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英雄》,像做牛油火锅一样拍电影

2020-02-16 16:41

说起火锅,在大多数四川人和重庆人的脑海中能够想起的基本上就是刘一手、陆派·巴倒烫、皇城老妈等等这些牛油类的火锅。确实,在很多人眼里,只有牛油火锅才叫真正的火锅。吃火锅看似简单,其实也是各种复杂与流程,大到锅底口味的搭配,小到油碟的配置比例,更不说需要把控火候与食品的新鲜程度。各盘荤素泛着油脂和肌肉纤维的微光,仿佛还在随着脉搏,这样才能博得客人新鲜感上认同,待不时炉火一沸,筷子小心翼翼地将一片肉从白瓷盘上夹起来,缓慢地浸没在沸腾的锅底当中,数着秒数,把控好时间、节奏,只有客人心中被挑逗得恰到好处之后,才能像挑起一片锦绣丝绸一般,将已换装成浅灰色的肉片迎接出水面,在早已调制好的油碟中划过一回,这样观众最终才能尝到火锅所赋予食品的鲜,甜,嫩,香,脆。

提到《火锅英雄》,话题自然离不开火锅和重庆,就像导演说的:“《火锅英雄》是我拍自己的家乡,家乡给到的回忆,任何人都是忘不掉的,里面的人物就是我身边的朋友和我自己”。导演杨庆上一部作品还要追溯到2009年的《夜店》,片子上映后,导演如同消失不见,一沉积就是七年。杨庆虽然作品不多,但是一部《夜店》足够让人看出作者的用心。《火锅英雄》上映之后,有人说导演是“黑色怪才”,黑色幽默玩起来浑然天成。《火锅英雄》如果从观影的角度,可以看到犯罪,青春,友情,迷影......如同火锅一样,这样混杂的食材,怎么做才能够味而又正宗,专访导演杨庆,导演从创立故事,定位,元素,一步一步解析如何拍摄制作《火锅英雄》。(PS:《火锅英雄》上映当天,导演也当上了爸爸,求导演对4月1日心理感受=  。=


备料:

《火锅英雄》的想法在09年的时候就有了,但是一直没想好怎么弄,不知道怎么才能够让这个故事得以被拍摄。后来到动手写剧本都已经到了2012年了。在09年的时候,故事已经有了一个雏形,风格气质都现在一样有些黑色,但是故事上缺乏一些东西。后来我决定跟故事走,我自己想出来故事的基调、情感的方向,跟着故事去走,大概有一个这样的过程。

锅底:

感情线是故事的基础,劫案是故事的元素。这个故事的创意就是先有的感情线。《火锅英雄》是我拍自己的家乡,家乡给任何人的回忆,都是忘不掉的,所以在这个故事当中,感情线是自然而然存在的。金融案只是一个包装,不是我的兴趣点,使用这个元素是因为故事、人物这样出现会更有戏剧性。这个故事里面最宝贵的是他们几个人的情感,讲的是人与人的情感,同学的情感,男女的情感,兄弟的情感,人与家人,与家乡,与故人的情感,故事里面情感讲好了之后,什么东西放到里面都不会突兀,就像火锅,如果底料做好了,什么菜都可以扔到里面去,扔进去捞出来就是火锅的味道,所以我觉得故事把情感做好了,什么都OK,我们都是有情感的动物,情感决定了我们去哪、以及要做什么。

电影里的重庆,就是我自己生活中所理解、所看到的重庆,我就这样去拍它,是带着自己的感觉去拍摄,我并不会因为它有什么地标,或者别的电影拍过,所以我也要去拍,每一个导演的心目中,一定都有他自己最爱的城市,马丁·斯科塞斯拍纽约,跟别人拍纽约是不一样的,他喜欢拍纽约的意大利人群,他有他自己的情感放在里面,当有了情感,赋予那种空间之后,自然拍摄的就会跟别人不一样。

油碟:

电影在气质上,我希望前半段是安静而危险的感觉,就像电影开头,劫匪在雨中默默地开车来到银行,然后很平静的走进去,进入到里面以后会再跳一层空间,进入到内部的内部,然后故事是从内部勾出来。故事里的人物对于我来讲,就是没有离开当地的同学。我是离开家乡到北京混的一个人,他们是留在老家的,是一种更原生态、更真实的人吧。

其实故事里的三个人其实就是某一个人的几面而已,对于我来说,创作这几个人物就是我身边熟悉的哥们、兄弟,甚至是我自己的每一面,只是把他们放到三个角色的身上而已。每个人都代表着某一面,但是合起来就是一个人。这三个人在一起十几年了,每个人不得不自己选择某一个位置呆着,家乡的生存空间就是这么大,有人发声,那就有人会自动的沉默,你做了船的舵手,那另一个就去做舵尾,他们就是这样一种生存关系,相互依赖,然后各自找到自己的位置,各安其命,这样才能够在一起做哥们、做兄弟。

菜品:

【于小惠(白百何饰)】:我也不太明白,她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我觉得这个就是人性,在剧情里不是非得找到她为什么做,为什么不做。如果一定要她给一个理由,那就是有时候我觉得往往感觉上更瘦弱文静的女孩子,她可能会做出比很多身边男人,还要勇敢的事情,在我的生活中就见过女孩比男性还要勇敢的那一瞬间。故事里那三个兄弟已经在社会上混了那么多年,好像感觉什么事都经历过了,这个女孩在金融机构上班,在感觉上她似乎没见过什么世面,但是当她决定要做的时候,她反而更大胆,因为她心里有更珍贵、藏的更深的感情,我觉得人性这个东西,是很难去琢磨透的东西,所以有时候我们必须跟着人物走。

【面具】:西游记跟故事里的四个主演是有暗合的,我们故事里是“3+1”,三个男同学加一个女同学,三个男人动手,女同学动脑子,然后西游记里面师徒也是“3+1”,师父说往哪走,徒弟们就往哪走,师父有难徒弟们会去救他。而且我觉得《西游记》是能够被解读的,《西游记》能够被大家再一次阐释它的空间太大了,它对现代社会依然没有脱离某种关系。并且在四个劫匪里面,第一个死掉的就是带“孙悟空”面具的,在性格里面可以看到,那个人不是和其他人很合群,存在着一些爱出头的竞争关系),而且《西游记》是我们祖宗的东西,我过去看美国那些劫案电影,他们有的用美国总统的面具(电影《惊爆点》有使用过),我想我们还是用我们自己的吧。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版权,其实我们之前也有想过选别的面具,但是需要单独花钱购买版权,但《西游记》是可以避开这条的。


【拍摄手法】:我是一个不太看重技术的导演,我觉得所有的技术问题到我这里,我觉得OK就可以用。我完全跟随自己的感觉走,我写剧本、导戏都是这样,我做人也是这样的,我不想拍了,我就不拍了,六年之后,我自己想通了我就拍,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束缚我,也没有任何一个技术手段或者说方式可以来束缚我。我一定要找到我自己自在的方式,跟随我自己内心的感觉走,所以那些技术手段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是必须要维持的,也没有什么必须不能做的。像打斗的横移镜头,我想用长镜头拍摄一个动作场面,但是那段的场景是我们搭的,因为是打群架,地方非常窄,我们只能把景拆掉一半,在旁边拍。这是我明确跟摄影师沟通后,大家全力付出这样去做的,它真的没有什么理可以去讲。

【音乐】:(注意到没,电影里其实一直没有出现草蜢的歌)在电影中音乐可能会煽情,但我对这个东西是特别谨慎的,我是小心翼翼的运用这种手段,因为我觉得那样不高级。这个电影里面我知道我会用老歌,但我希望用的高级,简洁,并且更细腻一点,所以我非常谨慎这首歌在电影当中出现。我觉得音乐本身有它自己的能量,有它自己的作用,但是如何使用它,这是考验每一个创作者对自己作品的尊重问题,不是说别人怎么用了,你就要怎么用,别人拿来煽了你也要拿来煽,这是每个创作者自己内心的坚持以及天分所决定的。



【暗恋情人的初次见面】刘波和于小惠的初次见面摄的很简单,但这个简单是建立在极强的故事悬念基础之上,他们俩见面会发生什么?所以我就特意挑选了一个非常日常的环境:便利店。两个人之间那种很微妙、很心理的东西,镜头语言是不足以去表达,我觉得我给了一个长镜头,两个人站在那里,心里有再多的东西,表面上流露出来的只有尴尬,我只需要拍尴尬就好了,心里面的东西,根本不需要去讲、不需要去拍,观众自己会去猜、去想。

【团队合作】:
拍摄这个电影,就像是我们电影当中那帮人一样,首先都是那种互相信任的,彼此有共同的理想目标。我觉得我们在一起,还是因为心里面有那份对电影的热爱跟执着,其实我没有去想怎么工作,怎么分工,没考虑过这些东西,我觉得对电影执着到那个程度的时候,大家彼此的情义都在电影里面,我们的制片人也是陪着我这个电影,陪着我扛了三年走过来的,我们不是简单的临时遇到,然后在一起合作,再然后解散的这么一个组合,我们是早就认定对方是同道中人,并且已经有好几年时间的经历了。我们跟他们在一起就是哥们,一直在一起弄这个项目,这个东西不是能用所谓的行业的,做事情的规矩方式能够去工作的。

ps:这次采访,其实更像观影后的问答,针对片子导演一对一的解答,最后,问导演,自己觉得片子怎么样,导演说:我觉得一切都恰到好处,我既不能再多也不能再少,这个故事几年做下来,现在这个样子就是我现在的能力,这是我能做到的最佳平衡点,我不知道再过几年我看这个片子,会不会觉得它哪个地方多哪个地方少,但是对于我目前的审美来说,目前就是最佳平衡点。最后,虽然导演没有埋怨,其实我个人觉得还有一个点要说下,这个片子因为审查的原因,一直有更改,仅台词就有70多处。
本文为作者 陈东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22007