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片人手记:《做茧2:破茧》归来(二)——什么演员?什么阵容?
2023-03-06 17:43
——你们是落入凡间的精灵,我只敢尾随,不敢惊扰!
曾经看过一篇剖析影响电影票房关键因素的文章,文章认为,决定影片票房最重要的也是决定性的因素是演员阵容,其次是发行平台,导演、剧本等放到了第三位,文中举了很多例子,以阐明演员号召力是影片成败的关键。由此,我完全可以理解众多网络电影着力打造小明星的良苦用心,也曾听说过几个在坊间流传的名字,多为女性,从某个角度来说,打造她们的人无疑是聪明的,这是一条前人走过被证明可以通向成功的路,一些朋友也劝我们通过打造女明星增加影片的吸引力和对观众的黏度,但我们没有这么做。
《做茧》是一系列男人电影, “男人”到什么程度?当我们推出最新的海报,有朋友恨铁不成钢地戏谑:“你们和女人有仇吗?”不以女人为核心,这在网络上很不讨巧。
当我们在不同的平台发出招募演员的信息,我的邮箱瞬间被淹没。坦白地说,我没能象当初承诺的那样,看完所有演员的简历,有的简历打不开,有的太大,有的在年龄上完全不符合要求,这些都只能被我忽略掉。一开始我还统计简历数量,第一批涌来大约三千份,接着第二批、第三批,甚至到现在,《做茧2:破茧》早已杀青进入后期,仍有演员不断地发简历过来,这些简历都被我下载到了本地,在下一部影片开拍之前,我会把它们分门别类收藏浏览,争取让每一份简历得到它应有的待遇。
这么多演员,是不是想怎么挑就怎么挑了?当然不是!
一部电影和它的演员之间的缘分何其复杂!
首先,是年龄、相貌、气质与角色的匹配;其次,要看演员是否具备一定的表演功底,能否自然从容地融入并表现角色,这个“一定”的程度在哪里,由演员副导演掌握衡量;过了这两关,就进入了制片方与演员的“博弈”阶段。档期不合适的筛掉一批,片酬不合适的,要看双方合作的意愿有多强烈。现在我才明白,一部电影与一名演员,经过相见、了解,到相识、相知,最终决定能否有缘相伴相守的,绝不是片酬。
遥想去年8、9月间的某日,《做茧》的演员招募工作已近尾声,有一位叫张春龙的男演员因为在外地拍戏,没能赶上试镜,他在回北京的火车上给我打电话。我记得那是中午,我正和同事们一起去吃午饭,被他的电话耽搁在饭店外面,足足打了十多分钟,他翻来覆去只有一个目的,希望能见导演一面,看看剧本试一下角色。那个时候,春龙还不认识导演,也没看过剧本,更不知道自己要演的角色在第二部里会成为男主角,但他倾尽全力争取试镜机会。下午三点多他到了,带着一箱子衣服,当他为了大兵这个配角不停地换衣服征询导演的意见时,我知道,这个角色非他莫属了。
和第一部着意制造悬念不同,老鹰在《做茧2:破茧》中全面展开了故事叙述,在既有前传又有演进的情节中,各种人物纷纷出场,主要演员从第一部的7人一下子增加到16人,演员的招募工作比第一部更加繁重复杂。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我们认识了更多的专业演员和有志于从事演艺事业的爱好者,很多属意剧中角色的演员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与《做茧2:破茧》失之交臂,而每一个最终参与影片创作的演员都与这部电影有着不可言说的缘分,可以说,《做茧2:破茧》与它的每一个演员之间都有一段特别的故事。
剧中王志刚的扮演者韩振国是一名老演员,他的表演沉着自然,不愠不火,创造了一个懦雅阴险的幕后老大形象,在所有试镜王志刚这一角色的演员中,老鹰对韩老师的表演最为满意,非常希望他来出演。不幸的是,制片方对于这一配角的片酬预算与他的现有身价相差太远,那个下午,我已经因为同样的原因谈崩了好几个满意的演员,当我把情况如实相告,韩老师稍一犹豫,轻声地说:“那我不要片酬了,给我报销路费就行。”
并不是所有的演员都会做这样的决定,尤其是在到了一定年龄,有了自己的身价之后。有的演员在片酬上毫不相让,因为他把演戏看成一份挣钱的工作,而非事业,他挑选的是价格,而看不到或不在意导演的功力或未来可能的发展空间,这也是一种对待演艺工作的态度和生存状态,我不予置评。
据说张亮在“爸爸去哪儿”之前的出场费是三千,之后飙升到七十万,这是一个摆在面前的鲤鱼跳过龙门的故事。这种故事的主角,除非运气特别好,必须有对目标的执着追求,对局势的清醒判断以及对为达到目标而做出的有效决断。
今天,《做茧2:破茧》的剪辑工作进入第8天,即将完成。看着粗剪出来的一个个酣畅淋漓的片断,我甚至相信,每一个参与《做茧2:破茧》创作的演员都是落入凡间的精灵,鬼使神差之间,他们的影像永远地留在了电影里,我还相信,他们中间必定会有人将自己的影像永远地留在世界电影史上!
有的狂妄值得赞美!
本文为作者 陈东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47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