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爱情》的形式与风格
2013-11-07 16:12
我从不是周杰伦的粉丝,也一直不怎么喜欢他吐字不清的音乐风格,总感觉和他有代沟,也许自己老了。看《天台爱情》完全因为它的摄影指导是李屏宾,我是他的粉丝,几乎看了他担任摄影指导的所有影片。但写这篇文字的动力却完全来源于这部影片本身给我的刺激。
我甚至坚信导演周杰伦一定看过大卫·波德维尔 (Bordwell.D.) 和汤普森 (Thompson.K.) 合著的《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因为在这部影片中我强烈地感受到,导演对它的形式与风格有强烈地有意识设定和规划,执行的也十分到位,无论是剧作、摄影、美术、还是演员的表演风格、导演的叙事方式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于是我讨个巧,把这篇文章的题目拟定为“《天台爱情》的形式与风格”。
首先声明一下,这不是一篇严格意义上的影评,也称不上所谓的影片赏析,因为直到现在我亦没能给这部影片明确下一个确定的类型界定,它既是歌舞片,又是喜剧片,还是爱情片,又有古惑仔的影子,同时又有007街头机车狂飙追逐大碰撞的桥段。这篇文字更多的是我看了两遍这部影片后对它的思索和梳理,作为一种漫谈,与大家聊聊自己的体会和发现吧。
虽然自己是摄影出身,但这次我更想聊聊它的剧作。
记得有一次听著名编剧邹静之老师讲剧作课,他说在人物已经走到了死角,在悬崖边马上要跳,如何把他拉回来,把它拉回来的方式其实正体现了一个编剧的智慧和水准。在《天台爱情》里的一场戏,编剧周杰伦几乎完全践行了邹静之先生的话:浪子膏为了接近他的梦中情人辛艾,去辛艾的剧组做替身,根据剧情要求,浪子膏在一群流氓的追赶逼迫下逃到一处悬崖,要跳崖,但浪子膏因为恐高迟迟不敢跳,追他的一个流氓讽刺他:你快跳啊,不敢跳你来干什么?难道是为了混进来泡女明星,其实我们也想泡,也想和她睡啊。浪子膏被彻底激怒了,气氛之下一拳打到了这个出言不逊的家伙,继而打倒了周围的所有流氓,在旁本来恼怒不已的导演见此意外的出彩情形狂喜万分,急忙吩咐摄影师不停机继续拍。戏的走向就此扭转,不仅打得好看,还给予了角色充分展示性格的好机会。从这些细节上,我们不得不承认周杰伦首先是个好编剧。
从故事来讲,它就是“屌丝爱上白富美”的一个经典老套,但为什么能吸引我看两遍呢?
我发现,编剧周杰伦对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无论是配角人物还是情节点)都会用到极致不会轻易放过。比如在保龄球馆一场戏中,爆炸头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得到了300满分,满心欢喜去领球馆的奖品——摩托车,不想球馆老板赠送的所谓摩托车却是一辆儿童车,这让这哥们极度愤怒和懊恼。下一场戏时,一个固定的大远景长镜头,一群人骑着大型机车呼啸而过,但镜头却没有动,很长是时间后爆炸头骑着他那辆可怜的童车慢悠悠的入画,但半天出不了画,这哥们抱怨着:你们跑那么快干嘛,跑的再快到了还不是一样要等我?看到这让我笑喷了。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jMxNjk2Nzc2/v.swf[/flash]
另一场戏,辛艾跟随浪子膏第一次来到天台的平民窟,认识了这里的人们,大家又唱又跳,这情景简直是就是对《泰坦尼克》中女主人公跟随杰克第一次来到甲板下的下等舱开心的载歌载舞的桥段的翻版。可见天下不仅文章是一大抄,电影也是一大抄,只要吵的好,观众完全不会察觉,仍然会看的很嗨。
人物的出场方式也很特别,男女主人公的相识方式设计的及其精妙和浪漫。在其居住的天台边,因为经常看到一个明星代言的大广告牌,而暗恋上了从未谋面的女主角。直到有一天,偶遇一个被一群小流氓欺负的女孩,浪子膏拔刀相助三拳两脚的打得这些流氓一败涂地,不想有人冲出来一顿责骂,原来人家是在拍戏,一场本来的英雄救美成了让人尴尬的闹剧,女孩对浪子膏有了好感,对男女主人公后来的相爱埋下了铺垫。不知大家是否想起另一部好玩的电影《憨豆的假期》,其中憨豆先生与女主角的相识也是源于因为误会在一个片场去英雄救美。
天台上,浪子膏与他的小伙伴们通过下水管道的通话的方式让我想起了地道战中的通讯方式,不知道周杰伦的这个设计是不是从那来的灵感。
对于以上这三个桥段的渊源,看第一遍是我完全没任何觉察,我完全沉浸其中,这些都是我在第二遍时才意识到的,但大多数观众不会看两遍,没有几个人会做这样的回放分析。对于一部商业电影来说,经典的桥段完全可以借鉴,编剧只要进行有机地排列和重组,同样可以大放异彩。
从影片样式上来讲,它无疑是音乐歌舞片的范儿,但音乐的介入却一点都也不突兀,比如澡堂收租一场戏打斗前地痞说你找死?浪子膏说找死前能让我先唱首歌吧,于是一声拖腔后快节奏音乐进入,舞蹈化的打斗开始,激烈而又潇洒。这种处理比陈可辛同样是歌舞片的《如果爱》处理的好,甚至超越大片《悲惨的世界》。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jMxNjk4MjYw/v.swf[/flash]
同时影片中引入了很多当代艺术的元素,比如在被迫离开辛艾后惆怅的浪子膏走在大街上,处于一座陡峭险峻雪山上,还飘着雪花,镜头拉起原来他正站在一个街头立体绘画上;浪子膏和辛艾在一片青翠的草原上四目相对,突然女主角远去,原来是浪子膏在看一副辛艾代言的、正在吊装的广告牌。初次相识时在天台上的灯影表演一举俘获芳心。这些元素的运用,既很好的渲染了人物的内心,同时还赋予了影片很强的当代性,拉近了和年轻观众的距离。浪子膏举着一把印有辛艾头像的雨伞在一大群黑伞中旋转,摄影机从大炮上俯拍下来,让我确定导演决然是在向《瑟堡的雨伞》致敬。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jMxNjk1ODY0/v.swf[/flash]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jMxNjk1NjM2/v.swf[/flash]
在场景上除了外景,几乎90%以上的内景都是在摄影棚里完成的,整个天台都是在摄影棚里搭出来的,大量的运用了色光,麦芽黄和高纯度的红、蓝、绿的交织和对比,很接近舞台光效。虽然有很强烈的色彩倾向,但和同样是李屏宾拍摄的《花样年华》却不一样,同一个摄影师前一部影片有强烈的王家卫风格、后者却是周杰伦的味道,很多人在讨论电影摄影师该不该有自己的影像风格,李屏宾用作品告诉我们真正的摄影大师在影片中应该把自己深深的隐藏起来,呈现在银幕上的应该完全是影片的原本和导演的设定。
一座位于高楼顶上的天台,生活着形形色色的贫民,他们的生活虽然清苦但却多姿多彩。一个虚构的城市、一个说不清年代的时间背景,有了这个极富隐喻和象征意义的天台,银幕上所有的一切都成立了。从这个意义上,环境即人物,因为它不仅是人物的背景,更是人物和故事的母体。在美术和道具设计上,天台上一座巨大而夸张老式留声机喇叭让我拍案叫绝:相识时,正处热恋的男女主人公甜蜜的并排坐在这喇叭的顶部,相互偎依着,镜头拉远,他们宛如骑在一轮弯弯的明月上,漂浮在夜空中。这时喇叭中放出一段悦耳的歌曲,温馨而浪漫。这个道具的设计不仅为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提供了很好的物化传递,同时也解决了这一时刻音乐和声音的音源,我私下妄自揣测,这种设定一定是美术师和录音室充分沟通的结果,要么有一位懂美术和摄影设计的编剧,事实上编剧和作曲是一个人。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jMxNjg5OTg0/v.swf[/flash]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演员夸张的表演风格居然同时体现着生活化的质感,这种融合如此的自然,让人分不清现实和虚幻。咦——,本来想聊剧作的,怎把摄影、美术、表演、声音和录音全东拉西扯了进来?想起在电影课堂上学习时,老师说“所谓广义的剧作概念事实上是银幕视觉和银幕外的听觉的总和”,对此当时是大为不解,现在看来此言不虚。电影不是由这些元素拼凑的,而是这些元素就是是电影的本身。
由此,套用甄嬛题的说,个人私心觉得歌手周杰伦真真是一个很懂电影、很有天分的导演,如果他拍电影不再是为了玩票,那将是极好的,他已经是一位真正的导演,不仅合格而且优秀并大有前途。
最后附上一段天台摄影棚的花絮,大家了解一下。
[flash]http://i7.imgs.letv.com/player/swfPlayer.swf?id=2054652&autoplay=0[/flash]
本文为作者 杜昌博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26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