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者访谈】肖瀚《逐影》—— 一场写意的现实主义

2011-12-28 13:30

#影视创作##创作者访谈#

\"\"

笔者是在成都一场独立电影放映活动上认识肖瀚的,今年国庆时候他打来电话说有一部自己跟朋友拍的剧情长片办个内部观影会,请我去看看,当时没抽出空来。之后想想,独立剧情片数量上本已很少,有心做到90分钟长度更是不易,欲观之心愈甚,打去电话问能否单独给放一遍,肖瀚爽快答应。看过之后很难想象这是他的第一部作品,从剧作和拍摄上都极具水准。这也才有了之后叢林这次的放映,以及无数次对影片讨论之后而得的这篇访谈。

\"\"

肖瀚

十五岁发表散文,小说作品,短篇小说曾获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成年组二等奖,与人合著出版小说集共计五本,分别交由作家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等出版。2005 年至2009年,先后任职于重庆电视台,四川电视台,成都电视台。2009年创立暗物质电影工作室,致力于电影拍摄及剧本创作。

作品《逐影》 2011 剧情 92min 导演  入选第六届北京独立电影展剧情长片单元   栗宪庭电影基金收藏电影

《原木香》 2011 剧情 执行导演   何大草电影作品

\"\"

影片在第六届北京独立电影节上展映,导演肖瀚正和观众们交流(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郝建老师主持)

Q:影片整体挺现实主义风格的,为什么会取《逐影》这样一个听起来很“文艺”,有点儿晦涩的名字?

片子里有两个很有意味的场景,车夫追女孩的身影以及最后那些车影灯影,其实大家都在追逐幻影,这些幻影可以是内心的欲望也可能是外部诱惑,人对外部世界的追求实际是虚无的,会让我们迷失。片子本身可能是很现实,现实主义意味比较重,很多朋友都这样说。但在我这里反而认为影片写意的成分大于写实,更多的还是一种荒诞虚无。把片名留给大家阐释也是好的。

Q:你的工作室叫做“暗物质工作室”,跟《逐影》这部片子有什么联系吗?

啊,是。暗物质实际上是个宇宙学里的概念,宇宙空间里那些我们观察不到的东西。这也跟我的创作有些关联,暗物质可能占据了生活中更多的空间,存在于广大的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我的创作也是想挖掘这些层面上的东西吧。

Q:有些朋友看了之后认为片子既然把一个很现实的现象或者说问题抛出来了,为何影片里不做一些去解答、去探索解决方案的尝试。这也是很多人对剧情片的一种“期许”吧,期待从影片里看到困境又看到出路,你怎么想这个问题?

影片中两个两个主角之前是在社会上处于弱势,短短的一天两夜之后,都发生了一些人性的要摆,也许说裂变还不到那个程度,某种程度上都从受害者变成了施暴者。剧本的创作上也是从我生活中切实看到听到的3个真实时间加以提炼而成的,这种提炼组合出来的剧本让我本人感到兴奋,符合了我对某些方面的看法。无论是还原生活还是探索出口,影片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对主题的呈现,而我想表达的就是人性欲望的摇摆,对权钱交易的批判。

\"\"

Q:独立影片的资金总是挺让人好奇,《逐影大概花了多少钱?

你可以猜猜看(笑),实际上一半的钱都花在演员身上了。四位主演都是有一些演戏经历的:演教师的那位参演过胶片电影,也是峨影厂的签约演员;演车夫的演员也是在很多影视剧里出现过,最近的剧是湖南台播出的《武则天秘史》里演武则天的哥哥有几场戏份;光头演员以前是演谐剧的,也做一些特型演员;所以这块花费比较多。另一半就是运输、吃饭什么的,加起来大概4万到5万之间吧。

Q:整部片子花了多长时间制作呢?

实拍其实只用了28天,加上后期断断续续2年多吧。剧本酝酿完了之后,去年9月开始筹拍的,今年9月才正式剪完。

Q:拍摄时用的什么机器,用起来有什么心得吗?

机器用的是现在比较流行的5D MARK II,这个机器提供了一种很好可能性吧,成本比较低,又能拍出具有浅景深感,胶片感的作品。也是在很多机器里筛选了半天才决定用这一款的。

比较不那么方便的地方可能跟焦不方便吧,拍摄的时候大多是定镜头,有一些场景用了跟焦器来拍摄。

Q:从成片上来看,影片后期剪辑、调色下了很大功夫。谈谈这方面吧。

对,后期做了挺多调色工序。机器原始设置成像饱和度是偏艳的,前期我们也并没有没有对机器内部伽马做调节,当时出于后期考虑,前期如果把伽马曲线调的太细,后期来说的话会有局限,前期也没想好后面出来什么的色调。通过后期调色,现在呈现的大家看到的是两种色调: 车夫是暖色调,偏红;老师则偏冷,偏蓝色。

后期调色确实花时间。初剪用的苹果,后面就用的pc机了。一共用了三个调色软件,每个只用了其中一种效果,来呈现这种质感。特别是车夫这块,5d拍出来画面很细腻,车夫那条实际要粗粝一点,所以后期做了些破坏性的工作:比如加了很多噪点,把正常曝光调暗一点,造成一些暗点,来符合这个人物的特质。

Q:音效上好像也有很多设计的地方,没有很明晰的声音,但背景声一直存在,比如一些火焰、海水、飞机的声音,刻意加上去的么?

对,我其实挺重视音效这块的。这些声音更多的是内心声音的外化,有些则是转场的需要。比如飞机声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追逐天空中一些虚无缥缈东西的感觉,还有些不时出现的重低音也是对情绪的烘托。也算内心欲望和心理的反应。戏里的表演都挺克制的,音响可以成为另一种层面上的叙事吧。

\"\"

Q:有些朋友说从片子里感觉到一些王家卫的影子,有些人说有点儿早期杨德昌影片的感觉,哪个感觉可能准确些?

王家卫还不觉得,不过杨德昌我倒是蛮喜欢的。平时关注的多一些的可能是长镜头运用比较纯熟的片子和技巧。

Q:片子之后怎么打算?考虑过走发行的渠道么?

本身作为个独立电影,还是会陆续还会去参加一些比赛、影展吧。之前在第六届北京独立电影节。跟王超、王兵、万玛才旦这些独立电影前辈在一起参展,很幸运了。还是希望多交流吧。

本文为作者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3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