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7000美金拍出好莱坞大片般的科幻微电影
2014-04-09 14:50
科幻短片《叠影通缉》是一部罕见的有好莱坞大片质感的微电影,故事背景设定在2023年的纽约,DNA已作为唯一身份识别ID。在无所不在的触摸式DNA识别终端和强大的天网计算机系统下,人们从此告别了现金、钥匙和银行卡,犯罪也几乎无从藏匿。然而,随着天网系统的滥用,其对公民隐私的践踏终于遭致难以挽回的恶果。
这部《终结者》+《谍影重重》般的微电影全长15分钟,由美国华裔导演刘德任(Dennis A Liu)导演并剪辑。影片在国内视频网站上线后已收获了近60万次的点击量,流畅的叙事,扎实的视觉特效和眩目的动作戏份,让人很难相信影片仅用7000美金就制作完成。为此,发行方惊迷影视在纽约对导演刘德任进行了专访。
导演表示,没钱没时间,一样能拍科幻片
[flash]http://player.video.qiyi.com/9bbc816ce5c045fcfef6308cc74921c1/0/0/v_19rrhgtt4g.swf-albumId=210369500-tvId=210369500-isPurchase=0-cnId=16[/flash]
“做电影实在是乐趣太多了”
请向我们稍微介绍一下你自己吧:你是哪里人?如何成为了一名电影人?在电影行业做了多久了?
刘德任(以下简称刘):我出生在加拿大的萨斯喀彻温省,长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水城的台湾人。在水城,有间非常好的塔夫特寄宿学校,每年他们都会从镇上选取几名公立学校的学生入学,我非常荣幸的被选中了。学校有间叫视频编辑室叫树屋,他们有各种很棒的视频设备,我一下子就被迷住了。在那的几年是我人生中最美好时光,我爱上了电影 。我经常坐在那里几小时几小时的埋头剪辑。当时对我而言,学校成绩、女朋友什么的都是无关紧要的,我犹如着魔了一样。我把我所有的朋友都拉了进来,做了些现在看来很傻的电影。很感激我的老师Rick Doyle,他让我们做任何想做的电影,甚至包括血腥场景、追逐戏。在我后期的作品里有一段追逐戏把整部电影提升了很多。还有,我的第一部电影差不多有好几百句脏话在里面吧,可爽了。做电影实在是乐趣太多了,你想想看你在做电影啊!
刘德任 Dennis A Liu导演
资料上写着你在@Radical传媒公司做导演,那是你的正式工作吗?平常上班你都做些什么?
刘:是的,我是@Radical传媒的导演,大部分时候我拍摄广告和音乐录像带。这份工作很棒,一起合作的人都特别友好,并且每个人都尽力想做出好作品。我们有一些大客户和著名艺术家,也有一部分是小客户。当然如果有很混蛋的客户我们也不会忍的。
没人会告诉你导演这行业究竟是怎样的。但基本上就是,你必须要一直写作,并且要有很多很多想法,想法是你最值钱的东西。执导其实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和写作有关,和自由作家差不多了。由于一些很傻很天真的原因,我曾以为当我被列入导演名册后,我会同所有的导演一起聚会,一起谈论电影,现在想来特别傻。反而,执导更像是智力活动-你的大脑如同你的乐器。同时你必须了解每样东西-摄影、剪辑、表演、写作;如果导演连剧组里每个人的工作都不清楚,为什么他们会尊重你?
《叠影通缉》的故事设定在2023年的纽约
“尤其是这样有一定大小和规模,却没有预算的项目,占用的都是大家平时的休息时间”
你最喜欢的科幻小说/作者/电影是什么?他们如何启发了你?
刘:《终结者2》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这部电影的故事、戏剧效果和时间旅行都是我喜欢的。我非常喜欢时间旅行这个概念。《盗梦空间》对我有一些影响,它更像是很多我喜爱的电影的结合体。
《叠影通缉》是你的第一部剧情短片吗?如果不是,你一共创作多少部了?
刘:《叠影通缉》是自我大学后创作的第一部短片。生活中有时碰到困难,我只能迎难而上。在大学时我创作了一部毕业作品,但人人都有这么一部从未见天日的片子。我的一些朋友的朋友很厉害,虽然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但他们的作品已经崭露头角了。
你是怎么产生出《叠影通缉》的想法的?
刘:一切都开始于史蒂芬霍金对于时间旅行是不可能的逻辑论。他说如果时间旅行是可能的话,那么我们现在就会被来自未来的游客淹没了。我对应这个观点的争论是:“如果他们不想让我们知道他们来这了呢?他们为什么会来这?我们怎样才能发现他们呢?”片中天网成为了我对这个谜题的科幻答案,其余的一切都自然而然的形成了。
该片从开始设想到最终完成花了多久?
刘:我们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完成它,花了大概7000美金,我自己做的剪辑,特效我自己做了一部分,同事和好朋友也帮了不少忙。如果有足够资金和时间,我们肯定花不了这么长时间。尤其是这样有一定故事规模,却没有预算的项目,占用的都是大家平时的休息时间。
《叠影通缉》中出现了未来的苹果产品iHolo
谈一谈片中短暂出现了苹果产品的事情吧:那是个怎样的设备?
刘:苹果产品是我的软肋。我做的的第一个音乐录像带,因为是苹果Mac的音乐录像带所以我才签的,当时的报酬只是一百美金。在看完那个录像带后,皮克斯的李.昂克里奇给我写了一封非常鼓舞人心的邮件,从那以后我就爱上了关于这两个公司的一切。另外,做科幻题材非常有趣的一点是,可以同未来的文化和广告业互动。从《银翼杀手》到《少数派报告》 都做过这个了,所以《叠影通缉》自然也必须要做了。影片中的iHolo像Facetime,只是变成了3D的全息影像。在影片开头的广告牌中也出现了一个PlayStation 8的广告,它就像是一个全功能的游戏座椅。那是Jamie的想法(他是我们的界面设计师)。如果你暂停下来仔细地去看一些画面,影片里到处都是非常酷非常珍贵的细节。
请聊一聊2023年的世界吧。是否像“圣经”一般,你开创出了11年后的未来世界的模样?
刘:关于2023年,我觉得带全息影像玻璃的平板电脑更科幻。试想你用一个全玻璃的平板电脑或者在杂乱的背景下阅读这个采访,是没法看清那些字的。但如果背景是黑或白的呢?文字可以自动转换成与背景相反的颜色。在拍玻璃平板电脑的场景时,我们只能特意将颜色设定成纯色的,这样方便观众们阅读那些用特效做出的文字。不过对于在未来世界中现金被淘汰这件事,我觉得是迟早都会发生的,而且目前已经在发生了不是吗?为什么我们需要现金呢?信用卡用起来多方便啊,从扫描指纹到扫描DNA在我看来似乎是可信的。
你认为《叠影通缉》有没有提出什么根本性问题?你打算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刘:影片的部分提出了这个问题:在什么程度下我们应该为了安全而放弃隐私?在片中天网减少了犯罪率,但又牺牲了什么?我认为这对当今社会有一些寓意,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在未来,类似天网的东西是必然存在的。而我不是要去解决这个问题,只是想引起讨论。
你对于2023年的设想有多少被放进了《叠影通缉》的内容里?如果有更多的时间/资金/资源的话,你会对该片做什么改动吗?
刘:Ryan(编剧)最初的剧本其实把故事写在了2050年,但对于电影制作而言,越往未来走,资金花费会越大,比如说要开始制作车在天上飞,机器人要出现了之类的场景。这会给独立电影的制作带来很大的麻烦,更何况因此使电影胎死腹中的情况也曾出现过。坦白来说,做一部近未来的科幻电影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有一丝的逃离现实却又非常让人信服。我们已经在面对类似的,为了治安而牺牲个人隐私的现今问题了(比如伦敦的监控系统,斯诺登的爆料等)。这部影片明显对自911事件以来的情况夸张了许多,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也探讨了实际上我们会多么乐意去放弃全部的个人信息。我喜欢议题性的电影,不论在影院内外都会使得和朋友一起观影更加有趣。
《叠影通缉》中哪个设计理念是你最喜欢的?
刘:我喜欢影片中对原来的双子塔致敬的那部分。那是我最喜欢的镜头,这镜头里包含了很多的象征意义。天网是对我们为保障安全的作为的折射。更多的管制和监控是好事吗?我不清楚。
《叠影通缉》中向双子塔致敬的镜头
“这部影片里有上百个特效镜头,我的建议就是别做科幻片了……”
为什么决定做这么一部高端效果的电影?这是你希望在未来的电影制作中长栖的领域吗?
刘:科幻题材是非常有趣的类型,对我而言像挑战。Ryan的剧本很棒,我一刻没停的读完了它,这像是我的晴雨表;我读过成堆的剧本,但没有一个像Ryan的剧本这样吸引我,他是个大师。我热爱所有类型的电影,但科幻片、动作片、惊悚片应该是我的专长了。
和我们聊一聊电影制作背后的过程吧:前期和后期制作各花了多久?拍摄又花了多长时间?
刘:我们花了几个礼拜对剧本稍作了调整,之后就开始行动了。我们在拍摄的同时编剧Ryan也会边稍作改动。
就拍摄场地而言就有很多个,我们花了三天拍摄在审讯室的场景,用四天拍摄了在城市追捕的场面,开头的蒙太奇用了两天时间拍摄,另外花了一天在ISIU的控制室进行拍摄,所以一共拍摄了大概十天。之后我们进行剪辑和做特效,后期制作。创作电影和拍广告差别太大了。
《叠影通缉》中,具有相同DNA的两位女主角接受隔离审问
你们用什么器材进行拍摄的?在后期制作中用了什么硬件和软件?多少场景做了视觉特效?对颜色校正当时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愿意与同仁们分享的小窍门或者建议吗?
刘:我们使用了5D和Final Cut Pro以及Adobe After Effect,部分使用了Cinema 4D/Maya. 毫无疑问做特效用的是轨迹跟踪软件,还有一些基本的打包工具。这部影片里有上百个特效镜头,我的建议就是...别做科幻片了……
对你而言,在演员无法看到特效情境的状态下,带他们去理解整个项目和构想,让他们融入情境会很难吗?
刘:其实特别简单。演员们都很专业,他们会去自己想象那些场景,我让他们尽情发挥,之后在做特效时跟着他们的自然表现来做就好了。
影片中有许多惊心动魄的街头追击镜头
整个项目中最困难的是哪部分?在拍摄城市追击那段时遇到了什么麻烦吗?这部片子的场景特别多,剪辑节奏快,你是如何处理分镜的?
刘:在寒冷的纽约冬天拍追逐戏是特别艰难的,很容易就会受伤,在寒风中奔跑会拉伤肌肉。其实我们没怎么安排分镜,我们就是直接出去拍了。
《叠影通缉》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证明了科幻片也可以做得这么有成本效率。做科幻片哪部分通常是最花钱的?
刘:我认为做视觉特效是特别大一笔开销。对我们而言,故事发生在近未来,这样就不用对所有的事物都做更改了。不过制作电影时,在越遥远的未来故事会越花钱,2631年会比2023年先进太多太多。
影片视觉特效为故事服务的相当到位
对于一部科幻电影而言,你觉得什么是最重要的元素?视觉效果?情节?还是理念?
刘:所有这些元素当然都很重要。但毫无疑问故事才是关键,其他元素都是在支撑故事的,无论是情节还是主题。
这部十四分钟出头的短片已经被观看了几十万次了,你有什么感想?你的生活因此改变了吗?有没有大的电影制作公司开始和你联系了?
刘:感觉很棒!你说的非常对,这部短片有十四分钟,任何一个视频只要放到3或4分钟,就会有观众慢慢退出观看了,这是我很担心的一点。我总认为,任何人只要肯好好坐下来花时间观看《叠影通缉》,他们都会觉得这部片子很好。可是首先我得要让人们愿意去看它。我深知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短片,所以在有了一些小小的、热情的关注时我很开心。至于大制片公司嘛,顺其自然吧,这是一个需要运气和耐心的过程。
“我觉得如果让像杰瑞米·莱纳这样的演员来演Foucault会很酷”
这部影片很明显的像一个更大的故事中的一部分。这部短片是不是为了打开市场知名度所设的?或者你希望能通过这部短片来筹资把它做成一部长片?
刘:我们真心希望能将它做成一部长篇电影或者是电视剧集。故事的下一章节会更加精彩-我们将看到叠影的黑市,Foucault面对未来的自己,甚至面对Alana(今日的Alpha),在释放她之后质疑扣押她的事实。
如果《叠影通缉》成为了一部长片,Foucault这个人物还是会成为核心人物吗? 还是你会对长片有不同的安排?你会如何选角?
刘:Foucault还是会成为主要人物的,但会有其他的市民体现他们在这个反乌托邦的纽约的不同视角。对选角我保持开放态度,我觉得如果让像杰瑞米·莱纳这样的演员来演Foucault会很酷,他非常有才华,我很喜欢他的作品。
你来过很多次中国,对中国和中国的电影市场有什么印象?任何在中国的见闻让你得到了启示吗?
刘:作为一个美籍台湾裔电影工作者,我非常喜欢在中国拍片,因为有各种美食,还有我很爱的北京和上海的文化。我期待能去某个荒无人烟的小镇(“鬼城”)上拍一部反乌托邦的科幻片。我认为这里在创造太多的机会和创作价值,技术和电影们都在不停进步。表演方面,中美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去尝新和去适应不同是很有意思的。
对中国粉丝和同行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刘:谢谢!感谢观看这部影片,希望很快能对中国的观众展示更多我的作品。
这部《终结者》+《谍影重重》般的微电影全长15分钟,由美国华裔导演刘德任(Dennis A Liu)导演并剪辑。影片在国内视频网站上线后已收获了近60万次的点击量,流畅的叙事,扎实的视觉特效和眩目的动作戏份,让人很难相信影片仅用7000美金就制作完成。为此,发行方惊迷影视在纽约对导演刘德任进行了专访。
导演表示,没钱没时间,一样能拍科幻片
[flash]http://player.video.qiyi.com/9bbc816ce5c045fcfef6308cc74921c1/0/0/v_19rrhgtt4g.swf-albumId=210369500-tvId=210369500-isPurchase=0-cnId=16[/flash]
《叠影通缉》全片在线播放
“做电影实在是乐趣太多了”
请向我们稍微介绍一下你自己吧:你是哪里人?如何成为了一名电影人?在电影行业做了多久了?
刘德任(以下简称刘):我出生在加拿大的萨斯喀彻温省,长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水城的台湾人。在水城,有间非常好的塔夫特寄宿学校,每年他们都会从镇上选取几名公立学校的学生入学,我非常荣幸的被选中了。学校有间叫视频编辑室叫树屋,他们有各种很棒的视频设备,我一下子就被迷住了。在那的几年是我人生中最美好时光,我爱上了电影 。我经常坐在那里几小时几小时的埋头剪辑。当时对我而言,学校成绩、女朋友什么的都是无关紧要的,我犹如着魔了一样。我把我所有的朋友都拉了进来,做了些现在看来很傻的电影。很感激我的老师Rick Doyle,他让我们做任何想做的电影,甚至包括血腥场景、追逐戏。在我后期的作品里有一段追逐戏把整部电影提升了很多。还有,我的第一部电影差不多有好几百句脏话在里面吧,可爽了。做电影实在是乐趣太多了,你想想看你在做电影啊!
刘德任 Dennis A Liu导演
资料上写着你在@Radical传媒公司做导演,那是你的正式工作吗?平常上班你都做些什么?
刘:是的,我是@Radical传媒的导演,大部分时候我拍摄广告和音乐录像带。这份工作很棒,一起合作的人都特别友好,并且每个人都尽力想做出好作品。我们有一些大客户和著名艺术家,也有一部分是小客户。当然如果有很混蛋的客户我们也不会忍的。
没人会告诉你导演这行业究竟是怎样的。但基本上就是,你必须要一直写作,并且要有很多很多想法,想法是你最值钱的东西。执导其实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和写作有关,和自由作家差不多了。由于一些很傻很天真的原因,我曾以为当我被列入导演名册后,我会同所有的导演一起聚会,一起谈论电影,现在想来特别傻。反而,执导更像是智力活动-你的大脑如同你的乐器。同时你必须了解每样东西-摄影、剪辑、表演、写作;如果导演连剧组里每个人的工作都不清楚,为什么他们会尊重你?
《叠影通缉》的故事设定在2023年的纽约
“尤其是这样有一定大小和规模,却没有预算的项目,占用的都是大家平时的休息时间”
你最喜欢的科幻小说/作者/电影是什么?他们如何启发了你?
刘:《终结者2》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这部电影的故事、戏剧效果和时间旅行都是我喜欢的。我非常喜欢时间旅行这个概念。《盗梦空间》对我有一些影响,它更像是很多我喜爱的电影的结合体。
《叠影通缉》是你的第一部剧情短片吗?如果不是,你一共创作多少部了?
刘:《叠影通缉》是自我大学后创作的第一部短片。生活中有时碰到困难,我只能迎难而上。在大学时我创作了一部毕业作品,但人人都有这么一部从未见天日的片子。我的一些朋友的朋友很厉害,虽然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但他们的作品已经崭露头角了。
你是怎么产生出《叠影通缉》的想法的?
刘:一切都开始于史蒂芬霍金对于时间旅行是不可能的逻辑论。他说如果时间旅行是可能的话,那么我们现在就会被来自未来的游客淹没了。我对应这个观点的争论是:“如果他们不想让我们知道他们来这了呢?他们为什么会来这?我们怎样才能发现他们呢?”片中天网成为了我对这个谜题的科幻答案,其余的一切都自然而然的形成了。
该片从开始设想到最终完成花了多久?
刘:我们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完成它,花了大概7000美金,我自己做的剪辑,特效我自己做了一部分,同事和好朋友也帮了不少忙。如果有足够资金和时间,我们肯定花不了这么长时间。尤其是这样有一定故事规模,却没有预算的项目,占用的都是大家平时的休息时间。
《叠影通缉》中出现了未来的苹果产品iHolo
谈一谈片中短暂出现了苹果产品的事情吧:那是个怎样的设备?
刘:苹果产品是我的软肋。我做的的第一个音乐录像带,因为是苹果Mac的音乐录像带所以我才签的,当时的报酬只是一百美金。在看完那个录像带后,皮克斯的李.昂克里奇给我写了一封非常鼓舞人心的邮件,从那以后我就爱上了关于这两个公司的一切。另外,做科幻题材非常有趣的一点是,可以同未来的文化和广告业互动。从《银翼杀手》到《少数派报告》 都做过这个了,所以《叠影通缉》自然也必须要做了。影片中的iHolo像Facetime,只是变成了3D的全息影像。在影片开头的广告牌中也出现了一个PlayStation 8的广告,它就像是一个全功能的游戏座椅。那是Jamie的想法(他是我们的界面设计师)。如果你暂停下来仔细地去看一些画面,影片里到处都是非常酷非常珍贵的细节。
请聊一聊2023年的世界吧。是否像“圣经”一般,你开创出了11年后的未来世界的模样?
刘:关于2023年,我觉得带全息影像玻璃的平板电脑更科幻。试想你用一个全玻璃的平板电脑或者在杂乱的背景下阅读这个采访,是没法看清那些字的。但如果背景是黑或白的呢?文字可以自动转换成与背景相反的颜色。在拍玻璃平板电脑的场景时,我们只能特意将颜色设定成纯色的,这样方便观众们阅读那些用特效做出的文字。不过对于在未来世界中现金被淘汰这件事,我觉得是迟早都会发生的,而且目前已经在发生了不是吗?为什么我们需要现金呢?信用卡用起来多方便啊,从扫描指纹到扫描DNA在我看来似乎是可信的。
你认为《叠影通缉》有没有提出什么根本性问题?你打算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刘:影片的部分提出了这个问题:在什么程度下我们应该为了安全而放弃隐私?在片中天网减少了犯罪率,但又牺牲了什么?我认为这对当今社会有一些寓意,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在未来,类似天网的东西是必然存在的。而我不是要去解决这个问题,只是想引起讨论。
你对于2023年的设想有多少被放进了《叠影通缉》的内容里?如果有更多的时间/资金/资源的话,你会对该片做什么改动吗?
刘:Ryan(编剧)最初的剧本其实把故事写在了2050年,但对于电影制作而言,越往未来走,资金花费会越大,比如说要开始制作车在天上飞,机器人要出现了之类的场景。这会给独立电影的制作带来很大的麻烦,更何况因此使电影胎死腹中的情况也曾出现过。坦白来说,做一部近未来的科幻电影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有一丝的逃离现实却又非常让人信服。我们已经在面对类似的,为了治安而牺牲个人隐私的现今问题了(比如伦敦的监控系统,斯诺登的爆料等)。这部影片明显对自911事件以来的情况夸张了许多,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也探讨了实际上我们会多么乐意去放弃全部的个人信息。我喜欢议题性的电影,不论在影院内外都会使得和朋友一起观影更加有趣。
《叠影通缉》中哪个设计理念是你最喜欢的?
刘:我喜欢影片中对原来的双子塔致敬的那部分。那是我最喜欢的镜头,这镜头里包含了很多的象征意义。天网是对我们为保障安全的作为的折射。更多的管制和监控是好事吗?我不清楚。
《叠影通缉》中向双子塔致敬的镜头
“这部影片里有上百个特效镜头,我的建议就是别做科幻片了……”
为什么决定做这么一部高端效果的电影?这是你希望在未来的电影制作中长栖的领域吗?
刘:科幻题材是非常有趣的类型,对我而言像挑战。Ryan的剧本很棒,我一刻没停的读完了它,这像是我的晴雨表;我读过成堆的剧本,但没有一个像Ryan的剧本这样吸引我,他是个大师。我热爱所有类型的电影,但科幻片、动作片、惊悚片应该是我的专长了。
和我们聊一聊电影制作背后的过程吧:前期和后期制作各花了多久?拍摄又花了多长时间?
刘:我们花了几个礼拜对剧本稍作了调整,之后就开始行动了。我们在拍摄的同时编剧Ryan也会边稍作改动。
就拍摄场地而言就有很多个,我们花了三天拍摄在审讯室的场景,用四天拍摄了在城市追捕的场面,开头的蒙太奇用了两天时间拍摄,另外花了一天在ISIU的控制室进行拍摄,所以一共拍摄了大概十天。之后我们进行剪辑和做特效,后期制作。创作电影和拍广告差别太大了。
《叠影通缉》中,具有相同DNA的两位女主角接受隔离审问
你们用什么器材进行拍摄的?在后期制作中用了什么硬件和软件?多少场景做了视觉特效?对颜色校正当时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愿意与同仁们分享的小窍门或者建议吗?
刘:我们使用了5D和Final Cut Pro以及Adobe After Effect,部分使用了Cinema 4D/Maya. 毫无疑问做特效用的是轨迹跟踪软件,还有一些基本的打包工具。这部影片里有上百个特效镜头,我的建议就是...别做科幻片了……
对你而言,在演员无法看到特效情境的状态下,带他们去理解整个项目和构想,让他们融入情境会很难吗?
刘:其实特别简单。演员们都很专业,他们会去自己想象那些场景,我让他们尽情发挥,之后在做特效时跟着他们的自然表现来做就好了。
影片中有许多惊心动魄的街头追击镜头
整个项目中最困难的是哪部分?在拍摄城市追击那段时遇到了什么麻烦吗?这部片子的场景特别多,剪辑节奏快,你是如何处理分镜的?
刘:在寒冷的纽约冬天拍追逐戏是特别艰难的,很容易就会受伤,在寒风中奔跑会拉伤肌肉。其实我们没怎么安排分镜,我们就是直接出去拍了。
《叠影通缉》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证明了科幻片也可以做得这么有成本效率。做科幻片哪部分通常是最花钱的?
刘:我认为做视觉特效是特别大一笔开销。对我们而言,故事发生在近未来,这样就不用对所有的事物都做更改了。不过制作电影时,在越遥远的未来故事会越花钱,2631年会比2023年先进太多太多。
影片视觉特效为故事服务的相当到位
对于一部科幻电影而言,你觉得什么是最重要的元素?视觉效果?情节?还是理念?
刘:所有这些元素当然都很重要。但毫无疑问故事才是关键,其他元素都是在支撑故事的,无论是情节还是主题。
这部十四分钟出头的短片已经被观看了几十万次了,你有什么感想?你的生活因此改变了吗?有没有大的电影制作公司开始和你联系了?
刘:感觉很棒!你说的非常对,这部短片有十四分钟,任何一个视频只要放到3或4分钟,就会有观众慢慢退出观看了,这是我很担心的一点。我总认为,任何人只要肯好好坐下来花时间观看《叠影通缉》,他们都会觉得这部片子很好。可是首先我得要让人们愿意去看它。我深知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短片,所以在有了一些小小的、热情的关注时我很开心。至于大制片公司嘛,顺其自然吧,这是一个需要运气和耐心的过程。
“我觉得如果让像杰瑞米·莱纳这样的演员来演Foucault会很酷”
这部影片很明显的像一个更大的故事中的一部分。这部短片是不是为了打开市场知名度所设的?或者你希望能通过这部短片来筹资把它做成一部长片?
刘:我们真心希望能将它做成一部长篇电影或者是电视剧集。故事的下一章节会更加精彩-我们将看到叠影的黑市,Foucault面对未来的自己,甚至面对Alana(今日的Alpha),在释放她之后质疑扣押她的事实。
如果《叠影通缉》成为了一部长片,Foucault这个人物还是会成为核心人物吗? 还是你会对长片有不同的安排?你会如何选角?
刘:Foucault还是会成为主要人物的,但会有其他的市民体现他们在这个反乌托邦的纽约的不同视角。对选角我保持开放态度,我觉得如果让像杰瑞米·莱纳这样的演员来演Foucault会很酷,他非常有才华,我很喜欢他的作品。
你来过很多次中国,对中国和中国的电影市场有什么印象?任何在中国的见闻让你得到了启示吗?
刘:作为一个美籍台湾裔电影工作者,我非常喜欢在中国拍片,因为有各种美食,还有我很爱的北京和上海的文化。我期待能去某个荒无人烟的小镇(“鬼城”)上拍一部反乌托邦的科幻片。我认为这里在创造太多的机会和创作价值,技术和电影们都在不停进步。表演方面,中美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去尝新和去适应不同是很有意思的。
对中国粉丝和同行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刘:谢谢!感谢观看这部影片,希望很快能对中国的观众展示更多我的作品。
本文为作者 惊迷影视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32691
惊迷影视
点击了解更多
惊迷影视成立于美国纽约,是一家具有丰富中美跨国制片经验的影视制作公司。公司致力于为片方提供专业美国制片服务。
惊迷影视熟悉北美制片环境,善于运用丰富的好莱坞影视资源与良好的美国政府及行业工会关系,打造中美合作制片新模式,提升跨境拍摄的服务水准,参与中国影视的国际化进程。
公司汇聚了来自于中国大陆、美国、欧洲、韩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电影行业精英。同时,惊迷影视长期致力于北美华人电影人才的发掘与扶持,高效整合中美影视资源,促进两地合作。
扫码关注
惊迷影视
惊迷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