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电影节·电影产业之路】万达文化产业集团副总叶宁分享万达集团的做电影的逻辑

2014-04-18 02:22
\"\"
此文根据北京电影节两次论坛叶宁的发言整理而来,如需转载,请标明来源影视工业网,非常感谢!

我们要做一个电影的话,有一种方式就是要问,我们要做什么?所以第一个成功点就是我们希望观众喜欢你的电影,所以我给你们一些数据,中国的数据。目前中国多数的观众他们到底是什么人?他们是什么身份?
\"\"
大多数的中国的观众都是年轻人,他们的平均年龄现在只有21岁左右。所以它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这些年轻一代的人,他们喜欢社交媒体,他们跟美国年轻人是一样的,他们希望做自己,他们希望获得更多的尊重,而且你们也知道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他们大多数生活在城市里面,可是他们刚刚毕业工资也不高,他们有梦,他们想买房子向结婚,他们有很多的欲望很多的需求,所以他们心里是很混乱的,有某种程度的混乱,所以我觉得对于电影来说,在中国对他们非常重要,可以给他们心灵的一些东西。所以他们希望能够和他们的真实的生活相连接相联系,所以在万达的话,我们做了《北京爱情故事》,这个故事成本非常低,也就700万人民币,但它巨大的成功,因为这个电影当中,我们想到了爱、婚姻等等,就是跟年轻人相关的这些东西,但是这个因素可以触动那些年轻的中国关于人的心灵。你要是做一个电影的话,在中国做一个电影的话,最重要的就是你们要知道电影观众的需求,这个市场非常繁荣,中国的观影率在第一个季度的增长率比票房增长率还高,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观众回到大的电影院来看电影了,所以在未来它会非常强大。

大家都会感兴趣万达对AMC的收购,去年底成功上市纽交所,一切经营的质量都是非常好的,大家都会问为什么,背后还有多少的企图心。其实万达的逻辑非常简单,电影产业在万达的逻辑里,从战略到各方面都是很认真做,不管是从生意的角度还是怎么样的角度。

对于我们的理解,一方面,中国的电影工业才刚刚开始,还是非常稚嫩的,前景非常好,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大胆的学习,包括这一次北京电影节,包括刚才《狼图腾》的创作,都是在走中西方的交流,电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这是必然之路。因为我们的电影工业薄弱,西方的电影工业已经很成熟的,但是我们又有这么纵深,很好的市场,怎么结合。这方面我们如果结合的好,中国是可以具有后发优势的,很多产业,特别是电影产业走过的路都是这样的,如果你能充分的结合先进的管理经验,我们现在有这样的实力和市场的纵深,用最好的东西,最好的技术和管理的逻辑,回到我们的市场,我们的市场有可能就会办理一个很伟大的产业,包括沉到今天论坛的新浪,我觉得都是非常卓越的企业,他们成就的梦想是在中国的土地上成就的,但是运用了世界一流的一些思考和方法。万达做这个事情的时候是分析非常清楚的,我这我们必须根植于与伟大的祖国,中国,这是多么好的市场,多么灿烂。同时我们还很稚嫩,必须要去学习。

\"\"
在做AMC谈判和收购方面,一开始我参与整个的团队,包括现在的管理,很强的战略逻辑,我的院线要做世界第一,OK,我把他收了,不管大家说蛇吞大象也好,我把世界第二收了,我就变成世界第一了吗?

第二个,我们很慎重考察了内部的逻辑,包括管理层、逻辑意识和系统后台,我发现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在里面学习一套我们所缺的东西,这是最重要的第二个逻辑,所以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和合适的人做了合适的交易,仅此而已,所以没有太多很假大空的东西,我们都会按照我们自己的战略和策略,只要能对我们有学习,更能够加强我们自己的能力和力量的我们都会做。

主持人周黎明:我可不可以理解为去年青岛的活动更多是为中国?

叶宁:也不能这么狭隘的说,说为了万达自己完全做一个电影产业,因为电影产业,我们说到电影这主要是指电影工业,成熟的造建是一个成熟的体系,最重要的是上下游各个环节是一体化的,并没有割裂,青岛的电影节也是这样的逻辑,我做万达的内容有发行和很强的院线,我们需要一个载体呈现这些东西,这也是一个学习的逻辑,并不是说我们懂,我们知道这个很重要,我愿意学习,而且发现有这个机会就去做。

简单说了我们的逻辑,第一个,你做这个事你的目的是什么,我觉得作为一个企业,特别是一个组织的行为这是非常重要的,说了好听一点叫战略,如果听到的事情发生了,我们做一流国际化电影节,我们可能需要懂这个事一流的团队,做这个事,特别是文化的事核心是人,今天绍峰坐在这儿角色也很棒,需要一个出色的表演。我们在走全球化的道路,但是万里长城才是第一步。

我们现在谈要走出去,我攻城略地,我们还是有危机,我觉得我们五年之内怎么守住我们的市场。一讲到世界版图,我们要想想成吉思汗铁骑征服中国是非常有功的。一个案例是逻辑成功不是组织的成功是没有意义的,而且这对文化产业来说,文化越是民族越是世界的,我坚信这一点。特别是对于中国这么一个文明古国,唯一流传下来,千年没断香火,我们文化是很厚重的,我们一定要有文化的执行。问答走出去了,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机会,合适的价格干了一个很漂亮的交易,我们随之更重要的,第一个,别妄自菲薄。第二个,不能盲目自大,你一定是学习的心态,你的语言还不懂,他的组织逻辑,我们的生态系统在这儿如果是一个鱼纲,里面的鱼活的都很健康吗?这个生态系统绝对不是一个人。这个逻辑第一个是危机感,我们一定要只争朝夕。我觉得我们这帮人的思考,不仅是我们的商业,有可能是我们这些企业人在一块儿思考中国电影,我们要有这种担当,这个伟大的时代市场很好没问题,中国五年之内超过好莱坞一百亿,关键五年以后游戏规则是我们制定还是一帮说了英文的美国人在制定。

首先一些东西我们要自己自强,自强才能不息。我们一定要有文化的自强不息,必须根植于我们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这一块土壤,中国的电影,中国人不能不去占领,还谁干。第二个,从生意的逻辑来说,我就说发行,发行逻辑很简单,你首先要精准化你的市场在何处,上个月在北美参加了整整两周头脑风暴,所有的问题聚焦于两个焦点,怎么样把故事讲好,这是内容所面临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怎么样加强在电影院观众的体验,所以这两个问题都回答一个问题,怎么样加强观众在电影院看大荧幕电影的体验。这个理念我同意王老师的说法,这完全是一个消费品,如果在完全不同的市场发行,你知不知道他的观众是什么消费行为?我们坐而论道,你都不知道他的消费行为,你不知道语言和故事喜好程度,你谈什么。在欧洲市场、法语市场、西班牙市场观众喜好都不一样,中国年轻的电影观众年龄在不断下沉,平均观众是21岁,他们喜欢走进大电影院看电影,观众消费习惯都不一样,面临的问题,客观的说美国在美国市场面临的问题和在中国市场面临的问题是不同的。



中国动画电影如果想走出去或者国际化有什么样的出路和建议,或者必须要回避的地方?

叶宁:中国的动画电影应该是要坚持,从类型化来说,坦率的说中国动画电影是类型化和产业化最健康的一类,因为看一个项目健不健康有没有品牌,你现在看中国电影里很多中国动画电影可以做持续的开发,比如喜羊羊等很多的品牌,第一个我觉得坚持是很有希望的。问题就来了,因为中国动画电影,我一谈到电影把他作为消费品,我很容易转到观众的角度,中国的动画电影在低幼年龄观众群体,中国又没有分级的制度,在品牌方面,在现在低幼品牌电影动画成功,小孩认知的程度,小孩怎么知道这个电影,他不是通过电影人,他是通过他的玩具、游戏,很重要的是通过电视上的动画片,特别在于电视的动画频道,对于很多有小孩的家长来说觉得是安全的,固定频道看哪个,一天看一个小时,这时候慢慢就培养出他的品牌,像巴拉拉小魔仙。我遇到迪士尼老总开玩笑说,迪士尼就是一个老鼠和鸭子,你看他的报表在总收入有可能不占20%,但是里面都是这个形象在源源不断给你贡献着力量,这是他游戏的规则。这就是我们要学习产业背后的逻辑。

本文为作者 王涛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48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