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动画片《对另一个自己说》【形式与风格的确定 】

2012-03-11 21:19
     \"\"

在近百年的动画历史上,凡是留下名字的动画家们,尤其是独立制作的短片艺术家们,无一例外地在留下他们优秀作品的同时,更让大家记住他们独特而又鲜明的艺术风格。加拿大动画大师诺曼·麦克劳伦就是个好例子,在动画片的艺术创新和发展方面,他倾注了一生的时间,他带着探索精神和极其鲜明的个人风格创作出《邻居》等优秀的动画短片。
怎样形成风格?把你认为正确的属于你自己的东西坚持下去
-------艾青
如果想要做一部具有个人风格的动画片,导演先要确定自己想要采用怎样的形式与风格,首先,我们来谈谈形式。形式分为内容形式和画面形式。
内容形式是指选用什么样的切入点和观察面来表现主题,采用怎样的叙事结构和风格。其中又分情节与非情节的内容形式。
所以一个好剧本的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说,在艺术动画短片中往往最打动人的,并不是画面形式,而是能打动人心、引起观看者共鸣的片中思想和内容。
中国人骨子里有一种中庸的做事态度,在大多时候都会选择含蓄的手法来描绘自己的人生。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让我们有着谦虚缜密的生活态度。所以始终无法走出自己表现风格上的突破口。真人电影拍的不错,但一到动画上就感觉类似欧美类似日韩。这次我想做出一点不同的东西,所以我大胆尝试用写实又带有意识流的动画风格,来诠释我们的童年。
说道意识流,不得不说说《EVA / 新世纪福音战士》,由庵野秀明监督指导的这部动画,是运用意识流的动画里最经典杰出的一部了。其也是与其他意识流类动画所截然相反的受欢迎。以至于时隔那么多年之后,《EVA》又迎来了新剧“妗M嘈突褂小Lain / 玲音》、《猫汤》等。
我国动画其实很早也涉及过意识流动领域,只不过没有较明显的发展和坚持。《毕加索与公牛》[5]描写毕加索绘制公牛的过程。毕加索是立体主义的开山鼻祖,他常常用另一种眼睛观察事物,他画同一个题材,可以画一百次而每次从不重复。

\"\"\"\"\"\"
《对》是如何确定风格以及形式的:
《迷墙》[6]是我本人十分喜爱的一部作品,带着对它的崇拜之情,我想做出一部以回忆作为内容形式,略带一点意识流手法令人深思的动画,刻意想要一部影片交待多种含义的设计。
想要拍出意识流的作品,并不是要让自己糊涂让观众糊涂就是所谓的意识流。而是要在让大家能够领会这些意识流其中的含义,怎样做到带有这种精神,而又说得通看得明白,看过后反复咀嚼,又发现其耐人寻味呢?
在创作《对》之前我们还有两个剧本。一个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一名女大巴车司机好心助人不料反被劫匪强奸,车上十几名青壮年却无人问津装做没看见,事后女司机采取最极端的方式报复着一车人,将车开向悬崖让全车人与她同赴黄泉。刚看到这个故事,我被震惊了,觉得此片成功的揭露人性的丑恶。但是可以用真人实拍的作品就没必要做成动画。
另一个年画民族民风题材,讲述三寸金莲对旧中国旧社会妇女的迫害,用奶奶讲故事的是叙述情节描述我幻想的故事。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我们发现做民族题材的动画难度很高,并不是用上中国的摆设和中国的纹样,沾点中国典故就是民族的。如果故事没有讲出文化的底蕴,就是挂着羊头卖狗肉。最主要的是做不好就“串味”,尤其我们没有小时候受这方面熏陶的。只是个人爱好而已。所以我们宁愿搁浅不要破坏一个好剧本。等自己这方面文化成熟再回头续作。
一切应该依旧从生活出发。我开始搜寻生活中的细微之处,那么最容易的就是从我们自身寻找。从80年代初开始,中国开始大力提倡实习计划生育,国内出现了大量的独生子女,我想每一个作为独生子女的我们,都能回忆起,我们小时候没有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只能自己编故事的孤独感。那么,一个永远都不能和别的小朋友玩的小孩他会怎么样呢?这就是《对》年代和主人公身份来源。
什么可以深入人心?那就是捞起那些我们藏在心底的事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尤其是在世界观人生观还不那么成熟的童年,更是会做出很多由欲望指引的事情,并不受理性的控制。在成熟后,我们会把这些事情隐藏起来,从而完善自己的人生。而我们的片子,说出了一些秘密。
“说出秘密原来并不是一件坏事,而是一种共同的分享。在这一刻,秘密会成为疗伤的秘方、可以舒缓你的紧张情绪,甚至帮助你改善对生活的认识。真的,每当有人倾听你的秘密时,你就会得到某种心灵上的安慰,感到某种安全感和内心的释放。说出你的秘密,你就会感觉到一种自在的东西流遍你的全身。”[7]
那么我们在这说出一些小秘密,和你分享,首先是一种真诚的表现,其次,也是为了因此彼此的共鸣。而且这种形式也不会另观看者尴尬,如果真的触动了观众,观众也只会“与另一个自己”交谈而已。这也正是我为片子起这个名字的原因。
经过这样一番思考,于是我有了这个剧本:《对另一个自己说》。
故事用小男孩性意识萌发的青涩和爷爷晚年对性渴望的故事情节来诠释人类最本质的性。还有关爱特殊儿童(白化病患者)独生子女(80年代中国倡导计划生育于是中国进入独生子女人口规划)孤独感。
个人认为《对》是一部令人值得思考,需要用心领会的动画。最有评判权的应是80年后出生的同龄人们。
[5]《毕加索与公牛》1988年由中国上海美术制片厂导演金石的实验短片。
[6] 英国敏感派导演亚伦.派克根据平克.弗洛伊德的音乐《The wall》改编的MV《迷墙》。它是后现代主义电影的经典之作,用意识流和超现实主义的拍摄手法制作,却给人巨大的震撼和心灵最深处的警醒。
[7] 日本小说《秘密》作者东野圭吾(Higashino Keigo)近年备受瞩目的日本推理小说家。  




本文为作者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4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