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需要国产大制作电影?
2014-04-22 16:51
2014年,国产中小成本电影会更多涌现在银幕上。但这现象注定不会是结论
对国产大片的呼声,在2013年,显得非常的微弱。最近,一些业内的朋友频繁会跟我提起“大片无用论”,基本论调逐渐变成,“在中国电影市场,我们只需要用贴近日常生活的故事,投入中等规模的资金,做好营销,就可以获得超高的回报率,支撑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这种声音越来越成为当下的一种主流认知,不仅存在于媒体的报道中,而且已经影响到一些企业的战略思路。我相信在明年,也就是2014年,中小成本电影将会以更大的规模涌现在我们的银幕上,它们其中的个位数零头,依然会给我们带来耀眼的光环,成为很多人的希望之光,照耀着后来人前赴后继。
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国产大片无用?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必须要了解,是什么决定了观众愿意去影院看一部电影,而不是看盗版或者等电视点播,国产大片的必要性究竟在哪里?
一、从观众需求的角度出发
对于观众来说,影院的观影体验应该是暂时无法替代的,它有几个显著的特征可以将它与其他的影像消费区别开,正是这些特点,使得影院成为大部分电影上映的首选渠道,在一百来年中始终未变:
*仪式性(集体观影)
*视听效果(保真或者高度拟真)
*社交性(便利和共同参与)
*因为被动和较少的干扰而产生的代入感(与游戏因为交互产生用户粘性之间的区别)
*围绕以上要素的持续性创新
也正是这些特征,决定了好莱坞自70年代之后,加快了不断提高制作成本的步伐。因为只有不断探索视觉表现形式上的未知领域,才能够维护电影作为影像消费最前沿的位置,构建观众在影院里所需要的综合体验。组成电影的技术元素,制作环节的剪辑、摄像、灯光、表演、故事……以及放映环节等等所有一切。每个微小细节上的前进都需要耗费极大的成本,凝聚大规模的人力物力。
2013年,国产中等投资电影在叙事和营销上的突破,所带来的票房奇迹,与好莱坞每年都会涌现出一些高票房中小成本电影一样,它们只是整个传媒产业在发展中的个别特例和阶段性现象。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宣发体系做支撑,你很难想象《小时代》系列、《致青春》这样的电影可以获得7个亿的票房,但类似的支撑体系三年前还几乎是无;如果不是因为一批3D视觉大片和国产大制作电影的铺路,也不会出现《泰囧》十二个亿的数字;如果不是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之后,政府被迫调整了对电影的内容审核,以及实施了对国产电影的一系列鼓励帮助,你在影院里看到的国产电影和它们的票房表现也将会是另外一种景象。
至于好莱坞那些投资回报率的神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某一类电影的类型元素获得了革新。在每一次突破性创新的背后,都是因为一大批同类型电影以平庸的市场表现,铺垫在了它们之前。那么,电影的投资者们,你凭什么认为自己一定会是那个最大的赢家?
虽然从短期看,以小博大显得非常诱人(只是显得而已),但在一个高速增长的市场中,因为渠道的拓展还在进行,因为投资与公映之间的时间差,所面对的市场规模不同,所以在现如今发展国产大片,反而是最好的时机。那些资源要求高度密集的电影,它们面向的观众群规模要更为庞大,不仅可以锤炼一个公司的项目管理能力,形成更为标准化的流程管理,也能够使得以电影内容为核心的衍生运作,存在更多的可能性。
二、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考虑
在北美和欧洲,电影产业的出现要比广播和电视都要早,两场世界大战让欧洲电影业受到致命的打击,美国则在同时期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工业体系。二战之后,迅猛发展的电视业剥夺了好莱坞在影像消费上的垄断地位,电影产业在北美进入了第二次低谷(第一次是受到经济大萧条影响,1930年代)。和历史中经常发生的事情一样,电影业大亨们对于电视的态度也经历了抵触、反抗直至最终的融合。如果深究下去,你会发现这并非是完全自愿的,因为推动他们整合的并不是他们自己,而是隐藏在所有公司利益主体背后的金融财阀们。
从1930年代开始,好莱坞就已经完全不属于制片人或者导演们了,摩根和洛克菲勒两大财团基本上掌握了它的全部(还有美国银行与标准投资)。经过几轮易手之后,好莱坞逐渐被这些财阀装入一些大的传媒集团,电影成为某种影像内容的开发平台和开放方式之一,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事物。金融资本将自己隐藏的更深,但仍然左右着好莱坞运营团队的未来,他们不仅在股权上控制着整个传媒业,并且一直在积极的参与一些具体项目的投资运作和价值猎取。
现如今,好莱坞那些看似庞大的媒体集团,不仅被大型的投资银行所控制,还得接受一些新兴富豪搏出位时的挑刺。作为索尼的第一大股东,丹尼尔·勒布(Daniel Loeb)前几个月就频繁对索尼发出批评,希望将索尼娱乐分拆上市(这是索尼现在最值钱的资产)。这种声音索尼不得不慎重考虑,因为在美国,保护投资人有一系列的法律依据,公司管理层在企业营运上的责任,并不像国内那样容易推脱。
国内目前也在逐渐形成这样的趋势,面对未来终会超过北美的中国电影市场票房规模(有预测是在2020年票房达到600亿,最新的一个数字是2018年),各种机构投资者们正在布局整个传媒产业。它们是推动影视公司不断角逐上市席位、借壳、并购的幕后推手,也是一些电影项目能够顺利开展的合作伙伴。虽然在这一轮影视公司的高速膨胀中,创业者手中仍然掌握有公司的主控权,但我相信,当这些机构投资者完成整个产业链布局之后,当国内传媒产业整体结构趋向于稳定之时,单个公司的价值对于产业利益来说,就显得非常微小了。
所以我们会看到,华谊在整个影像内容开发环节上的布局,以及乐视在播放平台上的努力。这些举措的背后动力都在于,当金融资本推动业内整合那一天到来之时,一家公司能够在业内站稳脚跟,必须具备同行无法替代的能力,可以是项目管理、内容开发能力,也可能是资本运作或者是跨产业整合的能力。
大制作电影的意义,正是因为它可以搭建一个适合于全产业开发的内容池,便于利用金融资本,延展一家影视公司的触角。让公司从电影产品的项目运作,发展到对影像内容的多维度开发,在最终肯定会到来的传媒业整合中,成为一家业内公司能够掌控主动权的主要砝码。
电影,作为一种影像内容的表现形式,必须要将它放在一个大的工业体系中,你才能明白它的真正价值。
港、台电影为何后继乏力,正是因为在需求旺盛的时期,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商业体系,使得电影产生的影像内容仅仅停留于荧幕之上。当区域市场的票房增长触碰到天花板时,当观众对本土电影的消费能力进入稳定期时,当全球一体化促成了娱乐消费一体化时,所谓的中等投资会因为制作成本的持续增长变成小制作,所谓的艺术电影会因为观众更加成熟变得更为细分和小众化,光依靠这些电影根本无法支撑整个区域电影市场创新能力的发展。
所以,让国产大片来的更迅猛一些吧,哪怕只从一名观众的角度,我也愿意在IMAX影厅内,看到一部更贴近于“我”的电影。
对国产大片的呼声,在2013年,显得非常的微弱。最近,一些业内的朋友频繁会跟我提起“大片无用论”,基本论调逐渐变成,“在中国电影市场,我们只需要用贴近日常生活的故事,投入中等规模的资金,做好营销,就可以获得超高的回报率,支撑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这种声音越来越成为当下的一种主流认知,不仅存在于媒体的报道中,而且已经影响到一些企业的战略思路。我相信在明年,也就是2014年,中小成本电影将会以更大的规模涌现在我们的银幕上,它们其中的个位数零头,依然会给我们带来耀眼的光环,成为很多人的希望之光,照耀着后来人前赴后继。
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国产大片无用?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必须要了解,是什么决定了观众愿意去影院看一部电影,而不是看盗版或者等电视点播,国产大片的必要性究竟在哪里?
一、从观众需求的角度出发
对于观众来说,影院的观影体验应该是暂时无法替代的,它有几个显著的特征可以将它与其他的影像消费区别开,正是这些特点,使得影院成为大部分电影上映的首选渠道,在一百来年中始终未变:
*仪式性(集体观影)
*视听效果(保真或者高度拟真)
*社交性(便利和共同参与)
*因为被动和较少的干扰而产生的代入感(与游戏因为交互产生用户粘性之间的区别)
*围绕以上要素的持续性创新
也正是这些特征,决定了好莱坞自70年代之后,加快了不断提高制作成本的步伐。因为只有不断探索视觉表现形式上的未知领域,才能够维护电影作为影像消费最前沿的位置,构建观众在影院里所需要的综合体验。组成电影的技术元素,制作环节的剪辑、摄像、灯光、表演、故事……以及放映环节等等所有一切。每个微小细节上的前进都需要耗费极大的成本,凝聚大规模的人力物力。
2013年,国产中等投资电影在叙事和营销上的突破,所带来的票房奇迹,与好莱坞每年都会涌现出一些高票房中小成本电影一样,它们只是整个传媒产业在发展中的个别特例和阶段性现象。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宣发体系做支撑,你很难想象《小时代》系列、《致青春》这样的电影可以获得7个亿的票房,但类似的支撑体系三年前还几乎是无;如果不是因为一批3D视觉大片和国产大制作电影的铺路,也不会出现《泰囧》十二个亿的数字;如果不是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之后,政府被迫调整了对电影的内容审核,以及实施了对国产电影的一系列鼓励帮助,你在影院里看到的国产电影和它们的票房表现也将会是另外一种景象。
至于好莱坞那些投资回报率的神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某一类电影的类型元素获得了革新。在每一次突破性创新的背后,都是因为一大批同类型电影以平庸的市场表现,铺垫在了它们之前。那么,电影的投资者们,你凭什么认为自己一定会是那个最大的赢家?
虽然从短期看,以小博大显得非常诱人(只是显得而已),但在一个高速增长的市场中,因为渠道的拓展还在进行,因为投资与公映之间的时间差,所面对的市场规模不同,所以在现如今发展国产大片,反而是最好的时机。那些资源要求高度密集的电影,它们面向的观众群规模要更为庞大,不仅可以锤炼一个公司的项目管理能力,形成更为标准化的流程管理,也能够使得以电影内容为核心的衍生运作,存在更多的可能性。
二、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考虑
在北美和欧洲,电影产业的出现要比广播和电视都要早,两场世界大战让欧洲电影业受到致命的打击,美国则在同时期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工业体系。二战之后,迅猛发展的电视业剥夺了好莱坞在影像消费上的垄断地位,电影产业在北美进入了第二次低谷(第一次是受到经济大萧条影响,1930年代)。和历史中经常发生的事情一样,电影业大亨们对于电视的态度也经历了抵触、反抗直至最终的融合。如果深究下去,你会发现这并非是完全自愿的,因为推动他们整合的并不是他们自己,而是隐藏在所有公司利益主体背后的金融财阀们。
从1930年代开始,好莱坞就已经完全不属于制片人或者导演们了,摩根和洛克菲勒两大财团基本上掌握了它的全部(还有美国银行与标准投资)。经过几轮易手之后,好莱坞逐渐被这些财阀装入一些大的传媒集团,电影成为某种影像内容的开发平台和开放方式之一,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事物。金融资本将自己隐藏的更深,但仍然左右着好莱坞运营团队的未来,他们不仅在股权上控制着整个传媒业,并且一直在积极的参与一些具体项目的投资运作和价值猎取。
现如今,好莱坞那些看似庞大的媒体集团,不仅被大型的投资银行所控制,还得接受一些新兴富豪搏出位时的挑刺。作为索尼的第一大股东,丹尼尔·勒布(Daniel Loeb)前几个月就频繁对索尼发出批评,希望将索尼娱乐分拆上市(这是索尼现在最值钱的资产)。这种声音索尼不得不慎重考虑,因为在美国,保护投资人有一系列的法律依据,公司管理层在企业营运上的责任,并不像国内那样容易推脱。
国内目前也在逐渐形成这样的趋势,面对未来终会超过北美的中国电影市场票房规模(有预测是在2020年票房达到600亿,最新的一个数字是2018年),各种机构投资者们正在布局整个传媒产业。它们是推动影视公司不断角逐上市席位、借壳、并购的幕后推手,也是一些电影项目能够顺利开展的合作伙伴。虽然在这一轮影视公司的高速膨胀中,创业者手中仍然掌握有公司的主控权,但我相信,当这些机构投资者完成整个产业链布局之后,当国内传媒产业整体结构趋向于稳定之时,单个公司的价值对于产业利益来说,就显得非常微小了。
所以我们会看到,华谊在整个影像内容开发环节上的布局,以及乐视在播放平台上的努力。这些举措的背后动力都在于,当金融资本推动业内整合那一天到来之时,一家公司能够在业内站稳脚跟,必须具备同行无法替代的能力,可以是项目管理、内容开发能力,也可能是资本运作或者是跨产业整合的能力。
大制作电影的意义,正是因为它可以搭建一个适合于全产业开发的内容池,便于利用金融资本,延展一家影视公司的触角。让公司从电影产品的项目运作,发展到对影像内容的多维度开发,在最终肯定会到来的传媒业整合中,成为一家业内公司能够掌控主动权的主要砝码。
电影,作为一种影像内容的表现形式,必须要将它放在一个大的工业体系中,你才能明白它的真正价值。
港、台电影为何后继乏力,正是因为在需求旺盛的时期,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商业体系,使得电影产生的影像内容仅仅停留于荧幕之上。当区域市场的票房增长触碰到天花板时,当观众对本土电影的消费能力进入稳定期时,当全球一体化促成了娱乐消费一体化时,所谓的中等投资会因为制作成本的持续增长变成小制作,所谓的艺术电影会因为观众更加成熟变得更为细分和小众化,光依靠这些电影根本无法支撑整个区域电影市场创新能力的发展。
所以,让国产大片来的更迅猛一些吧,哪怕只从一名观众的角度,我也愿意在IMAX影厅内,看到一部更贴近于“我”的电影。
本文为作者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49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