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强|调色调什么(三)

2023-12-08 12:50


 

调色调什么(三)




# PART.1

同为发生在东南亚的故事,《误杀》和《孤注一掷》的调色风格处理有何不同?


因为当时我去到泰国当时是夏天,能感受到那个特别炎热那种气氛。所以在那种情况下,我们对《误杀》的这个风格接受起来非常容易,就是它整个的那种黄并没有让你觉得过于夸张。这一点上我觉得把它跟《孤注一掷》放在一起对照特别有意思。因为《误杀》的故事还是相对架空的,它整个事情都是一个非常犯罪片类型化的那种,我们是刻意的让它有一些滤镜感,就是让你一眼看到它就会联想到某些泰国、或者东南亚的场景。

我会刻意的往一些港片的方向去想,有一些我们过去看的香港电影,其实它调色上它下手是非常狠的,它要一个方向性的明确,其实它给的越强烈,观众接受起来的难度越低,因为观众不需要花时间去琢磨,这个画面到底是一个什么氛围。

而《孤注一掷》在调色上首先给你的那种所谓的“滤镜感”就不会那么强;因为它不光是讲东南亚的事,它是讲我们都很熟悉的国内,它就牵扯到这两边的风格化的程度怎么平衡的问题。


# PART.2

我们很多网友都提到能不能看调之前和调之后,但是我们没有去做对比的一个原因,是怕给大家带来误解,关于这个话题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我其实特别不想把调色这个东西变成一个像魔法一样的东西,因为我们每个片子做的风格其实都是跟摄影、美术、灯光,跟大家的工作一起产生的。如果说这个片子我们设计了一个调色风格,然后跟一个709的画面去对比,我觉得可能对其他部门不是那么的公平,因为那个709画面就根本不是我们想要创造的画面,就是说,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要给别人看这个709的画面,那个对比在我看来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所以我其实是这样要求我自己,尽可能的不做这样的对比。因为我经常也会有一些,尤其是制片人,他会说你能不能给我一个你之前做的项目没调色和调完色的对比。对这个我一直是有一点本能的抵触。

# PART.03

接下来是一部叫《人生若如初见》的电视剧作品,因为这个电视剧之前,摄影做了很多试片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在寻找调色上一个可能的走向

这个片子拍摄之前摄影部门做了大量的测试。首先是测试不同的柔光镜,因为摄影很早就觉得这个片子需要用柔光镜,于是测试了很多镜头和柔光镜,还有一些光源的组合。这一部分是在一个库房里拍的,类似于我们摄影机测试经常会拍的一些画面。

然后摄影又到景里,带着服装、带着演员的肤色、带着灯光去实际拍摄了一些画面。像这些外景。等于说之前在库房测试里,他们先大致确定了镜头和滤镜的组合,然后用定下来的这个组合,再去拍一些带人物、带服装、带场景的画面。包括这是在日外去测试绿色,然后还做了一些放烟,于是我们就得到了很多带有一点气氛、并且带有实际的色彩构成的画面。


我们做LUT的过程,其实就是调这些画面。因为刚才有同学问说讲一下做LUT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其实无非就是去调这些画面,只不过在调的时候技术手段上要做一些限定。因为你不能像后期调色一样随便去画一个遮罩、局部调一下肤色等等。你所做的一切操作,它必须是能带到LUT里的,并且它最好是一个很干净的操作,不会让画面产生色阶、噪点。

我自己经常的做法,就是把这些素材都码在时间线上,先大致过一遍曝光和色温,因为曝光和色温这两个东西都是在摄影机里直接就能调的。所以你在做LUT的时候,即便动了这两个参数,对现场监看也是无所谓的。当然我的那种动也是微调,只是消除比如说两个本应该一样的机位之间的差异——它可能因为镜头不一样,会有一些微的差别。包括摄影机,可能是A机和B机之间有一些色差,这都很正常。

然后我会在所有镜头上面去做统一的调色,这个调色才会进到LUT里面。当然调色的手段就有很多种,你可以用一些胶片的LUT,因为像刚才说的,现在有很多 log to log 的LUT ,其中就也有一些是包含胶片风格的。

现在也有一些新的工具,像Baselight的6.0版本里面有个叫Chromogen的工具,它能直接非常精确地在一个大空间里,做非常精细的调整,并且是一个非常自然的结果。

达芬奇里现有的也有一个叫color warper。这一类工具有个共性,就是很多调整是像揉面团一样地在扭曲一个色彩空间。它本质上跟LUT的逻辑非常像,不是选择某一个区域去做一个非常细碎的调整,永远是一种揉捏、拉伸、扭曲那种方式,于是它的适用性或者说通用性会非常强,这就是大概的做LUT的一个逻辑。然后具体到工具层面选择特别多,你只需要知道你的这个操作,它确实是scene referred空间里面的操作。



《人生若如初见》当时摄影给到的这个风格参考了一些日本电影,而且是一些比较老的日本电影。它的影像很明确是一个胶片的感受。因为我第一注意的是反差,它的反差很有特点,就是它的暗部挤压得非常厉害。暗部没有黑死,但那几档的层次都挤压在一起,呈现出一种很灰的感觉。它黑的面积大,但是又黑不下去。我们做的LUT首先需要汲取的就是这个特征。



这样的反差使它呈现出不一样的质感,并且这是跟摄影师的打光配合在一起的。因为摄影前期也会测试打光方式,在这样的一个曲线下还原出来的就是他想要的那种质感。

因为我们是在开拍之前对着这个画面做的测试,觉得这个LUT合适了。实际摄影在拍的过程中,他发现我们高光收得有点多,导致一些亮区有点闷,于是他就现场让摄影组的工作人员直接拍了一个画面,告诉我说高光能不能再透一点。这个LUT在前期一直到开拍的过程中都是有可能调整的。一旦打光和这个LUT的配合没有问题,我们就是在后期再见了。我觉得如果说前期要做一个风格LUT,这个片子就算是比较标准的一套流程。


# PART.04

如果我们做 LUT 的步骤和方法做一个小小的总结,它应该是怎么样的?


我们开始会有一个概念,这个LUT我要它反差大一点还是小一点。因为反差对整个画面呈现出来的感受的影响是最大的。那我首先是基于这个理性的判断,先把反差给到合适的位置。基准的反差对了之后,我们会基于对这个片子的风格的感性理解,做一些色彩方面的调整。这个过程因为它是一个感性的调整,所以也可能会涉及到比如整个灰阶的一些挤压或者拉伸,相对标准的709来说,整个画面层次会变得没那么客观,但是这些都无所谓。甚至这个LUT的曝光的位置飘掉了,比正常的709可能会亮个半档都无所谓。这个感性的调整完了之后,可以再加一个修正,整体把曝光,把N档放回合适的位置。包括它的白平衡,因为你在调风格的过程中,可能它的色温不再是一个标准的色温了,它的白出来可能是黄的。那么给到摄影组之前,需不需要对这个东西做一个修正。如果它是一个风格,也无所谓。

很多时候也看摄影师的习惯,包括整个LUT的曝光,有的摄影师他会说,你帮我把这个LUT压一档,这样他现场摄影机能多记录一档曝光。但是有的会让你给一个跟标准的709类似的曝光,需要的话他可能会去降感光度,其实最底层是一样的、等效的。习惯不同,但是目的都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曝光。

整个过程它既有非常理性的、量化的一面,也有感性的、完全出于感觉所做的调整。因为有试片、有实际的画面,所以其实挺好判断的。


# PART.05

在做LUT的时候,有没有一些比较流行的,就像我们在做平面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会有一些比如怀旧风、复古风、港风之类的,在电影里面是不是也有一些类似的LUT的模板?

有很多,比如ARRI他自己就会提供一个叫look library,好像官网上能下到,有对应到log-c 3和log-c4的。其实我推荐很多人用那个,那个是一个非常好的起始点。你可能一套上去它感觉不对,但是你可以把它作为一个基础去修正。


# PART.6

你觉得《人生若如初见》这个片子整体的操作流程上讲,它有一些什么特殊的地方吗?


它特殊的地方是我觉得它非常的系统,非常像一个理科生的做法。因为我还带了一个文科生的做法的例子。这个流程其实是没有规定说必须要怎么样。甚至前期可以不做,比如我最近在调一个片子,也是一个很有很多年经验的摄影。原本这个片子,开机之前说这回要不做个LUT,但后来因为开机比较仓促,没有时间来弄这个事情,摄影就说我们后面再弄吧。

我们同事看到那个片子的时候会觉得,画面为什么是这样的,就没有风格(跟我们参与的其它片子相比很不一样)。但是实际去调的时候,因为摄影会自己先调一些静帧,调得挺狠的。其实告诉了我一个尺度。从最终调完色的结果来看,跟前期去定一个LUT,我并不认为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

所以我觉得这个工作方式的取舍,一个是在于你的习惯;还有就是做这个事情的具体条件,因为要做试片就必然牵扯到剧组的预算的问题,还有时间和精力的问题。如果你在一个非常信任的环境里面,其实你没有必要去向剧组的其他人“证明”我最后的影像是什么样。那么前期也不非得要一个LUT。我很担心有人会误解,好像电影前期必须要有一个LUT或怎么样。


# PART.7

老师给我们大家解释一下这个LUT到底是什么?



LUT字面意思是色彩查找表,就是比如我有一堆输入的颜色,通过这个查找表把它映射成另外的一个输出,当它输出的这个跟原来那颜色不一样的时候,你就得到了一个转换:这个转换它可以是一个色彩风格,也可以是一个纯粹技术的转换——比如从某一个色彩空间转到另一个色彩空间。


# PART.8

还原709LUT在调色节点中有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还原709的LUT,它的作用是把你的摄影机采集到的就是关于这个场景的亮度的信息,如何以一种对于人眼来说自然的方式给你呈现到一个709的屏幕上面。其实你手动拿曲线也能把一个log画面——一个所谓的我们说的“灰”的画面拉成反差正常。但是有的厂家像ARRI,它会给你一个log-c到709,这个LUT里包含了很多所谓色彩科学的东西——它会尽可能的让这个画面还原出来很自然,作用其实就是给到你一个非常标准的一个基础。

本文为作者 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51145

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

点击了解更多
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CNSC)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正式注册的、由中国影视摄师以及从事影视摄影教学和理论研究的人员自愿结成的学术性的、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
扫码关注
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