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垃圾堆里长出来的“跨界电影”,连幕后也这么嗨!
“ 我的终极想法是我要去创造一个幻想的世界,我希望我的现实世界能够跟这个幻想的世界相互渗透。换句话说,也就是我想要去搭建一个桥梁或者是通道,让人们可以在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中切换。
——数字艺术家、跨界导演周圣崴
7月15日晚,影视工业网·HELLO!全球电影节社群邀请了“北大学霸”“天才导演”周圣崴以代表作《女他》《艺术死了》为例,直播分享:如何用跨界电影连通现实与幻想。
[ 周圣崴,数字艺术家、跨界导演。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短视频“探索”单元终审评委。代表作《女他》获得“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动画长片”提名(唯一入围国产动画长片)、北美最大规模动画节“2019年Animation is Film竞赛单元”入围、世界十大奇幻电影节(巴黎诡奇电影节)提名等全球近30多项国际电影节荣誉。作为当代艺术,被中国最顶尖的当代艺术中心上海昊美术馆官方收藏;代表作《艺术死了》入围第14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主竞赛剧情片单元。]
超多跨界电影的幕后设计及制作拍摄花絮,一起来回顾!
周圣崴:非常感谢影视工业网能够给予这样的一个机会让我来分享我最近这些年的创作,包括在创作中总结的经验和未来的一些方向性的东西。关于今天的主题“跨界电影”,可能我不会讲太多特别细节或特别技术性的东西,更多的是从思路和宏观的架构性的方面去谈。
PART 1 :什么是跨界电影?
周圣崴:在我看来,跨界电影即以当代艺术为核心,综合数字艺术形式,借助互联网与社交媒体形成体验感较强的交互综合体。
从学术的角度来说,我觉得这个概念不是特别严谨,但很多时候,恰恰是不能被定义的概念或者是不够严谨的东西,它才是更具有生命力的。我一直觉得,如果一个东西能够非常清楚地被定义的时候,它的生长周期以及接近于死亡了。
首先从定位来说,我并没有把自己完全定位成是一位导演,我给自己定位的是一个有交互式体验的讲故事的人。这样其实在创作过中,就不会以某个具体的身份出现。对我来说,如果仅仅把自己定位成电影导演的时候,可能在创作过程中会受到很多电影创作手法和规则的羁绊,很多有意思的、有创意的东西会因此出不来。在我身上,具体就表现在《女他》和《艺术死了》。
(以下系列图片为直播画面截图)
一、《女他》创作及制作全流程解析
“《女他》——以垃圾作为媒介连通现实与奇幻世界,激发观者通感体验。”
《女他》预告片
周圣崴:《女他》是在2018年作为电影在上海国际电影杰首映。这个项目其实是一个包含了动画电影、行为艺术、雕塑、交互式互动展览等的综合体。
我给《女他》项目的定位:用回收的垃圾创造一个奇幻世界。对《女他》来说,如果它有一个连通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的通道,这个通道或者媒介就是可回收垃圾。
《女他》可分为四个阶段:
《女他》第一阶段
“对现成的生活垃圾进行重新解构和重组,并用它们变成一个奇幻的世界。”
周圣崴:项目开始时,我刚上大一。可能大家会以为我有资源、有品牌、有各类条件来帮我去实现这件事情,这是不可能的。
我没有用传统电影的方式去做这件事情,比如找一个大的资方,去考虑市场等,甚至说我最开始都没有完全只按照电影的思维来操作项目。
我想的就是,我是否可能在没有预算或是极低预算的前提下,利用生活中我能够用到的东西,先不想故事、不想人物、不设定其中的世界观,先创造出一个幻想世界来。
大家如果熟悉艺术史的话,会知道在20世纪60年代的意大利兴起了一个艺术流派叫“贫穷艺术”,所倡导的就是把生活中存在的垃圾以尽量极低的成本创造成艺术品,他们想做这样的事情也是受到当时艺术思潮的影响,包括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倡导环保理念。
我当时做《女他》其实是受这个艺术思潮和流派的影响。比如大家可以在《女他》中看到的:这些鞋子身体的组成部分,其实都是用钉子、齿轮、灯泡等各类小零件组成的。鞋子所处空间的装置部分都是用快递盒、我自己家里装修时剩下的空调走线和洗衣机的管道组成的。我会先把所搜集起来的垃圾分类,再根据材料的差异化等来搭建我心里幻想的世界。
在搭建的过程中,基本上是到搭建后期的时候,可能就会引入电影中关于世界观构建、人物角色设定和故事的部分。
我当时是受东欧定格动画的影响,决定用鞋子来作为“人物形象”,我觉得它相对比较典型的代表了人的性别身份和权力地位。比如我们看到皮鞋,会被带入到一个职场的氛围里,进一步就会有和它处于对立面的高跟鞋。
包括男鞋用齿轮来装饰,高跟鞋用藤蔓来装饰,都是在搭建创造的过程中一点一点丰满起来的,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只是相对清楚地把角色定位了,并没有去考虑它们所处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世界。
《女他》第二阶段
“塑造大家对《女他》的第一印象,能够看到《女他》的主体,知道它是一部95分钟的定格动画。”
周圣崴:在这个阶段,我其实也没有完全定“死”了说它就是一部电影。我当时考虑更多的就是:既然我已经用生活中的垃圾构建出一个奇幻世界了,那我有没有可能通过一种方式(影像媒介等)赋予这个奇幻世界生命。
我考虑了很多媒介,最后定在“定格动画”,因为定格动画是当时我能够接触到的,以银幕为载体,唯一一个可以连通现实世界的物体和幻想世界中由这个物体改造成其他的东西的媒介,它在银幕里展现的东西就是在现实世界里拍的东西,只是各自出现的状态和形象是不一样的。
假设是通过三维动画、二维动画的形式,它们使用的物体是完全假想出来的,二维动画里纯粹用手绘或电脑绘制,三维动画也是纯粹用电脑去拟合建构出来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是找不到可依托的实体的。
《女他》的内容大概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女鞋世界“变性”的过程
第二部分:女鞋因为世界规则而不得不潜入男鞋的伪装里
第三部分:女鞋在新的世界里遇到不公平对待
第四部分:女鞋发现新世界的潜规则并选择适应潜规则
第五部分:女鞋在适应潜规则的过程中不幸暴露身份而遇到危机
第六部分:女鞋在应对危机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能量及找到应对方式
第七部分:女鞋在危机中获得成长后如何进入到新的状态
周圣崴:其实我最开始设计《女他》故事的时候,是按照好莱坞的三幕式叙事结构来设计的。但它不是那么严谨的一个“救猫咪”的剧本。在“救猫咪”的剧本里,第一步就是要创造一个情境,主角在这个情境中要陷入困境。在《女他》中,我所创造的情境就是:在这个世界里,女性没有工作的权利,她们只是“生育工具”,她们无法被认可,她们极度压抑,这份压抑催生了女主角的行动力,这个行动力其实就是获得自由。只不过在描述这个情境的过程中,我选择的是她要去保护她的女儿,但这个并不是女主角内在的动机。
关于《女他》最核心的主题
周圣崴:这个部分就涉及到《女他》中世界观的架构,这部分对于整个项目的周期来说,其实是相对比较晚的一个步骤,是在我拍到一半的时候,突然思考到:
《女他》可以不局限于性别、身份的探讨,而是可以延展到不论是什么样的身份和群体在欲望和权利面前都会受到很大的诱惑。
这部分也是我在拍摄过程中,不管地和这些物品打交道的过程中,慢慢浮现出来的主题。所以《女他》的拍摄制作和传统的电影制作也不大一样,并不是有一个现成的主题,而是在拍摄过程中慢慢不断去敲定的。
比如在《女他》中的这两个画面,一个是以男鞋为主导的工业社会,所有的元素都是和工业相关的,比如齿轮、烟雾。另一个是女鞋为主导的植物的世界,有很多花瓣和藤蔓。
这两个世界在影像表现层面,构图、景别、画面核心元素的位置等都是相似的。我之所以想要有这样的对比,就是为了传递:不论是什么样的身份和群体,都有相似的欲望形式。
《女他》第三阶段
“怎样在现实的生活中建造一个一个类似《女他》的场景并和别人交互”
周圣崴:具体表现就是我办了很多装置艺术展和交互艺术展,比如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百老汇电影中心、北京今日美术馆、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上海昊美术馆、昊美术馆温州分馆等这样的艺术空间都有《女他》的主题展。
比如当时在上海的一个五星酒店里,我们做的装置艺术展和交互艺术展,就是搜集了酒店客人喝剩下的啤酒杯和抽剩下的烟头。我们鼓励所有的客人把啤酒瓶和烟头都装进一个《女他》的空间框架里。
《女他》第四阶段
“《女他》线上的部分”
周圣崴:这个部分就是利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让大家赋予这个鞋子性格。我首先是在我的社交媒体账号发布了一个活动,说我做了一只会说话的鞋子,大家可以给这个鞋子赋予性格,也询问大家是否想看看我和鞋子之间的故事。
当时就有个朋友开玩笑说“你不是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了吗,我们想看你和鞋子在红毯上出丑”,这个其实就是线上交互。他们可能就是开玩笑,但我把这件事情当真了,我觉得这个可以办成一个长期的行为。
所以我就在红毯上做了行为艺术表演,表现的就是:鞋怪不想走红毯,但因为我想,所以我拖着它走完了。这个行为在红毯是非常不符合时宜的,不是突然想到的我要因此去获得曝光的方式,是它符合《女他》项目中其中的一个,是《女他》线上项目中刚开始露脸的部分。
当媒体把这件事情报道出来的时候,又有朋友说,我们不想看这只鞋子自卑的点,我们想看到它活泼可爱一点。所以后来我开始在《女他》的每一场线下点映的时,有时候会让它在舞台上,我在后台模拟它说话跟大家互动,有时候让它和观众自拍。这个其实是《女他》的最后一个外延。
《女他》幕后制作经验技巧分享
-关于灯光
周圣崴:《女他》整个创作过程中,都是非常符合“手工作坊式”的、以及它回收废旧物品的概念。影片中所有的灯光都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随手可得的灯光。
比如这个画面是女鞋母女在卧室的一个相对比较温馨但画面又相对冷的一个氛围,我会把有的小灯藏到海螺里,这些小灯都是圣诞节装饰用的小彩灯。
以下这个画面,同样是用的圣诞小彩灯,只是在拍摄的用了小技巧,降低相机快门速度,同时增加相机的曝光时间,以这样的方式拍运动物体,有点像我们在夜晚的时候去拍流动的车流。
-关于声音和画面关系的实验
周圣崴:可能在大部分的电影中,声音承担的是辅助作用,比如让环境更加真实,让人物有多维度的情感表达。但在《女他》的创作过程中,声音和画面是同等重要的。
比如以下这部分,在灯光上是相对简单的,但是在声音上是相对丰富。可以通过声音的轨道,我和大家解释下:从一开始是倾池的瀑布声,慢慢变成湍急的水流声,水流再缓缓变成更微弱的水流,同时配合着夜晚森林中的虫鸣鸟叫,再逐渐变成水滴的声音,直到最后只有干净的水滴声。
这部分主要就是减少画面的信息量,增加声音的信息量来传递一种新的体验。因为大部分时候我们主要感受到的是视觉的刺激,如果是以声音刺激为主,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二、《艺术死了》创作及制作部分解析
“谎言作为媒介连通现实与虚构世界,激发观者游戏乐趣。”
《艺术死了》预告片
周圣崴:《艺术死了》和《女他》非常像,但这两个项目其实也是不一样的。
《女他》是用当代艺术的手法包装电影,即用当代艺术里装置艺术和“贫穷艺术”的视觉、视听体系去包装一个电影的故事。
《艺术死了》是用电影语言去包装一个当代艺术。它本质上是一个当代艺术、行为艺术或者是社会实验,电影是它的伪装衣或是记录工具而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艺术死了》有点像是一个游戏。
最开始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在拍《艺术死了》,大家以为这件事情是真的,其实是我们虚构的一位死去的艺术家。我们构建了一个假新闻,把假新闻有指向性地发送给身边的朋友,用偷拍的方式或者采访的方式问他们怎么看这个事情。最有趣的是,有些人可能都不知道这个事情,但可能碍于一些观念或者其他,会假装知道这个事情并发表言论,他们的言论会反过来刺激我去修改剧本的情节。
PART 2 :为什么要做跨界电影?
本环节要点:
1) 互联网语境下圈层文化与技术壁垒的消解;
2) 媒介不断贴身化语境下虚拟现实的相互交融使得艺术创造需要跨界创新;
3) 跨界创新能带给个体创作者新的创作视角与多元身份下的新生存方式。
PART 3 :如何做跨界电影?
本环节要点:
1) 打开感官,强化感受力
本环节案例:女他里魔窟造型的灵感来源——参观博物馆+做托福TPO
2) 把缺点变为特点,把限制变为优势
本环节案例1: 女他里生育监狱造型的灵感来源
本环节案例2: 女他中醉酒段落的拍摄失误与风格转化
3) 培养跨学科视角下宏观理论架构与研究能力,不被单一领域内的技术细节所绑架
本环节案例:本科期间在建筑学、传播学与考古学等领域的跨学科论文研究成果
本期详细完整内容,可回看本期直播。
直播仅限影视工业网HELLO!全球电影节社群会员专享。社群往期直播共 18期 视频的回放均已上线,会员“放肆”看。
成为HELLO!全球电影节社群会员,全年近50场行业直播、优秀作者电影创作者同伴交流、电影制作全流程顶级人脉、国际电影节获奖者深度指引、零壁垒作品与才华展示平台、各类省钱的创作避坑指南等你专享。
I 点击此处 I 或扫码添加电影节社群助手,加入影视工业网HELLO!全球电影节社群。现在报名,即享3折惠购。
(HELLO!全球电影节社群小助手:小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