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辑师社群——张琪老师直播分享心得
以下是我听这次直播后的感受,如果说的有不恰当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包涵。
逻辑是基础。
1.我理解的张琪老师说的关于素材,大意是说一定要对素材足够了解,这是一个慢功夫以及需要下功夫的事情,只有这些对素材足够了解,了解导演的创作意图,做预告片的时候才能准确把握影片的剧情,给观众留下想象的空间的同时又能吸引观众;(灵感哪里来,大概就是说你对这个东西足够熟悉后自然而然就能够这些素材综合运用,灵感就来自于对这些素材的熟悉,在逻辑严谨的基础上,可以任意使用,做出不同风格和类型的预告片),(之前有听过光线招聘老师给讲的一些针对不同观众,不同时期为电影宣传所做的不同预告片风格,我觉得张老师所讲的这些东西能涵盖这些内容);【创作,持续创作的根还在生活;(我记得王丹戎老师说过大意也是这个生活可以帮助自己创作,纯粹的密集的没有生活谈创作是不太现实的;我想艺术源于现实也就是这个意思吧)】
2.张琪老师提到的说很少有导演让他改,我觉得其实是张琪老师在交片之前的已经剪过很多个版本的预告片,已经充分考虑到不能说所有,起码也是关于这个片子七八层的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主题的预告才去交片,所以自然而然能得到导演的认同,之后也只是细微的调整;我觉得这个也是基于他足够了解素材足够了解导演要什么,把导演需要表达的或者说以一种更独特的方式给导演呈现出来了,一个是导演本身就足够优秀,导演的文学修养、技术水平等等方面当然是我这种小喽啰终其一生也赶不上的。(另外就是每次我们都会说甲方不好,或者说观众的审美就在那样,把锅甩给观众或者甲方,我记得之前陈国富老师好像说过,大意是观众比你们想象的要聪明的多,不要自以为是认为观众口味不好而给自己找借口,只是因为创作者能力不够,好的东西谁看了不能所有人都说好吧,但至少大家都会觉得不错,就像《小武》能引起这么多人的共鸣,所以我就常常在想,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编剧导演到底是如何做到能够将不同性格,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水平的人群都集聚起来去感同身受的,这很厉害,也说明了人是有共性的,这也就是常说的普世价值观吧)。
【陈国富道出了一些制作者的心态:“我们在考虑商业行为时,总是在假设观众,但是观众在哪呢?是谁呢?我们进入了一个误区,或者说陷阱,我们总是把观众想得比我们愚蠢、比我们没品位、比我们好糊弄。你以为你懂观众,你其实是有一种傲慢的,有一种凌驾于上的感觉。我习惯把观众想象成和我一样的要求,不管是对于剧情还是对于表达的手法,或者对于细节的规格,有的时候我会把观众想得比我更有要求。】
3.我觉得行业做的好的人,都很敏感,敏感而迅速的捕捉到当下环境下人的心里状态的改变(比如张老师说到疫情这件事,他们团队每个人因为这件事产生的心理变化,这些细微的变化通过交流,也有可能在他以后的创作的某个片子里的部分情绪转变可以运用到);另一个就是张琪老师谈到的关于《芳华》这部影片,他谈到在寻找的一种关于青春的感受,我觉得就是源于这种很敏感的性格,才能够准确捕捉到那种情绪和气氛,一部长片的呈现对导演剪辑等所有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是很高的,这个真不是几句话可以说清楚他们那么长时间的积累的,加强自我的学习才是关键。
【田壮壮导演说:我总想,我没有受过系统的训练,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我不知道这些东西的得失是怎样的关系,但我总会觉得有时候我内心的力量不够,我能看到最好的东西,但我做不出来,这是我最痛的地方。其实就那个美就在那儿了,但你没办法够到,这个是最痛的。】有些东西敏感能捕捉到跟能呈现出来以及怎么呈现出来是两个概念,也确实很难。
4.我理解到的关于创作成果,也就是一个预告片的创作过程,就是接触到这个项目的时候,一个团队每个人要独立思考,分别完成之后再通过思想的碰撞、交流、合作寻找到一个更好的方式呈现出一个超乎更棒的片子,从而把这件事做好;而不是一定要先预设一个结果,什么片子应该怎么剪,是什么套路,那样没意思,也都太同质化,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没有足够了解素材,不了解一个片子的核心内容就急于做出一个大家认可的作品,心太急而造成的;此外我觉得互联网时代最大的好处就是只要你有才华一定会被发掘,如果说苦于自己没有途径,我觉得不是的,如果你要做预告片,完全可以下载一部电影,自己重新打乱重新剪辑,之后发到网上,关键是要用心;我没这个能力,我乐感不好,逻辑也不够严谨,但我心里还是觉得只要自己努力,真的热爱,互联网时代最不缺的就是机会。
我只是一个小小的电影爱好者,大家不要批评的太严重哈,感谢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