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超越一种传统,首先要了解这种传统。(转)
#数字电影技术#
本文作者 国内知名摄影师罗攀先生
一些话语的采撷:
“拍什么胶片啊,都快过时的东西了”—--某自称懂行的制片人
“我要最高清晰度的那种机器,无压缩,记住无压缩的啊”---某个摄影师致电租赁公司。
“马上出4K的机器了,你知道吗?所以现在的那些机器都快要淘汰了。”—同行间的对话
我本人是一个使用摄影机工作的人,并且试图从中找到乐趣。从大学离开,在最早的几年里,基本上使用胶片拍摄电影。可是正当自己觉得对胶片的性能小有心得,并妄图能够拍摄出我心之所向的影像的时候,数字摄影机却开始呈现风起云涌,舍我其谁,甚至是谁与争锋的局面。我想如果不是数字摄影机领域有诸如索尼,松下,汤姆逊,PANAVISION和REDONE等诸侯的竞争,任何一家还没有足够的力量独霸市场的话,胶片界一家独大的柯达或许早已淡出了电影市场。
那么数字摄影机在电影市场是否会挤出柯达胶片呢?或者说大家以后还会使用胶片拍摄电影呢?这个问题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痛苦的问题。这个痛苦的背后有很多难以言表的东西。但是它的答案却在我心中客观存在着:如果没有人站出来大声疾呼,数字摄影技术在中国,将会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取代传统胶片技术。而这样结局对中国电影丝毫不会带来任何益处,而是又一次需要几十年后去痛心疾首的悲剧。
我在大学的时候,听到一个身材矮小的老师曾对我们说:你要去超越一种传统,首先要了解这种传统。老师的话是否被下面昏昏欲睡的学生听进去,我不知道。但是我却牢牢记住了这句让我受益匪浅的话。在这里我要把它作为我的行文中的一个重要的理念,来帮助阐述我的数字摄影技术观。
我们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我们中国电影人不用付出任何思考和探索的代价和成本,就可以获得世界上最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并且并自豪地向外国同行展示。不幸的是我们不仅永远没有时间和精力,能力去理解和消化这些先进的技术,而且总是被不断更新的技术牵着鼻子走路,手忙脚乱地更换着设备,并为淘汰下来的设备之出路发愁。号称世界最先进的数字动作捕捉技术早在九十年代中期就被电影学院引进,但是我从来听说他们做出哪怕一点点实际的东西出来。HDW750/790摄像机的技术菜单我还没有来得及去学习,更别提运用了,现在已经成为各个主要影视出租公司的鸡肋。现在如果你对一个电影摄影师说用F900/950来拍摄电影,他只会认为你是个技术落后者。但是我们现在用SONYF35拍摄出来的画面和美国十几年前拍摄的《星球大战前传》的影像的差距不是一个数量级。而《星》其实就是用F950拍摄的。当我们的数字电影精英在对4K,8K摄影机翘首以盼,并争论不休的时候,北京各个黑暗的机房里面,剪辑师却不得不面对浩如烟海的使用各种先进数字摄影机所拍摄的2K的惨不忍睹的画面。
原因是什么?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中国人从“血与泪”中总结出来的,并且时刻提醒着自己。在当下的电影界同样潜伏着这一条在我看来并非真理的东西。似乎技术水平落后了,我们就和好莱坞的距离越来越远。于是,只要手里有钱了,我们就不停地更新我们的设备,仿佛更新设备(注意不是更新技术)是我们缩短距离的唯一手段,或者说最现实的手段。想想也对。美学和意识的进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时间和真正的决心。而钱可以买到的东西几乎是最快和最明显的。就好象很多人以为买了别墅和名车就可以进入“贵族阶层”。而我所知道的是,知识,礼仪和情智才是贵族的核心。这当然不是一代两代人的事情。又好像很多地方官员热衷于修建广场和大街,作为地方进步的象征----不需要动太多的脑子,而增长人民的个人收入,提高地方的文化气质等等则被人为地或者习惯性的忽视。悲哀,中国人潜意识中的自卑和自欺欺人像细菌一样感染了中国各个角落。精神领域之一的电影界当让逃不掉。
我曾经遇到一个人民日报的记者,那是在九十年中后期。他拿起它的那个EOS1N照相机,对我说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很向往。但是他给我看了他所得意的照片:一堆各种领导人的讲话和无聊的会场。我无语了。我们为什么总是拿着最好的东西弄出最糟糕的东西呢。急功近利的趋势,好大喜功的习惯,美学的缺乏和瘫痪,还有那些更加丑恶的东西,决定了现在中国数字电影技术上的不正常。
从五四运动开始,我们中国发现,引进西方的东西可以就救亡图存。于是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等等随着各种炮响和船鸣开进中国。但是他们最后都走了味道。知识分子忙于除旧立新。各种旧的东西被毫不留情地清洗,灭绝。悲剧一直在上演和繁殖。人们习惯于迎接新的东西,尤其是当一条路不好走,或者遇到困难的时候,新的东西就成为救命法宝。以前是各种电影流派和思潮,手段纷纷被引进到电影界,现在是各种新技术。大家争相用新技术来武装自己,标榜先进。请问哪一种曾经引进的思潮和技术我们整整地理解了呢?思潮先不说,那不是一时的事情,那么技术呢?就说胶片吧。从VISION到VISION3系列,我们无论在曝光和冲印技术上都和好莱坞都差之甚远。一个洗印厂的老配光师曾经对我说,美国摄影师拍摄的样片在他们这里冲洗,只允许使用柯达标准的75线,一条线都不可超过。我一听就知道美国摄影师对胶片的曝光技术的掌握已经可以用精控来形容。而我们国内大多数摄影师,包括我自己,往往都是曝光过一些,然后通过大光号(85到90线)来印片,才敢说心里有些底。为什么?因为我们对胶片的曝光曲线掌握得不好,没有严格的技术掌控。洗印厂也没有把握。药水温度和纯度都不确定,于是也愿意用我上诉的方法冲印。这样技术的保险,或者说保守带来的结果是我们的底片过厚,色彩过于浓烈,细节的损失。其实我们可以有那么一天,也可以做到美国摄影师的那一步,只要给我们时间。但是时间却没有了。前几年我们还在用老旧的方式曝光,现在数字“革命”就到来了。那么在传统工艺上的留银冲印,强显,减冲等等技术手段,还来不及学习和使用,现在就已经被业界“抛弃”。现在对不少年轻摄影师来说,可能都听不懂这些词汇了。
盲目地追求技术的“跃进”,使很多真正使用这些技术的人员其实都是半知半解,模糊不定。很多人抱着F35,ALEXA拍摄,可是他知道他手里的机器和当年最早的HD摄影机有什么不一样吗?和F900,950等有什么不一样呢?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即便知道,也是一个:我们这可是2K啊。那么2K,4K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这些用K来标称技术革新的东西对于电影又意味着什么呢?
数字技术让电影摄影的门槛降低了不少,这对很多人来说是好事。但是它同样也把中国电影摄影的艺术标杆降低了不少。很多称之为“电影”的画面比电视剧好不了多少。很多不知道如何使用胶片的人,也纷纷冠以“电影摄影师”的称号。有一次我问一个人,你说你是电影摄影师,可以你不懂胶片,怎么去工作啊。他非常理直气壮地反问我:数字电影摄影师难道一定需要知道胶片的工作原理吗?我说,那么现在主流的数字摄影机都借用胶片伽玛曲线系数来调节菜单,你不知道伽玛曲线是什么东西,你怎么去调控呢?他除了生气,但却无言以对。
我重复那个老师的话:要超越一个传统,你先必须了解传统。
胶片利用它特有感光曲线,伽玛值和化学染料色彩来记录世界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创下了无数辉煌和瑰丽的影像,打动无数观众。这就创造了一种那逾越的传统。这种传统所形成的美学已经确立观众的欣赏习惯模式。这一传统也被各个数字技术大家的尊重。他们在自己的数字摄影机上毫无例外地使用胶片伽玛曲线,感光度等等参数来设计菜单。可以说无论是数字和胶片,它们的最后目的都是一个:发现和创造世界之美。而我们的电影人却忽视了这个最终目的,在远远没有掌握胶片技术和技术可以带来的艺术手段之前,已经开始“激进”地抛弃了它。唯恐在落后于世界之后。把一个对美的追求的人类活动演变成一场两种技术的夺权之战。花下重金来增加中国电影数字技术的K数。本末倒置。原因何在?懒惰,急躁,急功近利。如果说到本质上是对精神领域的鄙视,以及对传统毫不负责任地丢弃。
那么胶片到底和数字影像的区别在哪里呢?前几天,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武汉超写实主义油画家冷军的油画《少女小罗》震惊中国油画界,在拍卖行拍出了3000万的天价。随后我就看到了这幅油画。一开始,无论你怎么看,这幅油画就是一张照片。无论是形体还是皮肤细节,甚至是衣服细微纹理,都和实际真人完全一样。这也是人们惊叹的地方。但是你把它放大再看。油画特有的笔触,色彩的圆润,明暗间的柔和过渡等等还是可以感觉得到。我想如果真的是一张照片的话,那么放大它的细节,则我们只能看到像素的排列。同样是对自然界极度真实的描写,这幅油画就比照片更加富有细腻和柔和的色彩区间。正如油画界对《小罗》的评论:细腻而不腻,逼真而非真。放下这本杂志,我突然找到了胶片影像和数字影像区别到底在哪里的答案。
过去的胶片是水溶性胶片,后来基本上改为油溶性胶片。而胶片的成像特性就在于这个“溶”字。化学染料在显影液的作用下呈现色彩。所以它的色谱之间是一个相互溶解的。简单的就是说各种色彩之间的过渡是化学性的,没有明显的区分和界域。而数字影像是由硒感受光线而转化为电子流,转化为电信号,然后根据扫描到记录器上。这样的分光过程是一个物理过程。过去像素决定了清晰度和色彩还原度,现在仍然是这样。只是让像素更多,达到2K,4k等等。不过它的物理过程本身没有变化。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是说数字影像显得特别“实”的原因。说的直接些就是色彩之间会形成比较明显的边缘。
过去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基本上没有对清晰度提出任何异议。现在更加好的技术导致胶片颗粒更细,色彩还原更加真实自然。观众仍然没有特别地注意到它。关注这些方面的是我们电影人本身。很显然观众的注意力对于影像方面是一个整体的感受:空间感,色彩趋向,明暗调子,镜头的运用。那么摄影师也必然要在这些方面下功夫。这是一个电影在影像方面真正要去完成的。而我们的很多电影恰恰在这个方面做得很不好。丢下这些,我们去追求清晰度的无限攀升,其对于观众的意义又在哪里呢?观众是否一定要看到更加真实,更加清晰的世界呢?答案显示否定的。目前还没有超过肉眼清晰度的摄影机,即使有也没有观影意义。那么,如果观众的目标是更加清晰的世界,那么他没有必要去电影院。更加富有感召力的,情感意味,超越生活真实之上的世界是观众观影的目的。那么很遗憾地说:目前还没有哪一种媒介可以超越胶片,有更好的方法来营造那样的世界。数字技术正在往哪个方向努力而去,胶片也在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手段。问题就在于当某种媒介具备了这样的可能性,但是它自身不会去实现它,而是需要人的大脑的参与。审美情趣,对世界感知的方法和哲学,创造银幕世界的技术能力这些因素决定了我们是否可以正真驾驭技术给我带来的可能性。而目前,我们的电影审美和技术上均差之甚远。所以只是最求数字技术在清晰度上跃进,对中国电影无疑是浅薄和危险的。它让我们以为抓住了技术革命的重点,而忽略了电影艺术的真正核心,是我们在电影的探索之路上走入了歧途。要知道我们可以拿钱购买技术,别人照样可以。而拿钱买不到的那些东西才是好莱坞为什么称雄世界影坛的原因。
放着眼前因为轻而易举就可以得到的技术“革命”而产生带来的喜悦和自豪而不顾,转头去探索需要时间和情感,而且往往会失败和痛苦的美学规律,对于中国电影人来说是困难的。因为我们太需要立竿见影了,太需要电影艺术的“大跃进”来陪衬与我们“世界强国”相应的文化地位了,太多人需要将技术革命转化为个人财富了。但是这种饮鸩止渴的方式对我们来说将是一个灾难。这个灾难会潜伏在哪里,慢慢吞噬掉我们本来已经很虚弱的文化躯体。
来源:http://forum.hklfc.com/?o=topic&act=show&id=67634
大雄
点击了解更多大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