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代》定档10月1日,专访导演许鞍华
2021-01-09 03:48
由许鞍华导演的,汤唯,冯绍峰主演的《黄金时代》定档十月一日,在发布会上,许鞍华导演说:这不是大历史的背景下的萧红,也并没有试图呈现史诗般的电影,只是想通过诸多动人细节呈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呈现“一代文人的众生相”。正式因为这样,对这个电影更是充满了期待
许鞍华一直在香港影坛坚持人文路线,不只影响了香港,也包括整个华语地区。香港电影没落的时代,能够被人说道的也只有银河映像和许鞍华了,随着香港电影北上求生的道路,也只愿他们能够走的更远一些。下面是来自金马影坛的一次映后访谈,从许鞍华《天水围的日与夜》讲起,到《桃姐》,许鞍华分享了她的电影故事,经历,以及电影的风格,非常难过棒的访谈,可以反复咀嚼的去看。
访谈地址:http://ghpress.pixnet.net/blog/post/168560055
闻:我们也特别谢谢许鞍华导演。在邀许导演的时候,许导演非常酷。我们问她,导演我们该放您哪部片?许导演说:都可以呀,因为都是我拍的,即使选了我拍得比较不好的那一部,我也要负责啊。所以我们就自己挑了《天水围的日与夜》。对我来讲,这部片有好多不可思议,我提出来请导演解惑:第一,这并不是以传统电影胶卷完成的作品,为什么?第二,许鞍华导演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大师级人物,但听说筹资过程非常困难,连您都遇到这样的待遇,那香港其他导演怎么办?是怎样的情况?最后怎么完成?
许:原先我是跟张经纬合作,筹钱拍另外一部天水围(《天水围的夜与雾》),改编自2004年的一起凶杀案,但找不到钱。因为当时社会对这案子疑虑重重,住那边的人特别敏感,觉得我们去那边好像在挖什么不好的事;我自己也有点疑虑,拍这么耸动的案子也许是为了票房。等我找到钱已经是2007年,然后找景,开始制作。有一天,当我们真的从天水围坐小巴回来时,制片打电话来说投资方不拍了,我就在车上尖叫,从天水围一路骂回市区(笑)骂完就没事了,之后对方道歉,我也明白,因为他没信心,怕这戏讲太多内地黑暗面,后来就没拍。可是手边这组人还在,我想起7年前一个学生吕筱华给我的剧本,2001年起一直存在我那里。这剧本连我都不敢拍,没剧情,但我很喜欢,我跟这学生说,你这剧本留在我这里,我找到钱,我就拍,要是你找到钱,我就交回给你。我突然想到,看了这么多天水围的景,做这么多筹备,刚好这故事在哪个社区都能拍,就搬到天水围,不要浪费筹备工作。那时我就去见王晶,跟他说我想拍部一小时的电视电影,他说不如拍一个半小时,他看了剧本说可以拍,然后我们就开始了。
闻:为什么想到去找王晶?这对我们来讲有点难想象(全场笑)
许:王晶其实一直都有找我,拍完《女人四十》后就很认真找我去拍一个吸毒个案,只是后来没找到特别好的案子而没拍。
闻:可以告诉我们用多少预算完成今天看到的《天水围的日与夜》吗?
许:我以为是签了120万(港币),拍完后王晶的公司告诉我是130万(近500万台币)(闻:130万还是非常少啊),因为这故事是低成本也能拍得比较好的。
闻:片中演员表现非常精湛,但我比较冒昧地问,是因为成本才选这些演员?还是无论成本多少都找他们?
许:我们有准备打这个新人啦。戏里的男孩(梁进龙饰演)设定是16、17岁,但没有这年纪的男演员,只有小孩或成年人,他也已经19岁了。我看这剧本时一直以为是个女孩,问人啊,有些一看觉得是男的,有些一看觉得是女的。我问张经纬,你为什么觉得是男的?他说,如果是个女的,一天到晚在那里睡觉,不好(全场爆笑)。这理由很荒谬。我看这剧本,不知为何立刻就想到鲍起静,跟王晶提,他说很好啊,就找了。婆婆是鲍起静介绍的,她说很适合,见了面也谈得来。
闻:我自己非常喜欢这片子,第一次看非常震惊。老实说,看完很想跟片子里的人道歉,刚开始觉得这小孩很欠打(全场笑),跟张经纬讲的一样,整天在那里睡觉。但看着看着发觉,我原本的偏见或从传统电影得来的解读角色方法,不断受到挫折跟颠覆,仔细想想,我不用上班、上学时也是这样子呀(全场笑)。然后你又看到人跟人之间的关系处理这么细密,我知道导演很谦虚,但我一直很想问:本来的剧本已经把人际关系铺排得这么仔细了吗?
许:本来就是剧本里头的,每句台词都是写好的,不是临时说的。剧本可能再多一点,刚剪出来是120分钟,后来剪到90分钟,有些重复的东西剪了。我自己的创意是加了黑白照跟维多利亚公园的画面,这样可以把一个家庭推广到整个社会,感觉大一点。这个戏,我自己的感觉是上天给我的礼物,从没想到一个戏可以拍得这么快、这么顺利、这么快乐,然后结果是那么好。一直以为拍戏得非常辛苦,不用睡觉,但拍这片我们每天都有下午茶(全场笑),有人请客,很早收工,15天拍完。但剪接特别难,特别害怕,人人看了都说不好看、不完整。连我的朋友都说很旧、很单,后来不知为什么,所有内在都出来了。在香港电影节放的时候,我自己都不敢看,走了(全场笑)。有人传说这戏很好看,我都有点不相信。那晚吃东西时,我响起6、7个电话,要跟我谈这齣戏,打从我拍戏起,只有《投奔怒海》出现过这种状况,有点像广东话说的「无端端发财」呀(全场笑)。反省起来是这样的,剪接过程有非常清楚的思考,最后出来有感情效果。除了剧本好、演员好、大家合作得非常好之外,真的其实非常幸运。
闻:导演真是太谦虚了。我看完也马上写email给导演说,实在是一部太好太好的电影了。虽然我已经听到香港过来的传说,但第一次看完还是非常激动,因为很难得看到这么平实又有趣味的作品,不断打开人的面貌,越看越广,越看越深。老实说,看完我真的想起我妈妈和他那个世代的许多女性。
许:都是编剧的概念,其实这是她第二个剧本。之前有一个三段剧本,每段讲一个议题,一个议题一个故事,都发生在家里、茶餐厅等等,也是很好,但这个更好,因为特别特别简单,可是也有悬疑。我看的时候也以为是个坏男孩,一直在误导。我知道这戏的效果,但不敢赌,如果花很多钱,就会很危险,刚好这样的组合,钱刚好够拍,反而比较轻松,能拍出效果。我在拍的时候有些场面也很感动,像妈妈丢掉老公的裤子、或是妈妈陪老婆婆去茶楼;但茶楼戏我有点不满意,因为演女婿的演员不是特别好(全场笑)(闻:这你自己说的喔)。之前找几位都没空,我觉得还可以好一点。她们两个在公共汽车上的戏我也很感动。
闻:整部电影都在天水围这个社区拍的吗?还是有借或搭其他地方的景?
许:天水围的就在天水围拍,外头的就在外头拍。
闻:在天水围拍摄时,当地居民知道你们在拍片,有特别的反应吗?因为在电影里他们好像很自然出现在镜头里。
许:我们找到当地一个社工协助找景,需求说得非常非常具体,例如我们要一个本来就是单身老太太或老先生住的景,因为不打算另外布置,还有一个最好是单亲母亲跟儿子的…(全场大笑,因为完全就是片中角色设定)。我们只弄了很小的东西,布置都本来的。我们的要求很刁钻,但这社工居然找到了。这个景的单亲妈妈40多岁,儿子21岁,但这妈妈特别时髦,整个浴室都是化妆品,我们有特别藏起来(全场笑)。他们对我们特别好,每天早上去办公,晚上九点才回来继续生活,我们已经拍到七七八八了。拍完后跟他们失去联络,应该好好感谢他们。单亲妈妈家我们拍了3天,老太太家拍了1天,老太太的孙子安排她去康乐中心一天。
闻:太有效率了。如果这片得了最佳美术设计,就要颁给这位社工了(全场爆笑)
许:我们拍摄天水围人潮时,例如拍鲍起静下班,是把机器藏起来,打好信号叫演员跟一群人过来,半真半假。麦当劳的人都是真的。抽奖那场戏前面有些是临时演员,但后面商场的人都是真的。这是拍带子的好处。我们会先把这些地方的一些灯打起来,让人群习惯,隔两三小时再回去,告诉演员怎么走,看见人群对了立刻就拍。
我以前在电视都这样拍,到了拍电影,组里的人就得很职业,得全部都是临时演员,我一直很拗。我觉得临时演员都不好,因为他们走路的步伐都一样,最差的是变成机械人,我老骂那些临时演员,你们连走路都不像个人。不过这样说是不公平的,他们这么棒就当主演了(全场笑),我也明白。可是你到路上看,每个人走路节奏都不一样,那才像街头的景,这是我反过来特别追求的东西,跟电视不电视没差别。
闻:所以是《天水围的日与夜》成功后,《天水围的夜与雾》这部原本要拍而没拍的电影才回来了?
许:欸,可是生命是特别矛盾(笑)。因为《天水围的日与夜》很成功,感觉很高兴,人就变得很祥和,很难回去拍这个杀人的…(全场笑)不是说导演要拍杀人犯自己就得杀人,而是这片关于特别凶悍、无良的社会,不只要理性明白,心里没那种愤怒,很难跟杀人者同感。我觉得问题出在这里
闻:我听到有个说法,如果没有《天水围的日与夜》,就没有后来2011年的《桃姐》,这两个片子真的有这么直接、密切的关联吗?是因为有这片作为前例,才让你更放胆去做《桃姐》?
许:也许还是有的。这是李恩霖给我的案子,给我时已经有对白、状况,就像没成型的剧本。我一看就知道能拍,就算没有《天水围的日与夜》还是行,但就没那么有信心。这个经验给我非常大的信心,没拍这片,像老人院里一半演员、一半非演员的互动戏可能就不敢尝试。
闻:所以李恩霖是什么时候给你看这故事?是在《天水围的日与夜》之后?(许:是)他有说是因为看了《天水围的日与夜》才把这本子给你吗?
许:李恩霖是《女人四十》的创作总监,我感觉他一直不特别欣赏我拍的戏(全场笑),因为他的眼角很高,他确实很懂拍戏。我拍《天水围的日与夜》没告诉他,后来他在国际电影节看了,他就是打电话给我的其中一个(全场笑)。他说,哎呀!特别好看,我都哭了。我说,你哪里哭呀?他说,我看老太太炒菜,我就哭了。我说,那么早呀!(全场爆笑)他说,我每天晚上自己都要炒菜呀。
闻:拍《桃姐》时有想过不要用刘德华和叶德娴这样的组合吗?还是刚好相反,从一开始就觉得应该找他们?
许:这是我跟李恩霖的原话。他说,那找谁演我啊?我就说,很多中年香港演员都很好呀,张学友啦等等。接着我们就说,那谁演桃姐?我没见过桃姐,只讲过电话,他就说,我感觉叶德娴的气质很像本来的桃姐。然后我们就说,不如找刘德华啦,你找大演员,不如就找最大的(全场笑)(闻:喔~有道理)可是我知道,这很危险。我们把两种完全不同形式的电影加在一起,可能变得两种都不相信。来看刘德华的很失望,来看写实电影的觉得他老是刘德华。这趟是真的,但也是非常非常幸运,大家都接受这个戏,他虽然是刘德华,但还是相信戏里的角色。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啦,这是我对观众反应的理解。
观众1:我特别好奇许导演跟台湾音效团队合作的部分。许导演长期跟「声色盒子」的杜哥(杜笃之)合作,跟香港的团队有什么不同、印象深刻的地方?
许:我认识杜哥,开始于欣赏台湾新电影自1983年起的一系列尝试,我也想在香港做同样的事,《客途秋恨》就是请吴念真写剧本、杜哥录音,因为有半部电影务必同步录音。不过杜哥过两三个月打来说反悔,因为杨德昌要拍戏了,我一听杨德昌就投降了,我说:好!(闻:你人怎么这么好)我是杨德昌的影迷,也知道他们的交情,他去是义无反顾的。后期杜哥来救火,因为我们录的比较差。杜哥这些年来都是我的大恩人,从《千言万语》以来,很多时候不计报酬,比如《天水围的日与夜》,他说你有多少钱就收多少,用行动来鼓励。
观众2:我一直很佩服导演一点,你的拍片生涯尝试非常多类型,例如处女作《疯劫》改编自刑案,后来也拍了很多社会运动、家庭题材,《幽灵人间》还是鬼片。通常成名已久的导演会建立个人风格,专注拿手的几样类型,导演从事电影工作这么久,如何不断尝试不熟悉的类型?抱持怎样的心情?我觉得导演有一点很厉害,会去承认我这部片拍得还不够好。
许:我觉得这未必是个好事,拍电影有各式各样的方式,从艺术片到三级片,你拍得好,拍得高兴,都可以。一直以来,我都不觉得自己是个非常原创的创作人,现在好一点。我不懂写剧本,也不愿意写,宁愿跟不同人合作,后来我觉得这也不是没创意,只不过是二道创作,都可以,只要找到自己的方式。最重要还是找到让自己高兴、做得好、人家接受的方式。电影的潮流会变你看50、60年代的好莱坞,导演都拍不同类型的戏。片厂叫你拍什么都得拍,当然你会有擅长的东西,但只要是导演什么都该拍。到80、90年代,像吴宇森专门拍动作,别人就不敢拍,武打片肯定是专门,但甚至连文艺片都当专门,文艺片是人都可以拍的嘛,没有特别技术难度。现在潮流是导演追求个人风格,我觉得根本问题是:现在不是在看画面跟故事,是看态度跟立场。风格是你个人的看法,而不是看故事,要看故事可以去看新闻片等等。所以风格是在追求个人印记,呃…呃…我说到什么了?我老人痴呆了(全场笑)
闻:导演最后的结论是,如果你要提风格,就是她在作品呈现的独特态度。
观众3:导演您好!我好激动呀!(粤语)。我从小看你的电影,最喜欢《女人四十》,一直到《天水围的日与夜》、《桃姐》,我特别喜欢你对香港平凡女性的塑造,你将她们塑造得很像我家里的大婶、妈妈。在刻划人物形象上,你如何让她们更生活化,符合你想塑造的女性形象?
许:有些塑造是自己想的,有些是萧芳芳教我的。她在拍戏时老说,给我一点东西做,不要让她坐在那边讲对白,比如说一边洗衣服、吃饭,一边演,就是给一些动作。所谓塑造,我也慢慢理出一些经验跟头绪,很多时候是跟演员互动来的,每个人有自己的自然动作跟节奏,这是你在电影看不到的,很好的演员会用另外一种节奏来演,你得见本人,有时看到本人一些下意识动作,觉得很像角色,就结合起来。有些动作特别好看,其实因为是最自然的。像《天水围的日与夜》我看了100多个男孩,他们全都在演戏,但这个男的一坐就这样(装出片中男孩自然平静的呆呆样),说话比人慢。你看小康也是,说话比人慢三倍吧(全场笑),他本来就这样,蔡明亮没改。
闻:这男孩在演完《天水围的日与夜》后有变职业演员吗?
许:这两年失散了,因为我去大陆,但他一开始对演戏完全没兴趣,他根本不要演,我跑到他家,找了他妈妈跟姨妈一起说服,他特别酷,因为他真的不在乎(笑)。演的时候,你叫他睡就睡,说就说,也不用纠正,不用说太多内心的东西。到看电影的时候,我觉得他就比较佩服我了(全场笑),因为他觉得自己可能出来变一个大笨蛋,但他自己看可能也觉得挺好的,不过他还是没想要演戏,只有学break dance,想当职业舞者。前两年他找过我,说想学表演,我推荐他去詹瑞文那里,但我不知道他去了没有。
观众4:我刚开始学电影,想请问导演,在制作一部艺术性电影时,最开始的初衷会想迎合观众?还是想让观众感受传递的概念?
许:主要还是想表达一个东西,可是不要表达到让人觉得很闷(全场笑),人家能接受就好,有点不明白都可以,但就是不要闷。
观众5:导演您好,想请问您两部电影。第一部是《客途秋恨》,我很喜欢这片,觉得真挚动人,有很多您的自传元素,但我看您在访谈说,吴念真的剧本很好,但您自己在处理上没那么满意,想请问您觉得有何不足的地方?另一部是《撞到正》,这片好像消失了,完全找不到影碟,闻老师曾在课堂提过很有趣,您当初也说拍很过瘾,第一次跟萧芳芳合作,全女班阵容(注:「全女班」愿望后来没成,有少量男性加入,如副导是关锦鹏),想了解这部片的情形。
许:呃,有点忘了我为什么这样说…(全场爆笑)太久了,我想一下。还好啦,有几场戏觉得处理不是很好。《撞到正》的版权在萧芳芳那里,这片在1980年拍,那时没碟、没带子,一直没出,萧芳芳几年前做了一个新拷贝,很漂亮,声音还得再做才能出DVD,可是她说这些人要来买DVD出的价钱太…太侮辱人了(全场笑),所以她不要出。
闻:你赶快写email到原子叫他们去找萧芳芳小姐,他们出的钱应该好一点。循着刚才那位观众的问题,会不会因为《客途秋恨》跟您自己的家庭、成长背景有关,所以比较严厉一点?
许:我觉得没有,我拍的时候一点都不觉得不好意思,如果不好意思,怎么让张曼玉演我自己!(全场爆笑)不是我选的(大笑)。
观众6:导演您好,我是从上海来的影迷。杜琪峯导演的《黑社会》在拍香港的情与义,片中贵姐在生活很拮据的情况下也去帮助婆婆,导演是否也想表达同样的理念?之前《桃姐》请刘德华演出,应该有尝到一点甜头,例如商业宣传上,之后有没有考虑请梁朝伟参与?(全场爆笑)虽然他们的戏路可能跟您的生活化表现有点冲突,但我还是很想看看。最后一个问题,很多导演都有一些癖好,我们知道导演您在拍戏时会吸菸,您在拍比较痛苦的时候会抽很多根吗?当然,这对身体不好(全场爆笑)
许:为什么是梁朝伟?(闻:他喜欢梁朝伟啦,问你有没有考虑)你提醒我了,可以找他一两部片来看(笑)。其实我找过梁朝伟,但可能那时他对角色没兴趣,也可能没时间。(闻老师向导演说明第一个问题)不是刻意的,没像《黑社会》整部片就在讲这个,主要是做生活感,如果里面有些情义,或许有的,但不是唯一突出的东西,我觉得情义全世界都有。
闻:我想请教导演一个问题。刚才你提到《天水围的夜与雾》跟张经纬合作剧本,张经纬是纪录片《音乐人生》的导演,这片很成功,以纪录片之姿在金马奖破天荒拿了三个奖。您有时会跟一些独立制片编导合作,在选择合作对象上有特别的方向吗?还是随缘,看题材吸不吸引你?
许:不是随便的,通常一定要看过他们的作品,不只是电影,要看过他写出来的东西。看过后,想法有雷同,才谈合作,若一个往东、一个往西是没办法的。张经纬是10年前我帮香港电台当评委时认识的,他的剧本特别有趣,写一个住在深圳却来香港唸书的学生,那时已经在讲香港跟深圳的双城问题,特别好,就记住了,后来他又找我看他的学生作品。
闻:导演真的很特别,你在跟他们合作时已经是功成名就的大导演,可是这两片的合作对象,一个是在电台发掘的新人,一个是很多年前的学生,这对我们来讲有点不可思议(笑)。
许:像你说的,占便宜的是我(笑)
观众7:导演刚才提到,不管想传达什么,重点是不要闷。我看您的作品时,一样是非常平淡的处理方式,但您的东西真的不闷,我想请问导演,您觉得闷与不闷的界线在哪里?(全场笑)我真的很好奇!同样是吃饭,有人拍起来闷到要睡觉,但在《天水围的日与夜》完全不闷,我想了解导演的想法,怎么做到的?
许:我以前是凭本能,自己看着闷就是闷。后来慢慢懂了,生活其实就是这样嘛,吃饭、睡觉、谈恋爱都是这样,但千万不要陈腔滥调。比如《天水围的日与夜》是在吃饭,但每场饭都在表现他们的关系,用纸巾表示他很听话。我很难说什么是陈腔滥调,你在以前电影看过,在电视也看过嘛,你就改,带着不同意图去做,别人才觉得不闷嘛。
观众8:这片跟《桃姐》都有混合职业演员、非职业演员,这两种演员差很多,导演是怎么做来让他们在画面上这么和谐?金马50风华展有《桃姐》的分镜手稿,你在里面画了场景的平面图,写了一些你觉得应该怎么分镜的叙述,你这部片也是在很短时间完成,想请问导演如何这么有效率?您刚才提到最近在中国拍片,从香港到中国拍片,最大的限制跟挑战是什么?
许:你看我是香港人,讲国语都讲不好,听演员说话的调子不是特别准。你讲广东话,我能听出语气不对,但国语就没那么有把握。而且我不在那里生活,不清楚人际关系,很难体会到准。你的第一个问题,我觉得很多导演都弄很好。其实写实的东西很多时候也不是写实,都是选出来的,怎么解释呢…比如我拍《千言万语》吧,我也不知道在追求什么,后来才知道我不是在拍社会运动,也不是拍历史,只是想追求很骚动、很愤怒的感觉,这种感觉在类似题材都不一样,你要找到它,这个特别玄。
许鞍华一直在香港影坛坚持人文路线,不只影响了香港,也包括整个华语地区。香港电影没落的时代,能够被人说道的也只有银河映像和许鞍华了,随着香港电影北上求生的道路,也只愿他们能够走的更远一些。下面是来自金马影坛的一次映后访谈,从许鞍华《天水围的日与夜》讲起,到《桃姐》,许鞍华分享了她的电影故事,经历,以及电影的风格,非常难过棒的访谈,可以反复咀嚼的去看。
访谈地址:http://ghpress.pixnet.net/blog/post/168560055
闻:我们也特别谢谢许鞍华导演。在邀许导演的时候,许导演非常酷。我们问她,导演我们该放您哪部片?许导演说:都可以呀,因为都是我拍的,即使选了我拍得比较不好的那一部,我也要负责啊。所以我们就自己挑了《天水围的日与夜》。对我来讲,这部片有好多不可思议,我提出来请导演解惑:第一,这并不是以传统电影胶卷完成的作品,为什么?第二,许鞍华导演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大师级人物,但听说筹资过程非常困难,连您都遇到这样的待遇,那香港其他导演怎么办?是怎样的情况?最后怎么完成?
许:原先我是跟张经纬合作,筹钱拍另外一部天水围(《天水围的夜与雾》),改编自2004年的一起凶杀案,但找不到钱。因为当时社会对这案子疑虑重重,住那边的人特别敏感,觉得我们去那边好像在挖什么不好的事;我自己也有点疑虑,拍这么耸动的案子也许是为了票房。等我找到钱已经是2007年,然后找景,开始制作。有一天,当我们真的从天水围坐小巴回来时,制片打电话来说投资方不拍了,我就在车上尖叫,从天水围一路骂回市区(笑)骂完就没事了,之后对方道歉,我也明白,因为他没信心,怕这戏讲太多内地黑暗面,后来就没拍。可是手边这组人还在,我想起7年前一个学生吕筱华给我的剧本,2001年起一直存在我那里。这剧本连我都不敢拍,没剧情,但我很喜欢,我跟这学生说,你这剧本留在我这里,我找到钱,我就拍,要是你找到钱,我就交回给你。我突然想到,看了这么多天水围的景,做这么多筹备,刚好这故事在哪个社区都能拍,就搬到天水围,不要浪费筹备工作。那时我就去见王晶,跟他说我想拍部一小时的电视电影,他说不如拍一个半小时,他看了剧本说可以拍,然后我们就开始了。
闻:为什么想到去找王晶?这对我们来讲有点难想象(全场笑)
许:王晶其实一直都有找我,拍完《女人四十》后就很认真找我去拍一个吸毒个案,只是后来没找到特别好的案子而没拍。
闻:可以告诉我们用多少预算完成今天看到的《天水围的日与夜》吗?
许:我以为是签了120万(港币),拍完后王晶的公司告诉我是130万(近500万台币)(闻:130万还是非常少啊),因为这故事是低成本也能拍得比较好的。
闻:片中演员表现非常精湛,但我比较冒昧地问,是因为成本才选这些演员?还是无论成本多少都找他们?
许:我们有准备打这个新人啦。戏里的男孩(梁进龙饰演)设定是16、17岁,但没有这年纪的男演员,只有小孩或成年人,他也已经19岁了。我看这剧本时一直以为是个女孩,问人啊,有些一看觉得是男的,有些一看觉得是女的。我问张经纬,你为什么觉得是男的?他说,如果是个女的,一天到晚在那里睡觉,不好(全场爆笑)。这理由很荒谬。我看这剧本,不知为何立刻就想到鲍起静,跟王晶提,他说很好啊,就找了。婆婆是鲍起静介绍的,她说很适合,见了面也谈得来。
闻:我自己非常喜欢这片子,第一次看非常震惊。老实说,看完很想跟片子里的人道歉,刚开始觉得这小孩很欠打(全场笑),跟张经纬讲的一样,整天在那里睡觉。但看着看着发觉,我原本的偏见或从传统电影得来的解读角色方法,不断受到挫折跟颠覆,仔细想想,我不用上班、上学时也是这样子呀(全场笑)。然后你又看到人跟人之间的关系处理这么细密,我知道导演很谦虚,但我一直很想问:本来的剧本已经把人际关系铺排得这么仔细了吗?
许:本来就是剧本里头的,每句台词都是写好的,不是临时说的。剧本可能再多一点,刚剪出来是120分钟,后来剪到90分钟,有些重复的东西剪了。我自己的创意是加了黑白照跟维多利亚公园的画面,这样可以把一个家庭推广到整个社会,感觉大一点。这个戏,我自己的感觉是上天给我的礼物,从没想到一个戏可以拍得这么快、这么顺利、这么快乐,然后结果是那么好。一直以为拍戏得非常辛苦,不用睡觉,但拍这片我们每天都有下午茶(全场笑),有人请客,很早收工,15天拍完。但剪接特别难,特别害怕,人人看了都说不好看、不完整。连我的朋友都说很旧、很单,后来不知为什么,所有内在都出来了。在香港电影节放的时候,我自己都不敢看,走了(全场笑)。有人传说这戏很好看,我都有点不相信。那晚吃东西时,我响起6、7个电话,要跟我谈这齣戏,打从我拍戏起,只有《投奔怒海》出现过这种状况,有点像广东话说的「无端端发财」呀(全场笑)。反省起来是这样的,剪接过程有非常清楚的思考,最后出来有感情效果。除了剧本好、演员好、大家合作得非常好之外,真的其实非常幸运。
闻:导演真是太谦虚了。我看完也马上写email给导演说,实在是一部太好太好的电影了。虽然我已经听到香港过来的传说,但第一次看完还是非常激动,因为很难得看到这么平实又有趣味的作品,不断打开人的面貌,越看越广,越看越深。老实说,看完我真的想起我妈妈和他那个世代的许多女性。
许:都是编剧的概念,其实这是她第二个剧本。之前有一个三段剧本,每段讲一个议题,一个议题一个故事,都发生在家里、茶餐厅等等,也是很好,但这个更好,因为特别特别简单,可是也有悬疑。我看的时候也以为是个坏男孩,一直在误导。我知道这戏的效果,但不敢赌,如果花很多钱,就会很危险,刚好这样的组合,钱刚好够拍,反而比较轻松,能拍出效果。我在拍的时候有些场面也很感动,像妈妈丢掉老公的裤子、或是妈妈陪老婆婆去茶楼;但茶楼戏我有点不满意,因为演女婿的演员不是特别好(全场笑)(闻:这你自己说的喔)。之前找几位都没空,我觉得还可以好一点。她们两个在公共汽车上的戏我也很感动。
闻:整部电影都在天水围这个社区拍的吗?还是有借或搭其他地方的景?
许:天水围的就在天水围拍,外头的就在外头拍。
闻:在天水围拍摄时,当地居民知道你们在拍片,有特别的反应吗?因为在电影里他们好像很自然出现在镜头里。
许:我们找到当地一个社工协助找景,需求说得非常非常具体,例如我们要一个本来就是单身老太太或老先生住的景,因为不打算另外布置,还有一个最好是单亲母亲跟儿子的…(全场大笑,因为完全就是片中角色设定)。我们只弄了很小的东西,布置都本来的。我们的要求很刁钻,但这社工居然找到了。这个景的单亲妈妈40多岁,儿子21岁,但这妈妈特别时髦,整个浴室都是化妆品,我们有特别藏起来(全场笑)。他们对我们特别好,每天早上去办公,晚上九点才回来继续生活,我们已经拍到七七八八了。拍完后跟他们失去联络,应该好好感谢他们。单亲妈妈家我们拍了3天,老太太家拍了1天,老太太的孙子安排她去康乐中心一天。
闻:太有效率了。如果这片得了最佳美术设计,就要颁给这位社工了(全场爆笑)
许:我们拍摄天水围人潮时,例如拍鲍起静下班,是把机器藏起来,打好信号叫演员跟一群人过来,半真半假。麦当劳的人都是真的。抽奖那场戏前面有些是临时演员,但后面商场的人都是真的。这是拍带子的好处。我们会先把这些地方的一些灯打起来,让人群习惯,隔两三小时再回去,告诉演员怎么走,看见人群对了立刻就拍。
我以前在电视都这样拍,到了拍电影,组里的人就得很职业,得全部都是临时演员,我一直很拗。我觉得临时演员都不好,因为他们走路的步伐都一样,最差的是变成机械人,我老骂那些临时演员,你们连走路都不像个人。不过这样说是不公平的,他们这么棒就当主演了(全场笑),我也明白。可是你到路上看,每个人走路节奏都不一样,那才像街头的景,这是我反过来特别追求的东西,跟电视不电视没差别。
闻:所以是《天水围的日与夜》成功后,《天水围的夜与雾》这部原本要拍而没拍的电影才回来了?
许:欸,可是生命是特别矛盾(笑)。因为《天水围的日与夜》很成功,感觉很高兴,人就变得很祥和,很难回去拍这个杀人的…(全场笑)不是说导演要拍杀人犯自己就得杀人,而是这片关于特别凶悍、无良的社会,不只要理性明白,心里没那种愤怒,很难跟杀人者同感。我觉得问题出在这里
闻:我听到有个说法,如果没有《天水围的日与夜》,就没有后来2011年的《桃姐》,这两个片子真的有这么直接、密切的关联吗?是因为有这片作为前例,才让你更放胆去做《桃姐》?
许:也许还是有的。这是李恩霖给我的案子,给我时已经有对白、状况,就像没成型的剧本。我一看就知道能拍,就算没有《天水围的日与夜》还是行,但就没那么有信心。这个经验给我非常大的信心,没拍这片,像老人院里一半演员、一半非演员的互动戏可能就不敢尝试。
闻:所以李恩霖是什么时候给你看这故事?是在《天水围的日与夜》之后?(许:是)他有说是因为看了《天水围的日与夜》才把这本子给你吗?
许:李恩霖是《女人四十》的创作总监,我感觉他一直不特别欣赏我拍的戏(全场笑),因为他的眼角很高,他确实很懂拍戏。我拍《天水围的日与夜》没告诉他,后来他在国际电影节看了,他就是打电话给我的其中一个(全场笑)。他说,哎呀!特别好看,我都哭了。我说,你哪里哭呀?他说,我看老太太炒菜,我就哭了。我说,那么早呀!(全场爆笑)他说,我每天晚上自己都要炒菜呀。
闻:拍《桃姐》时有想过不要用刘德华和叶德娴这样的组合吗?还是刚好相反,从一开始就觉得应该找他们?
许:这是我跟李恩霖的原话。他说,那找谁演我啊?我就说,很多中年香港演员都很好呀,张学友啦等等。接着我们就说,那谁演桃姐?我没见过桃姐,只讲过电话,他就说,我感觉叶德娴的气质很像本来的桃姐。然后我们就说,不如找刘德华啦,你找大演员,不如就找最大的(全场笑)(闻:喔~有道理)可是我知道,这很危险。我们把两种完全不同形式的电影加在一起,可能变得两种都不相信。来看刘德华的很失望,来看写实电影的觉得他老是刘德华。这趟是真的,但也是非常非常幸运,大家都接受这个戏,他虽然是刘德华,但还是相信戏里的角色。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啦,这是我对观众反应的理解。
观众1:我特别好奇许导演跟台湾音效团队合作的部分。许导演长期跟「声色盒子」的杜哥(杜笃之)合作,跟香港的团队有什么不同、印象深刻的地方?
许:我认识杜哥,开始于欣赏台湾新电影自1983年起的一系列尝试,我也想在香港做同样的事,《客途秋恨》就是请吴念真写剧本、杜哥录音,因为有半部电影务必同步录音。不过杜哥过两三个月打来说反悔,因为杨德昌要拍戏了,我一听杨德昌就投降了,我说:好!(闻:你人怎么这么好)我是杨德昌的影迷,也知道他们的交情,他去是义无反顾的。后期杜哥来救火,因为我们录的比较差。杜哥这些年来都是我的大恩人,从《千言万语》以来,很多时候不计报酬,比如《天水围的日与夜》,他说你有多少钱就收多少,用行动来鼓励。
观众2:我一直很佩服导演一点,你的拍片生涯尝试非常多类型,例如处女作《疯劫》改编自刑案,后来也拍了很多社会运动、家庭题材,《幽灵人间》还是鬼片。通常成名已久的导演会建立个人风格,专注拿手的几样类型,导演从事电影工作这么久,如何不断尝试不熟悉的类型?抱持怎样的心情?我觉得导演有一点很厉害,会去承认我这部片拍得还不够好。
许:我觉得这未必是个好事,拍电影有各式各样的方式,从艺术片到三级片,你拍得好,拍得高兴,都可以。一直以来,我都不觉得自己是个非常原创的创作人,现在好一点。我不懂写剧本,也不愿意写,宁愿跟不同人合作,后来我觉得这也不是没创意,只不过是二道创作,都可以,只要找到自己的方式。最重要还是找到让自己高兴、做得好、人家接受的方式。电影的潮流会变你看50、60年代的好莱坞,导演都拍不同类型的戏。片厂叫你拍什么都得拍,当然你会有擅长的东西,但只要是导演什么都该拍。到80、90年代,像吴宇森专门拍动作,别人就不敢拍,武打片肯定是专门,但甚至连文艺片都当专门,文艺片是人都可以拍的嘛,没有特别技术难度。现在潮流是导演追求个人风格,我觉得根本问题是:现在不是在看画面跟故事,是看态度跟立场。风格是你个人的看法,而不是看故事,要看故事可以去看新闻片等等。所以风格是在追求个人印记,呃…呃…我说到什么了?我老人痴呆了(全场笑)
闻:导演最后的结论是,如果你要提风格,就是她在作品呈现的独特态度。
观众3:导演您好!我好激动呀!(粤语)。我从小看你的电影,最喜欢《女人四十》,一直到《天水围的日与夜》、《桃姐》,我特别喜欢你对香港平凡女性的塑造,你将她们塑造得很像我家里的大婶、妈妈。在刻划人物形象上,你如何让她们更生活化,符合你想塑造的女性形象?
许:有些塑造是自己想的,有些是萧芳芳教我的。她在拍戏时老说,给我一点东西做,不要让她坐在那边讲对白,比如说一边洗衣服、吃饭,一边演,就是给一些动作。所谓塑造,我也慢慢理出一些经验跟头绪,很多时候是跟演员互动来的,每个人有自己的自然动作跟节奏,这是你在电影看不到的,很好的演员会用另外一种节奏来演,你得见本人,有时看到本人一些下意识动作,觉得很像角色,就结合起来。有些动作特别好看,其实因为是最自然的。像《天水围的日与夜》我看了100多个男孩,他们全都在演戏,但这个男的一坐就这样(装出片中男孩自然平静的呆呆样),说话比人慢。你看小康也是,说话比人慢三倍吧(全场笑),他本来就这样,蔡明亮没改。
闻:这男孩在演完《天水围的日与夜》后有变职业演员吗?
许:这两年失散了,因为我去大陆,但他一开始对演戏完全没兴趣,他根本不要演,我跑到他家,找了他妈妈跟姨妈一起说服,他特别酷,因为他真的不在乎(笑)。演的时候,你叫他睡就睡,说就说,也不用纠正,不用说太多内心的东西。到看电影的时候,我觉得他就比较佩服我了(全场笑),因为他觉得自己可能出来变一个大笨蛋,但他自己看可能也觉得挺好的,不过他还是没想要演戏,只有学break dance,想当职业舞者。前两年他找过我,说想学表演,我推荐他去詹瑞文那里,但我不知道他去了没有。
观众4:我刚开始学电影,想请问导演,在制作一部艺术性电影时,最开始的初衷会想迎合观众?还是想让观众感受传递的概念?
许:主要还是想表达一个东西,可是不要表达到让人觉得很闷(全场笑),人家能接受就好,有点不明白都可以,但就是不要闷。
观众5:导演您好,想请问您两部电影。第一部是《客途秋恨》,我很喜欢这片,觉得真挚动人,有很多您的自传元素,但我看您在访谈说,吴念真的剧本很好,但您自己在处理上没那么满意,想请问您觉得有何不足的地方?另一部是《撞到正》,这片好像消失了,完全找不到影碟,闻老师曾在课堂提过很有趣,您当初也说拍很过瘾,第一次跟萧芳芳合作,全女班阵容(注:「全女班」愿望后来没成,有少量男性加入,如副导是关锦鹏),想了解这部片的情形。
许:呃,有点忘了我为什么这样说…(全场爆笑)太久了,我想一下。还好啦,有几场戏觉得处理不是很好。《撞到正》的版权在萧芳芳那里,这片在1980年拍,那时没碟、没带子,一直没出,萧芳芳几年前做了一个新拷贝,很漂亮,声音还得再做才能出DVD,可是她说这些人要来买DVD出的价钱太…太侮辱人了(全场笑),所以她不要出。
闻:你赶快写email到原子叫他们去找萧芳芳小姐,他们出的钱应该好一点。循着刚才那位观众的问题,会不会因为《客途秋恨》跟您自己的家庭、成长背景有关,所以比较严厉一点?
许:我觉得没有,我拍的时候一点都不觉得不好意思,如果不好意思,怎么让张曼玉演我自己!(全场爆笑)不是我选的(大笑)。
观众6:导演您好,我是从上海来的影迷。杜琪峯导演的《黑社会》在拍香港的情与义,片中贵姐在生活很拮据的情况下也去帮助婆婆,导演是否也想表达同样的理念?之前《桃姐》请刘德华演出,应该有尝到一点甜头,例如商业宣传上,之后有没有考虑请梁朝伟参与?(全场爆笑)虽然他们的戏路可能跟您的生活化表现有点冲突,但我还是很想看看。最后一个问题,很多导演都有一些癖好,我们知道导演您在拍戏时会吸菸,您在拍比较痛苦的时候会抽很多根吗?当然,这对身体不好(全场爆笑)
许:为什么是梁朝伟?(闻:他喜欢梁朝伟啦,问你有没有考虑)你提醒我了,可以找他一两部片来看(笑)。其实我找过梁朝伟,但可能那时他对角色没兴趣,也可能没时间。(闻老师向导演说明第一个问题)不是刻意的,没像《黑社会》整部片就在讲这个,主要是做生活感,如果里面有些情义,或许有的,但不是唯一突出的东西,我觉得情义全世界都有。
闻:我想请教导演一个问题。刚才你提到《天水围的夜与雾》跟张经纬合作剧本,张经纬是纪录片《音乐人生》的导演,这片很成功,以纪录片之姿在金马奖破天荒拿了三个奖。您有时会跟一些独立制片编导合作,在选择合作对象上有特别的方向吗?还是随缘,看题材吸不吸引你?
许:不是随便的,通常一定要看过他们的作品,不只是电影,要看过他写出来的东西。看过后,想法有雷同,才谈合作,若一个往东、一个往西是没办法的。张经纬是10年前我帮香港电台当评委时认识的,他的剧本特别有趣,写一个住在深圳却来香港唸书的学生,那时已经在讲香港跟深圳的双城问题,特别好,就记住了,后来他又找我看他的学生作品。
闻:导演真的很特别,你在跟他们合作时已经是功成名就的大导演,可是这两片的合作对象,一个是在电台发掘的新人,一个是很多年前的学生,这对我们来讲有点不可思议(笑)。
许:像你说的,占便宜的是我(笑)
观众7:导演刚才提到,不管想传达什么,重点是不要闷。我看您的作品时,一样是非常平淡的处理方式,但您的东西真的不闷,我想请问导演,您觉得闷与不闷的界线在哪里?(全场笑)我真的很好奇!同样是吃饭,有人拍起来闷到要睡觉,但在《天水围的日与夜》完全不闷,我想了解导演的想法,怎么做到的?
许:我以前是凭本能,自己看着闷就是闷。后来慢慢懂了,生活其实就是这样嘛,吃饭、睡觉、谈恋爱都是这样,但千万不要陈腔滥调。比如《天水围的日与夜》是在吃饭,但每场饭都在表现他们的关系,用纸巾表示他很听话。我很难说什么是陈腔滥调,你在以前电影看过,在电视也看过嘛,你就改,带着不同意图去做,别人才觉得不闷嘛。
观众8:这片跟《桃姐》都有混合职业演员、非职业演员,这两种演员差很多,导演是怎么做来让他们在画面上这么和谐?金马50风华展有《桃姐》的分镜手稿,你在里面画了场景的平面图,写了一些你觉得应该怎么分镜的叙述,你这部片也是在很短时间完成,想请问导演如何这么有效率?您刚才提到最近在中国拍片,从香港到中国拍片,最大的限制跟挑战是什么?
许:你看我是香港人,讲国语都讲不好,听演员说话的调子不是特别准。你讲广东话,我能听出语气不对,但国语就没那么有把握。而且我不在那里生活,不清楚人际关系,很难体会到准。你的第一个问题,我觉得很多导演都弄很好。其实写实的东西很多时候也不是写实,都是选出来的,怎么解释呢…比如我拍《千言万语》吧,我也不知道在追求什么,后来才知道我不是在拍社会运动,也不是拍历史,只是想追求很骚动、很愤怒的感觉,这种感觉在类似题材都不一样,你要找到它,这个特别玄。
本文为作者 陈东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33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