爱迪生实验室的William Dickson、William Heise和Thomas Edison。电影视镜是最早的创造运动幻像的设备,打有孔的胶片载着图像序列滚动,经过光源时,由精巧设计的48帧/秒的高速遮板进行呈现。在视频和数字技术出现之前,这一系统被使用了数十年。其配套摄影机称为电影图像机(Kinetograph)。
电影视镜最初是单人观影设备,通过小孔窥看影片。而面对穆托视镜(Mutoscope)这种更便宜的手摇翻页式系统,Edison和他的团队开始研发可以投影到银幕上的电影视镜,这种家用设备于1912年诞生。
代表影片:史上最早的一些影片包括《闪亮淘气鬼》(Monkeyshines)系列(飘动的白色模糊人影)、《迪克森打招呼》(爱迪生实验室科学家William Dickson玩帽子3秒钟),以及《纽约克运动员》(10秒钟)。然而这些都是测试,并不是面向消费者。最早的公开放映的电影视镜影片是迪克森拍摄的《铁匠》(1893年),时长34秒,同时这也是“演员”这个职务第一次出现。
轶事:美国保护版权的第一部影片是爱迪生的电影视镜片《打喷嚏纪实》(1894年),这是个有关爱迪生助手Fred Ott吸鼻烟的5秒钟纪录片。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zQwNzUyMjcy/v.swf[/flash]
命运:有声电影终结了电影视镜,那会儿爱迪生发明了有声电影视镜(Kinetophone),可以将放映画面与录音同步,技术人员和展览商纷纷争着要使用,不过信号增强是个问题。该系统于1914年被遗弃。
2、电影放映机(Cinematograph)
背景:同一时期的法国,Auguste和Louis Lumiere正在制造自己的摄影机,同时可兼做放映机。他们的计划是在爱迪生电影视镜的基础上制作更清晰、更亮的图像。他们在放映方面挑战了爱迪生,抛弃了令人厌倦的单人观影模式。借助胶片边缘的齿孔,卢米埃尔系统的影像更稳定,另外还能防止胶片过热着火。
官方记录的首次使用电影机是1895年3月的一次私人放映。6个月后,全球首座电影院L’Eden举行了史上首次公开电影放映。然而关键在于,电影并不像电影视镜那样需要固定的放映地点。电影机仍由手摇驱动,有别于爱迪生的新型电驱动设备,不过却轻巧便携,也就意味着可以在任何需要的地方进行放映。Lumiere兄弟带着这项发明巡游到中国、印度,甚至美国,在那儿电影广受杂耍剧院欢迎,只需投币5美分即可观看,使电影得以亲近最贫穷的阶层。
代表影片:Lumiere兄弟的第一部影片、同时也是首次公开放映的影片是1895年的《工厂大门》,这一46秒的纪录片展现了工人们离开里昂的卢米埃尔工厂。实际上这一片段在不同时间拍了3个版本,服装和拉车的马的数量都不相同。另外一部代表作是1896年的《火车进站》,早期观众甚至吓得躲到屏幕外。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zQwNzU4Mzk2/v.swf[/flash]
轶事:印度最早的新闻电影就是在1901年使用电影机拍摄的,展现了一个印度学生从剑桥大学回家的场景。
命运:Lumiere兄弟把电影视作小把戏,没有未来,因此放弃了这项技术,并且没有卖给任何人(这让《月球旅行记》制作者Georges Melies很失望),他们转而研究静态彩色摄影。
3、福克斯有声电影(Fox Movietone)
背景:在经历了15年无声电影以及数十种格式和技术更替之后,首个将声音附加到图像上的系统终于出现了。华纳兄弟开发了维他风(Vitaphone),RCA开发了光电留声机(Photophone),而福克斯则开发了有声电影(Movietone)。维他风使用33rpm的唱片与胶片同步(这也是《爵士歌王》使用的技术),而光电留声机和有声电影则使用了更复杂的“胶片光学声迹”技术,实际上是在胶片上添加了音轨。光电留声机被用于《铁翼雄风》的一些拷贝,而有声电影系统则被用于《日出》,这一默片杰作正式成为专业制作的首部包含光学声迹的长片。
有声电影由Theodore Case发明,事实上借鉴了Lee de Forest于1919年发明的声光胶片(Phonofilm)。Case和De Forest合作了一段时间,直到Case受不了de Forest对发明权的争抢。他单飞之后发明了有声电影。在克服了许多困难之后,这一系统最终成为单摄影机系统,可将声画同时录制到胶片上。与维他风一样,有声电影也选用24帧每秒,这影响了之后有声电影标准帧速的确立。
代表影片:茂瑙的《日出》是第一部在胶片上包含声轨的电影。这并不真正意义上的“有声电影“,因为音轨只包含音乐和环境音,只有零星的背景说话声。福克斯在1927至1931年的所有长片中都使用了有声电影系统,并且在1939年以前都用其拍摄新闻,因为其十分便携。而“有声电影新闻”的商标一直沿用到60年代。
轶事:有声电影胶片至今仍在现代胶片放映机上放映。
命运:有声电影于1931年被西部电气更便宜、更复杂的系统取代。
4、西尼拉玛(Cinerama)
背景:电影已经经历了新奇、新生的过程,业界下一个关注点便是场面。方形的学院宽高比(1.37)于1932年被确立为行业标准,接下来20年所有制片厂的电影都按此格式制作。但是1952年,西尼拉玛的诞生带来了宽银幕革命。
西尼拉玛是“电影(cinema)”和“全景(panorama)”的合成词,由维塔拉玛(Vitarama)演化而来,后者是由机械师兼摄影师Fred Waller开发的系统。其商业版本拥有大型的弯曲银幕,可投射巨大的景观,主要用于风光电影,其中许多是由冒险家Lowell Thomas策划并解说的。这样的风光剧情片只有1962年的《西部开拓史》和《格林兄弟的奇妙世界》两部。
该系统使用3台摄影机分别拍摄3条方形素材,然后由3台放映机无缝拼接,投影到银幕上,以产生3倍宽高比的影像。该系统十分昂贵,因为需要剧院能满足大型银幕和多投影系统安装要求。
代表影片:第一部取得巨大成功的西尼拉玛影片是1952年的《这是西尼拉玛》。观众观看过山车、尼亚加拉瀑布、滑水和爱丁堡军事表演的全景画面。类似的游览式纪录片还有1956年的《世界七大奇观》和1958年的《帆船》(讲述挪威风帆训练舰的史诗航行)。而《西部开拓史》和《格林兄弟的奇妙世界》是唯一两部剧情片。
轶事:好莱坞日落大道著名的西尼拉玛球幕影院至今还存在。它于1998年被确立为洛杉矶历史文化古迹。
命运:对于游览式影片来讲,西尼拉玛既昂贵又臃肿。它无法拍摄中景以内的镜头,导演甚至还抱怨演员们的视线不匹配,因为场景是由3台摄影机拍摄的。它逐渐被潘那维申超70毫米和特艺拉玛超70毫米(用于《2001太空漫游》和《大北极》等)之类的单摄影机系统取代,而这些影片被光学转制成西尼拉玛格式,因此西尼拉玛品牌得以保留。
5、福克斯宽银幕(Cinemascope)
背景:电影公司主管和赶时髦的朋友都知道,宽银幕就是西尼拉玛的进化版。该系统由20世纪福克斯发明,使用更轻便的设备拍摄壮观场景。不像西尼拉玛的三机系统,这一巧妙的解决方案使用了变形镜头。这种镜头能够横向压缩图像,因此可以在标准的方形学院画幅上记录更宽的画面,但看上去是被压窄的。而在放映时,画面又通过特殊镜头伸展开,投射到宽银幕上。
福克斯无法为此申请专利,因为这不是一项新技术。法籍发明人Henri Chretien早在20年代就已经试验了柱面压缩镜头,他称其为变形校正镜,而早在1533年,Hans Holbein的绘画《大使》便包含了变形压缩的头骨图像。因此,其他公司很快开发出自己的版本,最著名的当属派拉蒙的维斯塔维申(VistaVision)、RKO的超宽银幕(Superscope)和特艺色的特艺拉玛(Technirama)。只有华纳兄弟决定从福克斯购买宽银幕许可,而放弃了自己的华纳宽银幕(Warnerscope)技术。尽管有这么多竞争者,福克斯宽银幕电影还是被需要宽广画面的电影人和投影商所广泛采用。
代表影片:Richard Burton的《圣袍千秋》,针对新格式的宣传语是“无需戴眼镜就能享受到的现代奇迹”。这句对当时3D技术的挖苦之言迅速传遍大街小巷。迪士尼在宽银幕上也很成功,包括真人影片《海底20000里》和首部宽银幕动画片《小姐与流浪汉》。
轶事:Jean-Luc Godard的《蔑视》使得Fritz Lang对宽银幕技术大加讽刺,然而值得一提的是,Godard的新浪潮经典都是宽银幕拍摄的。
命运:绝迹于1958年,此后电影人和制片公司都选用了更便宜也更强大的潘那维申(Panavision)。
6、陶德宽银幕(Todd-AO)
背景:技术革新在继续,人们的下一个目标是提升宽银幕的声画质量。70mm胶片早在20年代就已经在福克斯的“壮丽”(Grandeur)系统中出现,但直到西尼拉玛和福克斯宽银幕衰落后才重振旗鼓。西尼拉玛创始人之一、制片人Mike Todd发明了陶德宽银幕技术。考虑到福克斯宽银幕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他希望重新发明一种单机的、媲美3机西尼拉玛系统的技术。
陶德宽银幕最初目标是在大型的曲面银幕上投影,就跟西尼拉玛一样。最终经过实际考量,这一方案被摈弃,即便这么做能够保证影片将来还能在西尼拉玛影院放映。陶德宽银幕的帧率也比普通电影要高,达到30fps,不过这一理念半途而废,因为运行速度过快的话胶片会过热,不得不专门实施冷却。陶德宽银幕不使用变形镜头,改用球面镜头。
除了尺寸和分辨率,陶德宽银幕的音质是值得一提的。跟福克斯宽银幕一样,它的声轨是记录在磁氧化物胶片上的,并且有6个声道(福克斯宽银幕是4声道),其中5个声道在屏幕后,第6个声道负责环绕声效果。
代表影片:由于其音质出色,陶德宽银幕被大量用于音乐剧。Rodgers和Hammerstein对其尤其热衷,拍摄了《俄克拉荷马》、《南太平洋》和《音乐之声》。该系统还用于《坎坎舞》、《杜立德医生》、《你好多莉》等,以及《锦绣山河烈士血》、《国际机场》和《巴顿将军》等非音乐剧。
轶事:《征服人猿星球》使用短时期存在的35mm版陶德宽银幕拍摄。其他的人猿本传电影都是用潘那维申拍的。
命运:80年代,陶德宽银幕业务停滞,公司也倒闭卖掉了。
7、特艺宽银幕(Techniscope)
背景:特艺宽银幕是一种廉价的宽银幕技术,由特艺色意大利分公司开发。虽然在级别上低于其前辈福克斯宽银幕,但是它普及面广,且从1963年一直使用到1980年。
其主要创新在于胶片需求量减半,每幅画面只有两个齿孔(大多数系统是4齿孔)。这意味着结合球面和变形镜头:球面镜头用于垂直拉伸画面,使其恢复正常,而变形镜头则用于横向拉伸,以适应宽银幕宽高比。
无需惊讶,鉴于其诞生地,特艺宽银幕几乎是意大利西部片唯一的拍摄和放映系统,同时也很受恐怖片欢迎。在美国它也被用于低成本B级片,然而派拉蒙和环球却在整个60年代大量使用这一系统。
代表影片:Sergio Leone用其拍摄了美元三部曲、《革命往事》和《西部往事》。该系统也被用于《伊普克雷斯档案》、60年代《神秘博士》剧场版、George Lucas的《THX 1138》和《美国风情画》、《双车道柏油路》、《圣山》,以及Dario Argento和Lucio Fulci的大量恐怖片。
轶事:近年特艺宽银幕得到复兴,拍摄了《乌云背后的幸福线》和《逃离德黑兰》中的部分镜头。
命运:特艺宽银幕是影片制作专用格式,用于放映需要转制费用,因此命运改变,于70年代断绝了胶片订单。虽然它本身相对便宜,但转制费用却逐步掩盖了这一优势,因此该系统灭亡了。
8、潘那维申超70毫米(Ultra Panavision 70)
背景:潘那维申既是公司名,也是品牌名,许多制片厂都使用潘那维申镜头和设备。该公司成立于1953年,1957年与米高梅共同开发了65毫米摄影机,1960年更名为潘那维申超70毫米系统。
福克斯宽银幕由于可以适配35mm放映机,因此部署起来很快,但画面本身噪点很多,且有大量畸变。米高梅跟华纳一样,决定从福克斯购买福克斯宽银幕使用权,而不是自己发明。其与潘那维申的关系也因改进福克斯系统而确立。
潘那维申超70毫米跟陶德宽银幕看似相同,其实有一些关键区别。它使用行业标准的24fps帧率,适用于平面屏幕,而不是曲面屏幕。其画面更宽,使用了1.25倍的变形镜头,达到2.76:1的宽高比。而陶德宽银幕的宽高比为2.2:1。
代表影片:大银幕显然是卖点,因此潘那维申超70毫米为我们带来了《宾虚》(在影院上映长达一年)和《叛舰喋血记》的壮观场面。除此之外还有《疯狂世界》、《罗马帝国沦亡录》、《沙漠龙虎会》,这些影片也在西尼拉玛影院放映。
轶事:潘那维申超70毫米摄影机最初叫米高梅65毫米摄影机。多出的5mm是声轨位置。米高梅和潘那维申凭借此系统于1960年获得奥斯卡奖。
命运:宽银幕电影存在的部分目的在于把观众从舒适的家庭电影中拖回来。但这是个相对短暂的时髦,一旦新奇感消失,观众不再买账,制片厂便也不会拍摄这些特殊格式。不过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宽银幕转方形电视节目非常麻烦。
9、IMAX
背景:跟潘那维申超70毫米格式一样,IMAX也是诞生于在单一胶片上重现西尼拉玛式壮观景象的愿望。它存在的目的是创建单一的大画幅影像,从而传递比多幅小尺寸图像更好的画质。IMAX(最大影像的简称)是加拿大人Graeme Ferguson、Roman Kroitor、Robert Kerr和William C.Shaw独立开发的,力图超越并取代所有前辈。
跟西尼拉玛一样,IMAX也被证明是难以操作的。因此,IMAX诞生后的几十年里都被用于地理和自然历史纪录片,并设置在科学中心、主题公园、天文馆等特殊场所。它使用65mm的胶片,水平通过放映机(区别于35mm系统的垂直输片),每分钟长度为102.7米,因此要实现24fps的帧率需要普通胶片3倍的长度,这也使得原生拍摄的IMAX影片大大少于转制的IMAX影片。为了在胶片上获得最大的画面,IMAX完全使用单独的胶片作为声轨,用单独的播放设备与画面同步(跟维他风使用的随片唱盘类似)。90年代后声轨升级到数字格式。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zQwNzY4NzAw/v.swf[/flash]
代表影片:17分钟的《虎之子》是首部IMAX影片,于1970年在大阪世博会首映(首座永久性IMAX系统于1971年安装在安大略省)。该格式的技术规格使其很难用于长片拍摄,我们今天看到的绝大多数IMAX影片都是由其它格式转制的。不过IMAX曾于1991年被用于滚石乐队的80分钟音乐会记录,以及1995年让·雅克·阿诺的50分钟剧情片《勇气之翼》。最近,Christopher Nolan使用IMAX拍摄了《黑暗骑士》和《黑暗骑士崛起》的部分镜头,在《星际穿越》中他甚至把一台IMAX摄影机绑在了里尔喷气机上。
轶事:首部IMAX格式发行的动画长片是迪士尼2000年的《幻想曲》,它打破了IMAX票房记录,在全球75座影院中收入超过200万美元。
命运:仍然很强大。
10、超35毫米(Super 35)
背景:事实证明,好点子不会过时,超35毫米(最初称为超宽银幕 235和超特艺宽银幕)回归了35mm默片所使用的经典画幅尺寸。超35毫米胶片比35毫米胶片画面有效区要大32%,鉴于其只用于画面制作,因此没有给声轨留空间。超35毫米拍摄的胶片并非以超35毫米拷贝进入影院,而是在后期制作中翻印到更标准的格式。该格式使用球面镜头而非变形镜头,节约了镜头和胶片租赁费用,画幅的扩大使得在同样的胶片上能够比标准规格多1/3的信息。
超35毫米已经被用于拍摄上千部电影,并成为了MV和电视节目的标准制作格式。在宽屏电视出现前,这也是制作电视和视频版宽银幕电影的格式。相比被裁切的方形屏幕,超35毫米使得胶片能拍摄全画幅宽高比,而需要宽银幕图像时只需上下加遮幅,如果要制作电视版(方形屏幕),则不加遮幅。《回到未来》就是个典型例子,很多观众面对宽银幕视频版时,都抱怨导演想要表达的信息被裁切掉了。
相比竞争者和宽银幕前辈,超35毫米的画质要差一些,但是对于电视、视频和小尺寸影院内容,它还是很有用的。
代表影片:1984年的《泰山》是好莱坞首次使用该系统,此后James Cameron成为热衷者,用其拍摄了《深渊》。Tony Scott也用其拍摄了《壮志凌云》,因为驾驶舱内的空间容不下传统的变形镜头。
轶事:超35毫米最初叫超特艺宽银幕(Super Techniscope),最早用于英国的音乐纪录片《舞动狂潮》。
命运:鉴于胶片正迅速被数字格式所取代,超35毫米相对来说比以往更受欢迎了。讽刺的是,图像压缩和裁切对于数字后期制作来说图像损失更小。
本文为作者 行业观察团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5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